第9章 雞蛋粥

宋玉延拎着米回家放好,然後才又回到門口,這麽晚了,放任唐枝一個小丫頭站在黑夜中似乎不太安全。唐枝對她去而複返感到疑惑,卻沒有開口。

巷口傳來唐浩根粗粝的嗓音時,宋玉延才放心地回家,關上院門。

唐枝走到唐浩根的身邊,道:“大哥,菜園子沒什麽事吧?你快回去歇一歇。”

唐浩根笑道:“沒什麽事,葉兒睡了?”

“睡了,睡之前還念叨着大哥怎麽還沒回呢!”

“那你也早點回去歇息吧,別小小年紀便熬壞了身子。”

宋玉延聽見唐家兄妹倆溫馨體貼的話,微微羨慕。

她是獨生子女,雖然年幼受寵,但家風嚴明,不會讓她養成嬌縱的性子。而父母對她都寄予了很大的期待,卻鮮少關心她的心情如何,很多時候,她都是沉浸在工藝世界和知識的海洋中時,才能獲得片刻的放松。

____

天上明星熒熒,宋家的小院卻籠罩在一片漆黑之中。宋玉延按照記憶找到了這個家為數不多的燈油,澆在燈盞上,再找到打火石點亮它。

她先去看了宋玉版跟宋玉磚的睡眠情況,然後再去廚房将米放好,又去燒了點水洗身子。

沒有浴室,也沒有浴桶,原主之前唯一的洗澡方式就是拎着水在廚房辟出來的一角沖洗。

夏天倒可以用冷水,所以幾天就沖洗一回,而秋冬之際就得燒水,要十天半個月才洗一回,平常基本上都是擦身子的。

等宋玉延刷完牙、洗完澡後,恰好聽見更夫打更的聲音。換成北京時間,那都快将近一點了,這個時候百姓都已經進入了夢鄉,而宵小之徒則開始出動。

宋玉延不打算再參與進去,她處理完腳上的小傷口後,回到廚房旁邊的雜物房睡覺去了。

宋家這院落有兩間卧房,堂屋旁邊那間,跟廚房旁邊的這間。

Advertisement

原本宋玉延的叔父在世時,這兒是有三間屋子的,除了主屋外,倆小蘿蔔頭一間,還有一間雜物房,而原主一直住村子裏的房子。

後來宋玉延的叔父死了,嬸嬸吳氏将她接到這兒住,就讓她睡到西邊的雜物房去。

同年,這兒發生了一些天災,西邊的房屋被風吹倒了,嬸嬸吳氏不想花錢修繕,就讓倆小蘿蔔頭跟自己睡,把廚房旁邊的屋子讓給原主,順便充當新的雜物房。

吳氏卷走了宋家的家財後,原主也沒說要換到主屋去睡,主要是她沒什麽講究,而且她每次到主屋,都會想起吳氏的嘴臉,心裏膈應得很。

躺在硬邦邦的床上,宋玉延摸了摸身下的草席,腦中忽然閃過今天看見的畫面——這兒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編織草席。

再結合原主的記憶,倒也明白了,這兒是慈溪縣,隸屬東邊海濱城市——明州,而明州有目前三大對外商港之一的明州港。

作為大商港,對外貿易十分繁榮,那些來自高麗、日本的商人很喜歡買茶、瓷、羅跟竹木加工品。

其中明州草席“明席”就是特色産品之一,十分受歡迎,故而很多人家的婦孺閑暇之時在家編些草席,然後交給專門收購的大戶,再由大戶賣給外商。

雖然一張草席換不了幾文錢,可卻能補貼家用。

原主從小見親娘編織明席,後來又在市井見得多了,也知道怎麽編的,不過她向來沒什麽耐心,從不會編草席來換錢。

宋玉延就不一樣了,她爺爺是手工委的秘書長,她從小就接觸各種傳統文化和傳統工藝,所以對竹編、草編等竹木加工等也有研究。

等過了兩日,烈嬸請假的夥計回來了,她就得重新找工作,為了家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她有必要多開拓幾項業務。

定下方向後,她就安心地睡了。

____

另一邊,唐家的燈火還亮着,唐枝跟唐浩根提了提宋玉延今日的異常之處,唐浩根對此也是甚感詫異。

不過他倒是心大得很,笑哈哈地說:“那不妨相信他是真的迷途知返了,畢竟是宋家的子弟,也讀過聖賢書,能混一兩日,總不能混一輩子。”

唐枝哼了哼:“不必這般擡舉她,她也就上了幾年蒙學,這些年做的事情,哪一件不是有辱聖賢的?”

唐浩根道:“你也知道這縣城的縣學破敗,我之所以能讀書,還全靠宋氏義學肯收外人,所以這恩情不能忘。對了,這鹽也不值多少個錢,他給你的錢太多了,你給他還回去一些。”

唐枝卻道:“這可不行,大哥,不是我貪圖她這點錢,而是她這人不能太慣着了,我今日若是跟她計較清楚,明日她就得開始占便宜。不過我也不會昧下多餘的錢,等她什麽時候又犯渾了,家裏揭不開鍋了,這錢正好派得上用場。”

“行吧,你自己做主吧!你早些睡,我去菜園子了。”

……

翌日一早,宋玉延聽見四周此起彼伏的公雞打鳴聲後,迷迷糊糊地睜開眼,她望着破舊的屋頂,登時便清醒了。

她昨天穿越了,而且這一切都不是夢!

系統:“早呀,山藥!”

宋玉延微笑着說:“你再叫一聲試試?”

系統嘟嘴:“我這是跟你表示親近呢!”

宋玉延面無表情:“換個稱呼我可以考慮不再計較你擅自将我弄來的事情。”

“山大姐?藥藥?小玉玉?”

仿佛置身于冰窖後,系統畏畏縮縮地改了口:“小宋同學。”

相較于前幾個稱呼,這個稱呼倒顯得正常多了,宋玉延也就沒再理會系統。

她刷完牙洗完臉後,就提着桶去最近的義井打水。

所謂“義井”是官府在城中挖的官井,百姓在這兒打水不用錢,且相較于到河邊打水要近且安全。

原主的人緣不好,從打水這事就能看出來——在前頭排隊的左鄰右舍基本上都是見了面就打招呼,而且互相幫忙的,就宋玉延過去打水時,一個兩個對她那是避而遠之。

宋玉延也不是什麽喜歡熱臉貼冷屁股的人,就沒搭理。她跑了幾趟,才将家裏的缸裝滿水。

這時宋玉版跟宋玉磚倆小蘿蔔頭也醒了,他們看見廚房裏有炊煙,便溜進去看了眼,結果他們看見了米缸裏的米,眼睛登時便瞪大了。

“你們不必這麽看着我,我說了,我去幫烈嬸幹活了,這是我拿工錢買回來的。”

宋玉版沉默了,宋玉磚則吃着手指,垂涎着鍋裏的粥。

宋玉延提着他們去刷牙洗臉,倆人都十分抗拒,宋玉延只好用小時候爸媽吓唬她的話來吓唬他們了,什麽牙裏長出很大條蟲子,然後鑽進了肚子裏,肚子就會疼……

倆小蘿蔔頭都經歷過肚子疼的事情,被她這麽一吓唬,還以為以前肚子疼都是因為“牙蟲”作祟,這會兒刷起牙來比誰都認真勤奮。

宋玉延又出了門一趟,她買回來兩個雞蛋,然後敲進粥裏攪拌,再灑點鹽進去,雞蛋粥就成了。

眼下她的錢不多,剩餘的錢她還得去買編草席的席草,所以只能先這麽簡單地吃着了。

不過雖然簡單,味道卻不錯,三姐弟吃得都很飽。

宋玉延又循例交代一下倆小蘿蔔頭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後,就再次出了門——還沒到她上工的時候,所以她先去了縣城外的草市。

原主記憶中的市、鎮還不是很多,但是一些地方已經初具規模,比如草市、鄉集。

宋玉延要買席草,只能去這些地方,因為席草多生長在水資源充沛的沼澤或水田中,有些農戶會專門收割席草,然後拿出來兜售。

席草的種類很多,諸如燈心草、蒲草、鹹草、馬蘭草等。

除了席草,還得買白麻作為席子的筋。當然,黃麻、綠麻也能作為筋,不過這兩樣比白麻少了一絲韌性。

宋玉延既然要将編草席當成長期事業來做,那就不打算含糊了事,砸了自己的招牌。

作者有話要說:  山藥:今天又是騙小孩的一天~

想起小時候家裏窮,經常都是往粥裏打個雞蛋煮至金黃,加點鹽,就這麽吃了。

此章所參考的資料有《寶慶四明志》郡志卷一、《中國經濟通史》宋代經濟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