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重新認識
曾經淩亂又略顯空蕩的宋家小院如今被收拾的井井有條,編織好的草席一張張疊放在竹竿上晾曬處理, 新編織的籃子等則按照類別堆放在屋檐下陰涼處, 令整座小院終于有了一絲充盈感。
從門外看進來,首先看見的便是這些草席和竹編成品, 若有好奇心重的人經過, 必然要伸頭進來瞧幾眼, 看見精致漂亮的竹編成品或許會産生購買欲, 而這也算是宋玉延為自己的産品想出來的推廣方式之一。
堂屋內, 熊孩子宋玉版此時正坐在屋裏頭,雙手笨拙地編着竹子。至于宋玉延,則坐在晾曬的草席之間,并不知道在做些什麽, 唐枝只能看見她的雙腳和凳腿。
“宋大郎。”
宋玉延認出了她的聲音,很快就起身從草席後走了出來:“唐小娘子,直接進來就好, 不必客氣。”
唐枝瞧了她一眼, 故作端莊道:“宋大郎說笑了, 我也是知禮數的人,可不會随意進出別人家。”
宋玉延啞然失笑, 比起以前風風火火的小辣椒模樣, 她怎麽覺得如今的小丫頭仿佛長大了一點,心思也難捉摸一點了呢?
她發現唐枝的身後沒跟着小蘿蔔頭,便問:“我家餅兒可在唐家?”
唐枝丢給她一個衛生眼:“你支使餅兒到我家送楊梅,她在不在我家, 你不知道麽?而且,你這麽大個人了,怎麽好意思總是讓小孩子出門送東西?”
言下之意是她總是奴役七歲稚兒,難道良心不會痛嗎?
宋玉延還真不會,她道:“她就是對自己沒信心,需要多些出去走一走,等她走得多了,也就不會再因自己的腳而自卑了。”
唐枝沒想到這一層,畢竟每個不良于行的人都恨不得将自己的缺點藏起來不讓人知道,可偏偏宋玉延要反其道而行。雖然她覺得更有可能是因這人懶得出門,可是為什麽聽起來還怪有道理的……
她發現自己不能再往下想了,否則自己遲早會受宋玉延的影響,想法都變得與衆不同的。
她道:“反正那是你的妹妹,你心中有數便好……還有,謝謝你的楊梅了。”
“林叔送的多,我也不能讓倆小的全吃了,免得吃多了牙齒泛酸後不吃飯了。”宋玉延笑道。
“你如今對他們還挺仔細的。”唐枝道。
Advertisement
要知道以前的宋玉延只管兩個小家夥的溫飽,不讓他們餓死就成了,哪裏會管他們吃了果子之後還能不能吃下飯。
“人有了目标,總是會變的。”
_____
屋裏頭的宋玉版發現唐枝過來了,雖然距離上次被她教育已經過去了近一個月,可面對她,他的心裏還是有些負擔的。
即使如此,他還是回想了一下宋玉延的話,扒在門口躊躇了片刻,才走到唐枝面前,神情忸怩道:“唐姐姐……上次的事對不起,還有謝謝你!”
說完,他又一溜煙地跑回屋裏,留下茫然的唐枝,和似有所悟的宋玉延。
“筍兒這是怎麽了?”唐枝只好求助宋玉延。
宋玉延解釋:“上次我不在家,多虧你幫忙照看這兩個孩子,他這是在感謝你呢!”
唐枝本都忘了那些事,經宋玉延這麽一提,便明白過來了。她覺得這段時日宋玉版也變了不少,而兄妹倆的變化都這麽大,或許跟眼前的少年有很大的關系……
少年不知何時開始,個頭比她還要高出一寸來。原本的氣色随着營養的穩定攝入和夥食的質量提升,漸漸褪去了饑黃的模樣,面上終于有了一絲血色,臉頰也稍微長了一點肉,她原本的五官可算是能好好地展現出來了。
身形、氣質、行為舉止都讓她有一種正在重新認識宋玉延的感覺……或許她就是在重新認識宋玉延呢?
唐枝沒有再刻意去想太深,她眼睛的餘光一瞥,便發現一直被宋玉延攥在左手手上的一節淡黃的竹筒,還有右手捏着的一把刻刀。
她問道:“你這是……在做什麽呢?”
宋玉延習慣性地先把物件遞給她看:“這是竹雕,又稱之為竹刻,簡而言之便是用竹子來雕刻,根據不同的雕刻技法,或在表面雕刻山水圖案,又或是刻成具體形狀。”
唐枝不滿她小瞧自己,嘀咕道:“我自然是知道竹雕的……”
竹筒入手後,她便可以感覺到表皮的一層凹凸感,不過并不是很強烈。這節竹筒只有她的手掌與手指并連起來的長度,不過竹筒口卻有她的胳膊那樣粗,很像她兄長平日所用的筆筒。
竹筒的淡黃色表皮被細膩又順暢的線條勾勒出了一幅山水圖的輪廓,雖然看起來還未完成,可是她依稀能從中辨出高山下有一座寺廟,還有泉水彙集而成的溪水。除此之外的地方,表皮都被鏟了去,露出琥珀色的竹肌來。
她覺得,若宋玉延是畫家,那她筆下的這幅畫定然有大家風範。
想到這兒,盡管她從未在宋玉延那兒得到過什麽真實的答案,可她還是止不住好奇道:“竹雕需要對書畫有着很高的理解和造詣才能辦得到吧?難道這又是令堂教你的?”
這次宋玉延搖頭搖得很幹脆,不過也沒多解釋:“學一學就會了,我覺得我還挺有天賦的,你覺得呢?”
唐枝:“……”
我覺得你只是臭不要臉!
所以,這人都已經懶得找借口糊弄她了嗎?
____
系統忽然感慨:“我覺得你這套說辭沒有了以往忽悠人的水準!”
宋玉延:“……忽悠人的水準很高難道是什麽好事嗎?你這系統真的是一點也不正直善良!”
系統說:“你可以直接照搬跟宋冰說過的那套說辭的,再不濟,找個類似忽悠白粲、孟水團他們的借口就行了,這麽含糊其辭就不怕自己掉馬嗎?”
宋玉延搖頭:“一直為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而說謊挺無趣的,我可以為了白蠟而忽悠白粲留住那幾棵樹,也可以為了讓孟水團意識到危險而耍心眼,而我繼續編造謊言來忽悠一個小丫頭,能得到什麽?為了毫無意義的事情去騙人家小丫頭,這有損我的人格。”
“那你不怕身份暴露,被抓去燒了?”
宋玉延笑了:“我不認為這丫頭會說出去,她最多就是把事情藏在心裏,或許哪天憋不住了,會以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吧!”
唐枝還真的沒追問,而是問:“難不成你以後不編席子和籃子了,改刻竹子了?”
宋玉延再次在心裏喟嘆,可惜了這小丫頭是古代人,否則真的可以拉回工地當個監工,瞧她對她的工作進度跟進得多好!
宋玉延招招手,讓她跟到屋檐下來,随即從一堆竹編制品裏拿出幾個款式比較特殊的,道:“我并沒有打算放棄竹編與草編,相反,我還琢磨着多增加些款式,畢竟之前因趕制樓家的單子,我一直沒機會編織別的款。如今沒有急單了,林叔也說,只要編得好,不管是什麽款式,他都會酌情收購的,所以我才放手去做。”
唐枝想起裝楊梅的小籃子,道:“那個小巧的籃子也是?”
“對,不過那樣的籃子也并非我首次編創出來的,只是尋常百姓日常用不上,所以需求少,編的人相對減少,市面上也就罕見了。”
可唐枝認為,那樣精致小巧的籃子用來裝水果,好像別有一番滋味呢!
她都有點不想把那小籃子還給宋玉延了。
宋玉延恰好道:“那個裝楊梅的小籃子跟楊梅都一并送給唐小娘子了,籃子雖小,可也還是有用得上的地方的。希望唐小娘子不要嫌棄。”
唐枝順口接道:“不嫌棄,我還挺喜歡那小籃子的!”
說完,她臉上頓時有些臊熱:她怎麽把心裏所想的說出來了,宋玉延會不會認為她在占宋家的便宜?
宋玉延并沒有這麽想,她只是因為作品得到了認可而忽然心情愉悅了起來,說的話也就多了些。
____
除了那樣的小籃子外,有常見的鬥笠、簸箕、撮箕、背篼、籮筐,也有焙籠、熏籠以及食盒等,尤其是食盒,上面跟那小籃子一樣還附帶花紋。
尋常百姓用食盒的也比較多,因為耕種之家的田地往往不在家的附近,而是好幾塊分散在不同地方,出去幹活的人就需要家人晌午給他們送水送吃的過去,所以這食盒的使用率十分高。
看見這些,原本只是想來探探究竟的唐枝都有些心動了,可是她家裏目前好像并不缺這些物件。
作為一個會精打細算過日子的賢惠之人,她不能浪費錢,只能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那你哪有這麽多時間和精力做這麽多事情?”
宋玉延接回竹筒,笑道:“辦法總比困難多。時間嘛,擠擠就有了。”
宋玉延并未因小賺了一筆就開始消極怠工,不過之前有急單的時候,她恨不得白天的八個時辰都花在草編和竹編上。如今沒有急單了,她就将工作時間重新分配了一下,每天騰出一個時辰來為她所精通的竹雕技藝找手感。
竹雕雖然是她最為精通的技藝,可是那也是在精致的工具的使用下進行的,如今她缺少那樣精致的刻刀,便只能先适應這樣的工具刀,力圖在這種簡陋的條件下,也能雕刻出不錯的作品來。
她準備了不少竹材,這些竹材早在五月份的時候她就已經開始備着了,她選的是長了五年左右、表面平滑、色澤純淨的竹子。選回來後先水煮,再進行陰幹處理。
不過挑選竹子的時節最好是在冬季,這個時節并不是很合适,因為夏竹組織密實,質地堅硬,不是加工的好材料。
當然,夏竹雖然不是首選的材料,不過也不是完全不能雕刻,只不過這會更加考驗雕刻者的雕刻水平罷了。
而且她學習竹雕的時候,人們對竹子的選擇并沒有這麽多講究了。首先是精密的儀器使得竹雕的技藝走上工業化的道路後,偏商業化了,旅游景點就有不少這種模式下産出的竹雕,而且作品質量參差不齊;
其次是真正能耐得住性子去從頭開始學習的人少了,很多人在書畫這一方面就過不了關,學了一半就放棄,轉而走商業化道路,從網上打印一些書畫,然後糊在竹材上再行雕刻,批量生産後再在某寶上出售。
最後是竹子大量減少,往往很少有竹子可以長到五年的,市面上也很難挑到合适的竹子。所以一般對作品要求高的竹雕藝人往往會将工作室選在竹木繁多的偏僻處,以便能到竹林裏選竹材。
教宋玉延竹雕的老師是浙派的代表刻家,對刀工、書畫造詣、文學素養等方面更為嚴格,所以她拿起竹雕技藝的時候,哪怕選不到合适的竹材,也會想辦法用雕刻技藝去彌補竹材的不足之處。
……
唐枝僅從宋玉延的一個眼神和動作中便能看出她有多喜愛竹雕,因為她的目光多數時候都會停在竹筒上,而且手指也會下意識地摩挲竹筒表面。
這令唐枝想到了一個詞——愛不釋手,而且她覺得這人的反應自然而又不自知,就像是下意識的行為。如果不是已經養成了習慣,那麽就不會有這等反應。
能為竹雕傾注這麽多時間和心思,也難怪會整天不出門,而要支使小蘿蔔頭出門跑腿了。
以往唐小娘子總是達到目的後就毫不拖泥帶水地離去,而這回,宋玉延見她沒有就此離去的打算,便賣起安利來:“你想了解一下留青嗎?”
她下意識地說了“留青”,是因為知道她如果問的是“你想了解竹雕嗎”那唐枝八成會說不感興趣,然後就走了。而如果她說了一個于唐枝而言是陌生的名詞,那麽她們的對話就還能繼續下去。
果不其然,唐枝問:“留青是什麽?”
宋玉延瞬間化身為講師:“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
唐枝:“……”
這個問題不是這人引誘她問出來的麽?
不過,看着眼睛發亮的宋玉延,唐枝很給面子地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