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求婚
“三過山蠟燭鋪”是樓杲用的自家鋪子, 所以就算是他們租用的樓家鋪子,按月來給租金。而鋪子裏宋玉延設計的蠟燭則同樣按照每根蠟燭的售價來給她提成,其餘的收益、成本支出等都是三人平攤。
即便這樣, 宋玉延一個月下來也分到了二十多貫錢,也就相當于軟妹幣五萬多, 這還是刨去了成本後得到的純利潤。當然, 她也無可避免地交了兩成的稅。
她之所以能得這麽多分成, 那都是因為她設計的蠟燭成為鋪子裏銷售量最高的蠟燭。因為它的用料比別的蠟燭少了三分之二, 但是卻賣出了跟頭蠟一樣的價格。
其中一部分功勞是其獨特別致的造型,另外則是它的燭芯與衆不同。
傳統的燭芯很難燃燒殆盡,故而用到一定程度便要剪燭芯。宋玉延自穿越來初次制作蠟燭後, 便注意到這個問題,從而決定改進燭芯。
傳統的燭芯是用棉紗線編織而成的棉線,很難燃燒成灰, 直到十九世紀工業革命, 歐洲人才将燭芯改進成現代所用的燭芯,便是用三根棉線編織,使得火在燃燒時,會将頭松開成三根細線, 燭芯便容易燃燒多了。
然而理論雖然有,可如何能使這三根棉線不在一開始就散開?另外還有棉線如何處理才能使得燭光更明亮?宋玉延為此展開了一次次實驗,最終還真的被她琢磨出了現在所用的燭芯。
她用含堿的物質煮、用酸的物質浸泡等方式處理棉線後,蠟燭燃燒時不僅更加明亮,而且再也無需人定時去剪蠟燭了。
這是買了蠟燭回去用的人看蠟燭燃燒的時間也差不多了, 就拿來剪子,打算撿燭芯,結果他懵了一下,找了半天沒找到多餘的燭芯在那兒。後來他去蠟燭鋪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們的燭芯是經過了特殊處理的,省了使用者剪燭的煩惱。
僅是這點,“三過山蠟燭”便大受好評,讀書人往後看書時就可以完全沉浸在書海裏,再也不用中途分心去剪蠟燭了。
而加工在小竹筒裏的蠟燭同樣因為燭芯不會難燃燒,又明亮,也不用擔心會燒到竹筒,故而不管是居家使用,還是外出夜游,這款蠟燭都是必備的。
即便它賣的這麽貴,也還是有許多人搶購,說到底是因為能買得起蠟燭的基本上都是家底豐厚的富戶,那麽幾十文錢在他們看來便不算什麽。若是将這些蠟燭擺在賣低價品的鋪子裏賣,定然賣不出去。
而其餘蠟燭鋪發現不知何時明州居然出現了一匹黑馬,紛紛派人來調查,結果一查,得,幕後老板是樓家,他們惹不起。
那惹不起,總能偷學他們的方法吧?
可是他們一來是沒有穩定的貨源,二來是燭芯就被人甩了好幾條街,三是他找不到人雕刻跟錄方一模一樣的留青竹刻。
雖說他們的蠟燭也能賣出去,可他們也能發現樓家因為有蠟園,故而節省了運輸成本等,故而一樣的價格下,樓家那邊的利潤更高。
Advertisement
有些人幹脆提出跟樓家合作,樓杲因為跟宋玉延等有契約在身,不可能單獨跟外人合作,便忽悠他們投資蠟園,然後将蠟園擴大生産,到時候他們就可以直接從蠟園批發蠟燭去賣了。
只是宋玉延改進的燭芯秘方仍在宋玉延的手裏,他們要用,只能跟宋玉延買,也就是說,他們即使投資了蠟園,可批發的蠟燭裏,還是得扣除燭芯的錢給宋玉延。
燭芯也不貴,一文十根,也就是十根蠟燭便給一文錢燭芯使用費,這比原來的燭芯貴了一點,但是刨去成本,宋玉延在燭芯這塊也沒賺什麽錢,所以有合作意向的人都同意了。
____
談蠟園投資的事情是樓杲談的,而宋玉延最近在忙唐浩根娶親之事,所以沒什麽空。
周朝的婚俗其實就是增強版的後世婚禮儀式,包括迎親前一天要去布置婚房,然後迎親當天,新郎領着兄弟團到新娘家,過關斬将、披荊斬棘、發紅包哄新娘家人開門,最後抱得新娘歸……唯一不同的大概是周朝新人拜堂是在第二天一大早。
越是有錢有權的人家,婚禮便辦得越隆重。而唐浩根跟陳采杞的出身算不上有錢有權,但是陳家好歹是個官,故而這婚禮還是辦得挺熱鬧的。
劉綽、兵馬都監等都到了婚禮現場主持婚事,又有陳都巡檢手底下的官兵維持秩序,大家都覺得唐典事這是要抱上大腿了。
唐浩根才不管別人怎麽說,他喜歡陳采杞,覺得能娶到她就心滿意足了。
宋玉延第一次當兄弟團,屬于兩眼一抹黑,什麽也不懂的那種。最後是唐枝跟她說了下她大概要做些什麽,她疑惑道:“唐小娘子,你怎麽會懂這些,明明唐典事是初次成親。”
唐小娘子道:“左鄰右舍成親的多了去了,看得多了,總歸能學到些……倒是你,怎麽好像什麽都不了解?”
宋玉延現在已經很少去翻原主的記憶了,畢竟這又不是什麽重要的事,她沒必要去記……看來她還是太低估了這個世界的生存守則了。
唐小娘子趁着沒人,給她塞了一包用布包着的東西,還讓她回去後再打開來看。
宋玉延見她神神秘秘的模樣,問道:“這是什麽?”
唐小娘子支支吾吾不肯說,臉蛋還悄悄地紅了,害的宋玉延還以為裏面是不是什麽春宮圖。她回去後打開來看,發現裏面是一件綠色的肚兜。肚兜上還繡着字,看得出是唐小娘子繡的——若不是她繡的話,她也不會特意買件肚兜來送給自己。
宋玉延:“……”
行吧,她終于明白唐小娘子為什麽臉紅了,畢竟這麽私密的衣物,也只有情人之間會相贈送了。
她喜滋滋地收下這件肚兜,覺得唯一遺憾的是,這顏色不是綠色的或許會更好一些。
唐浩根迎親當天,她便換上了這件肚兜,為了安全起見,還是随意地纏了一圈布。好在接新娘的時候沒什麽扒衣服、對親等醜陋的婚俗,她得以順順利利地跟着新人回到了唐家。
唐家有唐枝、唐葉在幫忙招呼客人,陳家新婦呂氏等鄰居的婦人也過來搭把手,這種時候左鄰右舍都是互相幫忙的,誰也沒去計較什麽工錢不工錢的。
一直忙到寅時,唐浩根跟陳采杞喝完交杯酒後出來酬謝賓客,衆人才入筵。劉綽等還有公務在身,在主持完婚禮後便離去了,沒有官員在場,衆人也就沒那麽拘謹了,有說有笑,令得唐家的小院十分熱鬧。
有的人醉了酒便壯着膽子問宋玉延:“你何時提親?”
宋玉延佯裝無知地問:“向誰提親?”
那人笑了笑:“向唐小娘子提親啊!雖然你沒說,可誰看不出你倆郎情妾意、情投意合?就李耀跑進唐家的那晚,你沖的最快,這般着急唐小娘子,當大家眼瞎麽!”
還有人附和:“是啊,大家都覺得你沒提親的話,也最好別說出來,免得使你們的名聲受損。”
唐枝聽見他們的對話,也支起了耳朵偷聽。
宋玉延笑了笑,幹脆給他們灌酒,把他們灌醉。當然,在這樣的日子裏她自己也免不了被人勸着喝多了幾杯,然後醉意上頭的時候,老老實實地趴在了桌子上。
這會兒太陽已經下山了,客人怕夜路難走,都陸陸續續地離開了,那些醉酒的也被自家妻兒給扛回去了。唐枝忙完看見自家兄長跟宋玉延趴在桌子上,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宋玉延恰好擡頭,看見她翻白眼的動作,覺得很是熟悉,不知怎的,“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唐枝在自家兄長的大喜日子裏也懶得念叨她喝酒的事情,不過相較于直接趕她走,她這回倒是貼心了些,要送她回去。
唐浩根聽見聲音,起身道:“我送宋大郎回去!”
唐枝見他站都站不穩了,直接将他推回婚房,對來接人的陳采杞道:“廚房有解酒茶,勞煩嫂子照顧兄長了。”
陳采杞面色羞紅,道:“沒事,你去忙吧!”
唐枝出來看見宋玉延看着她,看起來一點也沒醉的模樣,便道:“你酒意過去了怎麽還不回去?”
“小娘子不是說要送我回去嗎?”宋玉延看起來頗為期待。
唐小娘子:“……”
既然都酒醒了那就自己回去啊!
唐枝只在心裏念了句,實則還是願意送她回去的,因為也不遠。
倆人并肩走了一會兒便到宋家了,唐枝還想回去收拾,便道:“回到了,你知道自己的房間在哪兒吧?”
宋玉延卻突然伸手抓住她的手,随即将她摟入懷。唐枝吓了一跳,心跳加速不說,還口幹舌燥起來。
“唐小娘子,我今日在這個向你求婚,你答應嗎?”
唐小娘子感受着她的心跳,問:“求婚是什麽?”
“求婚便是……征求你的同意,請你嫁給我。這是我們那邊的習慣。”
唐枝一個激靈,她以為自己聽錯了,然而理智告訴她,她沒有聽錯,宋玉延這是承認了自己的來歷不同,她根本就不是宋大郎?!
唐枝張了張嘴想詢問更多,然而宋玉延卻不再提更多關于她的來歷的事情,只道:“這只是你我的私下約定,該按六合之禮走的流程我還是會遵從的,你答應嫁給我嗎?”
唐枝緊張地抓着宋玉延的衣服,應道:“我答應。”
“即使可能要兩年後才能成親,你也願意嗎?”
唐枝沒問為什麽非得要兩年後,她覺得興許又是宋玉延那邊的習俗,她也應了。反正她覺得她也還不想這麽快便出嫁,畢竟唐葉還小,至少等陳采杞能打理好唐家上下之後。
宋玉延緊了緊手臂的力道,親了她一口,随後才松開她,“那我改日便去提親!”
____
唐枝回去後,宋玉延便去煮水洗澡,洗到一半,水變涼了,她突然清醒了過來,問系統:“我剛才……是不是說了什麽不該說的?”
系統:“給你一個耐人尋味的眼神,你自己細細品味。”
宋玉延:“……”
她扶着額頭,“希望唐小娘子別多想。”
系統:“可是你們要是往後一起生活了,時間一長,你準會有露餡的地方。”
宋玉延:“有沒有那種‘企圖蒙混過關’的外挂。”
系統:“……你當我賣外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