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母後的抱怨

母後見父皇說得太過直接,笑罵父皇,說:“別人當你這天子的面還得委婉兩句。哪像你,都做天子了,還口吐不詳之語。”

父皇聽後,毫無責怪母後直言不諱之意,還笑呵呵地對母後說:“是,及是。皇後教訓的是。皇後所言皆為金玉良言,朕不敢不聽皇後的話。”

二皇兄聽父皇這麽一說,知道是他沒有子嗣的問題,煩惱郁積之氣一掃而空,站在一旁樂呵呵地笑。

而我則是看到父皇母後這般恩愛羨慕不已。我想我與王奉孝也許永遠都不會如父皇母後這般情投意合。

父皇和二皇兄走在前面,我和母後落在後頭。母後對低語我抱怨了大皇兄幾句:“你父皇貴為天子卻只有你母後一個人,可你看你大皇兄,妾室無數也就算了,還寵妾滅妻!”

“大皇兄怎麽個寵妾滅妻法?”我充分擔當母後的解語花,和母後走到一旁說悄悄話。

母後依舊抱怨大皇兄,說:“我把元氏嫁給你大皇兄做太子妃,是希望他能興隆基業的,沒想他竟不與太子妃同房,只愛寵幸雲昭訓和其他小妾,讓身體健健康康的太子妃沒兩天便被氣死了!我懷疑是得寵的雲昭訓做了手腳。”

“母後怎知這麽多內宅相鬥之事?”我疑惑不解,畢竟父皇只有母後一個女人,母後哪裏學來這些見識。

“還不是你外公孤獨信太多妻妾,讓你母後從小就在妻妾相鬥的環境中長大。也正是如此,當年你父親接我過門,知我心結,對我發誓,說他這一輩子都不會與別的女人生兒育女,獨寵我一個。”母後的臉上難得閃過一絲羞色。

“父皇真是好男兒,言必出行必果,即使做了天子也不改當年的諾言,可見父皇對母後的心喜。母後,你真是太有福氣了!”我因此越發地崇敬父皇、羨慕母後。

母後樂呵了一會,又因大皇兄的事煩惱起來:“如今這雲昭訓連兒子都有了。她覺得母憑子貴,便專擅東宮之政,企圖扶正,實在可惡。自古妾就是妾,嫡就是嫡。她一個妾室這麽有野心,能說她在元氏身死這事上清白嗎?!”

“那母後打算如何處理此事?”

“你父皇覺得雲昭訓生了兒子,這皇室有後,心中正喜着呢。他才不管什麽嫡子庶子的。且先這樣吧,容母後先派人監視她一番,看能不能找到雲昭訓謀害太子妃的證據!”

母後的煩惱我沒法幫她解決,真希望大皇兄不要再因此事惹惱母後。

……

……

不久後,突厥更是猖狂,侵犯周槃,行軍總管達奚長儒迎擊,卻被敵寇打敗,京都再次震驚。父皇更是覺得住在前北周舊都不詳,影響大隋氣運,使前線戰敗。父皇催人加緊新都營建,要盡快遷都。

二皇兄之後常和我一道長籲短嘆,說:“好男兒不能為國捐軀,真是蹉跎度日!”

我拿起兵書放到他面前,說:“二皇兄何必失意。父皇都說了你未有子嗣才不讓你去前線的,待你娶妃有了子嗣不就有機會一展身手了嗎?哪像我身為女兒身,那才是永無用武之地呢。”

後面這句話,我說得很低,二皇兄沒聽到,只顧說自個的事:“待我娶妻生子,那都什麽時候去了。說不定突厥那時候已被我大隋打敗了!”

我見二皇兄不肯接過兵書,硬塞到他懷裏,讓被動的他接過,而後說:“二皇兄你忘了,南下還有陳朝,西梁國。你那會沒有機會?”

二皇兄拿着兵書,一拍大腿,臉上是恍然大悟後的驚喜萬分:“是啊!我怎麽沒想到這事。幸得阿五提醒。兄這就好好研究兵書,以便以後大展身手。”

我看着埋頭啃書的二皇兄,心想真是太好了!二皇兄肯看書,以後就少在我面前唠叨,少出現在我面前,那我便有機會可以去見阿述了,嘿嘿~~

估計是我歡喜的表情讓二皇兄有所察覺,他居然嚴肅地說:“別以為我沒看着你,你便能找阿述那臭小子。上次你病重,我由着你。這往後不許你和他往來。”

小心思被二皇兄識破,我生氣地跺腳跑了,心想這段時間暫且不去找阿述,過段時間我總會尋到機會的。

十二月一過,又是一年。這時是開皇三年正月庚子日,父皇覺得将要遷入大興城了,下令大赦天下,讓天下人粘粘這喜氣。

而後癸亥日,高麗再次派遣使者前來朝拜。他們打聽到父皇沒有服下奇藥是因為心有忌憚,居然直接說:“我高麗國不知中土風俗,冒昧地獻上奇藥讓陛下擔心。既然這奇藥陛下不敢服用,不如歸還我高麗。我們願意送上更多的特産,顯示兩幫交好。”

有朝中臣子聞後忍不住出言諷刺:“異邦就是異邦,完全不懂禮節。哪有送出去還要收回來的道理。”

此人大膽一說,朝堂立刻炸開了鍋,紛紛附和。

高麗使者面不改色地說:“陛下,我高麗國是誠心與大隋交好,未想大隋因我覺得奇藥珍貴而說了錯言,讓我這個使臣難堪。”

父皇随後命人把第一個發言的大臣拉出去,象征性地打了十大板,出言安撫使者說:“朕并非擔心奇藥,相反正是因為奇藥效果明顯,所以才想到暮年再服用奇藥。這樣一來益壽時間更長,更顯得出奇藥的療效。高麗國再次來我大隋,深表厚誼,我大隋豈可不贈與金珠。只不過這新都已建,國庫虧空,怕不能盡情表達我大隋的厚誼啊。”

一番話說得高麗使者心情極好。下朝後父皇親自安撫了被打的臣子,此事就此而過。

朝堂之事我管不了,只好尋思着如何逃離二皇兄的“監控”。二皇兄就像個影子般對我如影随形,不管我到哪裏手裏都捧着一本兵書。

在正月月底,當我看到街上不斷搬着貨物的商賈時,心思一動,想到一計,便找了個進宮的借口,帶着二皇兄這個甩不掉的大尾巴入宮見母後,待我獻計,看二皇兄還如何阻止我與阿述見面。

作者有話要說: 根據南陳滅亡,高熲的兒子在不久後娶楊勇的女兒推算,楊勇娶妃應是成為太子後不久娶的,在楊廣成親前。又根據隋書裏記載文獻皇後所說,太子妃沒兩天就氣死的原話,可見文獻皇後對楊勇的意見不是一天兩天的,也不是後期才有的。看看,楊勇這太子自從太子妃死了以後近二十年沒續弦,這中間肯定發生了一些史書沒記載的事,因為這事太不正常了。

就算文獻皇後不打算給楊勇續弦,那些大臣那個不想讓女兒做後來的太子妃。楊勇卻沒有,肯定惹惱了一幫大臣和文獻皇後。

若說楊勇癡情于雲昭訓,也不對。他除了這女人,妻妾還一大堆,還和好幾個女人生了孩子。

孤獨信的确妻妾成群。古代的男人都是這樣。所以說,楊堅對文獻皇後真的很難得,算不上後無來者,可算得上前無古人了,應該說前無皇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