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驅蝕之恐慌

該死!事态危機,我怎能和阿述繼續在這裏心安理得地玩耍。我急忙對他說:“阿述,我去城西廟裏會派人通知你的。我現在要急着回宮,就不和你聊了。”

“好。路上注意些。”

“嗯。”

辭別阿述,我拉着還有些精神恍惚的綠丫,跑到遠處還伏跪于地不斷喃喃自語的一幹仆人處,命他們火速起身備好馬車趕往宮中。有不少仆人沒有回過神,依舊跪于地上,我大聲呵斥:“還跪在那幹什麽,再不起身備馬,一會就重罰。”

這些仆人從未見過我如此大動肝火,皆愣了一個呼吸的時間,而後惶恐地站起身快速地執行命令。

我這也是沒辦法。上了馬車,行走在街道上,才發現留在家中未去上香的百姓,都跑出大門外站在大街上,不斷地拍打手中的各種手鼓,就連辦喜事和喪事的大鼓也一并搬出來,用力地敲打。他們口中不斷地祈禱,望能驅趕吞噬陽日的天狗,讓天狗不要為禍陽日後再去搗亂莊稼影響來年收成。

恢複正常神志的綠丫,知我急得不行,她看着兩邊道上的百姓堵住了馬車,急忙問我:“公主,怎麽辦?馬車太大過不去。”

我挽起馬車的幕簾,對跟随在馬車身後衆仆們說:“你們去驅趕一下百姓,讓他們勿要驚慌。”

随即我又想到,百姓已是惶恐之極,這時我還要驅趕他們,豈不是讓有鬧事心裏的人生了機會,污蔑我大隋治理無道。現在就算繞道怕也是道路擁堵。騎馬回宮更是不行,萬一沖撞了百姓,我會于心不忍。

接着,我又命令他們:“回來,且不驅趕百姓。本公主親自下車,奔跑回宮。”

“公主你身子嬌貴,舍不得啊!”

我不管衆仆和綠丫的勸說,下了馬車,提起裙擺,開始奮力地奔跑。身後的衆仆皆緊緊地跟在我身後。于是街上出現了一道之後被百姓以訛傳訛的“風景”:大隋公主攜衆仆出現于市,身後如有天狗追趕,狼狽狂奔,帶起的迷塵久久不散!

還沒等我跑到宮門,我就累得快要趴下了。身後的一幹衆仆皆累得不像話。我有些後悔沒讓衆仆輪流背我,這樣我可以節省些體力回宮。

“公主,馬兒來了!”之前駕車的馬夫在我們奔跑的時候就解下了馬兒,一個人拎着馬跟了上來。他氣喘籲籲地說:“公主,這裏離宮門不遠,道旁的百姓不多。您可以騎馬入宮。”

“好。回頭重重有賞”我翻身上馬,甩下衆仆順利入宮。

入眼正殿前,父皇正命宮人搭建祭壇,攜帶與他一臉憂色的衆臣,跪拜天地。就連母後也帶着宮人前來,在一旁伏跪于地,三拜後雙手合十,口中喃喃祈禱。還有大量的宮人在他們的外圍形成了一個大圈,不斷地敲打着大鼓驅趕天狗。鼓聲震耳欲聾。

看來父皇母後已經控制了局面,只不過是憂心于日蝕的兇兆。

我心下大定,父皇母後還是很有辦法的。他們早已經歷過大風大浪,是我太過擔憂了。

我一邊徐步上前,一邊整理由于奔跑淩亂的發梢,一并抹去額間的微汗。

整理好儀态,我走到近前,待父皇他們發現我後,大聲說:“恭喜父皇,天下吉兆!”随即,我便對父皇行了跪拜大禮。

我這話一落,剛才憂心于色的衆臣們忍不住議論紛紛起來。

“公主怎麽說天狗吞日是吉兆?”

“自古從未有過日蝕為吉兆之說。公主為何在此妄言?”

楊素忍不出說:“別瞎說!公主聰慧過人,不會妄言。”

由于我近來的善待,公爹王誼也幫着我說話:“公主說吉兆必有她的道理。”

母後擔心我鬧出笑話,佯裝呵斥我:“阿五,不得無禮,更不得妄言。”

父皇一改愁容,笑着鼓勵我:“既然阿五說是吉兆,且說說這是為何?”

我行禮進言:“父皇,我大隋一直崇尚節儉。從母後管理的後宮,其宮人不可穿鑲繡有雉、翟的禮服到父皇朝堂所建并非富華的新都,皆為節儉的楷模。八方使節皆來我大隋朝拜獻禮,如白狼國、高麗國,就連陳國也派使者前來求和,歸還我大隋胡墅。可見我大隋君主有道,引八分來朝。”

高熲等大臣深受父皇看重,忍不住發問:“我大隋自然是君主有道,但太常寺太蔔署皆不敢言吉兆,公主如何解釋這日蝕兇兆?”

我知衆臣不信我,把阿述對我說的一番話搬出來:“古籍中所記載的日蝕兇兆皆為我中土大一統時期,中土只有一個帝王的時代。現我中土北有我大隋,南有西梁國、陳國,實為南北分裂時期。我聽聞陳國國主陳叔寶是個不理朝政、生活奢侈的昏君,上蒼定是将罪于他,而不是将罪勤政愛民的父皇。”

我越說越铿锵有力:“所以,我鬥膽認為上蒼不但不怪罪父皇,而是告訴父皇陳國主有大罪過,需父皇南下滅陳,一統南北,解救南陳百姓于水火之中!故,此日蝕為吉兆!”我把最後一句話拉得又高又長,接着對父皇重重一拜:“我大隋有父皇這一代明君,往後必将繁榮昌盛!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父皇身後的衆臣皆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後楊素說:“有人曾謬贊老臣,言我乃都城第一聖辨,未想今日才知孤陋寡聞。公主未及豆蔻,卻堪比十三少年,能有如此高遠的看法,吉兆之說,老臣心悅誠服啊!”

剛才的高熲向我俯首行禮:“公主之說解我大隋內憂。我等為人臣子卻只知從古籍中了解日蝕,一味聽信,實在慚愧!”

這話可不是我想出來的,我聽得慚愧:“阿五多謝楊公和高公的謬贊。”我本想把阿述的名字說出來,可一想到若是二皇兄知道後,知道我對阿述敬佩會不會更加阻止我與他往來。所以我說:“之前我所言,實非我所想。是我入宮前聽聞沿途百姓所說。”

楊素驚訝,“呀”地一聲,說:“此人有如此遠見,不知在城內何處?素冒昧地問公主,着實是想見上此人一面引為知己!”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這章想寫夠3000字的,又擔心你們會覺得我拖情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