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江家集依山傍水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小村子,更因為它占據了不錯的地理位置;這裏每逢四九的時候就會有集市,附近四鄉八村的人都喜歡來江家集趕場;買賣自家出産的農作物之類,以便換幾個錢來貼補一下家用。
江家集的房子大多數都是木頭房子,這些房子在八十年代末還是屬于比較常見的房屋建築;不像後世那可是一水的小樓房啊!
村頭不遠處有一家已經有了不少年頭的木房子,現在可是田裏地裏農活正多的時候;江家集的大人們基本上都已經下地或者去田裏面幹農活了,就連村子裏很多空閑的半大小孩也都跟着一塊去了田間地頭幫忙了。
王菊芳雙手托腮悶悶不樂的坐在自家的門檻上,正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看着自己面前不遠處覓食的幾只毛茸茸嫩黃色的小雞仔發呆。
可惜的是現在這周圍并沒有其他的大人什麽?不然的話只要有人可以稍作留心的話,就會發現王菊芳這個小姑娘的眼裏;有着不符合她年紀的滄桑感跟憂慮。
三天了……王菊芳利用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才說服了自己接受了眼前的一切。
重生--原來真的不是小說中才會有的故事情節,醬紫狗血的事情居然真的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王菊芳郁悶的發現自己竟然重生到了十三歲,剛剛上初中的那一年;看着自己身邊那些已經被塵封在了記憶裏的木房子,還有自家家裏面那些個古老笨拙的家具;王菊芳确定自己的的确确是重生了。
卧槽!
老天爺你确定自己這會子不是在玩我嗎?王菊芳心裏面有一點小郁悶的擡頭看了一眼天,心裏面一直都在碎碎念個不停。
時間退回到三天前。
三天前王菊芳在c市打拼了十幾年終于擁有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事業,一家以美容美甲美發為中心的美容院;為此王菊芳還特意叫上了自己最要好的閨蜜林雪兒,倆個人一起去了酒吧慶祝。
酒吧--王菊芳曾經在酒吧裏面做過侍應生,自己花錢消費卻還是頭一遭;只不過讓她意想不到的就是,第一次上酒吧就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嗯哼……以重生作為代價,的确是蠻昂貴的吧!
王菊芳老家是在距離c市幾百公裏以外一個名叫江家集的小村子裏,農村人秉承着一貫的傳統思想;女孩子長大了總要嫁人的,只要不是睜眼瞎沒有必要讀那麽多的書。
王菊芳的父母倒不是那種不開通的人,王菊芳的爸爸王文舉跟媽媽尹秀蓮自己就是個半文盲。
Advertisement
半文盲是農村裏對于那種識字不多的人的稱呼,正因為這樣子的原故;王文舉跟尹秀蓮都咬着牙想要讓家裏的孩子們多讀一點書,多認識幾個字……別像自己兩口子一樣,将來做什麽事情都不成。
時間的事情總是這樣,老天爺總不會讓你太如人意。
盡管王文舉跟尹秀蓮兩口子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可以多讀一點書,将來也不用像自己這沒用的父母一樣;這輩子都過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唉……所以說啊!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做父母的總是希望盡自己的能力讓孩子們可以過上好日子。
只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降臨到了這個原本就不怎麽富裕的家庭上,王菊芳初中剛一畢業就不得不辍學在家;然後又過了兩年後她便去了c市打工掙錢,并且在c市一呆就是十幾年。
事情其實很簡單!
王菊芳家裏面人口雖然簡單,只有王文舉、尹秀蓮、王菊芳跟她的哥哥王國慶四個人;忘記說了--王菊芳還有一個大她三歲的哥哥王國慶。
可是這家裏面的條件卻明擺在那裏,因為識字不多王文舉跟尹秀蓮兩口子除了一年到頭在地裏面忙活之外;家裏面的收入大部分都是來源于自家豬圈裏頭每年養的那兩頭豬,還有一年到頭養幾十只小雞跟小鴨。
等到家裏面的大肥豬跟雞鴨長大後買了的錢,就是這個四口之家一年所有的收入跟開支全都擱在那裏面了。
這些也就算了,最讓人糟心的就是;王菊芳有一個極為偏心的奶奶。
王文舉一共有兄弟姐妹三個人,大姐王萍嫁給了隔壁村子一個殺豬的屠夫;日子過得還不錯,尤其是王萍一嫁過去沒幾年的功夫就給對方生了兩個兒子;農村裏面對于傳宗接代、有兒子養老送宗這碼子事情還是看的很重滴!
有了兩個兒子傍身的王萍,日子過的那叫一個順心啊!因為自家的男人是個殺豬的,這殺豬的在農村可是挺吃香的一門手藝。
農村裏不是常有一句話醬紫說的麽?這女孩子家的最重要就是嫁得好,嫁一個靠譜不錯的男人是大多數農村妹子的心願;很顯然王萍就是其中的一個典範。
殺豬在農村裏那可是人人眼紅的手藝,這農村裏面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豬;甚至很多的家庭條件允許的話,一養就是兩三頭大肥豬;要知道這農村裏面養豬買那可是一個家庭極為重要的經濟來源。
殺豬不但可以有工錢拿,一般的主人家等到殺豬匠離開的時候;還都會送個兩三斤豬肉給殺豬匠。
這葷菜油水重的菜肴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農村,那可不是家家戶戶都能夠經常吃得上滴;生活水平低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反正大家都是這樣子過來的。
這王萍人呢确實也挺孝順的,自家的條件好了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父母跟兩個兄弟;總會三不三的從家裏面捎一些豬肉回娘家。
這時間一長一來二去的王萍在王家的地位不但沒有因為是已經出嫁的姑娘,而變成了傳統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反而水漲船高地位變得越來越高,也幸虧了王萍跟自己的兩個弟弟關系都不錯;幾家人都挺親的也就沒有什麽漏子鬧出來。
可惜的是這王萍跟王文舉兩姐弟都挺好,耐不住王文舉有一個極其偏心的老娘;還有一個心眼高卻沒有什麽本事偏偏又喜歡裝模作樣的大哥--王文華!
原本這王文華也就只是有一點好高骛遠而已,但是再加上一個偏心偏到了南極的王奶奶;啧啧……事情也就從原來的簡單變成了複雜咯!
這老話雖然常說爹娘疼幺兒,但是在王家--在王菊芳奶奶的眼睛裏面;看中的卻是王文華這位王家的長子嫡孫,所以爹娘疼幺兒這句話在王文舉家裏面是行不通的。
這不在分家的時候家裏面所有的東西都是讓王文華先挑了,剩下的才是王文舉一家子的。
用王菊芳奶奶的話來說,她跟王菊芳的爺爺以後都是要跟着大兒子一塊過日子;這東西自然是大兒子要比小兒子分得多、分的好有什麽稀奇。
總算這個家裏面還有一個明事理的王老爺子,自家男人的面子王菊芳的奶奶還是不敢掃皮;這農村裏面一向都是男人要比女人更有話語權。
呃……最起碼在那一個年代是醬紫滴!
在王老爺子的壓制下,王菊芳他們一家子總算也分到了幾件像樣的東西;例如--打谷機、犁爬等好幾件主要的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