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

靜湖位于西明市市中心,是市區內唯一一個免費的公園。這裏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每天早上都會有許多已退休的中老年人聚集在此,有的散步、有的跳舞、有的打拳,鍛煉方式花樣繁多,令人眼花缭亂。

因為每天都會來,年齡又都差不多,鍛煉完後基本也是無所事事,所以久而久之這群人開始相互攀談起來,漸漸形成一個圈子,各種家長裏短都拿出來讨論,退休後的社交生活反而比之前豐富了許多。

在所有的談論話題裏面,只有一個話題經久不衰,而且最能引起衆人的共鳴,那就是子女的婚姻大事。如今剩男剩女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當事人可能不以為然,可他們的父母卻是操碎了心,每每說起這個話題,總有人長籲短嘆,捶胸頓足,然後像個祥林嫂一樣,喋喋不休地述說着自己子女的衆多優點,感嘆人世不公,這麽完美的孩子竟然遇不到一個合适的人。

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待衆人散去後,會有那麽一兩個人湊上來,難為情地表示:其實我家孩子條件也不錯,也不知他們兩人有沒有緣分,是否可以試着交往一下。往往說出來總是一拍即合,也還真有那麽幾個人就此看對了眼,在父母不經意的撮合下,把終身大事給解決了。

示範的效應是強大的,這種模式馬上從地下轉為公開,規模也越來越大,最後發展成為每個星期三固定在靜湖舉行相親大會。和傳統相親模式不同的是,這個盛會當事人不用到場,由父母負責牽線搭橋,一旦家長滿意了,就雙方交換聯系方式,接着由年輕人自行約定見面時間和地點,不影響工作、不耽誤上班,堪稱都市白領結識朋友的最佳方式。

這個周三,徐蔓的父母揣着兩張她的照片來到了靜湖。

這是他們第一次來這種場合,徐建國戴着個帽子,低着頭,始終走在妻子身後,仿佛怕被人認出來。王玉芳一開始也難免有些扭捏,可到了靜湖,就被頗為壯觀的場面震撼了,再也顧不上矜持,伸長脖子東張西望。只見樹與樹之間拉滿線,每根線上又挂滿了照片和寫着簡單介紹的小紙條,許多大媽聚集在樹下熱火朝天地交談着。

王玉芳不管徐建國遮遮掩掩的樣子,拉着他就去看那些照片和紙條,才看了幾根線,心裏就樂開了花:“老徐,你看看,資源真多,我們蔓蔓不愁找不到對象啦。”

此時的徐建國早把帽子取了下來,嘴角也微微流露出些許笑意:“慢慢看,挑個好的。”

王玉芳看到不遠處有個大媽身邊圍滿了人,便擠過去看看是什麽情況。原來此人的兒子是公務員,好像在單位還擔任着個不大不小的領導職務,圍在她身邊的人都是推薦自己女兒的。

王玉芳見狀,也厚着臉皮把徐蔓的照片遞過去:“大姐,看看我家閨女。”

那人接過照片,挑剔的看了幾眼,傲嬌地問道:“看着倒蠻端正的,在哪兒工作?”

“在一家上市公司做主辦會計呢,收入不錯,自己有房有車。”王玉芳對女兒的工作還是比較自信的。

“喲,那可不合适。”大媽一臉嫌棄地把照片還給王玉芳,“我兒子要找公務員,最差也得是事業單位的。”

王玉芳忿忿不平:“其他工作不算工作啊?吃公家飯有啥了不起的?”

“本來就是嘛,那些下三濫的單位算哪門子工作?說不定哪天就關門倒閉了。”大媽強調,“我兒子可是科長、科長呢!”

王玉芳冷笑:“呵呵,你當我不知道?在機關事業單位,科長就是個芝麻綠豆大的官,你也好意思擡着四處說,我……”

王玉芳話還沒說完,就被徐建國拉到一邊,低聲勸道:“你和她較什麽勁?我們是來幫蔓蔓找對象的,不是來這裏吵架的。”

王玉芳氣喘籲籲,不過想着徐建國說得也有道理,狠狠地瞪了那人一眼,繼續尋找新的人選。

沒多久又看到一位母親,兒子是醫生,王玉芳走過去搭讪:“我閨女是在上市公司當會計的,你要看看嗎?”

對方笑着說:“女孩子做財務最好了,穩定,年限做得越長薪水越高。”

“是啊,是啊。”王玉芳感覺遇到了知音,忙着把照片遞過去,“現在正準備考注冊會計師呢。”

“呀,這姑娘真标致,我兒子長得壯實,怕有些配不上呢。”

“哪裏,哪裏,你兒子這憨厚的樣子,看着心裏踏實。”

雙方都有些一拍即合的感覺,又聊了點家常,醫生的母親突然含笑問道:“我兒子今年34,你女兒多大?”

“年底也滿34了。”王玉芳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有任何不妥。

“多少?”對方的笑容凝固在臉上。

“34。”王玉芳低聲重複。

醫生的母親再次笑起來,這次笑容卻顯得有些勉強:“那個,我,我兒子他們工作特別忙,經常加班,每個星期還有幾天需要上夜班,基本顧不上家,我尋思着別耽誤了你家女兒,還是再看看吧。”說完就找個借口走開了。

王玉芳也不好勉強,只得跟徐建國彙報:“嫌我們蔓蔓年紀大。”

“沒事。”徐建國安慰妻子“我們再逛逛,反正時間還早。”

可等兩人逛了一圈後,便從興高采烈變得垂頭喪氣了,條件優秀的男青年是不少,看過徐蔓的照片也都頗感興趣,結果只要說出年齡,無一例外全表示不合适。

王玉芳抱怨:“你看看那邊那個女的,她女兒才23歲,來湊什麽熱鬧,年紀輕輕的,着什麽急嘛!”

徐建國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他重新把帽子戴上,低垂着頭,不發一言。

王玉芳的情緒也越來越低落,她長嘆一聲,扯扯徐建國衣服:“回家吧。”

在兩人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有個大媽迎面走了過來,禮貌地問:“你們兩老是過來給閨女相親的?”

王玉芳無精打采地回應:“也不是,随便看看。”

大媽依舊笑容滿面:“我是來幫我兒子找對象的,不知道你們是否願意了解一下?”

“我女兒34歲,你問問別人吧。”折騰了一上午,王玉芳不想再浪費時間。

誰知對方說:“34好啊,我兒子37,年紀相當最有共同話題了,如果差得太多,會有代溝的。”

王玉芳的眼睛一亮:“對、對、對,那些年輕的女孩子看着好看,可相處下來不一定合适呢。”

“我們去那邊坐着慢慢聊吧,我姓林,林雲珍,你貴姓啊?”

“我叫王玉芳,老頭子姓徐。”

“我屬牛的,應該是比你大吧。”

“我屬馬,小你5歲。”

“那我就叫你玉芳啦。”

“行啊,林大姐。”

兩人說得很是投機,迫不及待地把照片拿出來交換看,又詳細介紹雙方的工作、性格等情況。

王玉芳越聽越滿意。

林雲珍的兒子叫鄒錦明,是個工程師,就職于電力系統,大學讀的是國內排名前5的學校,現在有房有車。林雲珍的老伴前幾年病逝,她本身是大型國企退休人員,身體良好,各種保障齊全,無任何負擔。

這簡直可以說是撿到寶了,王玉芳不敢相信運氣那麽好,覺得對方應該有什麽隐瞞着沒說,所以含蓄地問道:“條件這麽好,喜歡他的女孩子一定不少吧?”

林雲珍嘆了口氣:“唉,有一段時間,追求他的那些同學、同事可多了,幫忙介紹的人也是絡繹不絕,但我那個兒子啊,年輕的時候太過于專注事業,錯過了許多機會,等現在事業小有成就,才發現把婚姻大事耽誤了。”

王玉芳表示贊同:“年輕人就是不會考慮,我們這些做父母的真是操碎了心。”

“是啊,我都愁死了。”林雲珍問,“你女兒也是工作狂吧?”

王玉芳含糊其辭:“嗯,啊。”她不想把徐蔓被渣男欺騙了9年青春這件事說出來,因為她知道,在這樣一個年代,類似的事說出來不會得到任何同情,只能收獲無數的嗤笑和嘲諷。

林雲珍并沒有看出王玉芳的不自然,笑着遞過去一張紙條:“這是我兒子的聯系方式,我們倆也算是盡力了,接下來就要看他們兩個年輕人有沒有緣分。”

“是的,是的。”王玉芳連忙和她交換了徐蔓的電話號碼,滿心歡喜地離開了靜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