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屍骸遍野
回到別莊,楚浔枂沒有一刻耽擱,就往閣間走,茗香正站在門外,瞧見楚浔枂來了就恭敬作揖,“公主,人已帶到。”
“嗯。”楚浔枂點頭,推開門,踏進去。
張元正背對着她站着,聽到門邊傳來的動靜才轉過頭,拱手作揖道:“草民參見浔公主。”
“現下還行這些虛禮作何?想來本公主找你來的目的你也知曉。”楚浔枂自然坐在主位上,倚靠着木椅,淡聲道。
“草民自是知曉。”頓了頓,張元又道,“想必浔公主已知許老與張懐串通一氣了。”
楚浔枂只是點頭,輕飄飄道:“你既願來定不是只說些沒用話。”
“也是。”頓了頓,張元又道:“如今浔公主已中張懐陰計,想必那災糧也是暴露了痕跡,若說草民有計解浔公主燃眉之急,浔公主可否應草民一事。”
“你以為本公主憑什麽信你?”楚浔枂反問。
“就憑草民為張家隐部首領。”張元沉聲道,目光直視楚浔枂。
“呵,好一個隐部首領。”楚浔枂起身,走近,“既已為隐部首領,又為何背叛張氏?”
“一是為兄長報仇,二是不願再如此渾渾噩噩的活下去。”張元從衣間取出一疊白紙,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每個名字上皆蓋了手印,又道:“這紙上有我隐部所有弟兄的名字,連同難民與流寇,不多不少,剛好一萬零八百二十三人。”
楚浔枂接過信紙,不過随手翻閱幾頁,接着張元又遞了塊令牌給她,“這令牌上有張氏的标記,足以證明是張氏身份。”
楚浔枂接過令牌,令牌上有一暗圓印紋,正好與張家各處生意人所執的令牌印記一致。
“想必浔公主已知玄陰山有一洞中可到達崖底,但從五年前隐部已暗暗于崖背挖了另一條路,兩月前已通,正通向玄陰山北面。”
“那又如何?”
“今夜浔公主的人已與刑部的人交手,刑部的人定有損傷,屆時,隐部的人将引刑部的人往玄陰山北面走,讓其發現通往崖底的道路,并刻意留下與張家有關的信物,讓刑部誤以為與其交手的是張氏隐部的人,如此一來不僅災糧失竊之事可扣在張懐頭上,就連張懐藏兵一事也可揭穿。”
頓了頓,張元又道:“屆時,房大人發現崖底藏有張氏的兵後,草民自會出來認罪,并證明張家藏兵一事。”
楚浔枂看着面色平靜的張元,這倒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只是······“你可知此法會讓你甚至整個隐部的人都丢了性命?”
畢竟,在張懐藏兵一事揭開後,張家隐部之人就成了叛軍,對于叛軍,東玄無容忍之法,只能殺之。
“呵,不過賤命一條,丢了就是丢了,又何妨?”張元竟然輕笑出聲,“在隐部的弟兄寫下這些名字後,就沒人想活過,人死了,總比活着好。”
楚浔枂瞧着一臉決絕的張元,雖是平靜的臉色,眼中卻壓抑不住泛起痛苦的神色,絕望又凄涼,想必已是心如死灰了。
将信紙與令牌收好,楚浔枂也不猶豫,現下沒有更好的方法,只能将計就計了,而且就算張元心懷鬼胎,她也不怕,有了證明張氏內部的令牌還怕潑不了髒水?
只要令牌在,就算死的是她的人,她也要讓他變成張家的人。
就算張元所說是假,她也一樣可通過山腰的洞口讓房臨冶找到張氏的隐部,只不過麻煩些罷了。
好個張懐,設計讓房臨冶來對付她,想坐收漁翁之利,她就非要将他拖下渾水,房臨冶既能對付她,又為何不能對付張懐呢?
思及,楚浔枂開口,“就按你說的做,你只管說條件就是。”
“在玄陰山以南,有一小溪,溪邊有着兩百三十一戶人家,那是隐部弟兄的妻兒,還望事成後浔公主将他們安排妥當,照拂一二。”
“就如此輕易托付,不怕本公主不履諾?”
“既敢托付,就必相信,且浔公主也不是言而無信之人。”張元沉聲道。
“好,本公主就應了你。”
才與張元談完條件,茗香就推門而入,作揖開口:“禀公主,探子來報,刑部之人盡殺之,房臨冶正親率下屬趕往玄陰山支援。”
“去得好。”楚浔枂看了眼張元,“謀劃已久,也該收網了。”
語罷,楚浔枂跨步往外邊走去,張元和茗香也跟上,領着五十餘人,三人趕往玄陰山。
因是抄小路,楚浔枂他們的速度遠比房臨冶的要快,空中彌漫着濃烈的血腥味,讓楚浔枂身上的殺氣又濃了幾分。
“災糧可有收好?”楚浔枂看向茗香問道。
“已收了。”
“嗯。”楚浔枂應了一聲,轉頭,對着張元說道:“你先與茗香前往玄陰山,該如何布置你心裏有數。”
“草民定不負浔公主所托。”語罷,張元與茗香駕馬而去。
楚浔枂又派了三十餘人跟随茗香而去,接着就領着十餘人往大道上趕去,刑部的人被冒然殺害,她這個做公主的可是要好好慰問房臨冶一番才是。
而且,她截住房臨冶,不正好給茗香和張元拿到更多的時間麽?
才走了不過一刻鐘,楚浔枂就如願遇上了房臨冶一行人,房臨冶在首,身後跟着百餘人,他們看到有人來了,就拔刀相向。
楚浔枂毫無畏懼的騎馬上前,對着房臨冶笑道:“房大人莫以為本公主是歹人不成?”
“不敢。”房臨冶沉聲應着,目光帶着質問:“不過,已過三更,浔公主帶人出現在山中豈能不疑?”
“還不是因着房大人的緣由。”楚浔枂勾唇一笑,“聽聞房大人發現玄陰山有人私運災糧,本主公想災糧一事也與裴家軍有牽連,因着裴家外祖的關系,本公主就出來探探,看事情究竟如何。”
“浔公主是如何得知這一消息,下官不曾記得對外公布過。”房臨冶怒目而視,“莫非浔公主是從許刺史那得來的消息?”
“呵,于危急之際房大人還有心思說笑,許刺史在牢中,本公主又如何同他說話?”楚浔枂的話語中盡是諷刺之意。
楚浔枂這話讓房臨冶臉色更黑了,他拱手作揖道:“下官還有要事,就不與浔公主敘舊了,告辭。”
語罷,房臨冶欲駕馬而去,楚浔枂也揮動馬鞭,出言:“房大人可是要去玄陰山,正好本公主也要去,與房大人一道可好?”
房臨冶不理楚浔枂,駕着馬往前趕着,楚浔枂也不惱,又道:“雖說本公主帶的人馬不多,但若是房大人遇到歹人,還是可以幫扶一二的,正好減輕了刑部的負擔。”
聽到楚浔枂提到刑部一詞,房臨冶想起之前刑部一個小卒來報,說刑部的人與不知來由的人發生沖突,刑部之人已幾近覆滅,就連災糧都未尋到,且今夜在牢中與刑部和張家起沖突的人就是楚浔枂的人······
想到這,房臨冶哪能不知楚浔枂的意思,那些不知來由的人恐怕也是楚浔枂的人吧······
楚浔枂接收着房臨冶那怨恨能淬出火的目光,面色坦然,無任何心虛之意,心中大快,既已設計了她,不流血怎麽成?
何況,知道是她做的又如何,他有證據麽?
因着房臨冶急切,快馬加鞭,不過兩刻鐘就到了玄陰山,撲鼻而來的是讓人作嘔的血腥味,山間樹影斑駁,不見一人,獨有那清冷月光,照亮那一地屍骸。
随着刑部的人下了馬,就着火把,只見路上,山坡上,倒着一具具殘缺的屍首,血染紅了路邊的嫩草,有些殘肢竟是挂在樹梢上,陰冷滲人,血腥至極。
蟬聲環繞,萬籁俱靜,沒有一絲生氣。
房臨冶下了馬,踏上了被血染紅的泥路,一步又一步走近,看着地上那近百具屍體,情難自控,心口一緊,胸口湧上一股腥味,來不及拿帕子,暗紅色的血液就從唇邊溢出。
“大人!”身旁一小卒趕緊扶着房臨冶,語氣中盡是擔憂。
“我沒事!”房臨冶推開那小卒,轉頭,一步又一步向楚浔枂走去,目光陰狠至極,恨不得生吞了楚浔枂那般。
楚浔枂坦然擡眼回視,輕聲開口,“刑部的人有此一劫,本公主甚是憂心,還望房大人放寬心,查出兇手才是首要。”
說話間,楚浔枂目光瞥向夾雜在小卒屍首中沒穿官服的那幾具屍首,其意明顯。
房臨冶也不移眼,緊握着拳頭,指甲竟刺破了手心,流了血,他那緊握的拳頭,慢慢擡起,已是出離憤怒,眼眶也紅了,眸中恨意滔天。
楚浔枂也不怕,依舊回視着,一臉的風輕雲淡,就如來游玩賞景一般。
最終,房臨冶的拳頭還是沒能擡起來,又放下了,他身後的小卒趕緊拉住他,焦急道:“大人,我們現下找出兇手要緊。”
這話正是看向楚浔枂說的,扯着房臨冶往後走去,房臨冶垂下眼,松開拳,轉身,往那堆屍首走去。
楚浔枂看着房臨冶那依舊往下滴血的右手,不出言,只是嘴角慢慢暈開一抹弧度,像只讨了便宜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