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在行宮避暑的日子過得很愉快,康熙還送給了胤禩一匹駿馬,胤禩現在最喜歡的就是去騎馬兜風。
胤禩騎在馬背上,吹着涼風,脊背挺直,路人看到了在心裏禁不住贊一句,真是個精神的小公子,就這副相貌都不知道長大了會勾住多少少女的心。
胤禟也很開心,他最開心的是他前面的牙都換完了,他可以放心地說話,放心地笑。胤禟和胤俄也有自己的小馬駒,兩個調皮鬼更是閑不住,經常找胤禩出去跑,他們可以玩的地方很多。附近有草原、獵場、山莊、小河,他們跑馬打獵,摘果子,釣魚,甚至還去過村子裏和人一起收番薯。
村裏的人看這些小公子的打扮就知道他們是非富即貴,後面拿刀的侍衛也讓他們畏懼。他們也不敢打擾這些小公子的興致,只是眼裏看到那精致的鞋子上都沾滿了泥巴,很是心疼。
“這些番薯長得快,好養活,個頭大,量多。吃這個能省不少糧食,我家小子多,就靠這個,我家去年全年都吃上飽飯了。”
個高些的公子說話很和氣,其他兩位公子雖然話不多,也是教養良好的樣子,不像李財主家的兒子斜眼看人,有膽子大的漢子就不那麽拘謹了,很自然地接了胤禩的話。“都是皇上聖明,小民無以報答,都在家裏供了皇上的長生牌。”
幾個皇子與有榮焉,胤禟也按下本來的不耐,他是個愛幹淨的小阿哥,若不是為了八哥,他是不想在這停留的。
“家裏的糧食是小麥嗎?收成怎麽樣?”
“我們這是種小麥,今年沒旱沒澇的,收成好,一畝能收上300來斤,再加上這紅薯,今年不用餓肚子了。”
胤禩蹙了蹙眉,只有300斤都算是好收成了?
“家裏的孩子可能去念書?”
“念書?念書花錢太多了,念不起嘞。”
“是束脩高嗎?”
“束脩,筆,紙,墨,都要花錢,家裏娃多,養活他們吃飯就不容易了,還要給他們攢錢娶媳婦,沒有多的錢。”
漢子看面前的小公子不贊同的模樣,又說:“公子我們也知道讀書好,多識幾個字,不說考秀才公,就是去飯店裏當個跑堂的,也能少受累,還能吃好的,比頂着大太陽土裏刨食強多了。”
“不是我們不疼娃,是沒辦法,前些年連飯都吃不飽,就這兩年才好些。”
回去的路上,就是胤俄也不大聲笑了,“八哥,有很多人連飯都吃不飽嗎?”
“是啊,書上不也有寫,遇上天災時,還有人活活餓死,甚至易子而食。”胤禩也很無奈,百姓們所求不多,吃飽穿暖而已,都這麽難。
胤俄聽到這話皺緊了眉頭,活活餓死,那是餓了多久啊。其實他自己因為容易餓,還是知道餓肚子的滋味的,很不好受,只是他餓時馬上就能吃到小點心了,沒有多大感觸。
“好了別愁眉苦臉了,現在咱們還小,能做的就是聽皇阿瑪的話,好好念書學本事。以後長大了,多為百姓做事,不愧對他們的供奉。”
胤俄聽到這話,又有點羞愧,他不愛念書,有些人卻想念都念不成,他……他以後會盡力念書啦。
“要我說,還是那漢子腦子不夠靈活,種地都養不活自己了,就不會想點其他謀生?做點生意一年到頭都能掙錢,不比一年收獲一兩次的莊稼好?有了錢糧食還不是随便買?”
“你這只能解決那一個莊稼漢的問題,不能所有的農民都去做生意,那樣還做誰的生意,沒有人種地,所有人都沒飯吃。”九弟真是自小就有喜愛經商,熱衷掙錢的苗頭了。
胤禟對于八哥的話不以為然,他哪裏管得了天下人有沒有飯吃,他在意的是他身邊的人都能享受到最好的,這就夠了。
胤禟這些心思是不會對自家八哥說的,八哥就是一個心軟善良的人,他還不想破壞自己在八哥心中的形象。
回到住處,夕陽已下,三個人在一起用了晚餐,兩個小家夥又在八哥這裏磨蹭了會,才回去休息。
第二日降了雨,三個人難得沒有外出。胤禩在督促兩個小家夥做功課,他自己也是要做的。
外面雨聲滴滴嗒嗒,屋子裏一片靜谧,過了好長時間他們終于停下筆,喝茶休息。
胤俄摸了摸肚子,“八哥,今天咱們自己做飯吧,八哥做的飯好吃。”胤俄舔了舔唇,好久以前吃過八哥做的飯,他還記得很美味,可惜從那以後就沒吃過了。
“我有乖乖地做功課,八哥,獎勵弟弟一下吧!”胖噠噠的小家夥稀罕地撒起嬌來,胤禩很是不習慣,不過自己弟弟期待的小眼神他當然是抵抗不住的。
胤禟心裏當然也是期待的,不過胤俄這家夥撒嬌的樣子真是辣眼睛,他佯裝喝茶,不看胤俄的樣子,耳朵卻動了動,專注地等着八哥的回答。
“好吧,你們兩個可是要一起來做的。”
都出宮了,當然要放松些,兩個弟弟還小,都辛苦學了一上午,一點小獎勵,胤禩能給的當然要給了。
看他們兩個躍躍欲試的樣子,這次就沒有要下人幫忙,全是他們仨動手。
胤禩打發他們兩個去洗米洗菜,這個簡單,他自己則是負責切肉,血淋淋的東西還是不要讓兩個小家夥沾了。
胤俄還興致勃勃要去燒火,胤禟才不跟他争呢,髒兮兮的。胤禟用清水仔仔細細地洗掉青菜上零星的泥點,其實給皇家送來的菜都是挑的賣相好幹淨的。胤禟哪裏動手洗過菜,感覺新鮮,又有點嫌棄,嘴角卻悄悄地翹了起來,心情很好的樣子。胤禟頂多也只能做點洗菜,切菜,遞個鹽之類的事情,真正做菜的還是胤禩。
看胤禩忙來忙去,胤禟抽出個帕子把八哥額頭上的細汗仔細擦去,還拿把扇子賣力地給八哥扇風。
胤禩只感覺心裏軟乎一片,一點都沒感覺累。
坐在竈膛前的胤俄自己用袖子抹了把汗,小臉被火苗映的紅通通的,也不感覺熱,只覺得挺好玩。
三個人忙活了一兩個時辰,才整出了一桌像模像樣的菜,也很是不容易。至于味道嘛……,反正三個人都感覺分外好吃。
這次皇阿瑪沒來湊熱鬧,真是太好了,胤禟摸着圓滾滾的小肚子,對于這頓飯沒有人來打擾,很是滿意。
飯後雨停了,地上濕漉漉的,三人也沒打算出去,一直在繼續看書,忽聽到外面的喧嘩聲。小得子進來告訴主子,是外面出了天虹。一聽這話,胤禟胤俄立刻丢下書,跑到外面,他們還從來沒有見過天虹。
絢爛的天虹橋挂在天邊,把胤禟胤俄都看呆了,眼睛都瞪得圓溜溜的。
胤禩本來在看兩位弟弟有趣的表情,靈敏的聽力卻聽到有人小聲說:“這可是不吉的征兆,別有什麽大事發生,聽老人說過……。”
“噓…,活得不耐煩了是吧,要死別拖着別人。”
兩個人都消了音,胤禩的笑容也漸漸淡去。
“一派胡言!”康熙把奏折重重拍在桌子上,李德全在旁邊大氣不敢出。
看到小太監向自己使眼色,見皇上沒注意到自己,忙輕輕地走開幾步,臉色卻不好看,這個小太監平常看着還算有眼色,現在是怎麽回事,沒看到皇上現在心情不好嗎?就非得現在說,若不是什麽急事,真得給這個小太監一個教訓了。
李德全附耳聽了幾句,忙走到康熙面前,弓腰說:“皇上,是八阿哥求見。”
康熙臉上的表情緩和下來,“讓小八進來。”
胤禩走進來,就瞟見了李德全松了一口氣的表情,“給皇阿瑪請安!”
“真是難得見你,今日沒和那兩個一起出去?”
胤禩不由地摸了摸鼻子,這語氣裏怎麽還帶了點抱怨的意味,大概是他聽錯了。
“過來坐。”
“嗯”,胤禩在康熙邊上坐下,“剛才皇阿瑪可是心情不好?”
“都是朝堂上的事,算不了什麽,皇阿瑪什麽沒見過。”康熙雲淡風輕地說道,也不知道剛才是誰把手都拍紅了。
“是什麽事?胤禩能知道嗎?胤禩想為皇阿瑪解憂。”
康熙聽了這話很受用,本來也不是什麽不能說的事:“還不是昨日出現天虹,那些人上奏折說是天災人禍之兆。”
康熙飽讀詩書,自然也讀過《詩經》上的“蝃蝀在東,莫之敢指”,以及《淮南子》等書都把天虹視作兇兆。
“這是有人趁機對新令表達不滿呢,朕就知道會有人不安分。”
其實,對于天虹的出現康熙也是心裏有些犯嘀咕,但這些還不足以改變他推行新令的決心。因為所謂的兇兆和一些大臣的反對,就朝令夕改,他康熙還不成了笑話。
就是擔心這些會影響了人心,下面的人不能執行好新令,最終成了面子工程,收獲不到什麽效果。
胤禩是想到了會有人把天虹視為兇兆,就如同地震、日食和彗星,甚至還有皇帝頂不住壓力,會因為這些兇兆下罪己诏。
他也是怕康熙心情不好,所以才過來,卻沒有想到會有人把天虹和新令聯系起來,果然還是很久沒有參與權謀算計了,想事情都變得簡單了。
見胤禩有些驚訝,康熙繼續說,“這都是巧合,有些人借機生事而已,一群跳梁小醜,朕會解決的。”在兒子面前,康熙表現的很淡定,仿若這些都是揮手即可解決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