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2)
自己的堅持,你們卻都把我當做精神支柱。如果有一天我……也罷,我這支柱應該還能讓你們依靠很久的。不要急着否定自己,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談話進行到這裏,我才隐隐約約地明白,原來柳南軒是一個網瘾症患者。說實話這個時代的人基本上都是網瘾症患者,他的情況本來不算嚴重。但是他顯然是受到了校長的影響,意識到沉溺網絡的自己是多麽可悲。于是決定壯士斷腕,卻沒有想到會這麽痛。
聯想到校長的“十條鐵血校規”裏禁止學生使用移動電子設備上網的規定,我才體會到校長是多麽用心良苦。她想要預防的,不就是柳南軒這種情況嗎。不過,還有比柳南軒的情況更糟的,那就是那些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網絡卻渾然不知的人。
“可是還遠遠不夠好!”柳南軒猛地擡起頭,看着校長,淚水不受控制地洶湧而出,“我知道自己已經荒廢了這麽多年。但是現在真的置身于一群學神之間,被他們無意間處處打擊,才體會到自己究竟錯過了多少,犯下了多麽不可饒恕的錯誤。在見到季先生和言先生之後,我才意識到世界上原來還有這麽多和校長一樣出色的人。我想要成為你們這樣的人,卻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做!我真的是,太弱太弱了!”
“不,南軒,不是你太弱,” 校長笑出聲來,“而是你一開始就選擇了兩個世界最強标杆呀。”
她溫柔地将柳南軒摟在臂彎裏,笑着說:“這兩個人,幾百年也不一定出這麽一對呀。你也許只知道季希文是R大的經濟顧問,言亡是R大的政治顧問。可是他們能夠來R大擔任顧問,全憑我和他們關系好,不然區區一所R大是請不動他們的。當顧問,遠遠不是他們的日常工作。季氏公司為什麽起這個名字?因為季希文姓季呀。而且我可以向你提前透露一下,下一任的Z國領袖,名叫言亡。”
“不要說你不能和他們相比,就是我,也斷不肯和他們比的。言亡是那種只存在于傳說中的超級完美主義者。從初中開始,他的試卷上就沒有扣過分了。他是以高考全滿分的成績被哈佛的本碩博連讀直接錄取的。你也許覺得這不可能,可是對于言亡來說,試卷上的題目被扣分才是不可能。
季希文呢,是比言亡更拉仇恨值的一種人。如果說言亡是全憑自己的努力成功,那他就是不憑自己的努力也能成功的人。他出生于S省一個百年家族企業,身為長子自然是錦衣玉食呼風喚雨。而且老天還給了他超群的智商。高中歷史考試之前,他只需要将課本粗粗翻看一遍,就可以将別人背了一個學期還容易混淆的內容完全刻印在腦海中。然而就是這麽一種天怒人怨的天才富二代,偏偏要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他開創的季氏,和原先的家族企業沒有半點聯系,而且在短短十年間就已經從華夏走向世界,現在如你所知,已經是占領世界了。”
柳南軒聽得目瞪口呆,而我則在震驚之外,有一些沾沾自喜。
我的第一印象果然沒錯,那三個人,真的是世界最強,無愧于“三巨|頭”的綽號。
這時,校長的話鋒一轉:“可是呀,人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就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你無法想象言亡為了他的極度完美付出了多少。我曾經有一個養子,是大學時代一位朋友的臨終囑托。我自己嫌麻煩,便扔給言亡養了,料想他如此細心的一個人肯定不會把孩子養死。然而言亡,如你所見,是一個超級完美主義者。他對這孩子毫無感情,自始至終都毫無感情。卻只因為我和他說要将他當做我的孩子來養,他就将這孩子寵上了天,那孩子要星星要月亮都會給。他在幾十年執行任務的生涯中只受過兩次傷,都和那個孩子有關。其他時候,他的身上連擦傷都不會有,我甚至懷疑他從小到大走路都沒有跌過跟頭。那孩子極度依賴他,幾乎是愛上了他。可是言亡有一條很明确的界限:那孩子不能背叛我,一次都不行。他不止一次地向那孩子強調這一點,但是顯然處于溺愛中的莫恩根本沒有意識到父親話語的嚴肅性。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背叛,這是我早就料到的結果。”
“為什麽您認為他一定會背叛?”柳南軒問道,這也是我想問的問題。
“因為我殺了他的親生父母。”校長簡短地回答了一句,似乎沒有任何情緒起伏。
柳南軒哽住了。
我愕然,倒不是為那父母的死亡。在我看來,校長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斬草除根”的那種人。我愕然的是,校長為何在明知莫恩會背叛的情況下,還将他養大?
“人類的背叛是不可避免的。我不會因為一件不可避免的事而改變自己的選擇。我養大他,便是自信他的背叛傷不了我分毫。”校長想到什麽,突然嘆了口氣,“而且,言亡的溺愛,恰恰确保了這一點。父母過度的寵愛,從來不是孩子的福祉,而是孩子的噩夢呀。”
Advertisement
“在十幾年前就知道他會背叛,您不傷心嗎?”柳南軒小心翼翼地問。
“不傷心呀。”校長的語氣很坦誠,“因為不在乎,所以不傷心。”
我慶幸柳南軒沒有二到在這個時候大喊諸如“您放心我永遠不會背叛您”之類的蠢話。
他應該也是擔心,校長會淡淡地回答一句“因為不在乎”。
“最後那孩子的結局很悲慘。言亡沒有給他任何實質上的懲罰,只是在他面前假死了一次,并且在死前告訴他自己永遠不會原諒。”校長接着說道。
這還真是,最殘酷的懲罰。
“這樣……”柳南軒愣愣地看着校長,“言先生的世界,真的是好冰冷。那他對校長……”
“我對他的意義是不同的。”校長的語氣出人意料的肯定,“不必為我擔心。即使我背叛他一萬次,他也不會報複我,而是認為理所應當。”
柳南軒的大腦又當機了,我的也是。這是什麽邏輯?校長究竟是從哪裏來的自信?
這時言亡在我心中的形象,已經變成了一臺精密的戰争|機器,沒有任何情感可言。
“不用胡思亂想,他從不虧欠我什麽。”校長被他的表情逗樂了,“他會在我的事情上這麽沒有原則,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我比他強,而且強很多。如果說言亡和季希文是可以改變世界的人,那我就是能夠創造世界,也能夠毀滅世界的人。這個世界的規則,在真正的強者面前都是空談。這也是為什麽,我希望你們變強,這也是為什麽,你們必須要變強。”
我發誓我沒有理解校長話中的意思。創造世界是什麽意思?毀滅世界又是什麽意思?我的心中有一個聲音在叫嚣,叫嚣着要知道校長強大的秘密!
然而校長似乎是故意地轉移了話題。
“找一個符合自己的定位,确立一個自己可以達到的目标,然後一步步努力。不要狂妄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言亡和季希文就免了,也不要考慮我。他們是你現階段不可能達到的目标,而我是根本不存在的目标。”
我啞然失笑,這校長究竟是在安慰學生還是在打擊學生呢?
校長接着說道:“你剛才說,認為從前的自己是一灘爛泥?你知道嗎,言亡的工作就是收拾各種爛攤子。而且當事态嚴重到需要他去處理的時候,往往已經是爛到別人無法收拾的地步了。言亡是一個超級完美主義者,如果這些事情是他從頭監管的話,根本就不可能淪落到這個地步。你肯定認為他處理這些事情時會氣得發瘋吧?然而情況不是這樣。他秉持的,就是“當你認為事情最糟糕的時候,恰恰是一切還有轉機的最好的時候。”這種觀點。他認為,事情永遠可以變得比現在更糟。所以他将事物現在的狀态作為最完美的開端,竭盡全力讓它越來越好。結果自然是令人震驚的完美。沒有人有能力比他處理得更好。他和我一樣,永遠在進化。過去他的存在就已是不可或缺的。現在他将走向明面,也就是說,他将擁有從頭接管這些事宜的權力。可想而知,我們的國家将迎來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這是我第一次從校長的口中聽到“進化”這個詭異的理應只出現在生物課堂上的詞語。後來我才知道,“進化”的概念幾乎是校長所有理論的基石。
校長繼續用溫柔的語調說着:“你剛才表現出的絕望,我能理解,沒有一個絕對完美的開始的人,比有一個絕對完美的開始的人更加容易自卑、放棄。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像言亡和季希文一樣,有一個絕對完美的開始呢?至少我是沒有的,不過我并沒有因為渾渾噩噩的少年時代而放棄自己。我很贊同言亡的那句話,當你認為事情最糟糕的時候,恰恰是一切還有轉機的最好的時候。所以,如果你還認為自己是我的學生,就做到下面這句話:永遠不要放棄自己,永遠、永遠不要放棄自己,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放棄自己。”
柳南軒若有所思,他用手擦幹眼淚,不好意思地說:“校長,我身為男子漢卻哭成這個樣子,是不是很丢人。”
“一點都不丢人呢。”校長認真地說道,“男子漢也有哭泣的權利。”
校長在安慰過悲傷的大男孩後,便離開了。經過我身邊時再次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我明白她的意思。她知道我對柳南軒心存疑問,于是借這個機會讓我了解到他的另一面,以便于将來互幫互助。同時,她又體貼地為柳南軒保留了自尊心。任何一個男人,都不會希望被別人看到自己在一個女人的懷裏哭泣吧。
可是我多麽希望,在我想要哭泣的時候,也有這麽一個溫柔而強大的懷抱可以接納我。她不會一味地逃避現實來安慰我。相反,她指出現實的殘酷,提醒我面對現實。但是,她又永遠充滿希望,為我指出一條并不輕松但充滿光明的道路。她的話是如此的堅定不移,以至于我也對她指出的道路的正确性堅定不移。就像她自己說的,“你們都将我當精神支柱了”,我也希望在無論人生怎樣迷茫的時候,都有這麽一根精神支柱能夠支撐自己。
月色下,柳南軒似乎睡着了。體格這麽健壯的小夥子,在室外呆上一夜問題不大,所以我也沒有将他打包拖回去的打算。
我靠着船艙坐下來,凝視着海上的月光,整理自己的思緒。
剛才校長安慰柳南軒的話,觸發了我的彈窗式記憶。天知道我是怎樣努力地克制着它們,才勉強堅持到将校長的話聽完。
現在終于有時間欣賞它們了。
我的神經放松下來,任由潮水般的記憶将自己淹沒。
場景一:
校長拽着一個驚魂未定的外國女孩站在路邊。不遠處的馬路中央,一輛油罐車正在熊熊燃燒。外國女孩開口,是帶着可愛口音的中文:“謝謝你救了我!請問你的名字?”
“只是順手。”
“那輛車上的司機……”
“我救你,只是因為我想救。那個司機的生死,與我何幹?”
場景二:
歐洲的古堡中,還是那個美麗的外國女孩,不過現在已經可以稱她為女人了。她垂下美麗的金發,逗弄着搖籃中的嬰兒,用自豪的語氣說:“小龍長大後,一定要和她一樣強哦。”
門外一個高大英俊的外國男人正欲推門而入,聽到這句話,臉上原本的幸福神情消失殆盡。
場景三:
校長穿着一身考究的騎士服飾,腰間佩戴着一把長劍。似乎剛剛結束了一場決鬥,劍上卻沒有絲毫血跡。
她的右手拎着一個吃吃笑着的嬰兒,神色似乎很苦惱。
地上奄奄一息的女人依舊十分美麗,她的聲音愉快而憂傷:“終于又見面了。彼得死了,我也活不成了。可是請你将小龍收下。你知道嗎,他的名字是莫恩.洛夫(moon.love),小名是小龍。彼得總是很苦惱,每次他喊兒子的名字,都是在向你告白。”
場景四:
張胧月将手中吃吃笑着的嬰兒遞給言亡,說了一句:“算我的。”
季希文驚呼:“老大你去歐洲出差三天居然有兒子了!”
卻看到言亡鄭重地接過嬰兒,仿佛手中捧着的是稀世珍寶。
場景五:
季希文和言亡在豪華別墅前的巨型草坪上逗弄着一個男孩。兩個身形俊朗的男人,外加一個天使般的金發藍眼男孩,這場景美得讓人心醉。
然而季希文在起身離去時,看着依舊在草坪上追逐打鬧的父子倆,喃喃說道:“明明并不愛他,卻将全世界都給了他。小言,你和老大,究竟誰的心更狠呢?”
場景六:
莫恩的十三歲生日上,突然出現的校長送給了他一把理應出現在湖北博物館裏的越王勾踐劍。
天臺上,校長和言亡的談話。
“為什麽把你喜歡的劍,送給一個不相幹的人。”
“不相幹的人?那可是你的兒子哎~”
“他是我的兒子,只是因為他是你的兒子。”
“如果你這麽說的話,我倒要好好問問,你和我兒子有什麽深仇大恨嗎?把他養成這個樣子。現在他和他的生身父親一樣愚忠,和他的生身母親一樣蠢情。”。
“無論多麽深的羁絆,都有背叛的可能。”
“所以讓他即使真的背叛也無力掀起波瀾?你真不用做這些麻煩事的。你明知道這世界上無人能傷害我。”
“我知道。只是哪怕有千億分之一為你帶來困擾的可能性,我也絕不會放任他存在。”
場景六:
面對着一個笑容滿面的危險男人,言亡将青年莫恩擋在身後,厲聲說:“跑。”
對面的男人詭異地一笑。
言亡驚愕地回頭,卻看到莫恩将淬了毒的匕首刺進了自己的後背。
場景七:
病房裏的言亡面如死灰,雙目空洞,仿佛對外在的一切都已毫無反應。
病房外,莫恩用槍指着男人:“你說你愛他,所以我将他交給你,希望你能給他幸福。可是現在他已經瘋了。所以,你殉葬吧。”槍聲響起。
場景八:
法國某小鎮。
仿佛進入了一個格林童話的世界。
小鎮外,碧海藍天。
小鎮內,歲月安好。
小鎮裏的房屋都只有一兩層,街道寧靜而整潔。
牆上開滿了各式的鮮花,門窗被可愛的綠色植物裝點。
推開一扇小小的栅欄,也許可以看到主人坐在一棵天堂樹下,閑适地讀着一本書。
陽光斑斓,時光刻在磚牆上。
也許在下一個街角,就可以看到一個老爺爺和一個老奶奶,手拉手,坐在藤椅上曬太陽。
可以想象,他們在最美的年華相遇在這樣一個安靜的小鎮,相愛,相守。
走着石路,騎着單車。
走過歲月,共赴終老。
多麽美麗的小鎮。
雨後的清晨,莫恩推開房門,将陽光放進屋內。
然後他看到,父親穿着一身雪白的晨衣,坐在輪椅上曬太陽。
莫恩心中升起莫名的喜悅與安寧。他輕輕地上前,将手放在椅背上,溫柔地說:“早上好,父親。”
然後輪椅裏那個瘦削而英俊的男人轉過頭來,一臉的迷茫:“早上好,可是……你是誰?”
莫恩的心狠狠地抽痛了一下。
每個早上,父親都是這樣的回答。
仿佛一次次,将已經結痂的傷疤撕裂,血淋淋一片。
莫恩仍舊維持着臉上的笑容,耐心地對父親說:“父親,我是你的兒子,莫恩。請一定要,記住我哦。”
男人皺了皺眉,猶豫了一下說道:“對不起,我還是不記得你……我只是覺得,自己忘記了一個很重要的人,一個絕對不能忘記的人……我必須把她記起來……可是,”他頓了一下,星眸看向莫恩,“可是,那個人,不是你。”
“這樣呵……父親,我去拿些東西。”莫恩勉強地笑着,轉身回到屋內。
剛關上房門,他就撲倒在地上,低聲痛哭。
父親忘記了一切……父親再也記不起自己有過一個叫做莫恩的兒子……
十六年的時光,十六年朝夕相處的甜蜜的父子時光,被生生從生命裏切去,仿佛從來沒有存在過……
雖然,你也因此忘記了我卑鄙的背叛,可是,你知道嗎,我寧願你恨我入骨,也不願在你的生命裏成為一個陌生人……
夕陽西下,海邊的山坡,濤聲陣陣。
輪椅上的男人從小憩中醒來,發現莫恩像小貓一樣蜷縮在自己的腳邊,雙臂還緊摟着自己的右手不放。
十七八歲的大男孩,怎麽像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小嬰兒。
言亡動了動右臂,莫恩迷迷糊糊地醒過來。
想到自己陪着父親來海邊看日落,卻不知不覺睡着了,他頓時臉紅了。
“莫……恩,”言亡艱難地拼着莫恩的名字,“你說,你是我的兒子,是嗎?”
莫恩急忙回答道:“是的,父親。”
“你是愛我的,是嗎?”
“當然!”
“那麽……”言亡舉起左手,手臂下的皮膚內一個追蹤器閃爍着紅光,“為什麽要在我的身體裏裝這種東西。”
莫恩跪下,不敢去看父親的眼睛,小聲地說:“我怕你再次從我的生命裏消失。你真的太容易消失了……我殺了彼得.薩維奇,我關閉了基地……我還銷毀了所有的“情殇”……這個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能傷害你……請不要離開我……不要離開我……”
言亡嘆了口氣,看向遠方的落日:“莫……恩,你知道,我的生命就像這夕陽一樣,雖然此刻光輝燦爛,卻已經快到盡頭……你如果真的愛我,就請讓我離開……至少讓我用生命的最後一刻,去尋找那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莫恩終于抑制不住地哭出聲來:“不,你會活得好好的……我真的很害怕失去你……沒有你的生命無法想象……我的一切,都給你……讓我用一輩子,來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
言亡沉默了很久,他用虛弱的手擡起莫恩的額頭,看着他的眼睛說:“莫恩……,我也愛你。”
莫恩擡起頭來看着父親,滿臉的難以置信。
“聽起來這麽不可信嗎?”言亡尴尬地笑笑,“我想,如果你是我的兒子,應該沒有不可原諒的過錯吧……難道,做父親的,還會記恨兒子一輩子嗎……”
莫恩覺得自己來到了天堂。
“那麽……我的小莫恩,好兒子”言亡揉了揉他的頭發,“去拿幾瓶酒來。這麽好的景色,怎能沒有美酒相伴呢。”
當莫恩拿着幾瓶啤酒向山坡走來時,他看到了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場景。
父親迎風站立在山坡上,金色的夕陽照拂在他的臉上,整個人俊美得如神祗一般。
然後他轉過身來,背朝着大海,舉起左手向自己告別。
白色的晨衣已經被從左臂汩汩流出的鮮血染紅。
他看到父親綻開一個十分燦爛的笑容。
他看到父親的口型說——
一輩子,永不原諒。
然後,他毫不留戀地向後傾倒,墜落。
我從回憶中驚醒。倉皇地環顧四周,發現柳南軒還在酣睡,不由松了一口氣。
剛才的斷斷續續的場景,我大致看明白了。
校長曾經救過一個外國女人的命。
後來因為某些原因,校長殺死了外國女人的丈夫,外國女人殉情前将兒子莫恩托付給校長。
校長将莫恩交給言亡撫養,言亡盡職盡責,卻對他沒有任何感情。
莫恩長大後發現校長是殺父仇人,便設計讓言亡離開校長。
最後言亡為了懲罰莫恩,假死離開了他。
最後那一幕墜落,看得我心髒一抽一抽地痛。
絕,真絕。
對莫恩來說,他的整個世界應該都随着養父而去了吧。
整個事件的中心是校長,她卻是唯一一個置身事外的人。
然而,我卻不覺得校長有任何錯誤。為什麽呢?
我看向海上的天空。
此刻,烏雲遮月,欲蓋彌彰。那顆冷冰冰的衛星數千年來不知迷惑了多少人的內心。士人卿相為她吟詩作賦,深閨佳麗睹她思念良人,連黃毛小兒都熟知嫦娥與吳剛。多少巫蠱鬼神之說因她而起,多少王朝變更只因她的陰晴圓缺,農時天文因她而定,民族之魂因她而生,而她本人卻對此毫不知曉,千百年來只是靜靜地注視着九州,注視着更遙遠的浩瀚星河,無情無念,無喜無悲。
這,才是那個女人應該在的位置。青雲之上,紅塵之外,太虛之間。
答案,大致就是這樣吧。
☆、船上秩事
第二天早上,我在柳南軒醒來前就回了房間。
由于昨晚思考了很久,所以一沾到床邊就沉沉地睡去。
醒來時,發現身上蓋着被子。柳南軒正坐在桌邊看書。
“早上好。”他見我醒了,笑着問好。
我用口型問他早上好。他專心致志地繼續看書,仿佛昨晚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但是那哭泣的男孩、那溫柔地安慰他的女人确确實實存在過。
柳南軒身上閃爍着的堅定自信的光芒就是證明。
我探身看他讀的書。依舊是那本《亂世佳人》,已經讀到了最後一頁。
最後一頁,失去了女兒又失去了丈夫的斯嘉麗坐在臺階上,擦幹眼淚,笑着對自己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我的腦海裏又響起了校長的話:“無論何時何地,永遠不要放棄自己,永遠、永遠不要放棄自己,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放棄自己。”
是啊,無論情況糟糕到什麽地步,都不可以放棄啊。
“阿龍,你知道嗎,”柳南軒讀完最後一頁,放下書對我說道,“校長曾經告訴我,生命是一條無法回溯的河流。我們懷念出發時的完美彼岸,卻不知自己永遠不可能返回起點。”
這是在說,過去無法改變,只能把握現在和未來嗎?
“那時我還總是沉浸在小說的幻想中,時常想象自己穿越回過去,改變一切已經做錯的、不合理的事情,讓自己和這個世界都變得完美起來。”他回憶着幾個月前的自己,不由自嘲起來,“那時真是蠢得可憐,一會兒想象自己是救世主,回到民|國用先進的思想和先進的科技改變華夏,避免那段屈辱的歷史,一會兒想象自己回到小時候,痛改前非出人頭地大放異彩,一會兒又想象……總之,我總是想“如果這樣,如果那樣”,卻從來沒有想過改變現狀。校長當時的一席話,無疑是狠狠扇了我一個耳光。她剝奪了我通過幻想來逃避現實的權利呵。”
我認真聽他講下去。我想更多地了解校長。
“我那時想,科學家不是也還沒有證明時光旅行的不可能性嗎。平行世界、回到過去改變歷史,這都是可能的呀。既然還有這麽多可能性,我為什麽還要在這個随時可能被改變的世界裏拼死拼活呢?然而校長做了一件驚人的事,這事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柳南軒的語氣突然變得神秘兮兮的。
我急切地擡頭看他,讓他快說。
“你知道嗎,校長是一個神通廣大的人。”柳南軒一字一句地對我說,“校長可以讓你看到,所有已經發生過的歷史。”
我愣住了。
似乎是看到我難以置信的表情,柳南軒很愉快:“別這麽看着我,在此之前我也是不信的。”
他的語氣突然凝重起來:“可是在這次修學旅行開始之前,校長帶我們去祭奠過一個人。那一天,是九月十八日。”
我知道,九月十八日是烙印在每個中國人靈魂上的日子。那一天,日本軍隊以中國|軍|隊炸毀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為借口而占領沈|陽。那一天,是中國大半江山淪陷于敵手的開端。那一天,是國恥日。
柳南軒繼續說道:“祭奠之前,校長在車上給我們看了一個視頻。可是那不僅僅是視頻。那感覺就像,你回到過去,回到民|國的戰場上,親眼看到士兵厮殺的場景一樣。我從來沒有在電視上或網絡上看到那樣的資料。那感覺就像,校長給我們看的,是真的歷史,是歷史上的那個時間段,真真正正發生的事情。”
我的彈窗式記憶又來了,這一次我娴熟地切換到觀影模式。
我想,我能理解柳南軒的震撼。
如血殘陽。
凄冷的西風,呼嘯。
戰壕中,一個戰地記者正在采訪一名軍人。
軍人身上的軍裝已破爛不已,沾着深色血污,顯然剛剛經歷一場惡戰。
“我們最後一定會勝利。”軍人的聲音沙啞,卻堅定。他的雙眼滿是血絲,卻閃着奇異的光芒。
“那抗戰勝利後,您打算做什麽?”記者問道。
軍人沉默了很久,最後綻開一個笑容:“那時候,我應該已經死了。在這場戰争中,軍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鏡頭切換。
殘破的房屋內,一個穿着軍裝的男人聽着窗外震天的槍炮聲,燃燒彈造成的漫天火光幾乎要把雙目灼瞎。他手裏捏着一份剛剛收到的電報,短短地沉思了一下,旋即用電臺回複了幾句話。然後他掏出腰間的配槍,毅然決然地沖出屋外,再也沒有回來。
他的最後的回複上寫道:“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師部,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并祝勝利。”
畫外音:“1943年常德會戰最慘烈的時候,常德城區已成一片焦土,日機不分日夜瘋狂投擲燃燒彈,城內大火蔽天,第57師師長餘程萬仍率殘部死據城西南一角,拉鋸搏鬥。餘此時已知援軍不可能如期抵達,決意全師戰死常德。這是他給司令長官孫連仲的電文,孫當即淚如雨下。”
鏡頭切換。
“寸土都不許退,可采取武力自衛。國家存亡在此一舉,設若沖突,盧溝橋即是你們的墳墓!”
一個男人的低吼聲。
畫外音:“馮治安,河北故城人,時任河北省主席,29軍代軍長。1937年7月7日夜,日軍詭稱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我駐軍第219團第三營拒絕,日方即調動駐豐臺日軍第三大隊包圍了宛平城。當地駐軍向馮治安請示,馮當即做出以上指示。之後日軍突然炮轟宛平城,我軍當即自衛還擊。當天擊退日軍三次進攻,用鮮血保衛祖國的領土完整。”
鏡頭切換。
“誓死捍衛南京,與中山陵同在!”
畫外音:“肖山令,湖南益陽人,時任南京市市長,憲兵司令。上海淪陷之後,日軍重兵逼近南京。肖山令牢記革命軍人守土衛民之責,臨危不懼,組織南京軍民與日寇血戰了26個晝夜。後數千日軍水陸夾擊,肖山令帶領将士與日軍展開肉搏血戰,激戰5小時,終因衆寡懸殊,背水無援,數千将士壯烈犧牲。肖山令舉槍殉國,時年僅45歲。”
畫面接連切換。
已經記不清每個主人公的眉目。
只記得各種式樣的軍裝,只記得殘酷至極的戰場景象,只記得軍人最後的話語充滿着力量,仿佛是那個暗無天日的年代裏唯一的光明。
“……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每次飛機起飛的時候,我都當作是最後的飛行。與日本人作戰,我從來沒想着回來!”
畫外音:“陳懷民,時任第4航空大隊第21中隊飛行員。在1938年武漢“429空戰”中,陳懷民的戰機在擊落一架敵機後受到5架敵機圍攻,他的飛機油箱着火。當時他本可跳傘求生,但他猛拉操縱杆,戰機拖着濃濃的黑煙,向上翻轉了180度,撞向從後面撲來的敵機,與日本吹噓的所謂“紅武士”高橋憲一同歸于盡。”
“現孤軍奮鬥,決心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畫外音:“戴安瀾,時任中國遠征軍第200師師長。1942年初,戴安瀾率所部200師萬餘人赴緬參戰。在東瓜保衛戰前,他留給妻子上述遺書。面對數倍于己的日軍,戴安瀾號令全軍“雖戰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東瓜。”戴安瀾部擊斃敵軍5000餘人,掩護了英軍的撤退,取得出國參戰的首次勝利。後在孟關激戰中以身殉國,終年38歲。”
“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畫外音:“劉湘,時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23集團軍總司令。“七七事變”爆發次日,四川省主席劉湘即電呈蔣介石,同時通電全國呼籲“一致抗日”。劉湘準備帶病出征,部下多勸他不必出川親征,他說:“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不甚光彩,今天為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茍安!”劉湘最終在前線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