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無退
三千裏之外的晉國,晉王蕭越放下手中的信函,閉了眼睛靠在椅上,看似閉目養神,實則心力交瘁。
他伸手去摸索桌上的茶杯,一只手悄無聲息地将茶杯挪到他手邊,蕭越不知妻子在側,摸到茶杯端起啜了一口,又長長地嘆息一聲。
“怎麽了?”
蕭越睜開眼睛,看到悄悄坐在他身邊的赫連栖風,先是微笑了一下,而後故作淡然:“無事,茶甚香,喟嘆而已。”
赫連栖風挑眉而笑,眼睛裏透着某種野獸才有的敏銳和洞察:“慶都已亂,你召阿然了?”
蕭越看了她一眼,盡是無奈,心想:我該不該和她說呢。
“看你這樣子,阿然是不肯回來了。”她碧色的眸子突然蒼涼,卻又像是欣慰。
“他必須回來。”蕭越冷聲,“這不僅是蕭氏的榮辱,還是他兄長的枯業,我不會讓塵兒的血白流。”
“阿然若不願回來,你在千裏之外,拉不回他。”
蕭越轉頭不敢看她,思量良久才開口:“終歸我命難久,不如為後輩迎來路。”
說完他突然咳嗽起來,手中茶杯不停地晃。栖風奪過放下,又掏了手帕去拭他唇邊的血絲,瞳孔顫抖不休。
她是那樣通透的人,一瞬就明白了他的做法。
如此決絕與殘忍,不留一點退路。
她輕聲問:“你們父子三人,是想要了我的命去麽?”
蕭越握住她的手,眼中決絕軟化,露出了悲意與愧疚:“與蕭氏牽連在一起,你……受累了。若非當初,我趁赫連家之危逼你合姻,你如今不必如此……”
栖風捂住他的口:“年紀大了腦子不中用了?盡是說胡話。”她揚眉,眼中淚光粼粼,嘴上卻依然強硬:“除了我赫連栖風,天下還有誰能成為你蕭越之妻?這種話,我不愛聽,你閉嘴。”
Advertisement
他眼中漸漸濕潤:“你不怪我,用……這樣的方式逼迫小然?”
你不怪我,先離你而去?
“我是異族人,我也渴望平等與榮光。你們蕭家……我不茍同,可我理解。”
她想,偏生我無可奈何,阻止無法,只能看着你們,前赴後繼地跳入名為複業實為煉獄的深淵。
身為晉國蕭氏,他沒有選擇,蕭然也沒有。蕭家數先人的功業不能在這一代付與東流,這數百年的恥辱該結束了。
他擁住她:“等小然回來,告訴他——”
“你的啓程以你兄長的骨灰為代價,你的歸來以我的死亡為起始。”
“你不能後退。”
被關押了十天後,他開始有些無所事事。
除了手腳戴着鐐铐,其他諸多事宜倒是并不麻煩。吃食在牢中用,還都是獨一份的,不馊不壞,粗麥淡茶,竟也是別有一番風味。每天甚至還能沐個浴,再繼續回來蹲幹淨的大牢。
惹得本想體驗刑間疾苦的六殿下啼笑皆非,心想這哪還是坐牢,享清福不過如此了。
即便是陶策暗中照應着,也不能到此等地步,只能是他心如明鏡的父皇陛下了。
他擡頭望那加了鐵欄的小窗,不自覺發嘆。
他們這一群小輩鬥得死去活來,原來也不過只是龍辇上君王的指尖棋,即便蒼龍氣将竭,其威猶然不減。既然如此,他還有什麽不能放心的?
待今後再向那小世子一一說明吧,如果他難消怒氣,再千哄百縱,只要他心裏有他,總是能拉回來的。
他向來最能安慰自己,舒舒服服地倚在牢牆上,即便鐐铐加身,仍是一副悠閑在在,無端風流的樣子。
直到聽見腳步聲,他這才擡了頭,猜是哪位大人物屈尊而來。
昏暗中走來暗紅王袍加身的英俊青年,雖與牢中人同出一父,相貌氣質卻是全然不同。
一個天然風流溫柔宛宛,一個百面善變邪氣森森。
澤年打了個寒戰,極不想與此人打交道,卻又不得不硬着頭皮站起:“三哥竟是第一個來看望愚弟的貴客。”
飛集只是盯着他,打量一番後道:“你在此處,倒是過得滋潤。”
澤年垂首:“借三哥手下留情的福氣。”
他聽見飛集冷冷的笑聲:“本王可還沒下手呢。”
他身後走上幾個獄吏,開了牢門上前,澤年看清了他們所攜帶的東西,不由自主地後退了一步。
飛集見他生了畏懼之色,卻是愉悅了起來:“小六,你的賤命在陛下心中,可遠遠沒有蕭塵之弟重要。當初我不便明目張膽地折磨蕭然,但折磨你,卻是沒有後顧之憂。既然陛下開了恩典留你一命,那我也不殺你,可這皮肉之刑罰,他卻也管不上。”
他步步後退,直到退無可退,被人押了上前,按下跪在飛集面前。
“罪人罪人,若不黥個罪字,誰會記得你曾犯了何等重罪呢?陛下仁厚,這刑罰便由我來代勞吧。生而為兄弟一場,不留點薄禮,似也不像話。”
飛集挽袖解下腰間所懸的紅色刀鞘,拔了刀,兩指撫于上:“陛下賞賜我們兄弟九人,一人一把獨造的禦刀,天下值此一柄,再無仿造。我本想将你那把禦刀用在小七身上,誰知竟有人不知好歹換了去,無法早些讓你來此享清福,當真遺憾。”
他取過盤中顏色墨綠的草汁,淋在那把熠熠生輝的刀上,刀槽凝住了液體。他繞到跪着的人背後,解開其人衣裳,刀刃貼在他後背上緩緩撫過,冰冷又瘆人地缱绻,像在用刀撫摸一件稀世珍玉一樣憐惜。
飛集擡腿踩在他右腳裸上,看着他劇烈一抖,唇角笑意越發深。
他左手捏着澤年後頸防止他亂動,右手握着刀停留在他白皙如玉的後背上:“不必擔心,沒有毒,當然也死不了,只是讓你知道——”
刀尖開始第一筆畫,刀槽上的草汁均勻地淌進了傷口之中,不溶于血,浮在皮肉之上。
“怎麽疼而已。”
鐐铐掙紮的聲音在寬敞的牢獄中回蕩,因整個大牢只收押着投毒害帝父、陷害兄太子的皇甫澤年一個罪犯,故而這鐐铐聲撞擊在重重牢牆之中,便顯得十分冷寂,無依無靠。
平冶白着臉看着手中的紙,久久不能回神。
他的字是他手把手教的,這世上再沒有人比他更熟悉六兒的字。
灼燙焦苦的熔岩在身體裏流淌,他還未發出一聲,淚便墜到了紙上。
“殿下鎮定。”陶策低了頭,臉色已非蒼白,是像病痨鬼一般的慘白。
“永囚刑欲……”手中的紙如一片脆弱的落葉抖動,“他身上還帶着傷,怎能待在那裏?”
陶策擲聲:“殿下,這道旨是當今陛下蓋上龍玺的,只有将來的大慶帝王,才能作廢這旨意。”
平冶瞳孔一縮,緩緩收了紙,将一切情緒壓入骨髓心脈之中,沉了聲道:“回朝。”
大慶威帝二十九年仲夏,東宮投毒案塵埃落定,重新掌了權的太子在穩固了朝權後,召見晉國世子。
“蕭世子,你在慶都為質已有九年之多,本宮想,世子也該回故土一趟了。”
那朱雀衣的少年搖頭:“太子越矩下旨了。質子返國,只能因兩種情況才可回,一是慶帝下旨,二是王薨,質子方可返國繼王。現今我還沒有足夠的理由能離開慶都。”
他垂着眼輕聲又問:“皇甫六讓我走的?”
平冶撫上懸在腰間的刀:“私心而論,我也希望世子在這個關頭離開國都,但你卻不願意。那麽容我問一句,世子,你如今滞留慶都,又能做什麽呢?”
“遠比皇甫六想的多。”
平冶解下刀放在案上把玩,背對着蕭然道:“世子能調動皇都百千兵營,威懾前朝,掌控內宮嗎?還是能一一消除臨親王之根系,又不興師動衆危害萬民?還是能令龍榻之上的陛下轉變旨意?”
他抽出刀,看着倒映在其上的雙眼,冰潭一般的冷沉。
“世子,本宮直言,這近十年來,衆人對世子無不拉攏,是因子你背後的晉國和赫連家。世子的刀不在慶境之內,在千裏之外。澤年想讓你脫身而去,是存了保護之心,而我希望世子回去,是想讓世子的刀能為東宮所用。東宮與世子只有利益相關,現今是臨親王占據上風,若是世子在國都中倒戈,那會讓我十分頭疼。”
他轉身看向蕭然:“敢問世子,是什麽讓你不肯回歸離開近十年的國度?”
蕭然一時沉默。
為什麽不肯走,他自己也回答不出。
分明已到了最好的時機,分明晉國來信催歸,分明部署多年的計劃已成熟。
他到底是為了什麽不敢啓口的心念,才這樣優柔寡斷的?
“我只能向殿下保證,蕭然絕不會投靠臨親王。殿下登帝,比臨親王登帝更多倍利于我。至于我留在這裏能有什麽用,既然是緊要關頭,想來蕭然遲早有為太子殿下所用之刻。遠水解不了近渴,我實在不想千裏迢迢回去,卷旗重來時,殿上的君王成了皇甫飛集。”
對,就是這樣。
千言萬語的理由,看似無堅不摧的正确,實際上比不得一個人的名字有千鈞之重。
他不願意承認而已。
到底是不願來日與他反目成仇。
“可若是東宮敗了呢?即使在世子的扶持之下?”平冶将最差的後路告誡他,“我與我六弟勝則同生,敗則同死,那麽屆時的世子又該當如何?要是來不及撤離大慶,世子,你甘願與東宮黨同覆滅麽?”
平冶咄咄追問,又突然軟了語氣:“澤年于你,到底是如何的存在?”
蕭然袖中的手顫了一下:“他于我……”
平冶等了他許久,未聽到下文,忍不住又追問:“若他有一朝身死,你又當如何?”
蕭然的掙紮與迷茫霎時消散,堅決冷然地道:“我不會讓他死,要死,那也是在我屍骨寒透之後。”
平冶眼眸亮了一瞬,正欲開口,心腹叩門急促而進,礙于蕭然在場,便上前附到平冶耳際,輕不可聞地說了好一陣。
他手中的玄黃刀鞘抖了一下,看向蕭然時雙眼沉黑。
“晉王閣下,你必須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