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蠟燈箋

進入十二月,就進入新年倒計時。

一般的生意鋪子最後一個月的生意會火紅無比,四通市外的百味街、外世街、錦繡街,那裏的鋪子有些甚至會開到年三十上午,有錢沒錢總要過年。雅風街卻人影稀疏,除了裝裱的鋪子偶爾能見到有人上門,書局、墨齋已經清淡了,博雅墨齋的鋪子半掩着門,樓上王掌櫃和倉吉兒在做最後的核算,桌上放着的一摞兒紅封,本應該年底二十過後再發,但是今年倉吉兒要回安陽,所以博雅墨齋比往日提前了十日歇業。

“南池街的鋪子你也看着些,這邊就直接關了吧。”倉吉兒将紅封推過去:“我今日便要啓程,紙坊後日還有一批紙會出,結束以後也就直接歇了。”

王掌櫃點頭:“這些紙都是別家訂好的,到時候我會盯着出貨。”

“有事就往公主府遞帖子,那邊我打過招呼了。”

“是。”

王掌櫃将雕花漆木的匣子蓋上鎖好遞到倉吉兒手邊:“讓采買的東西都齊了,只是連續下了三場雪,渭水肯定上凍了,路上也不一定好走。”

倉吉兒低低的嗯了一聲,天公不美,他本打算回去的路上彎道曲澗,但如果路上風雪難行就沒有富裕的時間了。

“東西還是帶着吧。”他仍然存了一分希望:“洛陽這邊雪大,也許曲澗那邊天氣不會如此。”

、、、、、、、、、、、、、、、、、、、

只可惜曲澗今日也在下雪,這是入冬第三場雪,比前兩場都大得多,沒有風大片大片的雪花完整、晶瑩、安靜的飄灑着,才不過三四個時辰,地上已經有了厚厚的一層積雪。

餘敬惜用手中的線香點燃了鞭炮的引線,噼啪聲中有炸飛的紙屑帶着硫磺的煙霧,紙坊每次出紙都應該放一挂鞭來慶祝下,但是一般只有大的紙坊才會堅持這個傳統,木姨臉上帶着笑,對周圍等着提貨的掌櫃拱手寒暄。

牛車、驢車、馬車一小溜的排在紙坊門口,門房的謹婆婆帶着八歲的孫女,瞅空将上下臺階被踐踏融化的黑泥鏟走,等院子裏一輛車裝完貨拉走,忙招呼下一輛進去。

駕車來提貨的都是大雜貨商家的管事,這樣的年根底下各種貨源調配分發忙碌不堪,但餘家紙坊卻非得親自走一趟,實在是因為這皺紙不夠賣,如果派人去訂肯定會被推托缺貨,不得不上門找木管事拉拉交情。

餘家紙坊添了五十個小工,這個季節日照不夠曬白時日太長不适合産宣紙,所以餘敬惜決定全力生産皺紙在年關底下火一把,木姨花了一個月時間,把第一批貨在曲澗周邊四城三十六鎮布了個遍,果然沒等木姨回家已經有人尋到了餘家紙坊門上訂貨。

現在一批紙能出一千兩百令,如果是白麻紙甚至是黑麻紙,這樣的貨量根本賣不掉,但皺紙卻半點不愁,這一千兩百令根本不夠分,木姨上手的單子都接到明年六月去了。

但是餘家紙坊已經吃不下更多訂單,倒不是人手問題而是場地限制,餘家紙坊現在的泡池和水錐搗槽就沒有歇過工,除了實驗的做了一池原木棉紙,其他時間全用在皺紙的生産上。

皺紙生産周期被壓縮到極致,有了和華林紙坊師傅一起研究的高溫殺菌法,如今僅需二十天就能出紙。而其中處理粗麻需要十七天,等開始打紙漿時新料就可以下池了,所以嚴格說來只需要十七天就能出一批紙。

餘家紙坊到現在已經出了四批皺紙,除去人工、材料純獲利近四千兩,這只是兩個半月的收益,已經快趕上餘家一年北宣的利潤。但是餘敬惜還在摸索新品的開發,如彩色的皺紙,如固有印花,如高檔手巾紙還有濕紙巾。

皺紙技術總要傳出去的,餘家紙坊再努力也僅僅能覆蓋曲澗周邊的地方,讓更遠的更多的人使用上皺紙是餘敬惜的願望,這個願望沒有什麽崇高的道理或是偉大的理想,卻莫名的堅定和自然。就像她知道,總有一天會将原木棉紙的技術傳出去一樣,讓更多孩子能看上書,能有紙習字。

“小姐,雪更大了,進去喝杯熱茶吧。”屛兒撐起把油紙傘遮到她頭上。

“雪這麽大,你說虎妞她們會不會在路上耽擱?”

“再耽擱也能年前送到,曲澗和安陽的路還算好。”屛兒抖抖傘上的積雪:“進去吧,今兒個都二十六了,得了風寒可吃不得藥。”

“這雪要停一停就好了。”餘敬惜嘆口氣:“不然路上的人就辛苦。”

屛兒知道她雖然說着擔心送年禮的虎妞,其實是擔心從洛陽回來的倉家公子:“洛陽到安陽都是官道,就是下雪,路也不會太難走,而且說不定洛陽那邊沒這麽大雪呢。”

餘敬惜皺眉搖頭,洛陽在更北邊,曲澗的雪都如此大,洛陽那邊怕是更不好。

“行路難、通訊難、看病難。”她低聲嘀咕:“果然萬事都有利有弊,看來開了春就要着手整頓周邊環境,總要住得舒心才好。”

“二十三,糖鍋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去灌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屛兒沒感受到小姐的輕愁,自得其樂的哼唱着,今年是他覺得最幸福的一年,以往夫人在的時候小姐呆呆的,家裏根本沒有過年的氣氛。等夫人過世後年就更難過了,每年年底木姨總是唉聲嘆氣,有時還有要債的上門來兇神惡煞的叫罵。

“昨天就買了豆腐回來,還凍了豆腐和煮了豆幹,今天莊子裏有人送了整只豬來,還有一只羊,十幾只雞,廚房裏周叔在收拾呢。”這些日子倒是沒有缺過他肉吃,不過小孩子都饞年。

“雖然說二十八才貼花花,不過我們先去剪花紙吧?”他拽着餘敬惜的袖子嬉笑,這才看出十一二歲的天真模樣。

“那不是你們男兒喜歡的東西麽,我還是去紙坊轉轉。”餘敬惜佯怒。

“嘻嘻,小姐騙人,我看到倉家小姐送彩紙來的時候,你剪漂亮福字給她了,還疊了好看的折花和好玩的青蛙。”

“咳,我那是在測試她家彩紙的質量。”

“好吧,不剪紙花,我們寫檻聯寫福字去吧?”屛兒一拍手:“對了,木姨說,今年祭祖的祭文也要小姐自己寫。”

“祭文?”這裏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飯最重要,祭祖就在年夜飯之前,祭拜完祖先然後吃個團圓飯。

“是啊,往年都是木姨寫了三十晚上燒,小姐只負責磕頭。”

“除了三十晚上祭祖後面還有什麽安排?”

“沒有啦,祭祖完了自然就是開開心心過大年,對了,初一要磕頭拜年,小姐記得發紅包哦、”

“好,給你準備個大紅包。”餘敬惜眼睛晶亮亮:“讓門房盯着,虎妞回來讓她趕緊來見我。”

吩咐完便急匆匆往後院走去。

“哦,這麽着急做什麽去?”

“寫祭文。”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