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宵冷雨葬名花

蒙古主遣大将阿魯術督軍逼近中興府,羲和接到消息後馬上傳令,令嵬名令公、都羅明光率軍至合剌合察兒地區,在中興府之外阻擊蒙軍,并親自上陣督戰。

羲和一身白盔銀铠,腰挂寶劍坐鎮于城樓之上。夏軍層層布防,對面阿魯術率領的蒙軍黑壓壓一片鋪滿了整個山坡。

號角吹響,蒙軍開始朝這邊沖過來。夏軍神臂弓部隊弓矢齊發,炮手“潑喜軍”火力掩護,號為“撞令郎”的勇健者為先鋒與蒙軍厮殺,擒生軍及重甲騎兵鐵鹞軍列陣于後,山間部落兵“步跋子”穿梭其間機動應變。

一時間,兩軍混戰,馬蹄踏過卷起沖天的煙塵,喊殺聲不絕于耳。

眼見夏軍陣型不穩,侍從小聲說:“陛下,刀劍無眼,您還是避一避罷。”說罷伸手來扶他,羲和甩開他的手:“朕哪也不去。”語氣篤定不容置疑。片刻後羲和說:“去告訴明光,蒙軍右翼薄弱,從那突入,兩路大軍合圍而殲滅之。”侍從領命前去。

都羅明光依令而行,與嵬名令公兩軍配合,分蒙軍而圍,蒙軍前後軍不得相顧,被夏國重甲騎兵鐵鹞軍幾次沖擊後陣型七零八落,幾股散兵自顧不暇。

蒙軍不克夏軍,後方鳴金收兵,紛紛後撤,夏軍的歡呼聲響徹天地。羲和看着蒙軍如潮水般退去,也露出了一絲久違的微笑。

幾日後羲和與國相高良惠議事,未言幾句,有通禀:“樞密使雲冽求見。”

雲冽進殿來行禮:“臣雲冽參見陛下。”

羲和忙說:“平身,”又問“前方情形如何?”

雲冽說道:“陛下,阿魯術已命蒙軍後撤十裏,但并未有離開之意。還多次襲擊我們的運糧兵士。”

“看來他們此次進攻失利,是打算長久圍困中興府了。”高良惠沉沉地說。

“如今我大夏中興府以外的城池大多陷落,金國又自顧不暇,我們基本上已是孤立無援了。”羲和不無憂慮地說。

“只能靠我們自己,只要大夏還有一兵一卒,就不能輕易言棄。”高良惠聲音洪朗,話語擲地有聲,令羲和和雲冽頓生敬意。

羲和起身,行至高良惠面前輕輕一揖,高良惠微微失色,忙起身問道:“陛下這是何意?”

羲和神色疏朗:“丞相經國護軍、撫國安民,乃國之柱石,羲和在此替大夏百姓謝過了。”

Advertisement

“使不得,陛下言重了,這是老臣分內之事。”

高良惠話音剛落,有人匆匆來禀,傳來的卻是飛雪病危的消息。

飛雪自黑水城九死歸來,身體一直不好,雙親連殁的打擊終是摧垮了她。

羲和一行人匆匆趕到飛雪所居的興慶殿,隔着厚厚的簾幕,看不清她的臉。羲和本欲去掀開簾幕,卻被侍女伸手一擋:“陛下恕罪,這是長公主最後的心願。”

“我希望你們永遠記得我明麗的樣子。”帳內的飛雪拖着虛弱的聲音說。

羲和心中酸楚,走近問:“飛雪,我救不了惟忠,你怨我嗎?”

“生死有命,自有定數,哥哥你守中興府已是不易,你承受的已經夠多了。”頓了一下,飛雪好似是淺笑了一聲,又好像帶着哭腔:“這樣多好,我可以遠離這讓人疲累的紅塵了,我可以去見阿爹阿娘了。”

四下的人隐隐哭泣,羲和責備說:“傻丫頭,別說傻話。”心中卻如刀絞般痛楚。飛雪聲音很輕言語卻很清楚:“哥哥,只是苦了你,以後只剩你了,你和王嫂要好好的。還有,哥哥,記得我跟你說過的話,我是真的希望你能幸福。”羲和聽罷後半句有一絲茫然,轉臉目光拂過雲冽,看到他神情中的悲傷和隐忍,便心下了然。

“王嫂。”飛雪輕輕喚了一聲。立于旁邊的妃位三人,西壁妃撇撇嘴偏過臉去,寧妃完顏清音心知飛雪同自己并不親近,亦從未如此喚過,便轉頭看看漪蘭,知道飛雪心目中的王嫂只她一人而已。

漪蘭抹了抹眼淚,前行幾步,跪坐于飛雪帳外:“飛雪,我在這。”

只聽飛雪氣若游絲,緩緩地說:“王嫂,我聽說,你的家鄉有一座山巒,每到季春時節,漫山遍野便會開滿梨花,色皚如雪,幽香沁人,如香雪之海一般。那景象定是很繁麗的,我一直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也去看看王嫂的家鄉是什麽樣子的。如今我終是不能親自踏上那片土地了,可我願意化為白鶴,翺翔于九天,從天上看一看王嫂的家鄉,那定然又是另一番壯麗了。”

“飛雪,你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便好,等打完了仗,我帶你去看,明年春天,我就帶你去看,你可不可以再堅持一下。”漪蘭的聲音愈來愈低,終是被哭泣淹沒無聞。

羲和走到漪蘭身側,扶她到旁邊,轉目看了看都羅明光。都羅明光會意,難以抑制沖動跨步上前喚了句:“長公主。”卻是再難說下去。

“都羅大人,謝謝你,拜托了。”飛雪輕輕地說。

“飛雪。”都羅明光千言萬語歸于哽咽,簾幕中許久未再有回應,他剛想往前一步,掀開簾幕,只聽得飛雪低低地說:“千裏雲峰千裏恨,萬頃煙波萬頃愁。”一句話,似她半生寫照。

乾定三年冬月,明懿長公主嵬名飛雪薨于興慶殿。

賀蘭山中,一座新墳前,都羅明光與羲和靜靜站着。明光在其墓上撒了白色的格桑花瓣,羲和說:“飛雪,沒有辦法讓你歸于王陵了,這裏可以守望故土,安心地睡吧。”這時,忽感手上一涼,昂首望去,天上落下紛紛揚揚的雪花。飛雪出生那日便是白雪漫天,伴雪而來,随雪而去,無法無我,寂滅為樂。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