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暗香飄盡知何處

宮門次第而開,幾乘輕騎一路煙塵逐風而過,穿過一道道宮門,直奔紫宸殿而去。爽朗清舉、白衣勝雪的男子策馬跑在最前,路邊經過的侍衛宮女還未來得及叩拜,他已如一陣清風般遠去。人說近鄉情怯,他此時此刻的心境可說是悲欣交集。

紫宸殿的大門緩緩開啓,漪蘭回過頭,看到那個披着月光而來的心心念念的身影大步跨進殿中,二人俱是片刻的怔然凝駐。

片刻過後,羲和急切地走到她身前,伸臂攬她入懷,那樣陌生而熟悉的擁抱,溫暖而恬安的氣息,仿佛從今生照進來世,再不會有分離。

他深深凝望着她,眼中有深沉如海的情意:“為什麽要回來?”

“我們曾經約定‘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既然你還是從前的你,那我們一生一世的約定自然有效。”

“我只是想讓你遠離這裏的是非。”

“我知道,但是我已經習慣了有你陪伴的日子,如果沒有你,你讓我怎樣安心地生活下去?在我看來,最悲哀的一種愛就是‘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除非我死,除非你死,否則我不會離開你,你也不可以再推開我。我們要一直相伴相依,一生一世,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她直身仰首,摟住羲和的脖子,埋首在他肩上。

羲和輕輕笑笑,寵溺地摟緊她的腰,喃喃地說:“好,蘭兒,我們要永遠在一起,永遠不會再分離。”

她欣然露出笑意,羲和望着她如畫的眉目,按捺不住克制多年的愛意,深深吻上那柔軟的櫻唇,感受到如幽蘭般清逸的氣息,感受到她熱烈的回應。她的頰邊一片緋紅,他展臂抱起她,向床榻走去。縱然明日波浪滔天,今時就暫時忘記那萬千愁思,且沉溺在桃源中,把今世的相思續完吧。

殿外冷月如霜,殿內春意旖旎。他的手探入她衣中,滑過她如玉的肌膚。羅帶輕分,一陣清風拂過,她的外袍輕輕落在地上。她伸手拂過他腰際,按上他的背,目中覆着迷濛。昏黃的燭光映照下,芙蓉帳裏影落成雙,金鴨香暖,夜色靡靡。

佳人在側,春宵苦短,仿佛他只是一個平凡的士人,而她是為他添香的紅袖。

當如火的熱情漸漸消退後,他們靜靜地相擁,仿佛永遠不會再放開彼此的手。漪蘭枕着他的手臂,笑靥如花:“羲和,我想跟你一起回江南看看。”

他在耳畔輕語:“好,等打完這場仗,我陪你回去。”

“那時,我舞劍,你彈琴,再不會有俗世紛擾,想想也很動心。”羲和想象着那個場景。

“你還說過要去作江邊漁父,我可等着做魚給你吃呢。”漪蘭輕輕地說。

“那好,我的要求也不高,能做熟就行。”

漪蘭輕捶了他一下,咯咯地笑着:“我的廚藝沒有那麽差!”忽然,她想起了什麽,轉言道:“對了,你不是說要天天陪我看星星嗎?我都不記得上次觀星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

“你就是我眼中最美麗的星辰。”羲和吻着她的發,喃喃地說。她微微展顏,心中卻疼痛。

當一切隔閡、隐忍、苦澀消散無形,這失而複得的美好卻也短暫,如驚鴻照影,如雨落碧波。他和她,分隔了太久,也相思了太久,當他們之間的堅冰終被打破,那道清淺的銀河,卻終會在天亮之後,再次隔開他們刻骨的思念。但她并不會遺憾,并不會後悔,因為她和他,從此以後,再不會相見,亦再不會分離。

待她醒來時,身邊已經沒有了他的身影,雖然知道他已經去大殿處理公文了,但還是覺得昨夜好似一場太過缱绻的美夢,太過美好反倒覺得不真實。

月成玦,還挂在天際未曾淡去,不知是否有幽人獨倚欄,輾轉中宵,聽畫樓吹角,看雁字成雙。

水汽彌漫、花瓣飄浮,她安靜地沐浴,洗去一身的疲憊。青絲被水浸濕,仿佛墨色綢緞一般,她拂過一绺在手中把玩,心中思量她該是幸運的,永遠不必經歷青絲慢慢轉為華發的那一日。

屏風後似有響動,她警覺地問:“誰在那?”

那人似乎遲疑了一瞬,開口說:“夫人,是我,我是阿玳。”

“阿玳,”她安下心來“你還在這。”

“夫人,還需要添熱水嗎?”

“不必了,阿玳,你先去外間等一等,我馬上就好。”

阿玳應了一聲,輕輕退出大殿。

沐浴完畢,她穿上淡紫色水緯幽蘭袍裙,随意绾了發髻,插了玉簪,畫了簡單的妝。

她望着鏡中的自己,青螺黛勾勒出卻月眉,眉目如畫、清雅似水。

她平素不喜太過繁複的妝容,如今倒也是恰到好處。若人事樁樁皆恰到好處,不過不缺,意猶未盡,倒也是大圓滿。她将守望自己一生的摯愛,所謂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她取下酒壺的蓋子,将那包藥粉盡數撒入,搖動均勻。提起酒壺傾斜,裏面的酒流入玉質酒杯中。從前讀過“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眼前玉杯中的酒并不産自蘭陵,但同樣泛着清光,淡淡的流彩,仿若玉液瓊漿。所不同的是,這酒不僅能醉人,而且醉了,就永不再醒來。喝下這杯酒,那些溫暖、歡愉、悲恸、彷徨、愛別離、怨憎會,都将結束。

她無一絲猶豫,無一絲懼色,無一絲沮喪,端起酒杯,斂袖仰首喝下。溫和而致命的液體流過喉嚨,并沒有什麽奇異的感覺。不過片刻之後,腹中隐隐作痛,眼前的景物開始模糊,手中一滑,玉杯墜落,在地上摔得碎裂。

她全身乏力,委身靠在桌案上,艱難地喘息,仿佛有一只手在扼緊她的咽喉。恍惚中,只覺天光大亮,門被推開,一身白衣、豐神俊逸的公子出現在她模糊的視線裏,就像她初初在天光雲影下見到他那一次一樣。

“蘭兒!”一聲驚異的呼喊過後,他奔過來,将她引入懷中。看到傾倒的酒壺,摔碎的玉杯和懷中生息渺茫的佳人,他頓時明白了一切,悲從心來,撕心裂肺地喊着:“不,不,為什麽!”

漪蘭艱難地伸出手撫上他的面龐:“不要難過,這……是我最後能為你做的,你可以……了無牽挂,我們……也再不會分離。”

“蘭兒,我們還沒有白首偕老,你怎麽能先離開。”他目光泫然,身體發抖。

“為那句‘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已經足夠。這輩子就讓我放開你的手吧,今世已矣,如果有來世的話,我還是希望能遇見你。今生沒有為你撫完的琴,來世再彈給你聽。”漪蘭的眼角有淚滴滑落,“生得相伴,死亦無恨。”說完最後一句話,她最後綻出一抹笑意,手無力地垂落,阖目靠在羲和懷裏,已了無生息。

羲和怔了半晌,仰天悲嘯:“啊——”悲戚至極。他此生最大的眷戀,他生命中最後的暖色,已經先他一步歸于奈何,生而不與他魂相依,死而不與他夢相接,他只覺天旋地轉、肝腸寸斷。

他的悲嘯引來了幾名宮人,見此情景,皆面色煞白跌跪于地。他垂首良久,忽而擡頭,轉看向一名侍女,言辭冰冷:“夫人回來後,除了朕以外,還有誰來過?”

侍女哆哆嗦嗦不敢回話,躊躇半晌,聽聞他山崩般的怒喝:“還有誰!”吓得侍女脫口而出:“西壁妃來過。”話畢低伏于地,渾身顫栗。

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雖是靜默,心中卻暗流奔湧。他緩緩起身,如玉山拔地,托抱着漪蘭,他陰沉着面容,一步一步向外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