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1)
阿鸾卻又流下了許多眼淚,便想:我在這裏生也是無法生,死也無法死,不如我走到別處去。若是我一不小心,跌下山去死了,我也無悔。不然,這秦嶺幽僻之處,一定有廟宇,倘若能找到一處尼姑庵,我就到那裏落發修行,永世也不再與別人會面了!
她一邊流著眼淚,忍著傷痛,忍著寒風;一邊就扶著山石,涉著澗水,走一陣,歇一陣,将身子慢慢地就移到了一個地方。這裏是已離開山澗了,可是地下仍然是沒胫的水,她就用腳步探試著,再往下走,不覺就走到天明,她的身子已來到了一股山路之上。她看見自己渾身是水,足下的繡鞋也丢失了一只,身上除了肩上一處镖傷之外,并有許多摔碰的傷。
太陽漸漸升起,山路中雖然除了鳥鳴兔奔之外,尚無行人。可是,阿鸾恐怕江小鶴與紀廣傑找來,或是山中的強盜又找到,她就又移動她這痛苦的身子走著,走到了一個山溝的僻靜之處。這裏滿地是森密的樹林和荒莽的亂草,阿鸾就将身側卧在草中,籲籲著流淚。過了許多時,她的腦裏卻越想越窄,就想:我還是自盡吧!我怎能在這艱難的人世上活下去呀?
她的衣服外面本來有一條青色綢巾,她就解下來一看,這條綢巾已然濕透,并沾了許多泥土和雜亂的草。阿鸾就仰臉,找了一株生著的棗樹,她站起來走到樹前,才一搭綢巾,就被棗樹釘紮了手一下。雖然痛,但她咬牙忍耐著,把綢巾挽了個死扣。她卻對著這綢巾流淚,傷心自己才這麽大就這樣死去,又傷心自己空學了一身武藝,竟這樣慘死,心中一痛又覺腿軟,就坐在地上,不由嗚嗚哭了起來。
哭了半天,覺著自己仍然是沒有生路,就決心地站起,毅然引頸就緒。那綢中的圈兒剛要套在她頸項上,這時忽聽高處有人大聲喊道:“哦咳!別尋死呀!”
阿鸾吃了一驚,趕緊向高處去看。就見山上是個四十歲上下的人,身後背著許多樹枝和亂草,手中拿著一柄斧頭。阿鸾一見有人發現自己,自己當然不能再上吊了,随就急急由樹上解下來綢巾,轉身就走。
這時那樵夫已慢慢地走下山來,他就在阿鸾身後面叫道:“姑娘!你家在哪兒住?年輕的人為甚麽要尋短見呢?”
阿鸾卻說:“你不要管我!”邁著步,打算躲開這人,找個別的僻靜地方再去尋死。
可是這樵夫三步兩步就趕到了,他從後面一手便拉住了阿鸾的胳臂。
阿鸾趕緊奪開,回身說:“你不用管我!你去打你的柴吧!我要尋死當然是我有為難的事,你想救我也是救不了!”
樵夫著急說:“姑娘你別這麽說,我既看見你,我還能夠眼看著你上吊?救人一命修三世,山神爺有眼睛。我要是見死不救,早晚我打柴必從山上跌死。有甚麽為難的事你跟我說,我能給你想個法子。到底為甚麽?是叫爹娘打罵了,還是……跟女婿吵了嘴?”
阿鸾覺著這樵夫是個好人,便站住身,用手中的綢巾擦眼淚,說:“你也不用細打聽,我的事說出來你也給辦不了。咳!不是我被窮所迫,也不是受了誰的打罵,是我……真不願意往下再活了!”說著,她又一陣傷心,低著頭嗚咽著,綢巾永沒有離開眼睛。
那樵夫聽了阿鸾這話,倒不禁發怔,便說:“你家在哪兒住?我送你回去,你回到家裏再上吊我便不管了。在這裏,我得替山神爺守山。”
阿鸾拭拭眼淚,死的念頭便漸漸消逝了,随問說:“我的家離此很遠,你不能送我回去,而且我家裏也沒有甚麽人。你知道這山裏哪個地方有尼姑庵,你可以把我送去,将來我決忘不了你的好處!”
那樵夫一聽,便以為阿鸾是個沒有出閣的姑娘,大概是父母給他說了婆家,男方不是太窮,便是小人兒不好,再不便是她父母要逼著她給人作妾,所以她才跑出來,要尋死,要為尼,不願意回家。
便想了一想,說:“尼姑庵是有,大士庵,離這兒有十多裏呢!得走過三四道嶺。再說我也沒去過,找不著。我的婆娘倒是常往那裏去燒香求子。這樣吧!姑娘你先到我家去,叫我的婆娘領你去,你說好不好?我婆娘她跟廟裏的尼姑們都很熟。”
Advertisement
阿鸾便點了點頭,心裏似乎得了些安慰,便問這樵夫姓甚麽?
樵夫說:“我叫張老實,在山裏住了四五輩子了。我從小便打柴,哪一年也得救幾個人的命,不是上吊的,便是叫強盜打傷的。因為我這麽行好,山神爺才永遠給我飯吃。別的人不是跌斷過膀子,便是遇見過野獸,我甚麽事兒也沒遇見過。姑娘你到我家去吧!我婆娘大概把飯也燒好了,我吃完了飯,再叫我婆娘帶著你去。”
阿鸾答應了,心中非常地感激,便随著這樵夫張老實向北走去。
走了不遠,曲折地轉過了兩個山環,便到了張老實的家中。原來這張家也是在山下開辟的窯洞裏居住,山上并有一座小廟。
張老實就指著告訴阿鸾,說:“那就是山神廟,山神爺真靈極了,白天不出來,一到晚間就騎著神虎,帶著靈官出來巡山。”
進到了窯洞內,就見有個三十來歲的婦人正在納鞋底,一見他丈夫領著個渾身又濕又航髒、腳下只穿著一只鞋的姑娘進來,她就很為詫異。
張老實已把柴草放到屋內,斧頭放在牆根,說:“這個姑娘剛才要尋死,我勸了她半天,她才想開了。可是還不願回家,要去作尼姑。我想這也是件好事,你就快點做飯,吃完了快點帶著姑娘到大士庵去吧!”
那婆娘放下了鞋底針線,仍然坐在炕頭上,說:“我怎能帶她去呢?我的腳痛還沒有好,四道山嶺,我怎麽走?你有錢給我雇頂小轎嗎?”
張老實怔了,因為剛才他忘了,他的老婆正犯著腳氣走不得路。随就說:“這也不要緊,今天不能去,過兩天再去。”又向阿鸾說:“姑娘你坐下,我婆娘她鬧腳氣,你等她好一點再帶你去。要不然,我到上頭觀裏,那裏住著個楊二彪子。他雖是個光身漢,可是人極好心腸,叫他帶著你去也行。”
那婆娘說:“楊二彪子昨晚便沒回來。孫黑子由馬頸嶺回來,說是楊二彪子出北山口辦事去啦!兩三天才能回來呢!再說你既要做好事,為甚麽要求人?你将她送了去好不好?”
張老實說:“我哪兒認得路?上回你到大士庵去,兩天沒回來。我不放心,我就去找你,從晌午轉到了黑,我也沒找著那座大士庵。”
婆娘撇著嘴說:“那是你瞎!那麽大的庵,那麽高的旗杆,你都會看不見?”又細細地瞧了瞧阿鸾的模樣,就問說:“你在哪兒住,為甚麽你要尋死?你這年歲,這模樣兒,要不願意活著,像我他娘的更得上吊抹脖子了!”
阿鸾只得編個謊說:“我家住紫陽縣,離這裏幾百裏路。我是昨天從此路過,遇著了……山賊。我家裏的人都被山賊殺了,只剩下我一個人,我還怎麽活?”
那婆娘吃了一驚,張老實在旁搖頭說:“山上那夥人鬧得不得了!近來出事越多,早先還只劫錢,現在天天出人命。早晚有報應,山神爺有眼睛。”
那婦人忙問阿鸾說:“你姓甚麽?你嫁過男人嗎?家裏還有誰?”
阿鸾說:“我姓……江,沒嫁人,我爹是作買賣!”
婆娘說:“咳!怪可憐的,那麽你在我們這兒住幾天吧!我們這兒吃喝倒還不發愁,兩三天我的腳就能好,我就帶你到大士庵去。那裏的老師父慈悲極了,庵亦很大,香火旺。你去了她們一定能收,作尼姑真比嫁人好!”
阿鸾點點頭,暫時自己只好在這裏住著,等過兩天被送到庵中,落發為尼,那時才算解決了自己身邊的一切痛苦。她一陣傷心,就不禁又落下幾點眼淚。
婆娘很親熱地安慰她,說:“別哭!別哭!這也許是你有仙根,菩薩老母故意使你先受些災難,好度化你去進佛門!”
這時張老實到外邊去捆柴草,并向屋裏說:“你快生燒飯吧!這位姑娘大概也餓了!”
婆娘答應了一聲,就出去拿了些柴草,就将屋中一個矮的土爐升起火來。阿鸾走近前,抖著衣裳,打算烘烤幹了。
婆娘往鍋裏倒水,下了兩把帶著面子的稻米,又添些柴,并拿一柄破蒲扇扇火。同時低頭看了看阿鸾的腳,她笑著說:“姑娘就是腳大了一點,不然我的鞋你一定能穿。怎麽,那只鞋是掉在哪兒啦?”
阿鸾說:“因為強盜追我,我藏在山澗裏,就弄了一身水,鞋也就掉了一只。”又說:“我的身上還有兩處傷,都是被強盜用矛子紮的;倒不太重,所以我還能忍得住疼!”
婆娘罵著說:“那夥強盜,早晚全都得不到好死!”
待了一會兒,婆娘把飯煮好了。外面的張老實也把柴草綁好,進來蹲在地下吃飯。這飯雖是很粗糙,而且沒有菜,只就著一點腌蘿蔔,可是阿鸾吃著卻覺得很香。
大家把飯吃了,張老實挑著柴草往別處換米去了。婆娘又拿起來鞋底納著,并跟阿鸾說著話。
阿鸾就覺著這婆娘倒也是熱心腸,只是有時說話太村野些。這亦難怪,本來是山裏的一個樵夫的妻子,她生平連這座山都許沒有出去過,怎能夠說話知道規矩呢?
此時阿鸾在這裏住著,倒覺得很為安适。她自己亦明白,自己早先那暴烈的性情,經過幾次的折磨,已經變了。早先自己是藐視江湖,藐視天下,但現在也沒有那種傲氣了。只希望一兩天婆娘的腳能夠行路了,就請她帶自己去落發為尼。現在覺得青燈古佛之旁的那種寂寞生活,仿佛比在江湖上争強鬥勝、仇仇相報,還要好得多。
那個婆娘跟阿鸾談了幾句話,又納了一段鞋底,仿佛她有些心神不定似的。雖然腳痛,裏腳布松松的,拖著一雙破鞋,可是她還時常下炕到外面去。一連出去好幾次,站在窯洞外,兩眼南瞧瞧,北望望,仿佛她是急盼著甚麽人來;并且她扯著嗓子,仰臉朝上,似乎是向那座山神觀裏喊著說:“小五子!癞頭!你在那兒沒有!”
無論她怎麽喊,也不見山上有人下來。窯洞外這條狹窄的山路,更沒有一個人行走,連一只狗也沒看見。婆娘懊喪著,回到屋裏,就叨撈著,罵著:“這些死不了的!高興了你們就來,膩上人不走!不高興了,就忘了老娘,十天八天連個鬼也看不見!”
阿鸾看她這種神氣,聽她說的這話,心中就明白了,知道這婦人背著她丈夫一定是很不安份,外面必有許多壞人,時常到屋裏來找她。因就問:“大娘,這附近還有人家嗎?”
婆娘懊惱著說:“哪有人家?就是這山上觀裏,有幾個賊……”說到這裏她又改口,說:“我有個娘家兄弟,他也是個打柴的。他就跟那楊二彪子,兩個光身漢,住在觀裏。他們雖不打劫人,可也都是賊骨頭,有一點錢就到關王觀去賭,去喝酒!非得輸光了屁股才回來!”
阿鸾就問說:“關王觀離這裏遠嗎?那裏也是尼姑庵嗎?”
婆娘搖了搖頭,生著氣怔了半天才說:“不是,那是道士觀。離這兒頂遠,都快走出山口了。今天是初四,那裏有集,我那膿包漢子就是挑著柴到那兒趕集去了。”說著,婆娘又跑出窯洞去等人。
阿鸾卻在屋中,拿著那只鞋底反覆地看著,藉此解悶。直到傍晚之時,那婆娘還沒将她所期待的人等了來。她回窯洞裏就罵,對阿鸾全都沒有好面色。
少時,張老實打著一根光杆扁擔回來了,面上紅暈暈地,似乎喝了點酒。手中握著半包米,還有一小串制錢,進了窯洞就向他婆娘說:“今早晨那擔柴,我還怕沒有人要,沒想到一到觀裏就換了半升米,還找了我二百錢,我把錢吃了晚飯。我又遇見小黃三啦!他賭贏了錢,就把上回搶我的錢還給了我,交給你吧!”
他把錢交給他的婆娘,又從懷裏掏出兩塊鍋餅來,一塊給了他的婆娘,一塊給了阿鸾。他坐在地下歇息。那婆娘一邊拿著鍋餅吃,一邊問她丈夫說:“在觀裏你沒見癞小五子嗎?”
張老實擺手,仰面瞧著他婆娘:“別提!別提!明天我就歇工,這兩天不打柴啦!這位姑娘就先在這兒住著,過幾天再說!”
婆娘瞪眼說:“甚麽事呀!你就這樣害怕?”
張老實悄聲說:“今天關王觀趕會的人都知道了,堕鹞峰出了事。昆侖派的人江小鶴,把胡大掌櫃打死了!”
那婆娘一聽,吓得眼睛都直了,說:“哎喲!昆侖派的人怎麽那麽厲害呀!不是胡保山、餘大彪都叫他們弄死了嗎?胡大掌櫃不是會使銀镖嗎?怎麽也……”
阿鸾此時也注意地去聽,就聽張老實說:“該死!連癞小五子、楊二彪子、紅臉猴子、白毛虎,他們全都遭不了好報。山神爺有眼睛!”他又擺擺手,說:“細情我亦不知道,在關王觀我聽人說,我就趕緊躲開啦!我怕遇見山上的人。等楊二彪子回來,也許知道詳情,你再去問他吧!我只聽說那江小鶴是昆侖派裏最有能耐的,堕鹞峰那麽高他一聳身就能蹿上去。聽說他有神通,會祭法寶。胡立的飛镖哪兒成?也沒怎麽打,胡立就死了!”
阿鸾見那婆娘已發了呆,仿佛連嘴都不會動了,自己心中又不禁一陣歡喜,又撩來對于江小鶴的愛慕的心情。同時卻又想:這裏距堕鹞峰不遠,婆娘所認識的楊二彪子、癞小五子,大概都是那峰上的賊人。倘若他們曉得了我在這裏,率衆前來,我身體既受著傷,手中又沒有兵刃,怎能夠将他們打退呢?我尋死不成,若再遭他們的毒手、那未免太不值得了!因此就想即刻走開。
此時又聽那張老實說:“那夥人,沒有了管主,以後不定更要怎麽鬧了!連我的柴以後都難打了。可是又聽趕會的人說,現在有個比江小鶴還厲害的人,是個和尚。昨天有人在北山口崇福鎮看見了這個和尚,聽說是又高又大,肩膀扛著一根鐵棍。那鐵棍至少也有三五百斤,關王觀舉大刀賣藝的黃牛費老大都說,像他那樣的大漢子十個人也舉不起來那根鐵棍。那和尚現正在那鎮上化緣,不定那天就許進出來。那時山裏便更熱鬧了,十八路反主全都來了!”
阿鸾聽了這些話,不由更是驚異,心說:“早先聽爺爺講過,江湖上有個怪俠鐵杖僧,他的力大無比。雖然爺爺沒與他緊過頭,沒較量過,可是也常常囑咐徒弟們,以後如遇見此人時,應當特別謹慎。張老實現在所說的那怪和向,一定就是他了。不知他來此是要作甚麽?大概決不是化緣,也許是他要找我爺爺或是江小鶴作對吧?”因此又很有些憂慮。
張老實談完了話,他就坐在地下打呵欠。待了一會兒,他就拿了一床破被褥趴在地下,呼嚕呼嚕地睡著了。窯洞裏點上燈,門窗也關上了,并且拿了一大塊石頭頂上。
那婆娘将那塊鍋餅都沒吃完,只不住地發怔,不像白天那樣的精神了,也不大愛跟阿鸾說話了。
阿鸾卻做出鎮定的樣子,就近了那盞青油燈,替婆娘納那只鞋底。窯洞裏除了地下張老實的鼾聲之外,就是阿鸾手中的嘶嘶拉線之聲。她的臂傷雖是被镖打的,不十分重,可是若一伸臂拉線,也就覺得很痛。因此納上幾針就歇一會兒,這樣消磨著時間。
待了些時,那婆娘也倒在她的身旁睡了。阿鸾也想吹滅了燈,自已去睡眠。不料在這時就聽外面有一點腳步聲,很是輕微;又聽窗口上的紙嗤的一響,阿鸾趕緊轉身向裏,卻聽外面呼嚕呼嚕的吹哨。哨子響了幾聲,床上那婆娘的身子蠕糯動了一下。
阿鸾就趕緊倒下身子,假作是睡眠,婆娘卻起來了。外面的人又撲撲的向窗紙上吹氣,婆娘卻向窗外呸的“啐”了一聲。外面啞著喉嚨笑著,屋裏的婆娘就先把燈吹滅,随後她輕輕搬開石頭,開門出去。
阿鸾趕緊也翻身下炕,到窗前向外偷聽。只聽外面“吧”的一聲,大概是婆娘打了男子一個耳光,男子卻低聲地笑著。
先是聽外面兩人輕輕地說了幾句也不知是甚麽話,後來就聽男子的聲音說:“長得是不是很漂亮?”
又聽婆娘說:“她漂亮又怎麽樣?你就起了心了嗎?”接著又聽婆娘說了幾句話,阿鸾只聽明白了一兩句,是:“她身上有傷,衣裳上有血,這都是你們那群裏的人幹的。”
男子卻像吓得半晌無話,就聽說:“老娘!在你們屋裏的,別就是那鮑昆侖的孫女阿鸾吧?”
阿鸾卻吃了一驚,心想:外面的賊知道是我了,他一定闖進來!只要他一進屋,我就趁勢将他打倒。他手中如有兵刃就更好,我可以就勢将他殺死,奪了兵刃。于是就站在門旁準備著,可是半天也沒見著外面的男子進來。
此時,他們外面說話的聲音更低,阿鸾在窗裏簡直無法聽得清楚。
末了只聽那婆娘說了一句:“快點去,叫他們快點兒來!”接著又是腳步聲,似乎是那男子急匆匆地走了。阿鸾就曉得這婆娘所結識的一定就是山上的賊人,就是銀镖胡立的手下。他這一去一定是勾來賊人來要害自己,因此突然怒氣填胸。
這婆娘又在外面站立了一會兒,然後她開了門,輕輕走進屋來。
阿鸾卻驀然一拳就打在婆娘的後背上。婆娘哎喲一聲,身子跌在地下睡覺的那個張老實身上。
張老實的覺正睡得香,忽然一個人壓在他的身上,吓得他也不禁啊了一聲。
阿鸾卻又按住了那婆娘,一面用手握住了婆娘的咽喉,一面威吓張老實說:“不許喊!只要喊一聲,我立時就要你們的命!”随又把婆娘的咽喉稍松了松,就逼問說:“剛才跟你在窗外說話的那是誰?”
婆娘渾身打著哆嗦說:“那人是癞小五,他是胡大掌櫃的手下!”
阿鸾又追問說:“你們兩人談甚麽?說實話!”
婆娘哭出聲來說:“他說你是鮑甚麽阿鸾,他去找紅臉猴子去啦……”
阿鸾氣得咚的一拳,便将婆娘打暈。然後阿鸾站立了來,又怒聲問張老實說:“你們這裏有刀槍沒有?”
張老實也顫顫的用聲音答說:“刀槍沒有,就有一把斧頭。”又說:“姑娘!他們幹的事我可都不知道。我婆娘該死,我可是個老實人!”
阿鸾說:“我知道!”不想要跟張老實要過斧頭使用,但又想:一把砍柴用的斧頭,那能敵得過賊人的刀槍?再說我的身上又有傷,腳下又只有一只鞋,紅臉猴子也是個盜首,既然他來便不會只來一個,不如我趁這時走吧!于是她便趕緊走出了窯洞,四下一看,月光朦胧,煙雲飄紗。
阿鸾順山路急急地走去,她也不辨方向。走了一會兒,見山路旁有山石可登,她随就負著傷痛,謹慎小心地攀樹登石。山石嶙峋,阿鸾便手足并用,但當她手一使力,胸前就一陣疼痛,但仍咬牙忍痛往上走去。很費力才爬到了一座峰上,向下去看,卻有幾個火把,照著二三十個人在山路上走著。
心想:這一定便是紅臉猴子、癞小五子那股人在搜拿自己了!又聽有幾下呼哨之聲,鑽透了雲霄,沖到阿鸾的耳裏。阿鸾便覺得在這裏也不妥當,随就又努力,又咬牙忍著傷痛,爬山越嶺。
走了很多時,天色已漸漸發白了。阿鸾已筋疲力盡,坐在一塊石上喘氣歇息,歇了多半天,氣息才覺得松弛了一點。但露水已将她的衣服濕透,浸著傷處,疼痛難受。腳下不但那只鞋已磨破,另一只只穿著襪子的并連裏腳布都磨穿了,腳踵已流出血來。
阿鸾此時已然寸步難行,她便不禁嗚嗚痛哭。心中又勾起那些新愁舊恨,真想再要找一棵樹再去尋死。可是,此時手中連那條青綢中都沒有了,而且又想,死在山中屍體也難免不為賊人們所發現,倘若被他們發現了,那更顯得我鮑家的孫女是太怯懦無能了!她便在這山峰上呆著,又因疲倦,她便躺下了。
待了一些時,太陽已經升起,照著她的身體很覺得溫暖。這地方因為太高了,所以連飛鳥都很少。
躺了半天,但是不敢睡去,直到渾身的衣服都被日光曬幹了,身體精神也恢複了疲勞,她便站起來。将衣服鞋襪整了一整,就心想:昨天聽張老實說在西邊有一座尼姑庵,不如我還是到那裏去才好。
于是她又慢慢尋找著路徑向山下走去。又走過了一重山嶺,方才到了平地上。這裏所謂平地,也不過是崎岖坎坷的一條山路。阿鸾看著自己的影子,把方向稍微辨明,她就往西走去。
走了半天,已經過了兩個山環。忽聽耳邊又有一陣哨子的聲音,阿鸾不禁又吃了一驚。起先還以為是鷹在天空上飛叫,可是,當她擡頭向上一望,卻見眼前山嶺上有十幾個身穿短衣的人,手中都拿著刀棒,向山下跑來。
阿鸾趕緊轉身就走,但她的腳下太不利便,所以才跑回去一個山環,就聽見身後的喊聲漸近,并且聽得清清楚楚,是:“阿鸾!小婆娘!你還想走嗎?……”等等村野的話。
阿鸾氣得索性止住了步,暗想:我手中雖沒有兵刃,但我難道就不敢跟他們拼一拼嗎?随就彎腰拾起來幾塊碎石。
此時賊人們已經追上來了,阿鸾就一石飛去,正打在一個賊人的頭上。
賊人正是紅臉猴子邱二,他的頭又破了,往下流了一臉的血,真成了名實相符的紅臉猴子。他大怒,咆哮著,指揮他身後的人說:“打!打!殺!殺!不必要活的了!”十幾個賊人刀棒齊上。
阿鸾此時精神抖起,竟似忘了身上有傷。她先将手中的幾塊石頭亂飛亂打,然後便奪過一口刀來,劈倒了一個賊人,接著她又奪了一杆棒,便刀棒齊掄,随殺随往後退。
那紅臉猴子等人卻不敢向前緊逼,他們也學著阿鸾,由地下揀起些碎石來向阿鸾亂扔亂打。
阿鸾自然身上也中了幾石,但她顧不得疼痛,扔下了棒,只提著一口刀,回身使跑。她這一跑,身後群賊卻又都大喊著來追。
阿鸾又跑回一個山環,不防腳下被石頭一絆,就跌在地上。她趕緊忍痛爬起,卻覺得左腿如同斷了似的,竟麻木了,連疼都不覺了,更是不能邁步行走。
危在頃刻,她不禁流下淚來,回身橫刀,便見賊人們再有二三十步便要趕到。
阿鸾哭著喊道:“我看你們哪個敢上前來?”
邱二卻吩咐他手下的人都站住。他拿袖子擦擦頭上的血,他不擦倒還好些,這一擦滿面都是血色模糊,連鼻眼都分不出了。他用刀指著阿鸾,嘿嘿地獰笑著說:“小娘們趁早扔下刀,乖乖地跟我們上山,給我老爺賠賠罪,我老爺決錯待不了你!不然的話,立時就叫你的小命兒喪在此地,給我們大掌櫃和餘二掌櫃報仇!”
旁邊的人也都說:“快聽我們邱二爺的話,你小小年紀,莫非真不想享福嫁漢子了嗎!”
阿鸾卻橫刀怒罵,說:“你們哪個敢上前,哪個就是找死!”
賊人們都用眼瞧著邱二。邱二真舍不得殺死阿鸾。尤其是阿鸾這時衣服破碎,鞋襪丢失,身上的血痕,眼邊的淚珠,更顯得楚楚可憐。
他便心裏猶豫了一下,就吩咐他手下的人說:“還是要活的!”
于是十幾個賊人持棒的在前,拿刀在後,又一齊向阿鸾撲來。
阿鸾雖然腳不能動,但又把鋼刀抖起。可是群賊的木棒已經打上來,阿鸾的身上又著了兩棒,眼看已經不支。
這時卻見出山上飛下來一個大東西,如同一條黑蛇似的;掉在地下當的一聲巨響,震得山石都碎了。群賊吓得回身就跑,阿鸾也被震的腿一軟,就坐在地下。
此時卻有個高大的,長著蓬蓬的大胡子的和尚由山上奔下來。
紅臉猴子卻叫手下的人都保護住他,他持刀向這僧人怨問道:“和尚!你是個幹甚麽的?”
和尚卻一聲也不語,從地下抄起那根粗重的大鐵棍,撲過去向那群賊人兵兵兵兵一陣亂打。
阿鸾耳邊只聽得棍聲和賊人慘叫聲,眼前卻見那和尚如同一只獅子,力大身長,腰腿還特別的敏捷,那些賊人立時一個都沒跑掉,都東歪西倒被鐵棍給打死了。
此時阿鸾心中也十分恐懼,雖然想著這人就許是江湖上的怪俠鐵杖僧,可是又見此人是太兇猛了,不曉得他對自己是懷著甚麽心。
正在恐懼著,卻見身後又跑來了一人,也是個和尚,卻是又瘦又小,年紀不過二十來歲。到了阿鸾的近前,就要搶奪她手中的刀。
阿鸾不知這和尚是懷著甚麽心,便把刀一掄。挺身将要站起,卻不料這瘦小的和尚用手指向阿鸾的背後一戳,阿鸾便覺得全身麻木,心中雖然明白,眼睛雖然睜著,可是身體要想動一動卻不能了。
這時,那大和尚就扛著鐵棍走過來,向他的徒弟說了幾句話。因為他聲音太粗重,而且又不是本地的語言,所以阿鸾也沒有聽得明白。
當下這瘦小的和尚卻把阿鸾背了起來,踏過了地下橫躺豎卧的紅臉猴子等賊的屍身,就往西走去。
那大和尚在後面跟随了一程,他便又扛著鐵棍走上山去了。
瘦小的和尚背著阿鸾往下繞過了幾個山環,想著師父已經去遠了,他便把阿鸾放在地下,就施用手術,又把阿鸾救得手腳靈活了。
阿鸾曉得自己是受了他的點穴法,同時猜疑著這和尚多半不是好人,所以身體一恢複了原狀,她便立時挺身而起,厲聲問說:“你是甚麽人?你要帶著我往哪裏去?”
這瘦小的和尚卻擺手說:“你別疑心!我們知道你是鮑昆侖的孫女,我們特意來救你的。我那師父是江湖上有名的鐵杖僧,我是南江縣袁家莊的袁敬元,現在出了家了,法名叫作靜玄。我跟江小鶴有點小的交情,今年我們在登封縣也相見過。我曉得他的武藝超群,你們昆侖派的人決不是他的對手。可是這個錯處還是在你!你若當初不嫁紀廣傑,去嫁江小鶴,他也不至于和你們昆侖派這樣的為難!”
阿鸾聽了這話,又不禁心中很為難受,面紅了一紅,便說:“你們可知道江小鶴他現在哪裏嗎?”
靜玄搖頭說:“我不知道,我跟江小鶴在登封縣李鳳傑的家門前一別,便再也沒見著他。”
阿鸾聽靜玄提到了李鳳傑,不由心中又具吃驚。
靜玄再說:“這兩個月來我都是随著我師父,在華山上住了些日。我師父本已久厭江湖,也願意找個地方修修道,教授教授我的武藝。卻不料那時江小鶴便大鬧長安,一個人壓倒了昆侖派,打服了紀廣傑,人都争說江小鶴如今是江湖上第一英雄!我的師父便不服了,帶著我,帶著他那杆鐵棍下了華山,去尋江小鶴要見一個高低。
可是,我們到了長安,便聽說江小鶴早已走去,葛志強同紀廣傑和你也都往漢中去了,我們便也往南來。前兩天到了北山口外崇福鎮,我師父在那裏借化緣打探,命我在山中各處訪查,想要得到江小鶴的下落。可是因為我于山路不熟,在山裏繞了一天,始終沒有聽說有人看見江小鶴由此經過。
到前天晚間才聽人說銀镖胡立的兒子被你殺死,你又被捉上山,并有人親眼看見葛志強受傷的身體,擡出了北山口。我的師父便很生氣,他恨銀镖胡立搶劫婦女,扛著他的鐵棍進山來打算救你。可是那時的天色又太晚了,他到山裏尋了半夜,也沒尋著胡立的山寨。
昨天才找著山路又出了山口,卻又聽了銀镖胡立當夜被江小鶴殺死,你也被江小鶴救走之事。我的師父便更生氣了,他以為江小鶴也是個好色之徒,所以才由賊人手中将你搶走,他亦是沒懷著好心。”
阿鸾聽到這裏,便拭了拭眼淚,搖頭說:“江小鶴雖然與我鮑家有仇,但他前夜往山上救我,卻是好意,只是我……”
靜玄說:“我曉得,江小鶴他也是一條好漢子。可是我的師父卻必要見他一決雌雄。昨天我又跟随我師父在山中尋了一天,還是沒見著江小鶴。今天他又帶著我進山來,不料便看見你正為賊人所逼。”
阿鸾流著淚說:“蒙你們救了我的性命,我亦知道你們師徒都是有名的俠客,現在賊人既已全都死了,亦沒有人再來逼害我了,你找你的令師去吧!你們同江小鶴再怎樣的争鬥我也不管,我還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