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睜眼看世界(一)
皇後将六宮的宮女都關押在了行宮,只餘了少數幾個,再加上之前朱煙寒主動清理了光祿寺、尚膳局和尚食局的大批官員,如今就到了朱煙寒的萬壽節,都沒有人張羅。
朱煙寒倒是不煩惱,他心中早就默認非麥餅=有毒,因而也不怎麽失落。到了用膳的時候,他仍舊乖乖坐在桌前,等着清水就大餅。
沒想到皇後端上來一疊,小小的,薄薄的,蜂窩蛋糕似的東西。
邊上還插着一個紅蠟燭。
皇後不好意思的說:“沒有烤箱,我又不會料理,沒想到那雞蛋糕沒有發酵起來,因而只有薄薄一層。”
朱煙寒很是大度:“沒事沒事,心意到就好。”
皇後又清一清嗓子,拿出一副刺繡的《萬國堪輿圖》:“那個,這是我繡出來的,算是你的生日禮物好了。”
朱煙寒自小就是個糙爺們,自小家貧,母親不告而別,大三那年父親死在了工地上,朱煙寒在前世并沒有過過生日,小時候鄰居家小孩會在生日時得到壽糕和長壽面,後來生活水平高了,會逐漸出現生日禮物和生日蛋糕,可是他一直都是什麽都沒有,時間久了他都不記得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了。
第一次被人這麽對待,朱煙寒忽然覺得很是感動,久違的,人間的溫暖,席卷了他的心裏。原來這就是被人惦念着的感覺?他心裏面暖暖的,似乎泡了個熱水澡,全身都暖洋洋的,散發着幸福。
再看皇後眼睛盯着別處,說話大大咧咧,手卻微微顫抖。朱煙寒察覺了,在想到她嬌嬌女一個,之前不會刺繡,為了繡這幅畫肯定費了老大勁,心裏很是感動:“謝謝,我現在放個屁都是愛你的形狀。”
皇後:……您還是別放屁 的好。
朱煙寒在心中默默想一想,然後吹滅了蠟燭。皇後好奇的問他:“你許的什麽願望?”
朱煙寒充滿怨念:“還能是什麽?當然是新的一年狗作者對我好一點,讓我別成亡國之君。”
皇後:……
皇帝的後妃住在東西六宮,本朝懿安皇後住在慈寧宮,皇後坐享坤寧宮,熙貴妃獨占了裝飾豪華的儲秀宮,麗妃住在鐘粹宮,寧妃住在風景秀麗的景仁宮。因着當朝皇帝(原來)并不是那好美色之人,所以後宮宮妃人并不多,就連珍嫔都能獨住一個長春宮。
此刻珍嫔正在院子裏練劍,旁邊的宮女莫邪急的在旁邊跳腳:“娘娘啊,您怎麽又好了這個呢?”
Advertisement
主子雖然在軍隊長大,又是武将世家出身,自幼喜歡打打殺殺,但最近似乎變得越發奇怪了,常常比劃些江湖招式,她心中納悶:“娘娘,您舞劍做什麽?只有集市上擺攤賣藝的才用的着這個啊。。。”
珍嫔充耳不聞,一比一劃,均是全神貫注,這是她多年以來的習慣,清晨練習一個時辰的劍術。即使莫名其妙穿越到這個世界也不例外,好在原身珍嫔自幼愛好舞槍弄棒,身體素質還算可以。也因此她可以照舊舞槍弄棒不露出馬腳。
莫邪側耳聽得宮外過道上的腳步聲,急得就想去攔珍嫔:“娘娘啊,再不去皇後娘娘那裏,可就晚了!”
皇後的課程倒是有趣,珍嫔穿越過來,每日都覺得無聊難耐,運功将自己的身體素質提升以後,她只能每天趁着黑夜翻牆越宮,實在是無聊的緊,幸好有了皇後的課程,才讓她覺得宮裏不那麽枯燥了。珍嫔挽了個漂亮的劍花,笑嘻嘻收起了劍鋒,嘴裏打了一個響亮的呼哨,将劍擱在地上,一扭身翻牆躍出了宮牆:“莫邪快點,可別耽誤了時辰。”
莫邪:……“娘娘,您等等我!”
跑了兩步,又回頭:“劍還沒收起來呢。”
珍嫔的聲音懶洋洋從牆外傳出:“不用管,宮裏不能用劍,那個是我用板凳削的,不值錢,沒人偷。”
莫邪還是将那劍收了起來,小跑出了宮門:“娘娘,您知不知道那板凳是上好的金絲楠木?”
“怕什麽?江湖兒女江湖老,自有江湖來養老,哪個大俠滿腦子阿堵物?”珍嫔潇灑的邊走邊蹦。
“可是江湖……不就是廟會上擺攤雜耍賣藝的嗎?……”
“娘娘,您別生氣啊!奴婢錯了!”
前朝的金銮殿裏,諸臣子正在熱切讨論。
還別說,自打朱煙寒立下了不許冗雜的規矩以後,不管是上書房還是早朝,議事速度明顯加快。
如今每日都是:觀點,論據。議事流程一目了然,那些胡攪蠻纏的事體越來越少。
今日裏朱煙寒又抛出一個重磅炸彈:尋海圖。重找船工、工匠,由朝廷組織出海貿易。
當年太宗皇帝的皇位坐的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據說為了尋找那位下落不明的侄兒,大明一直在建海船,建立龐大的船隊,下西洋,拜訪列國。
後來耗資巨大,國力又日漸式微,于是逐漸取消,因而如今朝堂上站出來反對的人便有充分的證據,有臣子說耗費國力,得不償失,有臣子說國庫空虛,無力支撐。有人說前朝多次開海禁,耗費巨大,勞民傷財。
朱煙寒端坐在龍椅上眼皮子都不帶擡的,得,知道你們就這三把斧,對策我早就想好了。
他搖了搖頭“之前以揚國威為主,本朝卻是為了貿易,必得盈利,不可相提并論。”他接着不動聲色抛出接下來的議題:“入股”
這是他從大英帝國那裏學來的策略:想當年,英國和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諸國就海上霸權争奪的你死我活。還是伊麗莎白女王霸氣,直接鼓勵本國海盜崛起,讓海盜對外掠奪財富,販賣人口,搶奪殖民地。
甚至還開設裏專門的貿易公司,專做這些生意,甚至後期還成立了大名鼎鼎的東印度公司,官方給予對東印度的15年的貿易專利特許。
當然大英帝國沒少因為和海盜的暧昧态度而被世人痛罵,被罵為“海盜國家”。但是罵有什麽用呢?日不落的是它,讓荷蘭和西班牙一蹶不振的是它,長盛不衰在世界的舞臺上占據幾百年主導地位的是它。
有時候世界就是這麽成王敗寇,朱煙寒想了又想,背上罵名就背上罵名吧。
朝中大臣面面相觑,朱煙寒這才想起來他們不懂,于是耐心解釋:“成立下東洋和西洋的船隊,資費除了國庫出,還可以由大明富豪出資,若有獲利,依照所出資的份額分成。只是風險也得分擔,若是顆粒無歸,出資的人也要承擔後果。”
如同在一鍋熱油中倒下一滴水,整個朝堂“嘩”的一下就吵吵起來。
紛紛有人站出來,或義正言辭,或慷慨激昂,找出各種理由來反對。朱煙寒皺皺眉頭,真是屁股決定腦袋,那些反對的人背後站着的,是已經壟斷了陸運的山西商隊。
雖然朱煙寒是山西人,但他忍不住要罵一句,山西商隊誤國。根據小師妹,現在的懿安皇後跟他講述過的歷史,山西人很快就要不顧朝廷的禁令,運送物資和藥品給東北的滿清。更是帶滿清立國以後,獲得了皇商的稱號,繼而在大清延續了幾百年的榮耀,甚至在後續的中華民國也分了一杯羹。
如此有戰略頭腦和超前的遠見,的确保了家族百年綿延,可是誰他媽知道滿清入關,到底屠殺了多少人?
朱煙寒看他們在朝堂下争論的火熱,輕描淡寫說:“我已經命人快馬加鞭将告示貼遍京師了。”
下面的官員大眼瞪小眼盯着朱煙寒。
朱煙寒心中冷笑,哼,怕了你們。離了大糞還種不了白菜了。
想到這些官員會因此惡意報複,故意拖沓行事,使得行政效率變慢,以報複自己的越權行為,因而又補充道:“官員也可入股。”
又有那不長眼的官員站出來反對:“我大明地大物博,何必去區區彈丸之地、化外小國交換貿易?”
朱煙寒拿出《萬國堪輿圖》,指點那谙厄利亞”和”思可齊亞”問那位官員:“這塊小小島嶼,是不是你所說彈丸之地,化外小國 ?”
那官員是趙清衡,他見那一座小小島嶼,漂浮在無比大海上,距離大陸甚遠,再看大明處在地圖中央,那兩塊島嶼位于地圖的西北角上,于是小心點了點頭。
朱煙寒苦笑:“便是你口中的彈丸之地、化外小國如今已經占領了這些地方。”
他在地圖上用手劃出“南北亞墨利加(南北美洲)、印度厮當”
那巨大區域,即使朝堂上的諸多臣子有的從未聽過名字,卻被那巨大的面積所震撼。趙清衡更是目瞪口呆。
朱煙寒用手在地圖上劃出一個大大的圈:“大西洋、小西洋(即印度洋),你們口中的彈丸之地已經在這兩片海上行駛了三十年。人人都在瓜分世界,你們卻關上門吵吵嚷嚷。”
“你們還問我為何要出海?”
朱煙寒對那面如死灰的趙清衡說:“這份地圖已經是我修改過的,上面将哪處土地已經被哪國瓜分都已經一一注明了,你今晚下朝了去畫三份,明天分發給朝中諸人分看。”
當天夜裏,趙清衡秉燭夜畫,畫着畫着,他忽然嚎啕大哭起來。七尺的漢子,從金玉滿堂到階下囚,從繁華的京城流放到偏僻的西北,人生經歷那麽多巨變,他都沒有哭,此時望着那張地圖,忍不住崩潰大哭。
趙家老夫人被吵醒,她擔憂的推醒在身邊酣睡的趙南星:“老頭子,兒子這是怎麽了?”
趙南星聽着窗外的哭聲,瞄了一眼窗外暗沉沉的夜色,說:“皇上親自扒開了他的眼皮,他總算不是個睜眼瞎子了,能不哭麽。”說罷,又扭頭去睡。
風吹起地圖一角,那張地圖上,有五分之三的地方密密麻麻注明了“彈丸小國”的名字。
作者有話要說:
我電腦裏有《萬國堪輿圖》的高清掃描圖,真的震撼,我也是真的不理解為何在看完這幅圖後大清的皇帝還能無動于衷。
關于《萬國堪輿圖》有一種争議,是利瑪窦那時候西方還未發現澳洲,但是出現在了地圖上,所以很多人認為《萬國堪輿圖》本身源自中國,不是源自西方傳教士。也有很多人認為古中國就發現了澳洲。本書沒有采用這個觀點。
其實我還是不自覺給朱煙寒加了金手指,如果按照歷史上明末那個皇權衰落的程度,政令不可能這麽暢通無阻的執行。
地主階層的興起,文官勢力的壯大,也許是歷史發展的必經之路,若不是東北的滿清入關,也許中國會逐漸走上溫和的君主立憲制也不一定。
可惜滿清來了,以野蠻人的方式将封建制度延續了下去,也決定了中華民族的最終落後。
所以本文設定了朱煙寒利用了閹黨來部分牽制日益膨脹的地主階層(當然也在不斷打壓閹黨),以及有部分高瞻遠矚的大佬(牛首輔、趙南星)及時倒戈,轉而投靠朱煙寒,所以導致政令比較暢通。
後期會給朱煙寒更多的實力,讓他的話更有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