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還手

這一波波的禍事來得突然,細想卻又在情理之間,藍蕊靜思之後便覺得并不僅僅是內宅之鬥的幹系,如今的政局自己是不懂得,但是自己所受到這連番的傷害卻是事出有因——婚事,與賀家的婚事。

藍蕊私心裏想,若是接親的不是賀家,也許自己就能如同二姐姐那般歡歡喜喜地準備自己的出嫁,就像一般女兒家出嫁時的嬌羞和喜悅了。這門婚事是關鍵的地方,不管是觸動了哪一方的利益,又或者能夠對藍府的地方有致命打擊?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了,藍蕊緩緩起身,施施然拜倒,屋子裏一下子格外的寧靜,清淺的呼吸聲彼起此伏,藍蕊紅着眼圈道:“老太太,此事原不容我置喙,但是既然牽扯到了大伯娘和三太太,孫女便鬥膽說一句。”

藍蕊故意頓了頓,看清安老太君臉上的表情依舊寵溺,便繼續道:“大伯娘向來疼孫女,孫女雖不能盡孝膝前,但是也不能平白無故地讓人胡作非為,污蔑旁人。孫女想,此事看似只是涉及孫女一人,實際上卻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若是傳揚出去反而不好。大伯娘主事已久,如今出了這種事,反而不好行事,不如請大嫂子出面,想來也并無不可。”

蕭氏聽此一言,頗為驚訝地看向藍蕊,這個五丫頭向來不喜庶務,平日裏因着老太太寵愛無所顧忌,若是換了以前,必要先出手打殺了藿香和梅媽媽,再将牽扯的人一律重罰,趕出去了事的。怎麽如今不僅僅不插手這件事,還要把這件事交給別人?難道這場大病果真改了她的性子不成?

安老太君尚在沉吟,似是不大同意這個主意,賀氏見狀便上前道:“老太太,不管怎麽說這件事首當其害的是蕊姐兒,既然蕊姐兒信任她大嫂子,也未為不可?我瞧着雪丫頭也是個明理懂事的,身份上也唯有她最相宜。”

藍蕊道:“我素知大嫂子能幹,行為處事又是大伯娘手把手教的,大嫂子為人公允,必能還孫女一個公道,還大伯娘清白。”

良久不言的蕭氏雖知自己此時已是人微言輕,但是有的話卻不能不說了,便道:“這一年來出了這麽多的事,也是兒媳自己身子不好的緣故,倒是雪丫頭這幾年陪着我料理府裏的大小事宜,已經很不錯了。我倒是很願意把這府裏的事情都交給她們年輕這一輩放手去做,不知道老太太意下如何?”

不管蕭氏說出這段話內心經過了多少掙紮,但是在藍蕊看來,她的目的達到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一番震懾足以讓不安分的人安分起來,也足夠自己騰出手來收拾身邊的格局了。

安老太君意味不明地看了看蕭氏,這個大兒媳什麽都好,就是對權利太執着,自從長子成婚之後,按理就該是長孫媳當家理事,但是蕭氏卻以長子并非嫡出為借口屢屢敷衍過去。安老太君已經年老,并不想再打理內宅的事情,便也不說什麽。

如今她竟然願意權柄後移,這是在向自己求情,還是向蕊丫頭表态?不管怎麽樣,這樣的結果最好,雪丫頭是信得過的,又與蕊丫頭交好,想來蕊丫頭這麽說一定也有她的想法。

安老太君不由地看了藍蕊一眼,深深地嘆了口氣,只怕是自己将她護得太過周全,讓這孩子糊塗了這麽多年。

蕭氏還怔在原地,便聽到安老太君故意大聲道:“只不過是進了賊,五丫頭受了驚吓罷了。致哥媳婦這些年勞苦功高,院子裏的事交給雪丫頭也好,都回去歇着吧,再讓雪丫頭過會子來一下。”說罷想起什麽似的,又看了一眼賀珏,見屋子裏人言口雜便又揮揮手讓人退下了。

蕭氏,賀氏帶着賀珏以及李氏紛紛退下,連帶着相關的人都被關到了後面的柴房裏命人看着,整個院子又恢複了風平浪靜,隐隐還能聽到有鳥雀聲透過杏子蔭傳過來。只是天色已暗,屋子裏燭火閃爍,人影顫動。

安老太君沉默良久,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勇氣一般向藍蕊說道:“好孩子,你受委屈了,只是你心裏須得有個底,且不說這件事是內鬼還是外賊,或者是外賊通內鬼,你從此以後都須得防範着了。誰讓你生在藍家,又是這個節骨眼上。”

藍蕊不懂安老太君的話,但是隐隐感覺似乎與外面某種勢力有關系,而或許有些許不慎,藍府便會滿門遭殃,而漁翁得利之人便是最後的贏家,亦或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總之藍府便會岌岌可危。

Advertisement

安老太君愛撫地摸了摸藍蕊的鬓角,難得的正經地道:“有些事情或許本與你無關,但是你身在藍家,出了門便是代表藍家,代表安定侯府。而你的婚事更是一種勢力與另一股勢力的結合。

這世上本就沒有什麽公平而言,比如你付出了,但是不代表比人就會以同樣的代價來回報你。你的婚事便是這樣一個籌碼,祖母雖然疼愛你,卻也不能無所顧忌,只能盡量籌謀。你雖然還小,卻也不能一直都不願長大,祖母能護你一時,卻不能護你一世。”

藍蕊依偎在安老太君的懷裏靜靜地聽着,自己的婚事原不是兩情相願,原不是青梅竹馬,而是與生俱來的利益交換,是籌碼和代價。可能對于其他女子而言這樣的真實是殘忍的,但是對于藍蕊而言,卻并無不可,好歹自己在嫁與那人之前還見過面,說過話。能夠重生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了,她不打算太貪心。

安老太君也微微地嘆了口氣,這些話本不該是自己來說,可惜除了自己又有誰能告訴她,讓她明白呢?藍蕊安靜地起身看着安老太君笑道:“老太太放心吧,我明白。”

藍蕊知道自己選擇了這樣一生,便注定要承受同等的代價,這也是她的宿命。至于那個人,可能此生只能是奢望了吧?生死相随,大約只是空話,度了輪回,還有什麽不負如來不負卿呢?此時應該更加平靜才是。

大概過了一盞茶的功夫,安老太君便命杜嬷嬷和銀鴿送藍蕊回去,梧桐和錦繡她們一直在外面院子裏等着,見藍蕊出來了,便一大幫人圍擁着回了棠衣館。藍蕊剛走到穿堂,便看到另一邊大嫂子領着三四個丫頭婆子急匆匆地往福熙院趕去,不由地松了一口氣。

藍府大少爺藍文秦弱冠許久,乃是大老爺的庶長子,乃是安姨娘所生。當初蕭氏進門三年不曾有孕,便由安老太君親自做主在安氏一族裏挑了一個品行學識尚可的适齡小姐,藍文致明媒正娶做了姨娘。沒想到安氏很是争氣,不到一年便身懷六甲,頭胎便是兒子,大老爺心中甚悅,雖說是庶子卻打小在身邊教養,便是後來有了嫡子也一同帶着。

兩年前藍文秦娶了太常寺正卿林原清之嫡長女林瑞雪為妻,林氏自小便飽讀詩書,又精于四雅,很得藍文秦喜歡,夫妻二年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如今不到一歲。

林氏性情溫然,處事遂和大度,頗有二太太的氣度,大約是因為大少爺是蕭氏養大的,所以便有些婆媳之怨。蕭氏行事古板,十分的注重規矩,總覺得林瑞雪端着架子不肯盡心侍奉她,連每每回娘家也常常說道。還是林瑞雪識大體些,後來沒什麽沒要緊事連門都很少出。

藍蕊在藍府備受寵愛,這個嫂子嫁過來之後對藍蕊也是另眼相看,藍蕊很喜歡林氏的大度從容,因此也很敬重這位大嫂。算上藍蕭,藍府與藍蕊交好的姊妹也只有林瑞雪了。是以,藍蕊寧願親自開口将這件事交給林氏,也算是了了她平日裏的一些委屈。

林瑞雪雖然足不出戶,但是院子裏的事情卻都一清二楚,她與藍蕊向來親密,從那一日藍蕊中毒的時候便有意冷眼旁觀,也不得不冷眼旁觀。這府裏看着和和氣氣的,但是大太太有大太太明哲保身的算計;二太太卻是礙着大太太的臉面不能明着說話,正是夾在中間最為難的那個,卻也是最厲害的角色;而三太太,呵,她算是哪個名牌上的角色?

林瑞雪自從加入藍府便知道這位三太太的來歷,別說是太夫人不待見她,便是她也不見得看得上這位太太,便也沒把她當回事,也從來不當回事,只是面上不得罪罷了。

林瑞雪見過安老太君,雖然心裏明白到底出了什麽事,但是還是等着杜嬷嬷将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果然和自己打聽的猜想的分毫不差,便一一答應着,只問太夫人的意思。安老太君道:“蕊姐兒說你可以,你便應着,凡事院子裏的事情掌起來,沒人敢說什麽?你太太也是同意的,想來不等你回去,便已經打點好等着你了,你便去吧。”

林瑞雪不敢多說,便又問了幾句其他的事宜,包括對那幾個人的處置,只聽安老太君只撩了一句:“你看着吧!”便明白了,故而退下不提。

作者有話要說: 暫時不說什麽了,只是很想感謝從頭看到現在的親愛的們,我知道我寫的很壓抑,也不好看,但是很開森你們不嫌棄,麽麽噠(*  ̄3)(ε ̄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