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殷梅笙拆了信,讀得眉頭直皺。
“信上怎麽說?”
“不妙。”
殷梅笙的臉上是難得的凝重,“我得去找趙大人,你幫我把若月送到我房裏去。除你之外別讓其他人進來。”
“你房間?”趙陽詫異,“你不要命了?直接把他送到老太太跟前。”
“現在回不去了。父親加急派人傳信過來,說上游河堤決口,已經淹了一大片村莊。如果第二道堤壩再被水沖垮的話,我們這裏恐怕也保不住了。”
“啊?不會吧?”
“大哥呢,爹昨天是不是也傳了信給他,說了洪水的事?”
“大哥也收到了老爺的信。他應該是知道的。我昨晚看他剛把信拆開,連夜就叫人備馬出去了。早上出門的時候也沒看見他的馬回來,現在估計還在趙大人那裏呢。”
“城裏有沒有什麽傳言?有沒有人聽說要鬧水災?”
“這接連下了一個多月的雨,前兩天好不容易放晴,誰知道在這當口還會出事?怎麽說,難不成情況真的很嚴重?這官府怎麽不先把公文張貼出來,好讓百姓心裏有個準備啊。”
“官府那邊估計也是剛剛接到消息,正在商量對策。爹讓大哥去幫趙大人,讓我把家裏人都安置好。不過我還是得先去找一趟趙大人,看看外邊情勢怎麽樣了。”
“趙陽,若月就拜托你了。”
殷梅笙不在,裴若月想到要和素來讨厭自己的老太太相處,心裏有點瘆得慌。“一定要去嗎?我在這裏待着也行,你盡管去。”
“這裏地勢太低了,萬一有洪水很快就會被淹沒。你一個人在這裏我不放心。有趙陽陪着你,你只管在我房間裏待着。若是老太太去找你麻煩的話,你不吭聲,不理她便好。我打聽完消息便立馬回去。”
“那你快去吧,我幫他收拾收拾東西,我們待會就走。”
Advertisement
于是殷梅笙便往趙大人那處去了。趙大人是前兩年剛剛調到這裏的地方官,約摸四十多歲。他當年入仕拜在了殷老爺的門下,因此算是殷老爺的門生,和他們家交情甚好。等趕到了趙大人那裏,剛好碰到殷蘭筝踏着門前的上馬石蹬上馬鞍,向趙大人道別。
剛好和大哥碰了個對面。
可殷蘭筝正眼也不瞧他一眼,直接騎馬走了,好像根本不認識這個弟弟一般。
殷梅笙也不氣。他知道殷蘭筝對自己失望,可是他不想讨好他,裝作別人所對他期待的樣子。和大哥相比,他要自私得多,沒有勇氣為了別人的期待而犧牲自己的幸福。那些高尚的事情讓別人做去吧。他只想過随心所欲的生活,不願意承受高尚的代價。
“殷二公子。”
“晚生拜見趙大人。”
“你也是為了洪水的事?”
“趙大人,這洪水當真會來麽?第二道堤壩難不成真守不住?”
“不容樂觀。”趙大人昨晚一宿沒睡,滿面愁容,“今早又有快馬來報,說上游水漲得越來越快,已經漫過堤壩了。”
“大人可想好了應對之策?”
“還能怎麽辦?這水道四通八達,即使把城門關了,洪水也還是會漫進來。我已經吩咐下去,讓百姓快點收拾東西,多準備點糧食,盡量往高的地方躲去。你大哥現在帶人去加固城牆,疏浚河道,我待會也要過去看看。不過修歸修,怕是起不了太大作用。”
“我記得有些進城的河道下面是有水閘的,大哥可有和大人提起這事?”
“這個放心,我也已經派人去看了。不過那些水閘年久失修,不知道還能不能發揮作用。有你大哥在這幫我,這些事情你不必操心,你還是先去把家人安頓好再說吧。”
“對了,殷大人的藏書你可千萬看緊。裏面多的是稀世孤本,別讓水泡爛了。”
“晚生明白。”
告別了趙大人,殷梅笙立即便趕回家去。一路上鬧哄哄的,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的百姓。有小孩子穿梭在人群之中,不嫌事大的大聲招呼着,“發大水喽,發大水喽。”米店門口已經排成了長龍,更有甚者已經一擁而上哄搶着糧食,被維持秩序的差役連聲呵斥。原本好好做着生意的人,忽然從街上紛亂的人群中聽說了這個消息,立馬便收起攤子,匆匆的挑着貨物往家裏的方向跑,連貨物撒了一地都顧不上回頭。大家都亂得跟熱鍋上的螞蟻般,互相傳遞着些不實的謠言,被某種高漲的情緒所控制。殷梅笙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在心中盤算着家中的錢財和糧食,眉頭直皺。
“少爺回來了。”
一看到殷梅笙從門外進來,殷家的仆人便仿佛看見了主心骨一般,一臉得救了的神色。雖然殷梅笙平日裏很少插手府中的事務,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靠得住的。“管家呢,把他叫到我的書房裏來,還有榮氏,叫她帶上府裏的賬本,動作快。”
“是,管家帶人在修補上個月壞掉的院牆呢,我去喊他。榮媽媽正在老太太那,我讓順兒去叫她過來。”
“趙陽呢?趙陽回來了沒有?”
“回來了,帶一個挺俊的小公子……”丫鬟本還想說些什麽,但是又想到那小公子和少爺是那種關系,不禁臉紅,“應該在少爺房間待着呢。”
“那就好,”殷梅笙放了心,“你去幫我傳話,說我待會就過來。”
“是。”
于是殷梅笙便召集了管家和榮氏,在書房裏商量家裏人丁和財産處置的事情。殷家在後花園的西南一角建了一座三層高的小樓,平日裏堆放老爺的藏書,到這時候也可權作避難的場所。把下人也算進去的話,殷家上下一共有四十多口,都躲在這裏怕是不太實際。
“這住得近的,少爺可以先讓他們回去,等水退了之後再讓他們過來。他們這個月的工錢還壓在我這裏,少爺大可放心。”
“我擔心這個做什麽,”殷梅笙翻看着賬本,“下人的處置你看着辦。想走的便走,不想走的也別攔他。藏書樓已經清理好了嗎?務必要在下午前把錢糧運到樓上。老太太和大嫂那邊可知會過了?讓她們收拾收拾,把貴重物品都貼身帶着。”
“老太太那邊我已經說了。”榮氏上前一步,“我已經下令讓廚房把面粉做成饅頭,又讓人把水缸扛到藏書樓上,裝滿了三大缸的水。一樓的藏書已經運到閣樓去了,和銀子一起,放在了藏書樓的最頂層,經手的下人都是信得過的。”
“下午把留在府內的人員清點一番,把必要的物資都帶到樓上去。把女眷安排在三樓居住,我們住在二層。吩咐下去,不允許擅自攜帶火種進藏書樓,如廚娘要攜帶火種,必須先向我報備,也不允許攜帶油燈。總之一切可能會走水的東西,都不能帶到樓上,務必跟下人說清楚了。”
“是。還有一件事,剛剛我在府裏巡視的時候,看見花園的水池裏有三只小艇,可以備不時之用。我已經叫人把這三條小船拖到岸上,系在藏書樓下了。”
“好。還有什麽我沒想到的,還多勞你們二位費心。”殷梅笙把賬本交還給榮氏,神情有些落寞,“我記得院子裏有幾株母親親手種的蘭花,讓花匠找個花盆裝起來,也放到藏書樓上吧。”
“好,我待會就去吩咐。”榮氏從沒有聽梅笙提起和母親有關的事,以為他早已把夫人忘了,一時之間竟有些感動,“我已經把夫人留下的一箱子衣物珠寶都好好的放起來了,少爺不必操心。”
“對了,少爺,”管家開口,“大少爺這幾日可要回家?剛剛夫人差人過來問呢。”
“大哥這幾日都要去給趙大人幫忙,想必都住在官邸裏。你派人告訴嫂嫂,大哥的事情無需擔心,幫他把東西收拾了就行。”
忙完這些事,殷梅笙便往自己的房間走,想去見見若月。此時剛好趕上飯點,廚房派小丫頭端來了兩碗熱氣騰騰的雞絲面。因為洪水的事情,大家忙得都沒有正經吃頓飯的時間。廚娘忙着蒸饅頭準備幹糧,也只是煮了頓面給大家應付一下。殷梅笙把那面從小丫頭的手裏接了過來,示意自己要自己端進去。小丫頭原本是想去看一下大家議論紛紛的裴公子,聽到少爺這麽一說,心裏頗為失望,但還是把面遞過去了。
“你可算來了。”
剛一進門,趙陽便急沖沖的走了過來。看見他手裏端着的面後,臉上露出一個微笑。“好家夥,你這可是區別對待啊,之前怎麽沒見你給我端過飯?”殷梅笙瞥他一眼,把面放在桌上,端出來放到若月的面前,“小心燙。”
“外面的事情怎麽樣了。”裴若月擡起眼睛問他。
“早上去找趙大人打聽了消息。他說情況不好,讓我們多做準備。萬一洪水真的來了,我們就搬到藏書樓上去住,已經打點得差不多了。”
“啊?”趙陽走了過來,“那我們家的那些馬怎麽辦,總不能一起帶到樓上去吧?”
“沒辦法。不過剛剛守馬棚的說他舍不得他養的馬,想把馬帶到城郊山上。管家怕他一去不回了,因此不同意他去。”
“所以呢,你最終有沒有放他走?”
“放了,他不回來就不回來吧,只要那些馬能活命就行。”
“也是,從小就騎着這幾匹馬,淹死了真的怪可惜的。”
他和趙陽在一旁你一眼我一語的說着馬的事,裴若月聽了沉默不語。他現在很擔心自己住的那間小院子。雖然裏面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但是那裏是他和母親,和梅笙共同生活過的地方,裝載了他太多的記憶。不過在梅笙為他自己家裏的事情忙得團團轉的時候,他不想再拿自己的煩惱出來煩他。
“吃面吧。”梅笙把筷子遞到他手上,“你早上都沒怎麽吃。”
“好。你自己吃過了嗎?”
“吃過了。”
他其實中午還沒吃,只是趕過來看若月一眼,下午又要出去。他覺得這次水災的情況比自己想象的要嚴重的多,因此打算把家裏的一切都打點完以後,也出去幫趙大人的忙。
“這兩天麻煩你多看着他了,趙陽。”
趙陽吃面的筷子停了下來,裴若月的筷子也頓了一下,但是很快神色如常。
“你要去哪?”趙陽問他。
“外面太亂了。”他原本以為自己沒有濟世的情懷,只想着做好自己的事,但實際上父親對他的影響比自己想象的深。“剛剛回來的時候,看見濟嬰堂的小孩子都哭做一團,也沒有人去管那些讨錢的老人和孩子……我放不下心。”
趙陽一臉驚訝的看着他,他其實也是一直覺得他很冷酷的,可能偶爾會有例外。
“當然,我也可以選擇不去,或許在家和你們待在一起會更好,但是……”殷梅笙難得的陷入了矛盾之中,“我覺得家裏已經很安全了,有管家和榮氏幫忙照料你們,我完全不必擔心。”
“想去就去吧。”若月拉住他的手,“我不想成為你的累贅。”
“不是累贅,你知道我只是牽挂你們。”
“是啊,你想去就去嘛,我們沒有什麽好牽挂的,反正住在樓上都很安全。”趙陽喝了一口面湯,把碗“啪”的一聲放在桌子上,一錘定音道,“要去就趕緊去,在大哥面前争口氣,別讓他一直看不起你。”
“若月跟我待在一塊沒問題的,他只是眼睛看不見,這麽多年一個人也過來了,你別把他想象得太弱了好不好。”
若月笑着點了點頭,“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