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2)
過強詞奪理了吧!魏晉因玄學清談而誤國,你怎麽不提了?”
“玄學清談誤國?那不過是假儒家們得了勢後的罵人話罷了。道家講究以道立天下,治大國若烹小鮮——在西漢初年,道家是顯學;在大唐,道教是國教。正因道家的氣象大、寬厚從容、以柔克剛,才造就了大漢與盛唐海納百川的大氣象。”
蕭七讀書不少,只覺他這話初聽破綻頗多,細思又有些道理,忍不住問:“為何道家的大氣象,便能造就漢唐大氣象?我瞧儒家的氣象也不小。”
“道家講究‘我命在我不在天’,人人有直悟天道之份。儒家麽,自漢武帝起,被董仲舒之流粉飾,變成了假儒家。到了宋朝,經朱熹那些理學酸儒再粉飾一通,便成了繁文缛節的倫常綱要,以聖人言語為要,事事三綱五常,人人墨守成規。朝廷以這假儒家為顯學,氣象上就局促狹小了許多,自然國勢日窘了。”
這說法聞所未聞,但蕭七棄文學武,便因厭惡科舉儒家的酸文腐句,聽得一粟的這番痛罵,倒覺得甚合我意,笑道:“這話倒也不假。到了本朝聖太祖手中,儒家連孟子的話都被删去了,哈哈哈,好聖明啊好手段,長此以往,那些儒家弟子,不是僞君子,便是磕頭蟲,自是江山萬年,長治久安了。”
“不錯,論氣象,儒家遠不如道家廣大,更沒有道家的率真天然。那些假仁假義之說被官府流播開來,弄得天下磕頭蟲無數,僞君子更多。戴烨下令殺葉橫秋,固然是受了龐統的蠱惑,但他心中倘若有率真之道,無貪欲私心,又何至于此?”
“道可道,非常道。你老道的話,有些道理。”蕭七随口一嘆,心下卻想,“不過人心崩壞,自古有之,歹毒私心,也不該都歸罪到儒家頭上,那龐統只是一介武夫,還不是陰謀詭計疊出麽?”
他生性不喜與人争論,只嘆道:“儒家已成了官府顯學,自此以後,便會萬年不變了,可惜我道家便只能退隐山林。”
“正是。數千年來,天下格局都是儒道互濟,儒家登堂入室之後,道家也只得退到了後面。但退得卻不遠,官府還是離不開道教的。玄武大帝便是一例,歷代皆為皇帝封賞,到了永樂朝,更成為大明皇室的護國家神。永樂帝朱棣,更是死前念念不忘玄武之秘……”
二人的話題又回到了玄武之秘。蕭七不由笑了笑:“你們師兄弟三人,似乎只有一塵掌教,對玄武之秘心如止水,你和一清都是念念不忘吧?”
一粟的眉頭一掀,道:“當年我三人學藝時,各有所重。萬古一塵最重法統,為重振武當聲威不遺餘力,在他眼裏,除了武當宗門,萬事皆如塵土。山河一清則嗜武成癡,他苦尋玄武之秘,是要借玄武之力,以悟絕頂武道,可惜最終競走上魔道。而我滄海一粟,則只重悟道,無論武功高低、江山翻覆乃至武當存亡,與大道相較,都是微不足道。我鑽研玄武之秘,并非要據為已有,而只是想由此頓悟天道。” 蕭七道:“或許因為這個,碧雲師祖生前才将天樞寶鏡交給你保管?”
聽他提起師尊,一粟的神色又清冷起來,眼望着斑斓紫紅的西天,嘆了口氣:“天要黑了,上馬吧,還能再趕一程。” 這一晚趕路更狠了些,晚上在一家小店投宿後,蕭七倒在床上便昏昏睡去。睡到大夢沉酣時,蕭七忽覺一股熱流自湧泉穴湧起,剎那間便流轉全身。這情形極其古怪,仿佛有一道火龍從腳底升起,貫穿了整個身體正中的脈絡。 蕭七從床上一躍而起,猶覺腳底突突發顫,滾熱的氣息如電流般流轉不息。
“這是……這是怎麽回事?”蕭七揉着足底,一粟仍在盤膝打坐。
“這就是道書上所說的‘真人呼吸以其踵’,”一粟問明原委,也不由得得意洋洋,“老道這一路的靈應洗脈大法已近功德圓滿,練到呼吸以踵的境界後,你中黃大脈已開,這便邁入先天境界了。”
“一粟老道,你這輩子也終于做了件好事,”蕭七亦覺欣喜,忽道,“我這身功力,可與血尊一較長短麽?”
一粟的神色一冷,淡淡道:“他身中劇毒,再加重傷,就算逃得性命,功力必然大減。你雖不能勝他,但終是有了與其争雄之力,不過……”
話未說完,忽聽得“吱吱”輕響,似是有人輕敲門板。兩人的面色都是一變。這深更半夜,怎麽會有人造訪?
一粟側耳傾聽,忽地一悚,沉聲道:“當真有人。”他緩步向房門走去。
屋子不大,但一粟這四五步卻行得極慢,每一步都是武當正宗的飛罡九宮步。這雖是入門步法,卻也是武當所有高深步法的根基源頭。一粟在這鬥室中邁出這樣的步法,已不僅僅是如臨大敵,簡直就是有些戰戰兢兢了。蕭七還從未見過他如此緊張。能讓一粟這般神色的,天下或許只有一人。
站在這扇門外的人,當真是山河一清麽?想到血尊突至,蕭七的熱血頓時沸騰起來,雙掌蓄勢待發。
一粟的手輕飄飄地按在了門闩上,看他摘除門闩的姿勢輕柔舒緩,但每一下都暗含着武當太極拳的妙義,可在瞬間發出四五記玄妙殺招。
門開了,一道矮矮的黑影端坐在門外。一粟卻看也不看那地上端坐的黑影,而是揚眸遠眺,凝望着暗夜深邃的某處。蕭七也不禁随着他的目光望去,那裏只是一團濃濃的黑。
一粟嘆了口氣,一把将門口的人扯進了屋內。蕭七問:“這人是誰?”一粟搖頭:“看不清,這是個死人,掌燈吧!”
燈芒燃起,映出一張僵硬的臉孔。蕭七不由渾身一抖,顫聲道:“管八方!”
管八方已死了。這個奉命在井陉關內搜尋血尊下落的鐵騁手下,這時已渾身僵冷,臉色更是蒼白如紙,雙眸兀自驚悸地望着前方,仿佛死前看到了世間最可怕的事物。
一粟在管八方身上按了按,沉吟道:“似乎是剛死不久。”又掀開他的衣襟和袍袖細看,随即嘆道,“手臂上有噬痕,二師兄吸過他的血!”
蕭七只覺毛骨悚然,驚道:“這吸血狂魔,難道竟吸幹了管八方的血?”
“據我所知,二師兄沒有這嗜好,況且吸血既不能增長功力,也不能延年益壽。”一粟又細看管八方的屍身,才搖頭道,“二師兄吸血只為療傷,管八方也不是血被吸幹而死,而是長日驚悸後,震駭而亡。”
管八方竟是給吓死的。蕭七不由嘆了口氣,跟山河一清這樣的老魔頭在一起多日,尋常人都會被吓死吧!
一粟道:“他從地窖逃出至今,過了多少日了?”蕭七屈指盤算,道:“已近十七八日了吧,這老魔頭,這麽快便複原了?”
“想必是管八方的鮮血吧,他用某種奇法,克除了萬蛇屍心的毒性。又或是……不死之身?這傳說中的境界,難道二師兄當真練成了麽?”
蕭七沉吟道:“即便他練成了不死之身,他也不是神仙,又怎能一路跟随咱們至此?”忽然間心念電閃,頓足嘆道,“定是我留下的太和針!”
“正是,你一路上留下的太和針刻痕,柳蒼雲看得到,一清自然也看得到,還有那晚龐統轟了一通神機槍,驚天動地,料來一清就是那時趕來跟上咱們的。” 蕭七冷哼道:“不管怎樣,管八方死後,一清将其死屍扔回此處,那便是告訴咱們,他在我們身邊。他會跟着咱們,一起趕回武當。”
“也罷!”一粟說着,揮掌熄了燈,屋內又重回濃稠的黑暗。
沉悶的黑暗中,一粟有些蕭冷的聲音響起:“既然他來了,那一切都在武當了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