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容錯過的楔子

茶樓裏但凡上了些年紀的說書先生,大致都聽過六十年前,發生在齊國蓉都的一樁舊事。幾十年光景過去了,每每講起來,吸引的看客依舊興致高昂。

那件事原本是個什麽模樣,已經沒有人能真正說的清楚。幾十年滄河歲月,經過無數個說書先生的加工臆想,早已經變了原本的滋味,一百個說書先生便能說出一百個版本來。

也正為如此,反倒給這個故事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但大致被認同的是,六十年前齊國确實出了一位叛國賊。

而這樁屢屢被頒上說書人講臺的主角兒,便是這位人人痛斥的賊人唯一的女兒。其中被衆說紛纭,争執不休的,還要數這位女兒與修國太子連熠之間,那段模糊糾葛似有卻無的風月。盡管誰也不知道,那究竟是不是真的。

細追究起這件舊事,起碼要從六十幾年前,齊修兩國的一場惡戰開始。

戰争的起始,不過因為一條河水改道,牽扯上領土歸屬問題。兩國争執不休,終不得妥協,繼而演變成戰場交鋒。雙方在黑水河畔,惡戰半月之久,卻遲遲未分出勝負。

這一仗齊國派出的乃是德高望重的武相藍滄,而修國更是由皇太子連熠挂帥親征。

可任誰也想不到,關鍵時刻,一向被視為全軍楷模的藍相國,竟然中了修國的蠱惑,牽連地一個營連他着自己被修軍俘獲。

有人回憶說。那一天,暮雨潇潇,血染的沙塵上,連熠一身深紫戰袍,赫然立于馬背,風姿翩翩,俯視一地囚俘,他從護衛手裏接過齊國殘破的戰旗時,提問藍滄道,“聽聞藍公有位女兒,乃當世第一才女,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尤其寫的一手好詩,不知本宮日後有沒有這個榮幸,能請的令千金為本宮題一副山水?”藍相确實有位女兒,且也是位才貌十分出名的,藍滄視她如珍寶。

第三日,俘奴的齊軍将士竟通通被放回,只是單單不見藍滄。接下來的事,則令許多人嗔目結舌。俘兵前腳跨進齊營,後腳便有修人傳來藍滄棄齊投修的消息。

對于這一件突如其來的轉變,齊國人顯然難以接受。軍心大大動搖,接連戰敗。最終,這場黑水之戰,修國以完勝的姿态大敗齊國。

這場仗讓幾十年來,從來都只是平手的齊修二國,首次分出了勝負。齊國蒙受了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不得不乖乖遞交了降書。

事情到這兒并沒有完結。誰想簽訂降書地同一天,修太子連熠,卻狠狠反将了一車,竟押着叛國地藍滄,五花大綁用馬車綁回給了齊國。對于這一舉動,齊國人哭笑不得。

齊皇對這禍國罪人自是龍顏大怒,馬車還沒有進京,便命人将其五馬分屍,頭顱懸挂在城門口,示衆七天七夜。就這也不足他洩恨,連帶的要将整個藍家人斬殺殆盡。

若不是四皇子以死相求,想必那藍相國唯一的女兒藍黎,恐怕早已随着他父親去了。

Advertisement

這裏便講到了主角兒藍黎小姐。她雖是死罪豁免,可活罪難逃,在地牢裏關了七天七夜的藍家小姐被送入齊都蓉城裏的一處名曰雅苑的花樓,貶為賤籍。

要說起這位藍家大小姐,确實如連熠所聞的,是個名動天下的大才女。生在相府又與皇族定了娃娃親,除了深宮裏的公主之外,數她最讓人豔羨。

就連大佛寺廟的主持見了也說,這女娃娃将來必定是皇後的命像!到頭來事實擺在眼前卻是那副殘像,可見這算命一說終不能相信!

說來這藍家女兒也是無辜,父輩犯下的罪過她一個初初長成的女娃那裏知道什麽,卻硬生生要跟着受牽連。容都城裏不知多少人為之嘆惋,好好一個清白女兒偏偏入了那腌臜之地!

自這小姐被貶入雅苑後,苑子裏的生意是越發興隆。不出一年,這藍小姐竟成了轟動一時的歌姬娘子,可見她才氣不一般。

傳聞,這藍小姐也是命裏多劫數。雅苑裏,識得一個邊陲小侯的公子,十分相好,你侬我侬處了大半年。臨了這小侯回郡縣子承父業,藍小姐不忍分別再三挽留,小侯去意已決,匆匆別過。

卻不想這一月之後,便傳來這小侯慘死劫匪刀下墜入山崖的噩耗。

藍家小姐聽聞,悲痛至極一病不起,一個月後再見已經是奄奄一息,全不似往日風采。苑子裏的媽媽見她已經是人面蠟黃,不甚大用處了,便将她編入了送往邊境的駐守軍營,活活又降為軍妓。

這之後便少有這藍小姐的音訊,衆人都覺得,她多半應該就此隕殁了,當軍妓的女人哪一個活的過一年!衆人不得又極盡嘆惋一番!

事隔一兩年,再少有人說起此事。直到有一年,在外常年奔波經商的旅人回鄉聽聞這件轶事,卻大大的瞪圓了眼,搖搖頭,振振有詞十分懇切地說,那藍家小姐是個福厚之人,去了邊境根本沒做成什麽軍妓,而是做了修國的皇妃。

修國有個習俗,帝妃出殡,她的畫像要同牌位一同入土,出殡那日他偷偷瞥見,黑白的布錦上畫着的貴婦人,分明就是藍家小姐墨姌的模樣。

修皇的妃子?此話一出,容都城裏又掀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可後來又經一番八卦打聽才曉得,那位死去的修皇妃子年紀至少三十有餘,可藍家小姐不過十幾爾耳。這麽一來一去的,只讓齊國人抓耳撓腮。

但,這可難不倒一貫擅于翹舌如簧的說書先生們,既然想不出個緣由那就編好了。只要有人愛聽,聽得高興了能賞幾錢銀子,這才是最最要緊的。

這一謎底的揭開,還要歸功于齊國新即位的皇帝。齊雍帝四十五年薨,四皇子公儀烯登基,史稱齊宣帝。一月後,宣帝大赦天下,納了齊宮的第一位皇妃。而這位貴妃娘娘,正是那位消身匿跡的藍家小姐。

有人記得,大婚當日,整個容都都鋪滿了喜紅,沿着長生街一直蔓延到齊宮,那日,賀喜的賓客從大殿一直排到宮門前的廣場。而衆多賓客中,最引人注目地,要數修國太子連熠。

新婚第二日,齊皇挾着新妃設宴,宴請上,連熠端着酒杯,儀然謙雅,對着這位貴妃娘娘道,“早有耳聞藍家小姐才貌傾城,今日一見果真是當得起這個名號!”

他放下酒杯,從随從手裏接過一副畫軸,“不知今日,娘娘可否為本王題一副山水,一表兩國友邦?”這便是連藍二人,有史可循的第一次相見。

這位藍家娘娘确實收下了畫軸,至于她究竟題的什麽詩什麽字?那便是無人知曉的!

紛紛亂亂六十多年,史書上記載寥寥,但依舊泯滅不了人們對此事的興致。多半人聽了,都不得不稱贊。當成個勵志故事講給後輩女兒聽,鼓勵她們即便命運再不堪,也要學藍家小姐逆境逢生得本事。

不管紙上是如何記錄,聽客們如何評說傳講。終不過是撈個影子,且不知真假。若真要仔細打點一番,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最清楚不過了。

主要人物:藍黎、相思、蘇玉、連熠、公儀烯

【正文】

—齊國篇—

**“記得,我就是記得!”,我肯定的點頭,猶豫地說了心裏的話,“我一直記得,自己想要看看面具下面的臉,究竟長了什麽模樣,從八歲起一直好奇到現在!”

我聽到他笑了,澄澄地如清朗晚風,“果真是個怪人,若你真想知道,機會也不是沒有。”,他頓了頓,“除非你是我的妻!除此之外的人,休想!”****月光底下,一道修長黑影矯捷如魅,拉了好長好長一直延伸至渾圓廊柱腳下。一把鋒利的長劍已硬生生架在我脖子上,我駭然睜大了眼睛,眼前是個被銀色面具蒙住半張臉的男人,發若黑瀑,月光下泛着淡淡紫光,正冷冷地望着我。

我不知道在那樣情景下,自己竟能抽出眼去欣賞他的頭發,可我确實記得那頭好看的泛着紫光的墨發。**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