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業火焚,渡生寂
白蛇沒了,風雨停了,天地又恢複了寧靜,哭嚎的孩子、吵嚷的夫妻、受怕的百姓面對突然消失的風雨,似乎終于找回了理智,夜半三更正當眠,不如睡否。
只有何生,跪倒在雨地裏,痛徹心扉、撕心裂肺的呼喊,響徹雲霄。
儒雅的書生再沒有了儒雅,澆濕的衣裳混了泥土,散亂的頭發粘在臉上,滿臉不知是淚還是雨,毫無形象。
可此刻的書生也是此生最堅定最氣勢的一刻,抱着必死的決心,勇敢又堅定。
書生使出了生平最大的力氣,奪了看守的将士一把配劍就沖皇帝斬去,可儒雅了一世的書生哪裏拼得過周遭的武将,至死,他也沒能傷到皇帝分毫。
面對何生垂死的掙紮,皇帝不是不恐懼,他從未想過弱不禁風的何大人能如此瘋狂,可随着何生倒下,那點微不足道的恐懼散去,倒諷起了他自不量力。
“這發狂的蛇妖竟擋不住大師一擊,懷安大師果然名不虛傳。”見識過蛇妖的本事,皇帝對懷安的能力越發驚嘆,只暗道幸好待他向來不失周到,那死不瞑目的何大人,竟不能影響他的笑意分毫。
可面對皇帝的奉承,懷安顯然并不領情,兇冽的臉上面無表情,只有肅然。
“修道百年,卻為名利之私做背道之法,斷人修行,引天人之亂,罔顧蒼生。”這說的那道人。
“一國之君,算計忠良,為一己之私毀人功德,謀嬰孩性命,陷百姓于水火,置蒼生于險境。”這說的竟是皇帝。
“師父……”渡生不知何時跑了出來,此番見懷安面色沉靜地說出這兩句話,想到他師父可能會做的事,而他甚至無法開口想勸,千萬話語到頭,竟是無言。
懷安沖渡生一笑,兇巴巴的臉難得笑出了佛相:“渡生,那何生夫婦你且好生超度,旁的,師父也不再管你。為師一心渡你,想你他日成佛渡衆生,才不枉你那佛骨天成,可為師也知,你生來有一劫,那劫如今也開始應了,為師再助不了你,此後,佛魔一念,好自為之。”
渡生堅定地點頭,應下了懷安的囑托,依言将何氏夫婦的屍骨妥善收好,看着神色淡淡,細看卻是微紅了眼。
那是自小養他教他的師父,如師如父,他可以悟出最複雜的經書,完成最困難的超度,殺最兇的鬼,除最惡的妖,卻不能阻止他師父以身殉道入地獄。
以除魔降妖名震天下的懷安大師,最後一次做法,卻是為了傳說中的妖魔,卻是對着人間的道士和帝王,何其諷刺,又何其可悲!
就見懷安在紅蓮幻影上盤腿而坐,頌請紅蓮業火。随着經文流轉,地上憑空升起了黑色的火焰,皇帝、道士、士兵……黑色的火焰燃燒着一個個有罪的靈魂,焚燒了世間的污濁。
Advertisement
業火燒了許久,直燒到天地間只剩渡生一人。
業火焚後,一場大雨将所有痕跡沖刷幹淨,仿佛方才的一切不過是一場虛幻夢境,從未存在又談何消去。
渡生看着原先坐着懷安的地方,看着聞訊跑來的小公主,看着小公主覆滿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的臉頰,欲說無言。
小公主哪裏想到,不過她的一念起,竟釀成這般結果?
可事實,當真是因着她這一念起嗎?
那以後,渡生繼承懷安遺志,游走四方降妖除魔,世人皆知佛法高深佛性深厚的渡生是曾經名震天下的懷安大師的弟子,沒有人知道,那名震天下的大師,親手刃了上一任的帝王。
那以後,京城再沒有了天真快活的小公主,只有一個獨居深宮溫和寧靜的“啞巴”公主。
不知有意還是無意,渡生生前腳步歷經山川各地,卻獨獨再沒踏進過京城半步,而他最終坐化時,卻是守着三座新墳,面向着那龍氣萦繞的地方。
渡生坐化那刻,世人都道他定能得道,道這世上又将多一位慈悲的佛。
可世人不知,那一日,佛祖的靈山前站了幾位真佛,等了一整日也沒等到他們要等的人,徒留幾聲嘆息。
世人亦不知,那一日的黃泉,地藏菩薩親身迎來新魂,曾問:“十世修行毀于一旦,一身佛骨盡葬人間,從此再無佛緣,可悔?”
來人笑答:“悔,也不悔。”
聽完這裏,七七忍不住紅了眼,毫無意識地扯着空明的衣袖抹眼淚,抽抽搭搭:“那皇帝太壞了,怎麽這樣啊!那道士也是,都壞透了!嗚嗚嗚嗚……你們一家好可憐,懷安大師好可憐……”
“就是就是,怎麽這麽壞!”羽凰也不飛了,立在七七的肩上拿翅膀揩着不存在的眼淚,難得與七七同仇敵忾。
就連蕭王,都不複初時橫眉冷眼,顯然也并非鐵石心腸。
空明縱容七七糟蹋着他的衣袖,眼裏有些無奈,見他們都沉浸在故事的悲傷裏,明顯沒有心思思考多餘的問題,無法,只得自己來提:“照你所言,你不是該魂飛魄散了嗎?”
将幾人惹得淚眼婆娑的素素反倒是一副靜水無波的模樣,可這平靜下又誰知暗流湧動,驚濤駭浪,只是這場景無時無刻不在她腦中回想,她已分不出多的心思來悲傷。
“是啊,我也以為,在懷安大師對我出手那一刻,我就該魂飛魄散了,可過了百年,我竟然又有了意識,又得以茍延殘喘至今,甚至看到了與夫君與孩兒團聚的希望,這一切,都是多虧渡生師父。”
渡生,普度衆生,懷安撿到他時,不過是個剛出生不滿半月的嬰兒,在雪地裏凍得渾身僵紫,卻一見懷安,便笑了。
長相不同尋常的懷安還是頭一次遇着有孩子見他非但不哭還笑的,接着,在看見孩子抓住他手上的佛珠而閃現的佛光時,才知,原是佛骨天成。
佛骨何來?
那是西天某位佛祖坐化時留下的舍利舍利經千年供奉而化,只待修滿十世功德,便可飛升。
可世事無常,那舍利歷經千年流轉,九世輪回,早有些執念生根。
懷安自他幼時曾為他蔔卦,算出他有一劫——竟還是那最不該的情劫!
懷安一度懷疑蔔算的結果,更一度努力地尋找避劫之法,可在何府見到渡生時,他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
他曾試圖阻止,試圖讓一切回到正軌,為此甚至可以不顧出家人的禁忌與皇帝虛與委蛇,可最終,徒勞無功。
渡生十世後也沒成佛,小公主與經文相伴了一生,就連嚴相家的紫薇天降,都孤獨到終身。
都說天命天命,可小公主的姻緣簿分明記的是嚴家兒郎,怎麽還是成了渡生躲不過的劫,樁樁件件,理不清剪還亂,或許還是月老吃醉酒牽錯了紅線……
渡生遇到了他的劫,便注定辜負一身佛骨,十世道行,注定得不了道。
臨終前,渡生做了最後一件事——拼盡修為,窺盡天機,用一身佛骨為何氏一家争了一線生機,是為無辜的何家,為自甘入地獄的懷安,也為宮中贖罪一生的那人……
自此,這裏多了三座新墳。
兩百年後,這裏出現了一只名叫素素的蛇妖。
再到現在,那一線生機終于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