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贈七殺,訴前塵
翌日,空明一行辭行,蕭王來送。
不過幾日,意氣風發銳不可當的殺神王爺就仿佛過了半生,肉眼可見的滄桑了去,那流失的心頭血養得回來,丢了的心又改往何處去尋?
“聽聞王爺昔日在戰場上丢了一把寶劍,貧僧正巧撿過一劍,與王爺甚是相配,王爺瞧瞧,若是瞧着有緣,此劍便贈王爺了。”說罷,空明不知從何處變出一把鏽跡斑斑的銅劍,烏青的劍身上一團一團的黑色與黃色交錯,沒有劍鞘,刀刃上有大大小小缺口若幹,刀尖上都有些鏽跡……
七七本以為又是什麽好東西,一見這連她都無法昧着良心說好的劍,忙扭頭去看蕭王的反應,深怕蕭王因為空明的戲耍惱羞成怒,治他們的罪。
可蕭王似乎并沒有惱怒的意思,相反,他盯着那柄破破爛爛的“寶劍”,竟似是入了迷。
“阿彌陀佛,夜中影,夢中蝶,先有夜或有影?有夢或是有蝶?”将劍遞到蕭王手中,留下這麽一句似是而非的話,空明大師帶着七七飄然而去,也不管身後突然不顧形象地朝府中狂奔的蕭王爺,也不顧還在王府做着自己被評為凰中第一美白日夢的禿尾羽凰。
“空明,你最後給他那把劍是什麽意思啊?”七七是個好孩子,好孩子要學會不恥下問。
空明輕輕一笑,“想聽故事嗎?”
“想。”七七乖乖點頭,也猜到那故事裏定有她要的答案。
傳說,六百年前,這天下還不姓蕭而姓朱的時候,朝中有個将軍,武藝高強,戰無不勝,戰場上排兵布陣更是一把好手,他手持七殺劍,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殺敵萬千,煞氣難擋,國人敬若神明,敵人聞之退卻。
都說功高蓋主是禍非福,何況那廟堂上坐的,是個實實在在的昏庸國主——年僅十三的小皇帝,還未經過風霜,天真幼稚得緊。
小皇帝不滿将軍對他從無笑容,認為這是不夠尊重,沒有将他放在眼裏。又聽信了以他皇叔為首的一幹臣子的讒言,為了不給将軍機會造反,為了鞏固皇權,竟同意了與他國合盟絞殺自家将軍這般荒謬的合約。
他們層層設計,把将軍騙到沙場……在将士們的守護下,将軍戰到了最後,可最終,全軍覆沒是必然。
而前一刻還在為皇帝排除異己的盟友後一刻就攻入了國界,一路勢如破竹,不過短短半月,便攻到了皇城邊。
而此刻的皇帝對此還一無所知,才在敵軍将領的安排下收到将軍戰死的消息,還天真的以為自己皇權永固,可以高枕無憂。
敵國的軍隊闖進皇宮那一刻,皇宮還在為将軍舉辦名為哀悼實為歡送的晚宴,面對敵國地嘲諷,小皇帝還在質疑其食言卑劣,堪稱荒謬。
Advertisement
國破得輕輕松松,甚至沒有過多驚擾百姓,甚至在換了新朝後,大多數百姓也都沒有過多反應,至多就是可惜那生不逢時未逢良君的将軍。
将軍一生戰功赫赫,死不得其所,生死簿上寫他來世為帝稱王,可懷着巨大的怨念将軍不甘,不願!
他不願投生,也不願叫那些負了他的人好過,憑着一身煞氣與一身武藝,愣是從鬼差眼皮底下逃脫,召集了三千誓死追随他,與他一般不甘不願的将士們,組成了黃泉最強大的陰軍。
他們憑借多年作戰經驗,神出鬼沒,一次次從鬼差手裏搶人,百年間,昏庸的皇帝、狡猾的丞相、巧言令色的臣子……敵國不折手段的王、敵國出謀劃策的相、敵國殺他百萬大軍的将……
一個、兩個、十個、百個……這些已死之人,在他們手裏,又經歷了一次死亡。
可殺光了他們,将軍反倒不知何去何從,就這樣,又領着三千将士又在地府飄蕩了兩百年。
一天,無間獄的惡鬼出逃,領着陳莫的三千苦鬼欲渡黃泉,上人間禍亂。
這樣一群真正的“烏合之衆”,還未至黃泉邊就被一支紀律森嚴的陰軍攔下……
那一場戰鬥,聲勢不可謂不浩大,千萬亡靈的魂飛魄散,硬生生為本就鬼氣森森的地府,又添了兩分鬼氣。
眼看将軍率領的陰軍只剩寥寥幾個,将軍魂體也幾近透明,地藏菩薩踏着黃泉水翩然而至……
百年後,靈泉寺主持撿回一子,一身煞氣令人膽寒,天生佛目可辯惡鬼妖邪,成年後又得地藏賜寶,妖魔聞風喪膽,惡鬼見之魂散。
此子名:懷安。
七七已經呆掉了,“皇帝都這麽壞這麽蠢的嗎?”
沒想到七七的關注點竟會在這裏,空明頗有些無言,還不待他解釋,又聽七七嘀咕:“不過這懷安也是夠倒黴的,兩輩子都被蠢皇帝坑了。”
“定是受夠了蠢皇帝的迫害,他這輩子才投成了叫皇帝都害怕的蕭王。”不知何時追上來的羽凰聽着故事也忘了對自己尾巴的哀悼,難得與七七志同道合,分析得竟十分有道理。
“對,這絕對是對惡勢力的反抗!”七七做出總結,“真是十分勵志啊!”
一狐一凰一唱一和,話題又歪了很遠。
空明看得好笑,“阿彌陀佛,看來道友是不想聽了?”
“聽!”
“我似乎猜到了!”
這不甚和諧的二重唱自是來自一凰一狐。
面對空明意味不明的挑眉微笑和羽凰質疑的眼神,七七故作姿态,不慌不忙:“那把劍,定就是懷安第一世當将軍時用的七殺劍。”
如果忽略她撲閃撲閃的大眼,還真有那麽點高深樣。
空明笑而不語,半晌,羽凰也想通了其中關聯:“哼,這次算你聰明!”
“那是自然,狐……吾等聰慧,豈是你這禽類可比得?”
羽凰見她順杆就爬毫不知羞,怄極:“那你有本事倒是說說蕭王尋的究竟是什麽?他尋的東西在哪裏?”
“蕭王尋的……尋的……”七七揉着耳朵,頭轉着轉着看向了和尚,看到和尚周而複始地撥動着他的佛珠,突然靈光一現:“尋的就是那把劍!”
空明感受到了七七的目光,還不待他作何反應,那頭七七已轉開了視線,沉浸在自己想象的畫面裏面。
“七殺是名震千古的寶劍,又陪着懷安飲血多年,早已不是凡品,再是如何也該不至殘損至此,唯一可能,便是七殺生了靈智,而那劍魂離開了劍身……”
七七一本正經的模樣與平時不同,本是抱着聽她說笑的态度的空明和羽凰也不禁認真起來,不過羽凰是認真聽故事,空明是認真幹嘛,就不知道了……
“展路曾說王爺三年前打過一場勝仗,但他沒說,也或許是不知道,那場仗必是兇險至極,甚至蕭王可能遇到了危險,是七殺現身救他才讓他化險為夷,打了勝仗,也可能是發生了其他的什麽,總之,七殺現身了。
七殺定是那時候受了傷,無法回到劍身,就被蕭王帶了回去,養在了練武室裏,所以展路說王爺的練武室不許人進。
随着時間流逝,離開劍身的影響開始顯露,七殺定是快要消散了,蕭王才找不到。
所以空明才特意送他七殺劍啊!定是這樣,這樣一切就說得通了。”
說完,七七才恍然大悟,看向空明的眼神裏有一些崇拜,她才不會說,她是從空明贈劍去倒推因果,畢竟空明出手給的,必定是有用的東西。
不得不說,七七說得竟是十分有道理的樣子,叫羽凰都無從反駁,自然,還沉浸在故事裏的羽凰,也沒有心思反駁。
空明接受了七七的崇拜,難得對她表示了贊許:“阿彌陀佛,道友聰慧,幸哉幸哉。”
“可是,七殺分明是劍魂,蕭王怎麽就以為她是蛇妖了呢?”這是七七沒想明白的,當然,這是好的,若不是蕭王一心将七殺誤認為蛇妖,或許素素一家還要再等千萬年,甚至再無機會也不一定。
“這我知道,器物生的靈智沒有具體的形态,除了人形往往還有一個獸态,但多少受本體影響,或是屬性,或是圖騰,比如水□□物生靈,就多與玄武有淵,那七殺劍應該就是如此。”說到這些血脈傳承中的知識,羽凰終于找到了作為神獸的存在感。
兩只七拼八湊拼出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至于事實是否如此,其中疏漏誤解,空明不提,就且當便是如此吧。
一人一狐一凰,将說将行,很快便出了佘城,只是出城後的七七,似乎有些不尋常的沉默,有些低落,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