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朋

“哦哦,大妞乖,粥就好了,就好了”,孟玉氏抱着女兒來回踱步,懷裏的女娃止不住的啼哭,匆忙過江,僅在江褚簡單的食了些粥又直奔慶陵,這慶陵剛打下來,一切都還混亂着,好不容易分到了住的地方,馬上生火做飯,可是米一時也熟不了,她又沒有奶水,孩子完全是被餓哭的。

“娘,我餓……”孟大郎吃了最後一小塊兒餅,癟癟嘴,還是餓,跑過去拽母親的衣角。

“就好了,就好了”,竈臺前的玉梁氏忙的團團轉,天氣又熱,一個勁兒擦汗,聽到外孫說餓,忙對外面喊。好在,這裏原是蠻子軍官家眷們的住所,鍋碗瓢盆是不缺的,自己也帶了一點糧米,要不然等府上派飯大人還好,孩子是等不起的。女婿升官了,說是江褚、慶陵都是他最先攻進去的,這次她們也就分得了兩家一起的院子,對門是盛校官家眷。這院子雖是亂了些,但能看得出來比她們之前住的要好上許多,花花草草的拔了種菜,牲口棚收拾出來可以養幾只雞……玉梁氏多了幾分幹勁。

“大妹子,不若先讓大妞妞吃些我的奶水吧,孩子這般哭也不是辦法”,盛家娘子從北屋出來,拿着把掃帚,想是正在打掃,身後背着個滿胖的娃娃。

“這怎麽好意思,滿倉尚不夠吃……”孟玉氏客氣着,原本和盛娘子不熟,也是從進城被分到一處才認識的,知道她長女、長子都死在了瘟疫裏,去年末兩口子才得了一兒子小名叫滿倉,寶貝的很,且她丈夫比自己丈夫官階高些的,又是将軍發小,比他們來的早,這些人孟玉氏雖然有意結交但是要敬着的,這和盜匪中拜碼頭是一個道理。

“盡夠了,幾口奶水又值什麽”,盛娘子憐愛的摸摸大妞的頭發,“都是當娘的,我也是見不得孩子這麽苦,看不見就罷了,既見了總要幫幫的”,她的丈夫勢必會刀頭舔血、殺人無數的,她也不是矯情,只是老人們都說閻王殿裏記着清楚呢,希望自己多做些善事,積些印德給她丈夫減些殺戮,讓她那雙兒女下輩子投個好人家少受點罪……而且大妞長得也挺喜人的。

“那,那就謝過盛家姐姐”,盛玉氏感激不盡,把女兒交給盛娘子,自己抱過滿倉,滿倉已經會拽東西了,也不怕人,見着盛玉氏紅色的耳墜子就伸手去夠。

孟大妞哼哼兩聲,緊緊小鼻子吃了兩口奶卻都吐了,不肯再吃,又哭了起來。

“這孩子一向不吃別人奶水,這可怎麽好”,孟玉氏只得接回女兒,邊和盛娘子解釋邊搖晃着哄孩子,急的要掉淚。

“這,是有些娃子不吃別人奶水,尤其吃慣了一人的”,盛娘子也沒了法子,伸頭看看街上,也沒見有人領了飯食回來,想必“府裏”也沒好呢,這城剛打下來,誰都忙得緊,來回踱了兩步,拍拍腦門回頭對着孟玉氏道“大妹子莫急,我去看看何嫂子家看看,她家大娘年歲大了一直食粥,若有我便給大妞妞讨些回來”

“盛姐姐,我給你帶孩子”“不必了,只隔了兩家”沒等孟玉氏說完,盛娘子已經走出門,不一會兒端着一小晚細米粥回來了,“趁熱給大妞妞喝”

“大姐……”孟玉氏接過那碗粥,覺得在這亂世奔忙勞碌許久累到有些麻木的心有了些暖意。

“何大嫂最是個熱心人,以後見得了你就知道了”,盛娘子接過玉梁氏遞過的溫水,喝了一大口,“再者,以後日子長着呢,街坊四鄰的理應多照應不是”

“哐,哐,哐”,鑼聲也響了,衆人更高興了些,再一遍啰便是分派飯食了,玉遠昭和盛家唯一的仆婦已經早早的去排隊了,分散在慶陵城中軍眷們也都家家派出了人。

玉遠昭左手拎着兩個陶甕、右手瓦盆裏裝着面餅還有兩個小碟子,飕飕的跑向家,他記性好,一次便記住了路,後面盛家的仆婦直叫“慢些,慢些,老婆子追不上喽”

粥、青菜湯、鹹菜、餅,竟然還有幾塊肉,是相當豐盛了。

“我就說,夫人不會虧待咱們的,長了你們就知道了”,盛娘子看着飯菜分量笑的合不攏嘴,這慶陵确實是比和縣富庶很多的。

民以食為天,兩家人不再說其他,都先用飯,她們在對岸已經經過了一個月糧荒了……

“憑什麽我家只得這麽點吃食?看老娘好欺負是吧,等着,等我找夫人評理去”尖銳的女聲隔着牆壁穿過來,力道都沒減下去多少,震得人耳朵尤不舒服,院子裏孟家幾個大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還有幾句鄉下婦人罵街的話,不堪入耳了。

“是西院文家那口子,你們吃你們的,不必理會,她呀”,盛娘子吃得快,已經吃完了,拿着碗盆出來打水清洗,“就那樣”

那邊又傳來一個聲音低很多的婦人聲,“夫人,夫人,府裏一直都是按人口分配糧食,咱家人少,可不就得了這些,未曾克扣啊,夫人您就回去吧,再者将軍夫人懷着身孕呢,奔波這些時日不好用這些小事打擾的……”又勸了好些話,聽不清楚。

“哼,別讓老娘知道是哪起子生兒子沒屁眼的小人,欺負到老娘頭上……”罵了半刻這才消停,到底是沒去找将軍夫人評理。

玉遠昭都呆了,一口餅噎住,喝了一碗湯才順下去,轉身咳咳咳的半天,還是不敢相信“這是文校官的娘子?”不是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嘛?這兩口子也差太遠了,孟玉氏又給兒子掰了一塊兒餅,家長裏短的她也都聽到些,文校官厚道有本事的大名她都知曉,他娘子聽說彪悍但沒想到是這般……

吃住大事解決了,人也算初步安穩了。吃過了飯,各家去領米糧,以後也就不必由“府裏”分派。用袋子扛回來的米糧啊!居然還有細米!多少年都沒見過了?還有肉、面、瓜菜,過年都沒這般豐盛!還是跟着侯将軍有好日子過!

還沒收拾完屋院的時候,孟嘯卿回來了,盛齊梁只比他晚到了一步。

打了勝仗,有了地盤有了糧,兒子閨女一邊一個抱着,媳婦家人都在眼前,孟嘯卿心裏這個樂呵。後面還跟着擡着箱子、擡着口袋的兵士,直把東西抗進屋放下。

“幾位小哥坐下喝點水,解解渴”,孟玉氏還是第一次見這個陣勢,起初有些手足無措,還當自己又回了山匪窩,到底也不是沒見識的村婦,很快就倒水招呼。

“夫人,您歇着,我們不渴”,帶頭說話的是個瘦高個子小夥,一笑一排大白牙,摸着頭有些不好意思。

這還是第一次被人叫“夫人”,孟玉氏有些怔楞。

“叫嫂子,第一次來總得喝幾口水吧”,孟嘯卿剛放下兒子,這邊女兒還好奇的在懷裏直望着他咯咯笑,很随意的說着。

“是,大嫂,您客氣”,高個子立馬改口,和其他一個兄弟站着把水喝了,也随意了很多,很快要告辭離開。

孟玉氏思量着,又趕緊和母親給他們每人包了幾個熟包子,“這是嫂子包的,韭菜餡的,別嫌棄,墊墊肚子”

幾個兵士這次笑容就更真誠了一些,“謝大嫂,謝大娘”,孟嘯卿又囑咐了幾句,無非是別誤了回城的時辰等等,才道謝離去,有家的回家,沒家的找樂子去,跟着大哥他們也得了很多好處。

“姐夫,姐夫”,玉遠昭歡快的跑回屋,“那馬匹是你的?太威風了”

“是将軍賞給我的”,孟嘯卿拍拍他肩膀,試了試,“不錯,功夫沒落下”,又從地上放的一堆東西中拿出一把雕琢精致的匕首,“試試”

玉遠昭眼睛都亮了幾分,接過,唰的一下抽出,臉上酒渦都笑出來了,“真好,真好,謝姐夫”,拿着跑出去比劃了。

“娘,這些都是給您的”,玉梁氏摸索着這輩子都沒見過的綢緞布料,還有幾根金簪子,抹了一把眼淚,對着女婿連連擺手,“娘這輩子有你孝順,值啦,值啦”“你人好生生的,比甚都強”

“娘,好日子好在後頭呢,您等着我去給您掙來”,當年岳父岳母沒有嫌棄他家貧寒,把女兒嫁給他,又借給他銀錢發葬爹娘,便是上次回來見着她把自己最好的衣服剪了給他小閨女做了衣裳,這些他都記得,做人不能忘恩負義。

“外婆,娘”,孟大郎不明白她們怎麽都哭了,又小聲叫“爹”

“好,好,走,大郎,和外婆去給你爹做好吃的”

“娘子……”屋中僅剩夫妻二人,還有一個懷抱着的孩子,老夫老妻的孟嘯卿竟有些不知怎麽先開口。

“傷着沒有?我看看”,孟玉氏擦擦眼睛,鼻子微紅,上前仔仔細細打量,手上包着傷口,脖子下還有新傷,“誰不誇我夫君最勇猛,你能,你最能……”等看到胳膊上綁着的布條,孟玉氏忍不住又嗚咽起來。

滾燙的淚落在手上,孟嘯卿冷面上也柔和了不少,伸出大手給媳婦抹淚,“我這不挺好的回來了嘛”

“呀呀”或許是感受到了奇怪的氛圍,被忽略小姑娘主動出聲,明亮的眼睛更加有神,孟嘯卿爽朗大笑,孟玉氏也是破泣而笑。

饒是孟玉氏看到半屋子東西有些心理準備了,但看到那一整盒子金豆子時還驚呆了。金子,純的,一整盒!“這,這些……”

“那些是将軍賞的,營裏的校官都有”,孟嘯卿指着另一旁的一盒銀元寶說着,媳婦的表情把他逗樂了,“這些”,撚起兩個金豆子,“你不必多問,收好就是”

孟玉氏點頭不再問,繼續看,米糧肉食都先放起來,布匹都是什麽他們一家人基本不認識,只知道是好東西,也收起來,過年再做衣服穿,哦,那批粉粉的是孟嘯卿專門給閨女弄來的,就先給閨女做兩件衣服,還有胭脂、珠釵、小鏡子、書本筆墨、撥浪鼓之類的,五花八門。

盛家那邊也是做飯煮肉的夫妻團聚,這城北一帶住的都是級別較高的軍眷人家,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當然也有一些不太和諧的聲音,隔壁尖銳的女聲半夜又響起,吵了許久才聽見男聲說個一兩句,最後哐啷一聲門聲,該是男人氣不過走了,女聲又罵了會方停。

“大妞乖,不怕,睡覺睡覺”,孟玉氏抱着被吵醒的女兒哄道着,見一臉憋屈的丈夫,抿嘴一樂。

“好漢沒好妻”,孟嘯卿只得搖頭,替隔壁的兄弟感嘆了一句。

孟嘯卿升了校官,回家的機會多了,同樣去府上的機會也多了,将軍對他倒是越發器重。這一日被召集入府,先看到了院前捆綁着跪在地上的兵士。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