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鮮

“此種是石榴花所制,乃是最普通的胭脂,金州城中小戶人家的姑娘媳婦多用這些,奴婢也能制來,倒是簡單;這種略好些,是用山燕脂花汁染了細粉而成,您看是不是更細膩一些?”妝鏡前齊氏在給孟玉氏繼續介紹女子妝容上的飾物用品,“您再看這種,乃是最上乘者,金州城只袁家的鋪子有買,三兩銀子只得這麽手指肚般一小盒兒”

“果然是不一樣”,孟玉氏用指甲小挑了一點試試,“不知都是些甚靈巧的人兒想出來的,還有這珠粉,當真是罪過,珍珠難求竟是磨了來擦臉!”即便是迅速“富貴”了,潛意識裏,孟玉氏還是沒辦法接受那麽奢華的東西,尤其是無關吃喝的。

“夫人說的何嘗不是,那幾年年年旱澇災害,富貴人家夫人小姐想着用什麽裝飾,城裏城外餓死人無數……”齊氏也是苦出身都明白,“奴婢幼年家逢水患,被爹娘買了換些銀錢,奴婢也是命好沒被買進那腌臜地方進了王府侍奉小姐,随小姐嫁進姑爺家,小姐生小少爺時沒了,奴婢便被配了人……城破了原以為命保不住了,沒想到又命好遇得夫人”

“這世道活着都不易”,孟玉氏看着妝臺上一桌子的物件,“早年家裏連粗餅子都吃不上,村裏餓死很多人……這些上好的還是收了吧,以後也只用一般的就好”,還是不要太過奢靡了,元帥夫人不喜不說,自己心裏都過不去。

“是,夫人,啊呀,姑娘這個不能吃”,回頭一看孟婉正拿着個胭脂盒歪頭好奇的看着她們,估計是看了會兒了,不是吃,竟拿了胭脂往臉上抹。

“哎呦,娘的閨女哦,你才多大,哈哈哈,都成了猴屁股”,孟玉氏哈哈笑,抱起女兒,拿了帕子擦,“齊嫂,還是打些水給她洗洗吧”

“要,要,花花”,孟婉執着的拿着胭脂盒不放手,孟玉氏只得抱着去掐了一朵玉簪花才罷,玲子也掐了些木槿過來逗她,孟玉氏便吩咐“玲子,看好姑娘”,自己去忙了,丈夫又要出征了,得做兩件新衫新鞋。

“是,夫人”

府裏因着元帥非常不喜原來各處的匾額,此時都換了新的。侯清荷住的小院剛剛換好,屋子裏也都安置好了,屋子寬闊最是盛夏也涼爽些。她的丫頭也在介紹各種女兒家的妝容飾物,“姑娘,您看,這樣是不是顯得臉更小巧些”

“果真,蘭兒手真巧”,侯清荷左右照照,她的臉型偏長,蘭兒只掃了記下竟真的顯小了。

“奴婢原也不會,只後來随了外婆學的,姑娘年紀還小着,且用不上這麽些粉啊汁的呢,姑娘又聰慧,多看看也就通了”,蘭兒又熟練的給侯清荷編發,竟是俏皮了些,姑娘就是有些沉悶,這樣才好。

“姑娘,陳娘子到了,夫人請您過去”,一個婆子躬身福禮。

“恩,蘭兒可以了嗎?咱們過去吧”

鄭英娘之前便有些想法,見了城中夫人之後就更加确定,如果他們有幸……平了這亂世,那他們的子女後代面臨的生活必是與她們這一代完全不同的天翻地覆,現在已經有了苗頭,就必須着手應對。首先她的侄女們,還有将領家的年紀大些的姑娘們必然是要見城裏那些夫人小姐的,不能只知道稼秧、兵營之類的,也要學些基本的規矩禮數禮儀,與那些上流社會的人打交道。

可是他們這裏懂得這些的人并不多,城裏有她卻還不能信得過,于是就想到了萬家的陳娘子,萬紅湖畢竟還是沒出閣又要打理萬家事務。

“陳娘子,要你多費心了,不求她們學成什麽樣的大才女,總要過得去才好”,鄭英娘在招待陳娘子,除了我的兩個侄女,還有封家、楚家、區家的姑娘,一共五人,都是十一二三的年紀,餘者還小,我再找人教導不遲,萬将軍還未娶妻,陳娘子也要幫着你姑姑照看家事,不好總耽誤你工夫“

“夫人太客氣了,家中姑姑做主,我也沒有甚事,夫人既看得起我,托我以幾家的閨女,我自當奮力,只之前卻也不曾教導過別人,若有不當遺漏之處,還望夫人擔待”,陳娘子側坐着微微點頭行禮。

“夫人,姑娘們都在花廳等候了”

“那便拜師吧”

“師傅請用茶”,侯清荷第一個敬茶拜師,跪地,茶水呈上,陳娘子托起抿了一小口,眼裏已将侯清荷上下打量過。接着是侯月荷、封區施家的姑娘。短期速成培訓班便開始了,每日裏來府裏學習兩個時辰,禮儀、儀态、服飾搭配、識的幾個字……也就這些了,琴棋書畫那是不可能的了。三天兩頭打仗,西南蠻軍也數次擾城,城裏城外都不甚安穩,這樣對她們已是奢侈了。

“你多打聽打聽,周近若是有合适的人且報于我聽”鄭英娘還是吩咐着仆婢們,城中的那些人還在觀望,她也不甚放心,“我想着這樣的賢才有限,若尋着便請來,先将将領們七歲以上的閨女教導着,慢慢的人多了,各家也能請了自己教,還有男娃那邊也一樣,元帥已經同意了,明年開春七歲以上的男娃聚起來,先請營裏的文書、典史們教着,總得識字吧”

“夫人說的是,奴婢們都經着心呢,宋氏、胡氏過來了”

“妾身拜見夫人”,兩個美人行跪禮,這是她們第一次來見女主人,因為男主人才想起來後院還有這麽兩個人,本來三個的,另一個已經想不開死了。

“起”,鄭英娘已經完全沒有那點酸澀了,前日夫君和她提起來這兩個人,今日正式見面,都是美人,圓臉個子矮些的是宋氏,原是城中一小官的庶女,家人跑了把她落下了;瓜子臉、美人尖的是胡氏,更漂亮一些,原是寡婦,男人打仗死了,“既進了侯家門,以後就是一家人,好生侍奉元帥,元帥不會虧待家人,這是見面禮,拿着吧”

周嫂子端着托盤呈上兩對金須镯子,兩人都忙接了,道“謝謝夫人”

“這是柳氏,以後你們住在一個院子要多多照應”,鄭英娘又介紹側坐在下首的柳氏。

“柳姐姐好”,胡氏先行禮,宋氏随即反應過來,“柳姐姐好”

“妹妹有禮”,柳氏起身還禮,進門前還在咬着唇,此時一直拿眼睛打量着這兩人,都很漂亮,也不知道脾氣秉性如何,好不好相處。

“胡氏、宋氏以後的份例都如柳氏一般,一人一個婆子侍候,你們随着周嫂去安置吧,有不懂得多問問柳氏”

人很快下去了,鄭英娘又起身去看金州城圖,她甚少機會出門,都是從圖上和別人口中了解這座城“元帥還未曾回來嗎?”侯破軍去城外田裏查看中稻的長勢了,已經去了幾日,這麽多人要吃飯,糧食是首要大事。

“回夫人,未曾,大夫人着人送來了幾樣小吃,都是城裏出名的”

“每樣都給清荷送些,餘者先放着,我算計着元帥今兒應該能回來,留給他嘗嘗”,鄭英娘習慣了如此,還在研究城圖,“這裏是城河,路學……”

到了中稻收割的季節,侯破軍便更多下田地,查看收割和收成,看一石石糧食入庫,心中欣慰,“有這些,數十萬年兵将百姓不愁明年一年的米糧矣”,他的大軍才能繼續擴進,圖天下霸業!

“走,回城,于亮你派人快馬先回去禀報夫人”

………………………………………………………………………………………………

“英娘,你看”,侯破軍拿出一個稻穗遞給鄭英娘,臉上歡喜可見。

“雙穗!”鄭英娘目光看到那雙穗上,眼神都帶了喜悅的光芒,“天佑侯家軍!”馬上接過稻穗,“顆顆飽滿,不愧于今年的年景,元帥收成如何?”侯破軍比了個手勢,鄭英娘眼中光彩更勝,“這些也夠明年的吃用了,還有晚稻收成!”

各家得到丈夫的消息也是很高興,老天賞飯吃啊!

萬岐山剛到家,就被告知堂姐有急事找他,忙去了,陳娘子眉頭微皺坐立不安,見弟弟來了,忙看了看左右,“岐山,我這些時日在府上,夫人話裏話外的意思,是俞州有意姑姑?”

“元帥也和我提了,咱家沒有長輩,俞家也只能求元帥夫人”,萬岐山坐下道,“姐,你覺得這事如何?”

“門第是低了些,但咱家這個境況……俞家大嫂為人熱情、人品不錯,俞州我不甚清楚,統共沒見過兩面,但樣貌本事是配得上姑姑了”

萬岐山點頭,“俞州勇冠軍中,功夫也只在孟嘯卿之下,出了好勇鬥狠外也沒甚別的毛病”,又想起來“之前好奇怪怎的一直禮遇我,原來是早有這個心思了”

“那方信……他似乎對姑姑……”

“他畢竟取過妻了,雖說只留了個兒子,但當年與我家畢竟有段主仆關系,這個我不大看好,不過還是要問姑姑意思,我們畢竟是晚輩”,萬岐山心中也不能不想元帥的意思,自家的處境,與俞家聯姻對自己明顯有利,且是元帥授意,過了明路的……

“我的意思”,萬紅湖走進來,“和俞家聯姻是對萬家最好的選擇,岐山,幫我答應了吧”,微微一笑,早晚要嫁人,不若嫁個對家裏有幫助的,再說那人看着也沒那麽讨厭了。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