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牽手牡丹花庭

大黑山回來後,太雷确實很興奮。淑紅給他留下很美好的印象,那種感覺在心裏總是揮之不去。現在能夠做的,也只能夠靜靜等候淑紅電子信箱傳來的訊息。

說起來,太雷的身世算是比較坎坷,其父母原先都在同一家老牌國有建築公司工作,太雷還上初三的時候,在外出購買建築材料的途中發生車禍,雙雙不幸離世。處理完善後事,其伯父将太雷接回家撫養,那家公司支付撫養費,一直到初中畢業。畢業後,太雷伯父再次聯系了這家建築公司,多次商量後,對方聯系了一所建築類的職業高中。太雷從此搬出伯父家,到學校住宿。職高畢業後回到這家公司,單位将太雷安排到項目部,從測量工幹起。好在太雷能夠吃苦,很快适應了環境,二十七歲做到項目經理的崗位。雖然有伯父一家的照顧,但是畢竟不是親生父母,那種心理的感覺不一樣。至今,太雷還住在父母單位的老房子,那種孤獨、無助只有他自己知道。偶遇淑紅,讓他感受到世間的溫暖。

淑紅的家境顯然要好許多,其母親是一位小學教師,已經退休。雖然退出了工作崗位,但是早年的艱辛經歷,令其時常感到壓抑、不适。淑紅不明白,母親年輕時經歷的那些事,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都算是塵封的往事了,為何母親仍然有恐懼感。她母親出生于山東有個叫徐西村的地方,改革開放的前三十年,歷次運動洗滌了這個村子,母親出身于大地主的家族,其族人被□□、歧視,那段日子生活難以為繼,四處逃亡。那種經歷難以回首,留在心裏是一道疤痕。

淑紅的父親,叫羅志彬,原先也在一家小型國企工作,後來伴随着市場經濟的建立,體制的調整,那企業破産了。拿了一點補償金,自謀職業。可喜的是,雖然羅志彬文化低一點(高小),但是有蠻力,善交往。單位破産之後,羅志彬在鄰近的郊區及周邊鄉鎮,走街串巷,收購生豬,到肉聯廠屠宰之後,拿到市場批發。開始的第一年,沒有門道,走了不少彎路,沒有掙到多少錢。第二年就好了,摸到了規律,業務慢慢好轉。十來年後,收入暴增,每年也有一百來萬。淑紅父母的結合,也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出身大地主的母親,那個時代,擇偶很困難,父親接納了她。因為父親羅志彬的文化低,但是出身好,是貧農,敢于仗義執言,在那個特殊年代保護了母親。

淑紅爬山那天回到家,感到明顯的心跳加速,她意識到自己可能對太雷産生了興趣。把數碼卡片機導入電腦,再次看見銳氣的太雷,是她喜歡的類型。選了幾張,按照太雷留下的電子信箱賬號,發了過去。考慮了一會,又選了一張自己的照片,再次發給太雷。太雷的條件不足以購買一臺電腦,到網吧接收了淑紅的照片,很激動。她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回了三個字:謝謝你。

上班後,子敬、楊林刨根問底地詢問,照片發來了嗎?與那女孩進展咋樣了?尤其是子敬,都想插一腳。告訴太雷,如果看不上,他準備追。太雷笑而不語。之後淡淡地說:“過幾天我發給你們”。三人嘻嘻哈哈了一會散去。又過了一天,除了應對單位上的事情,太雷腦海裏總是淑紅的現象。太雷又去了網吧,發了一條郵件:你貴姓,告訴我好嗎?我是太雷,今年27。淑紅回複:你好!我叫羅淑紅,今年26。之後每天都互發郵件。

太雷:淑紅,你好,我在金開建設工作,項目經理。

淑紅:不錯的單位,聽說很穩定。我在青雲園林管理處

。。。。。。

二十多天過去了。兩人互通郵件,心裏的感覺越來越近。直到有一天,太雷想約淑紅出來見見面,在哪裏好呢?什麽時間。這個季節,太雷的工作很繁忙,根本沒有時間抽出來。即使如此,太雷覺得,見面是大事情,或許人生的另一半就是淑紅。想來想去,太雷突然覺得石鼓寺裏,那棵綁滿紅布條的千年銀杏樹,是一個吉祥的場所,随後太雷發郵件告訴了淑紅,說想在石鼓寺與淑紅見見面,并且第一次在郵件裏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了淑紅。淑紅沒有馬上回複,過了兩天,才回複。淑紅在電子郵件裏提出在周六,讓玉珍陪同前往,同時也留下自己的手機號。可能是女性,太雷表示理解。

淑紅把見面的事情,告訴了玉珍,這是她的同學也是閨蜜。玉珍連說淑紅好眼光,太雷很不錯。其實這個世界,男女都一樣,出色的不多,玉珍也看好太雷,只是緣于閨蜜,不好意思說出來而已。

見面的時間到了,距離上次杜鵑花海的初識,正好一個月。太雷提前一小時到了石鼓寺,到處轉悠。時值周六,游客不少,石鼓寺蠻是熱鬧非常。距離約定的九點還有十分鐘,太雷走向那棵千年銀杏樹,一會功夫,淑紅、玉珍一起走來。兩人都做了打扮,由于從山下爬到懸崖絕壁之上的石鼓寺,要經過一千三百級石臺階,需要消耗大量體力。淑紅臉紅紅的,明顯出汗,玉珍也是一樣。太雷身穿紫色T恤,牛仔褲加淺腰休閑鞋,一米八六的身高與修長的身材,很是帥氣。淑紅一米六五的身高,上身黑色T恤,下身也是泛白的牛仔褲,白色休閑鞋。玉珍是乳白色T恤加藍色裙子、黑色彈力襪、帆布鞋,頗有民國風範。初次見面,都很拘束。玉珍故做輕松,在兩人面前,穿針引線。三人再次凝視千年銀杏樹,以此為話題,聊了一會。還是玉珍主動說,我去拜拜財神殿,你們到那花壇唠唠。其實就是故意回避一下,送兩人獨立空間。太雷頻頻點頭,玉珍走向財神殿。淑紅與太雷走進花壇,才發現是牡丹花。游客取景拍照的很多,聽游客議論,才知道這裏的牡丹花很正宗,是本地區歷史最悠久的牡丹。太雷溫情地看着淑紅,借題發揮,連說咱倆挺有福氣,兩次都是在花中見面。淑紅也暗示道:“牡丹花真美,這花代表了富貴喜慶”。邊說邊湊近花朵,細細聞起來。太雷也模仿着同樣的動作。兩人心情大好,眼神之中,傳遞的是羞澀、愛戀。

聊了半個小時,淑紅提起玉珍,兩人挨個大殿搜尋。發現玉珍還在凝視這棵千年銀杏樹,淑紅跑了過去,太雷随後跟進。玉珍笑着說:“你們知道我為什麽在這裏站這麽長時間?”不待淑紅回答,玉珍繼續道:“剛才我問裏面那個老和尚了,這棵樹從石鼓寺裏的石碑記載推算,已經九百多年了。林業局測量樹經,按照年輪推算已經一千年”。淑紅驚嘆到:“啊?真是難得。好像大黑山很少見到這種銀杏樹”。玉珍接上說:“這棵千年銀杏樹看樣子再活四五百年,應該沒問題。希望這棵銀杏樹給你們帶來福氣,想起來,其實人生不過百年,或許你們的後人會站在這裏,呵呵”,淑紅羞紅了臉,追着、打着玉珍,之後拉着玉珍再次走進牡丹花,玉珍也借着牡丹花,暗示了生活的美好與祝福。太雷淑紅心領神會。之後三人一起下山,邊走邊唠。一起步行到公交站,在準備揮手告別的時候,玉珍突然對太雷說,你要不要擁抱一下我們的淑紅。淑紅頓時臉紅了,追打着玉珍,嘻嘻哈哈。太雷不知所措,不斷撓頭,很是滑稽。玉珍圓場地說:“開個玩笑,哈哈哈哈,真的希望看到那一天”。太雷尴尬、羞澀揮揮手,跑向另外一個公交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