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把湯勺之蝶戀花3
書生這一邊,緊趕慢趕才找到了女子的身影。
她在草地上跑動,一個男子替她扶着紙鳶,不耐煩的問:“好了沒,我放手了啊。”
女子一邊跑一邊喊,“猴急什麽,我讓你放手你再放。”
因為跑動,臉上沁出了汗,打濕了鬓角的頭發,頭上的幾個發飾也将掉未掉的,頭發散了開來。
伸長手腕,高高舉起手中的線繩,一邊跑,一邊回頭,“放。”
那露在空氣中的手臂因為袖子垂落露出一點紅。
明明是一副正常不過的情景,書生看的莫名臉上燥熱。
心中浮起一些不該想的事,轉瞬對自己龌蹉的心思一頓責罵。
走了兩步,腳下一頓,是個簡單的銀飾,他認得出來,這是女子頭上的。
擡眼,果然一側頭發已經松散。
女子仰頭眯起眼睛看着天空的紙鳶,脖子細長雪白,書生不由自主的吞了口口水。
轉手,女子把手中的線交給了自己的丫鬟,讓她給自己舉着,她一個人去了樹蔭下扇着手,給自己吹風。
書生愣了下,捏緊手中的銀钿,走上前。
“姑娘,這可是你的發飾?”語氣輕柔和善。
女子一愣,回過頭,書生這才看了全貌,因為風起起伏伏吹的面紗遮擋視線,摘下了面紗,臉頰上明顯的一大片擦痕,傷的不重但是面積大。
女子虛虛的捂了捂臉頰,不自然道:“是我的,方才過于投入,沒有留意到,真是有勞你了。”
Advertisement
規矩的行了個禮,書生回以抱拳。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聊着,慢慢打開話匣。
“前日裏路過一條小巷,聽到一則趣事。一位姑娘家說讨厭女紅女戒,善書法,最令人驚奇的是她對女子地位的诠釋,為一夫多妻的社會制度抱不平。”書生說話的時候全程注視女子的表情。
女子微微紅了臉,在他眼中卻成了絕代芳華般的美貌。
眼眸微微擡起,複又低下,“這女子還真是有趣。”
書生笑了,“巧的是,我聽到的聲音和姑娘的聲音極為相似。”
女子揮着帕子給自己扇風,眼睛亂瞄,“是嗎,真巧。”
“那姑娘怎麽看呢?”
看着對方不解,書生接話,“對于那位姑娘的言辭,您有什麽見解。”
“我覺得她說的很對啊,為什麽女子就不能為國出謀劃策,一位花木蘭女将軍永垂千古,如果整日悶在房裏,對着死物,還不要生病啊,女子只管家長裏短,不能參與國家大事,但是滅國的時候,欺淩俘虜的時候為什麽總是女子遭殃。明明國與國之間的事,男子漢和男子漢的事,卻拿女子出氣,實在是不公平!”
女子說話間憤憤的表情尤為生動,看的書生竟然癡了。嘴角含笑的看她發牢騷。不住的點頭附和。
女子看到有人贊同她的意見,不由得得意忘形起來。說着一頓,看向書生的眼神帶了一抹不自然。
“我知道是你,掩飾也沒用。”書生說完,眼神游離,瞬間紅了耳廓。
女子低下頭,默了默,賭氣道,“你套我話。”
書生一副故意的樣子,女子沒了脾氣,兩人靜默一瞬,看着對方笑了。
莫名的默契。
等到兩人漸漸熟撚,不再保持距離,互相交換了姓名,成為了朋友。
“我明天還來,你來嗎?”
書生點點頭,“來。”
有人喚着女子的名字,女子道了聲歉,離開了。
書生看着離去的背影,躊躇了兩步,心滿意足的回去了。
遠處女子扯着自己的線繩,一放一拉,讓紙鳶飛得更穩。發間突然撫上一雙手,女子沒有回頭,任憑對方對自己頭發動手動腳。
“你每次都不好好盤頭發,還沒跑兩步就松了。”男子不滿的手在她發間穿梭。“剛剛那男子跟你說什麽了?看你一臉開心的樣子。”
“要你管。”女子沒好氣的回了一句,順手遞出自己剛剛被歸還的發飾。
男子接過,在女子發間輕绾兩下,簡單的式樣成了型,把銀钿固定了上去。
“手法挺娴熟,給多少姑娘盤了頭?”
男子臉一紅,結巴道,“沒,沒多少,就你一個。”
“哼!”女子不再理他,明顯說謊。
後來兩天,書生和女子約好一起泛舟,一起吟詩,一起看戲,一起逛街,一起放風筝,做了他這輩子都沒想過的事情,還是和自己心儀的女子。
後來的後來,書生一輩子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和陳小姐一起相遇相識又相知的時光,那是他此生為人最明亮的一抹色彩。
那人的一颦一笑,仿佛就在昨昔。
“那姑娘确實是個妙人,這樣的統治體制下,還有這樣的想法,确實難得,”湯勺咂咂嘴,低頭查了查他的三生石記載,附和老者的話語,“那後來呢?進京趕考後為什麽沒有回去娶她?”
“是呀,為什麽?”周圍的靈魂跟着起哄。
老者嘆息,目光悠遠,捶了捶自己久坐導致僵硬的腰,咳嗽了兩聲,在衆人一陣催促的目光下,緩緩道,“我是想娶她,但是等我進京趕考回來她已經許了婚,就是和那個被她從小欺負到大的公子。”
衆人切了一聲,“什麽嘛,兩小無嫌猜的故事,你只是不相幹的人。”
老者聽到這句話,楞了一下,沒反駁,嘴裏喃喃道,“确實是兩小無嫌猜,确實是,确實是。”
那一屆考生中,除了書生早已結識的一衆公子,還有徐公子,正是陳小姐從小的冤大頭。
有趣的是,這位徐公子文科落第,武舉第一。
據說家裏世代從文,還未有武将,他爹又是生氣又是開心。畢竟自己兒子不是一無是處。
書生前去讓別人給陳小姐帶話的時候,看到了上來提親的徐公子,對方對自己一臉戒備,匆忙的打招呼後就離開了。
他左等右等都沒等來陳小姐,卻等來滿臉喜氣的徐公子出了陳家門。
後來他在一個窮縣當縣令的時候,聽人說陳小姐嫁給了徐公子,八擡大轎明媒正娶,極為熱鬧,兩人幸福美滿。而自己也被家裏催促訂了親結了婚,日子一片祥和。
他以為這一生可能就這樣的時候,陳家出了一樁大事。
徐公子成婚後不久就被派到邊關支援邊防軍隊,留下陳小姐一個人在家。有時回娘家,又是去自己丞相夫人的姐姐那裏串串門,不喜女紅的她也開始摸索,漸漸學着當一位稱職的徐少夫人。
可是就在某天路過街上的小攤,被街邊的香包飾品吸引,下了馬車多看了兩眼,好巧不巧被微服的皇帝看上了。
幾番打探得知是自己臣子的妻子時,皇帝還有幾分猶豫,但是禁不住她身上的風情魅惑,還是拐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