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華桑倒沒有想到宋良是這個态度,因為還有外人在,沒有再調侃他。
一旁看了整整一出大戲的黃瑛卻有點感慨,從頭到尾都有點驚訝,開始驚訝于姜芸娘的嘲諷不該這麽粗魯,雖然姜芸娘以前說話難聽,但畢竟出身于書香世家,只是說話尖酸刻薄,卻從未聽過她說髒話。後面驚訝于宋良不該這麽直接,宋良一向性格溫和,少見他如此不留情面的樣子。
可見姜芸娘對他而言,并非像他表現出來的那般不在乎。
今天這件事倒有點讓她對姜芸娘改觀的,失憶後的她确實變了很多,也許正因為她變了,宋良才會變。
和宋良簡單的打了聲招呼,朝華桑點了點頭,黃瑛就離開了。
看宋良鋤草,華桑也不急着回去拿工具了,而是笑着問他:“這麽相信我啊?其實我真罵她了,不過她不是這麽說的,她說如果她是你,早就休了我”
華桑只是這麽對宋良說出事實,并沒有什麽別的意思。
但這句話恍然就讓宋良想起了,當初她失憶剛醒,自己說的話,不知道她是否還記在心上?
一時間緊張的不知所措。
忙放下鋤頭比劃:“以前是我也有錯,我是不會休了你的,我宋良的妻子只會是你,你也忘了我從前說的話吧”
見他這樣比劃,華桑倒不知道該怎麽開口了,難道說:不不不,你還是休了我吧,不過不要現在休,因為我錢還沒有攢夠。
不行,這太不得體了,不得體,不得體。
只得轉移話題問道:“你會不會覺得我太粗魯什麽的,我真那樣說她了,畢竟女孩子家家的”
這話題轉移的非常生硬,但宋良還是無意識的被華桑引導的開始回答這個問題。
只見他比劃道:“不覺得,只要你沒有被欺負就好”
我的上帝啊,瞧瞧,這是一個多麽優秀的回答,就連華桑這麽專業的老司機,也忍不住老臉一紅。
Advertisement
華桑這個人,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吃軟不吃硬,你要是跟她來硬的,她比誰都橫,可是你要是跟她來軟的,或者說一些肉麻的話,她就完全招架不了了。
地裏的草,宋良先前已經鋤過一些了,這個時候只需要沿着原來鋤過的繼續朝對面鋤就可以了。
他在幹活,華桑也沒辦法繼續跟她說話,不說話,站在他附近也确實有點尴尬,所以便朝着宋懷揚的跑得方向走過去。
沒走兩步,就看見小家夥撅着屁股正在認真的在觀察什麽,華桑也不去打擾,而是繼續看着這些棉花。
這些棉花長的确實有點太茂盛了,華桑隐約記得小學自然科學的時候,老師好像說過,棉花這種農作物,長到一定的高度,好像是需要掐尖,而且還要去掉多餘的餌枝,目的是為了把大多數的肥料留給果枝。
這棉花雖然長得茂盛,但顯然并沒有掐尖和去掉餌枝,甚至有些發黃的、生蟲的老葉子都沒有去掉,這些多餘的東西留着只會占用果枝的養分,致使棉花花蕾缺少養分,從而變得不再飽滿,如果有的果枝的棉花花蕾長的太多,也是要摘掉的,寧願少數長的大而飽滿,也不要多數長的幹癟。
華桑決定先從頭把發黃和被蟲咬的老葉子摘掉,再跟宋良說掐尖的事,畢竟他們這麽多年一直這麽種,不一定會相信她。
古代人對土地看的極重,畢竟是靠地吃飯的,有些人甚至家裏唯一的生計就是種地,所以大家都很勤勞,地裏的草也是定期來鋤的,因此并不是很多,再加上之前宋良就已經鋤了大半了,剩下的很快就鋤的差不多了。
等華桑把所有多餘的枝葉揪完的時候,就看見宋良已經把鋤具放在地頭上,就站在旁邊等她。
“鋤完了?”揪了半天的葉子,華桑的手已經染上了大片的綠色,扔掉手中的葉子,華桑向宋良走過去。
宋良點了點頭,當然也看見了華桑的手,比劃道:“你在做什麽呢?”
“我正要跟你說這個事,我問你啊,你們種棉花,往年的收成怎麽樣?”既然以前沒有做那些措施,收成應該不會太好才是,華桑就準備從這方面說服他。
聽華桑要說事情,宋良也顧不上問她了,對華桑的問題也認真的想了想,比劃道:“還不錯,多的時候能達到30多斤,可以夠做好幾套被子的”
這麽少,雖然沒有種過棉花,華桑也本能的覺得一畝地收成30斤未免有些有些太少了吧,但是看着宋良甚至還覺得30斤是一個好收成時,華桑不得不說古代某些農業發展水平确實有些低下了。
不過現代的那麽多提高産量的方法也是多少農民在實踐的過程中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現在,華桑打算讓他們提前享受這些經驗帶來的好處,既然這是一個歷史上完全不存在的時代,她便不必顧慮太多,況且這應該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情。
“其實我以前看過一本書,上面說棉花長得太茂盛并不是一件好事”華桑不知道如何引出話題,只能謊稱是自己以前看的一本書裏的。
聽着這句話,宋良都有點替她擔心了,這明顯是又露餡了,她還是一點不會撒謊,被她打趣這麽多次,宋良也想吓吓他,于是故意比劃道:“以前看過的書?你想起以前的事了?”
華桑沒想到他會問這個,一時間沒有編好理由,說話開始結巴,并且語無倫次了,“沒……沒有,我就是,沒有,想起了這個事”
看她支支吾吾的樣子,憋的一臉通紅,宋良也不想太難為她,于是主動轉移話題,接着問棉花的事,“長的太茂盛不是一件好事,然後呢?”
見他不再糾結這事,華桑松了一口氣,接着往下說:“上面說,棉花長到一定高度,是需要抑制它生長的,應該掐尖,而且棉花花桃也不需要太多,大概六七個就可以了,甚至多餘的餌枝也要折斷,只需要讓果枝能夠有足夠的養分,長得好就行了”
聽她的說明,宋良大概能夠明白這其中的原理,其他的都十分好理解,只是為了不跟果枝争養分。
而只保留七朵花蕾,其餘的摘掉,大概是貴在精不在多,與其有太多的花蕾,每一朵都得不到充分的肥料,倒不如只留下幾個,反而能更有更充足的養分去供其生長。
看他沒有再比劃,華桑又開口說:“這其中的原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要打破頂端優勢,從而促進側枝的發育,枝多才能桃密,但是如果側枝長到一定高度後,也要掐尖,同時還要去掉側枝上的側芽,讓更多的營養成分提供給棉桃”
華桑的解釋證實了宋良的猜測。
“那我們具體應該怎麽做呢?”宋良走到最近的一株棉花旁,仔細看了看,雖然棉花的葉子長得很肥大茂盛,但是棉花花蕾卻一個個十分幹癟。
華桑同樣走到宋良所在的那株棉花旁,指着棉花頂說:“棉花上發黃的,生蟲的葉子都已經被我給摘了,接下來就是要掐尖和揪去多餘的花蕾”說完就把那株棉花的頂部給掐去了。
“我們現在就掐吧,關于摘掉多的棉桃,大概每株留下六到七個就可以了”說完兩人就開始行動了。
兩人弄到一半,宋懷揚追蛐蛐回來了,看見華桑摘掉的多餘的棉桃,撿起來問:“娘親,為什麽把這個摘掉了?”
華桑并沒有因為在幹活兒表現出任何的不耐煩,而是耐心的解釋:“這是因為一株棉花給不了那麽多的棉桃養分,需要摘掉一些,才能長得更好”
宋懷揚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又撿了幾個,拿在手裏玩。
“爹爹和娘親一會兒就弄完了,你去外面玩,這裏面的蟲子太多了”看了看小家夥腿上被蟲子叮的紅包,華桑叮囑道。
宋懷揚拿着手裏撿的棉桃,乖乖的出去等着。
雖然這項活兒不累,但确實有些花費很長的時間去弄,畢竟需要一棵一棵的去摘,好在倆人的速度也快,也快要弄完了。
夏天的白天時間長,在加上這個地方本身的日照時間也不斷,雖然是下午傍晚才來的,可是弄完之後,天也并沒有黑,倆人弄完之後,需要重新穿過棉花地,走到地頭的路上,沿着那條路才能回家。
就在兩人快要走到地頭的時候,就聽一聲斥責。
“你這誰家的小孩,從哪裏摘的棉桃?姜芸娘的兒子,果然是有娘生,沒娘養,我今天就替你家大人教訓教訓你”
聽到這話,華桑趕緊快走幾步,就看見剛才那奇葩女帶着她娘,就站在宋懷揚身邊,宋懷揚手中的棉桃此時正在那老太太手裏,小家夥仰着頭,直盯着老太太看,似乎被吓住了。
而那母女倆背對着華桑,老太太揚起的手告訴華桑下一步她要幹什麽。
就在那老太太打下去的一瞬間,華桑一個箭步沖上去。
作者有話要說:
洗衣服的時候,我的一只手被另一只手給掐到了一塊肉,超級疼。
我應該是被自己這樣傷到的第一人了叭。
還有我今天改了文名,改完之後一看還是很尬,只是起名廢的我一時辨別不出來哪個更尬一點,所以就是這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