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報道

我真名叫陳燃。

這名字是外公取的,我大概能想到他取名時寄托的美好寓意,鮮明熱烈的一生吧。然而沒能如他老人家的願,截至目前27年的旅途,沒有一次“燃”的時刻。

用我媽的話說,我是個油鹽不進的萎靡孩子;用閨蜜梁齊的話說,我渾身散發着“喪喪”的氣質。

過分了啊。沒有這麽不堪,我就是一個普通的、不太積極陽光、但還是努力生活着的大齡女青年。

上面講到我的真名,可想而知還有個假名,是筆名。我常介紹自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這是一種修辭手法,其實就是網絡寫手,名不見經傳那種。

也沒有全職寫作,畢竟這事容易養不活自己。我有工作,而且也和文字相關。

我是當地日報社記者。

近幾年整個圈子都在唱衰紙媒,唱着唱着它還真衰了。三年前我新聞專業研究生畢業,沒能趕上紙媒最後的輝煌,要不怎麽兼職寫小說呢?能賺一點是一點。

上學的時候還是有些新聞理想的,想當調查記者,很酷很有意義。畢業後如願進入了報社,也是實力與運氣兼具吧,咳。

去年,在一次暗中采訪時被打,傷得不輕。是的,沒想到當記者還有生命危險。

最可氣的是後來稿子被攔下,這事不了了之,還害我被動休息兩個月。如果見諸報端,尚且對得起我的名字,白挨打算什麽?只能算慫包。

扯遠了,這些事就不多說了,吃飯不能砸碗。

總之,從那以後,調查記者也不想當了,老老實實跑學校,一直混到現在。每周去單位一次,開選題會,其他時間做做采訪,寫寫稿子,順便在網絡上兼職碼字。

讀者嘛沒多少,賺的錢堪堪夠我喝一個月咖啡。

這就是本人的大體背景。

為什麽說這些呢?因為今天不寫小說,想講一講自己的事,“轶”事。

Advertisement

就從那次報道說起吧。

---

那天是周五,一個下雨天。

檀大舉辦基礎科學年會,邀請記者前往報道。

我最喜歡這種活,簽個到領車馬費,然後拿着學校的通稿稍微改改就能完成任務,輕松又體面。

會議早上9點在學校多功能廳開始。我準時入場找到自己的桌牌坐定,随即拿出筆記本,開始碼字。

對,寫我的網絡小說。

寫小說是件很費腦子的事。一會兒沉默思考狀,一會兒茅塞頓開狀,在外人看來簡直不能再認真了,深刻領悟會議精神,實際根本沒留意場上的進展。

完全在忘我的境界。

直到旁邊有人提醒,我才回過神,發現場上所有人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

難道寫着寫着又不自覺哼出歌來了?這是第一個冒出來的想法,我一臉懵比還佯裝淡定。

“對,就是這位穿黑色襯衫的記者,請您提問”,場上一位主持人模樣的女士指向我。

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黑色襯衫。

還安排了記者提問環節?可是為什麽随機叫人......我後來才察覺自己一直用右手撐着頭,看起來極像要舉手發言。

總之只好硬着頭皮站起來,事先沒有任何準備,會上又沒聽一個字,拼命在腦子裏搜索有什麽問題放之四海皆準。

“您有什麽問題問我們的顧教授呢?”女主持适時提醒。

顧教授?圍繞他問個無關痛癢的問題即可。

我目光搜索這位主講人,可女主持旁邊只有一高個子男生,白襯衫外套着灰毛衣,戴着金絲眼鏡,容貌不太清晰,但看上去年紀不大。

這就是顧教授?這個歲數當助教尚且年輕。

我心裏詫異,怕再鬧出什麽笑話,穩妥起見先官方地稱呼一句,果然男生點了點頭。

“您......這麽年輕,請問是如何平衡學術研究和自己的呃......個人生活呢?”

啊,太水了,不像個正經記者。

我偷偷放倒了自己的桌牌。

問題一出,沒想到反響還不錯。我猜他們也聽不懂高深的基礎科學,雲裏霧裏半天總算逮到一個接地氣的問題,會場頓時輕松起來。

就是這幫吃瓜群衆給的勇氣,讓我好死不死地補充了一句:“比如說,您結婚了嗎?”

女主持笑場了,不專業。

我看不清顧教授的的表情。只見他身形稍微晃了晃,舉起話筒,片刻聽到聲音,是與年齡不相仿的低沉。

“沒有”,一本正經地回答,“不需要平衡,我的生活基本都是工作。”

場下有零碎的噓聲,這個回答比我的提問還水。

應付了事,剛要坐下,年輕的男生又淡淡地開口了。

“這位女士如果想給我增加些個人生活,我歡迎。”

掀起一陣起哄。

哦嚯,反應夠快的,還将了我一軍,好樣的。

這事絕對沒幾天就會在圈子裏口耳相傳,權當給他們個樂子吧。我跟着大家笑了笑,用300度的近視模糊地瞪了他一眼。

想繼續埋頭碼字,結果思路已經斷了,只好關上電腦,渾渾噩噩地聽完最後10分鐘,光速離場。

------

看到這裏你們是不是知道男主角是這位顧教授了?

是他,可我當時不知道啊。

讓我繼續講。

離開會場之後,我去了行政樓,一來是要通稿,二來順便打個招呼。

檀大宣傳處的負責人,是一位50歲的大姐,姓蔡。這一年我沒少跑學校做報道,跟她混得比較熟。

這位蔡姐熱衷于給人介紹對象,她是我衆多媒婆中唯一一位還在堅持的,足見學校男青年的婚戀情況有多糟糕。

大家知道吧,這種單位裏上了年紀的大姐都喜歡牽線搭橋,報社也一樣。好在我戰績卓著,拉黑過不下10個相親對象,就沒人再給我介紹了。

除了她,上個月還給我介紹了一博士。

年紀大,沒頭發,嗯。

一進門,蔡姐正在喝茶。

“上回給你介紹的杜博士怎麽樣?你有沒有跟人家聊呀?”

“聊了,不太合适”,如果表情包算聊天的話。

“小陳啊,要求別這麽高,人家杜博士非常優秀的,對你印象也不錯”,苦口婆心狀。

瞎編,印象哪裏來的?表情包裏嗎?我沒有反駁,裝作不好意思笑了一下。

她放下茶杯,慢悠悠打開電腦把通稿發來。我大致掃了一眼,裏面有一段專門介紹了顧教授,名叫顧轶,90年生人,歸國人才,破格提拔。

蔡姐探過頭來,“你剛才聽顧教授講座了吧,小夥子很年輕,非常優秀。”

順着剛才的話題,我也是逗趣問了句,“蔡姐,那您怎麽沒給我介紹這位呢?”

她先是楞了一下,然後露出一個尴尬卻不失得意的笑容。“陳燃,你知道托我介紹小顧的女老師有多少嗎,排隊能排到校門口。”

呵呵,我真是嘴欠。你們有沒有聽過這麽一種說法,別人給你介紹的對象是什麽樣,就說明你在她心中是什麽層次。

“明白明白,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我打了個哈哈,收拾東西準備打道回府,臨走了她還在提醒要多跟杜博士聯系。

回頭我就把他拉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