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崩盤(抓蟲)

兩人一番談論後, 殷嫱又把既定策略多番研讨,又計劃了一番在栎陽抽身之事,十月臨近産期, 殷嫱恐怕力有不逮, 先就把事情委托分派給了蒯徹, 又以陳钊為輔。

卻說栎陽, 近來皇帝的寵妃戚夫人乖覺了不少。待皇後也頗有禮數,不似先前跋扈淩人, 甚至皇後斥她沉迷楚蘭,奢靡成風,戚夫人也主動地将宮中名品送到皇後處,賭咒發誓絕不在沉迷其中。

顯得呂皇後格外盛氣淩人。

皇帝愁啊。如今他還在,悍妻呂氏就敢不顧他, 這樣對待戚姬,等他百年以後, 還不知道會出什麽亂子。呂皇後所出的太子盈絲毫不肖他,他性子軟弱,根本壓制不住呂氏。

皇帝常常撫着戚夫人的發髻嘆氣。

戚夫人覺得奇怪,後來忍不住發問:“陛下威服宇內, 為何也會嘆氣?”

皇帝無奈笑道:“不都是為了你?”

戚夫人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妾必定好好敬服皇後, 不叫陛下為難。”

皇帝對戚夫人愈加憐惜,心中廢皇後、廢太子的念頭愈發強烈。

皇帝愁,徹侯關內侯更愁。

戚夫人對楚蘭的熱情來得如此之快,也消散得如此之快, 甚至還要以身作則, 杜絕奢靡之風。宮裏不要楚蘭了。

原本價值數萬金的楚蘭,沒有人買了。

要賣給徹侯、關內侯, 人家只願意出千金。

楚蘭降價了!

原本購置楚蘭待價而沽的人都傻了眼。有敏感的人壯士斷腕,降價把手裏楚蘭全都抛售了出去。

楚蘭的價格一降、再降。

Advertisement

不詳。

這絕不是可能好事。栎陽的權貴們敏銳地嗅到了這一點。

大家不約而同,都去殷氏的商行商量對策,殷氏的人給的答案是——能抛售多少抛售多少。

開什麽玩笑?!

價不能降!

一開了壞的頭,就停不下來了。

楚蘭的價格絕不能降。

他們手裏還有高價購置的大量蘭花,絕不能砸在手裏。

戚夫人都不喜歡了,你喜歡?

大家都是新興的權貴,砸在手裏,損失自己承擔?辛辛苦苦打下了江山,戎馬數年,為的是什麽?不就是一場富貴?

賠錢?怎麽可能?

景氏老管事老而彌堅,老神在在地提出了一番新的思路:“抛售是不能抛售的,降價也是不能降價的。仆以為,我等應該出面将市面上抛售的楚蘭回購,逐步穩定,讓栎陽人都看見,蘭花是不可能降價的,人心安定下來,咱們手裏的蘭花才可以高價賣出。至于之後?”

老管事悠悠一笑,衆徹侯家丞心領神會。

就算之後無人出錢維持市價,導致蘭花崩盤,砸在其他人手裏,和他們有什麽關系?

衆人齊贊老管事。

殷氏管事默然無語。

殷氏最終以低于市價良多的價格,将手頭的楚蘭半賣半送,給與各家,在退出這場角逐之前,殷氏管事十分抱歉:“戚夫人的變故,主母不曾料到。但如今主母臨産,我殷氏不敢拿此事去勞煩楚王、主母,又無人能做主調動大批財帛,此次虧損一些也罷了。”

大家也對此表示理解,楚王後産期将近,自然是以後嗣為重,這些商事都是小事。

殷氏此次也損失了不少的錢帛,但這不足以讓殷氏傷筋動骨。大家日後還是有合作的機會的。

栎陽富庶地,天下都會,財富、權貴雲集。殷氏黯然退場,景氏、昭氏躊躇滿志、閃亮登場。

栎陽從來都不缺逐利之人。

對于徹侯們來說,殷氏、抑或景氏、昭氏,只要能攫取財富,和誰一起,則顯得并不那麽重要。

栎陽這地方,說大也大,說小也小。栎陽的權貴圈子能有多大?楚蘭這點破事,底層不明白實情,還以為蘭花行情正好,積極入市囤積,預備漲價再賣出。

戶牖侯夫人還能不知其中緣故?

張夫人原本還因為丈夫阻撓,不能入市撈一筆扼腕嘆息,如今看衆人這般落魄姿态,又樂得看戲,身為嘆服夫君有先見之明。

不入市做買賣,當然也無所謂盈虧,舒舒服服地就拿了殷氏的錢,把錢賺了。

張夫人當晚就把這事當笑話跟陳平說了:“都說楚後手腕不凡,有其高祖母貞婦清之風範。如今竟也出了這般的亂子。”

陳平先是跟着夫人笑了笑:“月尚有盈虧,哪能要求次次做生意都有盈餘呢?”

張夫人對陳平越發敬佩。

陳平微微一笑,心中将事情的來龍去脈梳理了一番,卻隐隐覺得有些蹊跷。

——殷氏抽身得太早了。

這不似是楚國那位君夫人的手段。蘭花本不算什麽珍貴之物,因楚後進獻楚蘭于戚夫人,得到了戚夫人的喜愛。楚蘭量少,才能售出高價。

起初只是為了觀賞、炫耀,楚蘭價格節節攀升,後來大家都希望依靠售賣楚蘭來賺取其中差價,價格便虛高了。

殷嫱會不知道價格可能會下跌嗎?她不知道如今臨産麽?她既然知道,又怎麽會不預備人來處理突發的情況,早早地抽身而退,還虧損了一筆錢。

這不像那女子的行事。

陳平皺起了眉頭,隐隐覺得楚蘭價高并非什麽好事。殷氏給的錢,拿着也頗有些燒手。

他或許該勸一勸陛下,卻又不能開罪那幫老臣勳貴。

因為栎陽花市的蕭條,楚國強行調節了一番國境之內蘭花的價格,行商頗有怨言,然而楚國又頒布了科舉取官的政令以後,又顧不上這一茬了。

楚國的插曲并沒有影響到栎陽花市的行情。在打聽到戚夫人突然對楚蘭棄之如履的原因以後,大多家中投資了楚蘭的徹侯、關內侯們坐不住了,紛紛拐彎抹角地向陛下進言。

當初大家打天下就是為了富貴,如今陛下已經是天子了,當然要讓天下人看見天子的威儀。聽說有人诽謗陛下的戚夫人奢靡,人家戚夫人是您的妃妾,是您的臉面,用點好的怎麽就礙某些人的事了呢?

這其中不乏當初支持“呂某人”的沛縣老兄弟。

斷人財路,殺人父母。不是妄語。

支持呂皇後是為了未來的權勢富貴,現在好處沒撈到,還擋了人家財路,不罵你罵誰?

劉邦聽了還挺樂呵,看來皇後根基還不穩,廢皇後之事,還能有所作為。

楚蘭之事他早就有耳聞。借着此事,他下了朝就給戚夫人撐了腰,順着衆臣心意又購置了許多楚蘭送到戚夫人宮裏。陳平、張良雖有所勸誡,卻因為皇帝存了偏袒戚夫人的心思,并沒有聽進。

戚夫人也投桃報李,重新添置了些楚蘭。同時對女貞勸她對皇後恭敬之策嘆服。對女貞更是言聽計從。

在戚夫人的帶頭和徹侯們投入了上千萬金的努力救市下,楚蘭的價格,在新年十一月,楚蘭的價格終于又重新節節攀升,一片大好。

衆徹侯心滿意足地囤積了大批楚蘭準備出售。

楚國的“報紙”突然爆出來一個消息,有個老媪把鄰家收藏的楚蘭當韭菜割了,做給孫兒吃,其孫當日中毒而死。

一石激起千層浪!

謠言四起,漸漸傳的越發妖異:楚蘭有毒,養楚蘭就會被丘鬼害死。

楚蘭價格就如同一個美麗的氣泡,有人伸手輕輕那麽一戳,就破了。

沒人願意購置楚蘭。

楚蘭現在一文不值。

不少人因為高價囤積楚蘭,血本無歸,第二日就浮屍灞橋。

徹侯們的損失則只能在自己的湯沐邑找補了,提高田稅,一時農人怨聲載道。

唯有楚國仁義,願出平價收購楚蘭,致使栎陽人雖有虧損,卻不至于家破人亡。

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一時,栎陽人人交口稱贊楚王、王後有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