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初售(評論兩百加更)
為了不讓人懷疑,張鶴天未亮就起來了,她拉出黑牛連接上板車,又在板車上放了給黑牛的牧草。而後放置幾個裝着茄子的竹筐,竹筐裏面鋪墊着稻草避免路途颠簸會損壞了茄子,再覆蓋上布使人看不清楚裏面裝的是什麽。
此時月明星稀,銀白月光灑落在大地上為張鶴照射出了一條路來。張鶴手中提着燈籠卻不頂用,燈籠的光亮照射範圍不出兩米,若牛車駛得太快滾進了溝裏也來不及阻止。
好在黑牛強壯又借着月光而平穩地在道上奔騰,它的速度可比當初張保長帶她們去撫州城時要快的多了,相信在城門打開之時就能趕到撫州城。
張鶴雖打算找李清貴幫忙,但她也不會只有這一準備,她想即使日後多跑幾趟也無所謂,只要将茄子賣出,解了她眼前要面臨的困境就足夠了。
張鶴知道在現代即使有機械幫忙一個人要打理百畝農田也十分困難,而她為了彌補在生産力上的不足只能雇傭人手幫忙,長此以往沒有可觀的收益是支撐不下去,只能靠賣田了。可若非到絕境,她是不會做出賣田這等窮途末路的事情來的。
“只可惜這系統猶如死物,不能幹涉這外面的一切。”張鶴的腦海中稍微遺憾地想,旋即她又暗罵自己,“人心不足蛇吞象,有它在已經使得自己在第一次面臨絕境之際有了生機,如今怎能這麽貪心奢求更多?只有靠自己讓日子好起來才是正途!”
黑牛巧合地“哞”了一聲,張鶴笑道:“小黑莫非聽得懂我在說什麽,你也贊同我的話吧!”
黑牛自然是不會再回答她,不過在張鶴的驅策下速度又快了起來。張鶴被這路颠得五髒都在顫抖,她幹脆卧倒在草堆上,手中拉着缰繩眼睛凝望着夜空。
“千百年後,後世會如何,是否會有爸媽他們?我又在何處?”看着浩瀚星空,張鶴忍不住亂想起來。
天空漸漸地明亮,星月的光芒在一點點地消退,整個蒼穹都在變色,撫州城也就到了。
和張鶴一樣趁着月色正濃趕路的人有許多,而比清河村更遠的村子的人則是在夜晚就開始趕路,只為早些來到撫州城辦完事又早些回去。
沒有唐代的宵禁制度,城門開啓後的城內早已經熱鬧紛繁,城中的店戶、小攤販都已經開始兜售早點。不少挑着蔬果的農夫也都紛紛進城占據好位置,江邊捕魚的漁者也都沿着江河開始售賣捕獲的魚,還有的人将攤子擺在了城門外,也有許多居住在城內的人出城來買菜。
諸酒樓已經早早地開了門迎客,它們主要是售賣早點,雖是早點但也十分豐富。張鶴吃了一碗澆頭面,腹中便已經九成飽了,她看着李清貴忙碌的身影,遲遲沒有去找他。
過了兩刻鐘,李清貴得以歇息,他來找張鶴道:“方才實在是太忙了,無暇顧及二郎,還請見諒。”
張鶴笑道:“我是閑人不敢耽擱清貴兄。”
李清貴忙不疊地說道:“二郎自稱閑人,那這臨川城內怕是過半數人都是閑人了。”
Advertisement
張鶴笑了笑,這才說要事,免得李清貴等會兒又要忙開了去。她在剛才無聊之時已經看過張家園子正店的菜單了,這上面自然是有以茄子為材料的菜品,而且有好幾樣,其中最貴的是炒類的。
因缺少油,所以這時的食物制作都是以焖、煮、蒸等為主,而且食用的油是動物油跟植物油,植物油貴又少,動物油炒菜卻容易焦,有損味道和菜色故而鮮少用炒的。不過上面有炒的茄子,那必定是用上好的油,價格自然貴。
果不其然,李清貴道:“這都是店裏的招牌菜。”一般他們看見衣着打扮等明顯出身不凡的人家,都是主動報上招牌菜以免讓他們小瞧了酒樓的規格。
張鶴清了清嗓子,有些害羞:“你們的紫瓜都是怎麽來的?”
李清貴道:“二郎為何打聽?不過只是紫瓜而已,這倒不是什麽說不得的秘密,我們酒樓裏的紫瓜都是在城郊買的。”除了鎮店的秘方不得告訴外人以外,一些酒樓的進貨渠道也不是什麽秘密,李清貴自然也能知道。
張鶴這才道:“呃事實上我種的紫瓜都已結果了,不過一時之間想不到好的處理方法,就來此向清貴兄尋求幫助了。”
李清貴微微詫異,畢竟張鶴是什麽身份呀,她竟會親自來售賣茄子!不過張鶴對他們家頗多關照,他自然不會不肯幫忙。他先是看過張鶴帶來的茄子,眼中十分驚奇:“這是從清河村運來的?”
“自然。”
“怎麽跟剛摘下來的一般新鮮?!”
張鶴笑了笑:“若非新鮮我也不敢來找清貴兄幫忙了。”
李清貴心喜道:“你稍等會兒!”
他跑去廚房找尋了張家園子正店的大廚,許多人都知道這家酒樓的大廚是個婦人,也就是廚娘。
這廚娘可不是普通的婦人,作為數百行當中的一種,廚藝也是另辟一條門路的。而廚藝出衆者那名聲也可響徹天下,富貴豪門想請這些人準備一席酒菜就得花上數十甚至是數百貫錢。而張家園子正店,便正是依靠張家張春娘子的廚藝而起來的酒樓,張春便是張家園子正店的招牌。
李清貴在此謀生這麽久,自然少不得要與張春打交道,而且他心思玲珑,又油嘴滑舌的,學了一套讨喜的話,張春自然不讨厭他。見他來此,便問他何事。
李清貴自然是先說了一番好話,哄得張春樂開了懷而後才道:“外面來了一個賣紫瓜的,說自家的紫瓜是撫州第一的紫瓜。”
張春道:“哦,何人這麽傲,莫非是黃婆賣瓜自賣自誇?”
李清貴面色猶豫,張春疑惑道:“你瞧過那瓜,真那麽好?”
李清貴笑嘻嘻地說道:“我并不精通廚藝,自然不敢說什麽瓜好。那瓜果好不好,還是得張大娘子這等廚藝高超之人說了算。”
張春笑道:“那我去瞧瞧好不好,他是不是黃婆!”
李清貴帶着張春出去,那張春見到張鶴,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只覺得她有些眼熟,然而又記不起自己見過什麽瓜農。她道:“聽說你自誇自家的紫瓜是撫州第一?”
張鶴瞥了李清貴一眼,心道想必是李清貴說了什麽。雖然她覺得自誇撫州第一實在是太尴尬了,但也沒有否認,免得戳穿了李清貴。她道:“張大娘子看過就知道了。”
張春心裏不以為然,她掀開蓋在竹筐上的布,看見那躺在裏面的茄子時眼中的亮光一閃而過。這茄子僅僅是看色澤便知其新鮮如還挂在藤蔓上,而它幾近黑紫,比起淺紫色要更加誘人。在茄眼部分有一圈白色,表示它摘下來的時候就是最嫩最鮮的時候。
她撚起一根茄子摸了摸,發現竟找不到被蟲子咬過的痕跡。她不信,又抓了幾根放在底部的茄子,發現這些茄子長得十分好,沒有被張鶴按照老嫩而擺放。
張鶴心道,她将有蟲咬過的都放起來準備留給自己吃了,而這些完好的都是被她放在系統倉庫裏,李清貴要看之時才放出來的,自然跟摘下來時一樣。
“你見過多少紫瓜,就敢自稱撫州第一了?”張春心中喜歡,但是臉上依舊嫌棄。
“我不這麽說,恐怕還入不了張大娘子的眼,張大娘子也未必肯出來看上一眼。不過我不認為我的瓜稱不上撫州第一之名。”張鶴笑道。
張春知道她在變相誇自己,也不跟她多廢話,道:“一筐三十文,這六筐全要了。”
張鶴來這裏一年也已經了解了這裏的物價,如今正值和平的時代一文便等同于一塊五,而她一筐茄子有四十來根,加起來也有三十多斤。以如今的物價,一筐三十文倒也正常。
張鶴微微一笑:“六十文一筐。”
張春眯了眯眼:“你賣的金瓜不成?”
“我從清河村來。”
“那又如何?”張春道。
“清河村距此三十餘裏,而我采摘瓜果也需要一段時日,可是我的瓜果至今如剛采摘下來的這般鮮嫩,張大娘子不妨和城郊送過來的紫瓜比上一比。”
張春凝神盯着她看了好一會兒,心裏想着去買新鮮食材的人也該回來了,便讓李清貴進去拿兩根茄子出來比較一番。李清貴拿出來的茄子長約一尺,上面有被鳥啄蟲子留下的凹凸不說,還有壓痕,有的茄子的茄眼一看就知道采摘得晚了,肉已經長老。
這一比較,誰的茄子好就一目了然了。張春心中郁悶,斥責那進購食材的人:“怎麽挑這麽老的瓜?這要是讓人吃了不滿意豈非砸了我的招牌?!”
李清貴忙幫那人說話:“大娘子,這城中的哪兒賣的紫瓜不這樣啊,以往也都是這樣的,也沒客人說什麽不是?”
張春斜睨着張鶴:“你若是日後能每日供我三筐,我便以四十文一筐的價格與你定了。”
“六十文。”
“四十五文!”
“五十五文。”張鶴退了一步。
“五十!”
張鶴還待加價,李清貴忙道:“張二郎,俗話說多買則多送,我們買你這麽多,你怎麽好意思要那麽高的價格呢?”
張鶴的眼骨碌轉了一下,道:“不如這樣,我一次性供你九筐,每三日來一趟。畢竟我住的遠,來回一趟太麻煩了,而且我親自送來倒省了你們的時間,所以我四十五文賣你們如何?”
跟張鶴每日送不一樣,茄子在三天之內都還能保持新鮮,過了三天雖然還能吃,但是就老了許多,也不值得那個價格了。張春還想往下壓一壓,但是考慮到張鶴每日送來也不容易,就應下了。
“你有九筐?”
“實不相瞞,我此番帶了九筐來,還有一些在腳店存放着。”
“好,你送過來。讓掌櫃給你結算。”張春說完就回到後廚去了。
張鶴松了一口氣,又不忘感謝李清貴一番。李清貴笑道:“謝什麽,這還是因為你的瓜好!”
張鶴等他們将這六筐茄子換下後,假裝到腳店去,随後到無人之處又裝滿了三筐送到張家園子正店來。掌櫃給她結算了貨錢後,她拿着沉甸甸的錢想試一試能否存放進系統倉庫中,畢竟這錢是外來之物,依照系統倉庫的使用規則,外來之物放不進去。茄子之所以能放進去是因為它的種子來自于系統倉庫,本來就是系統之物。
試了一下,張鶴發現手中一空,而系統的錢中多出了四百零五文來。像是發現了什麽驚奇的東西,張鶴一下子睜大了眼睛:“這怎麽可能!”
這錢不是外來之物麽?張鶴仍舊還沒回過神來。她摸索着身上想再尋找一樣東西試一試,抓到了竹筐,她趁四下無人就想一試,發現卻行不通。
“難道,除了系統的種子種出來的果可以放進去以外,因這些果而獲得的錢也能,除此之外都不行?!”張鶴暗暗琢磨着。
她實在是想不通,也只能這麽說服自己了。畢竟這系統倉庫當初是怎麽出現的,她可是一點都摸不着頭腦,至今除了能用它催生種子發芽、育苗以及存放果實以外,便發揮不了什麽作用了。
趁着還有時間,她在撫州城的酒樓裏逛了一會兒,又成功賣出了十幾筐茄子,而後買了些幹糧在路上吃就駕着牛車回去了。因為系統的特殊性,她也不得不妥協,每三天就來一趟,好在她越來越能承受路途的颠簸,而且待她賣完這些茄子,她就再也不那麽傻,一次性種這麽多茄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 驢哥兒掐指一算,三十畝地(等于現在的二十四畝)收入二十七萬,還可以。
題外話:方便面沒下過地,一切農作物的資料來源于百度,所以可能有些地方與現實不符,請勿考據,看着開心就好_(:з」∠)_
感謝九爺扔了1個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