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賞菊會

轉眼十五月圓夜,付林城賞菊大會千秋盛況。西邊的中央曠地上,成排的菊花彩色紛呈。清風月白碧玉臺,太真含笑撫醉歸。紫霞萬縷青星玉,黃河九曲盡朝晖。

因為千年靈芝的相助,古桐勉強可以随意行動。七人成行,不時看見以菊為題的詩句,謎語。

四周花燈熠熠,不時煙火絢爛。

不大多會兒走到一個賣燈籠的小攤前,小攤老板嘻嘻笑道:“各位公子小姐,提個詞吧。菊花佳節,許願祈福。”

花鳳凰不解道:“什麽許願祈福,你不是賣燈籠的嗎?”

小攤老板答道:“自是賣燈籠的不錯,只是我這燈籠可不一般。看見我身後的這棵大樹了嗎?這是嫦娥仙子所住月宮上遺落的月桂樹種子長成的,直通廣寒宮。你們将心願寫在燈籠下的紙條上,再将燈籠挂在樹上。廣寒仙子心善仁慈必定會保佑你們心想事成的。今日又是賞菊大會,若是能以菊花為題寫上,那就更好了。”

聽起來倒是挺有趣的,花鳳凰擡頭望了望月亮,還真覺得圓月含笑。“那好,給我拿一個。”

小攤老板見上鈎了,急忙将燈籠提在了手上,另一手伸出,笑道:“謝謝,五文錢一個。”

花鳳凰這才想起自己已經是身無分文了,冷冷一嘆就此作罷。後面忽然有人伸手遞上了一錠碎銀子。道:“每人一個。”

花鳳凰想了想,這所識得的詩詞有限,一時還真想不出什麽關于菊花的詩句。想了片刻,終于想起了一個代表人物,陶淵明。微微一笑,連忙寫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寫完後沾沾自喜地看了片刻,轉頭偷瞄了一眼旁邊的郝請。見他題上:桂白發幽岩,菊黃開灞涘。運流方可嘆,含毫屬微理。而另一邊,上官閱擱筆提起寫的卻是:今日雲景好,水日秋山明。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古桐的最是意外,只見她提上的是: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這一首行軍九日,悲壯思親。怎麽會是一個女子所提,好奇地看着她。古桐知她疑惑,解釋道:“這是我時常聽軍營裏的士兵們念的。”

青娥害羞就不強迫了,桂兒想了半天擱下筆決定還是不提了,就屬平旦有意思:只兩字,菊花。

七人将小燈籠挂在了樹上,轉身離去卻見許多人朝着一個方向跑去,這有熱鬧自然是要瞧瞧了。

人群聚在了不遠的一個小湖前,湖上豎着六根長杆,上面各挂着一個錦囊。前面有十二塊浮木随意飄動着。岸前的七根短樁。,一根在中間,兩排六根分立于旁。随着流水,略有晃動,看來并未紮穩。

一名男子見人聚多了,信步走了出來,敲了一聲銅鑼朗道:“我家主人喜好機關,趁着今日佳節,設了這七巧蓮花樁,讓大家熱鬧熱鬧。你們看到遠處的六根長杆,上面挂着的每一個錦囊裏都裝有一支紅玉鎏金釵。每一支都價值百兩。若是有誰能破解機關,成功從長杆上取下錦囊,回到岸邊。那裏面的金釵就是誰的了。但有一點,途中不能落水。一落水便算棄權。”

這等天上掉銀子的好事,誰人願意錯過。片刻就見一名身穿綠色绫錦的男子咻的一聲便飛上了短樁。不想他剛一站穩,跨腳躍上右邊的短樁。正欲一個沖刺連踩前邊的短樁一躍而試,忽然腳下一個不穩險些滑入水。綠衣男子急忙穩定心神,就見兩排短樁随着水波向四周游開。木樁移動,站在上面自然是不穩。綠衣男子想起中間的短樁是穩的,急忙一個轉身向中間躍去,卻不想這腳下一動,六根木樁受了點力便随着加快了速度,連連擴散開來。失算了距離,這一腳落下便踩了一個空。

随後有幾人覺得有了前車之鑒,看通了些許經驗,或許不踩這根,可以試試踩那根。于是接二連三的勇往直前,就換來了撲通撲通的落水之聲。花鳳凰略帶惋惜地上前看了看湖面,只見兩排的六根短樁如水波飄蕩,幾人落水後,水面漸漸平息了下來,兩排的木樁就又向着中間慢慢地靠攏了過來。忽然靈光一閃,走回六人中間。道:“我知道怎麽過去了。”

可六人卻毫無所動,他們過來不過是想湊湊熱鬧,對那什麽金釵并不感興趣。唯有花大小姐此刻身無分文,天上掉下這麽大一銀子,怎麽能不極力争取。勸道:“難道你們不想試試破解這個機關?”

郝請饒有興趣地問道:“那好,你先說說怎麽破解?”

花鳳凰将六人聚齊,竊竊私語一陣,六人恍然大悟。或有想通的,或有早就明白的,還有不感興趣的。

郝請道:“你這只是第一關,還有第二關如何到達那六根長杆。”

花鳳凰看來那些浮木也是頗為為難,可見郝請眼中很是不以為然,索性豁出去了。“你們不去,那我另外找人。”剛走出一步左右同時被人抓住。回頭一看,左邊上官閱,右邊郝請。兩人對視一眼,滿含敵意。

上官閱先開口道:“試試無妨。”

郝請道:“不過就是個小小的機關而已,哪裏有過不了的道理。”

于是在兩位大哥的帶領下,随衆參與。花鳳凰借用一塊長板,先慢慢地走上了七根短樁中間的那一根。她剛一站穩,圍着的六根短樁便如離弦歸位。固定在了原本的位置,絲毫沒有浮動。随後古桐,青娥一一躍上了離岸邊最遠的兩根。平旦和桂兒因為不會武功,所以安排在了中間。兩人随後便要走上,忽然一把折扇擋在了面前,回首一看,正是白索白公子和他的兩大護法。

揚塗擋在了兩人面前,白索和烏之之立刻踏上了短樁,分別站在古桐和青娥身後。

“娘子,放心。我會保護你的。”白公子自以為是道。

花鳳凰見狀,想起那日的相救知恩,一時兩難。可見古桐有難,卻忍不下袖手旁觀。試着伸手到白索的背後,不想旁邊烏之之早有預見,冷冷道:“小姑娘,小心別自食其果。”

古桐回了一個白眼,轉身就是一掌。白公子急忙向後傾,搖搖晃晃,眼見就要掉落,卻又輕輕松松地站直了起來。兩人水上過招不離樁,你來我擋忙躲閃。湖面粼粼波光亮,怎及雙眼火焰纏。忽而一個翻雲手,古桐撲空險落樁。白索覆雨一招擒,伸手及将美人攔。不料古桐側身翻,寧可落水也不前。幸有青娥施援手,有驚無險過平安。

一番輕招小鬥,岸上觀者驚呼連連。上官閱臉上微沉,輕腳一點落在白索身後,道:“白公子若是熱情不減,不如到湖裏清醒清醒。我們并不介意,以多欺少。”

白索微微眯着月牙眼,道:“本公子嬌身肉貴怎麽受得了這等風寒,心領了。”

樁上七人,除開一個不會武功的花鳳凰。其餘四人都是武功高手,雖然烏之之武功最為厲害,可是雙對一,且在這樁上,那可就不一定了。更何況雖然白公子自傲,但是卻并非盲目自大。這裏畢竟是中原,對于他這個異族人來說還是有點劣勢的。

七人站定位置,就見前面十二塊浮木彙集,變成了齊整的兩行。古桐和青娥分別踏了上去,雙腳剛一離開木樁,就感覺腳下的浮木快速地向兩邊游開。兩人下意識雙手拉緊,慢慢地找到了平衡。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了一,兩塊,發現沒有異常便松開了手。慢慢地再跨向了第三塊時,只感覺到腳下的兩塊浮木瞬時地向兩邊移開,當兩人感覺到晃動,想要再一次拉緊手時卻已來不及,眼見兩人即将落水,上官閱正要躍起。前面白索和烏之之已先一步。兩人知第一塊浮木會晃動,便以第二塊借力,不想第二塊晃動的更加厲害。他們來不及細想,紛紛施展點水輕功,各自抓住一人借力只能先帶回岸上。

如此一來四人便都算棄權了,剩下的就是上官閱和郝請。方才看得清楚,這兩行浮木是由腳下的六根木樁定位的。浮木共十二塊,兩截六塊,各對應木樁的位置。每起一人,就會浮動兩塊。要踏在上面,就必須要有兩個人伸手互相借力支撐。換言之,此刻他們若是想順利地到達對面取得錦囊,就必須一路上手挽着小手。

花鳳凰自然也看出了當中的玄機,見兩人遲遲不肯上前。惋惜着到嘴的鴨子就要飛了,弱弱地問道:“要不,就當我們輸了。”這話哪裏是放棄啊,明明是以退為進。

對于一向不認輸的郝請來說,這樣莫名其妙的失敗可是人生的奇恥大辱。更別說,他在走上來之前就已誇下海口。

而上官閱雖然看着溫和,卻也是個追求完美之人。從來都沒有半途而廢這一說。

兩人慢慢走到了第三根木樁,停頓了片刻卻始終沒有下文。花鳳凰看着心裏癢癢的,卻只能幹着急。感覺等到月亮都要回家了,才見兩人不情不願地伸出了手,勉強碰在了一起。可當踏在第一塊浮木上時,也只能小手拉着小手了。

風清雲揚,行雲流水。只見兩人風馳電掣一般,眨眼間便是一個來回。待花鳳凰反應過來後,已被兩人回程順帶攜上了岸。瞬間便好像觸電一樣,各自退開了三步。互相背面伸手将錦囊遞到了花鳳凰面前。

花鳳凰喜不自勝,兩個錦囊兩根金釵。迅雷不及掩耳,快速攬入懷中。慢慢地打開錦囊,只見裏面金光熠熠,直感覺銀輝閃閃。嘿嘿笑道:“多謝各位了,今天晚上我請吃飯。不過他付錢。”伸手指着白索道。

白索看在古桐的面上自然是不能推辭的,有損佳人心中形象,樂而為之。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