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先帝駕崩

三月初六, 皇帝病勢危重, 衆宗親商議後決定, 讓幼太子與姜老太師的孫女姜玲成婚, 以期能為皇帝沖一沖喜。

雖只是為沖喜,但到底太子娶妃還是一樁大事, 辦的也很是隆重。

不止有重臣宗室等人在邀宴之列,就連淩雲閣宮學中的學生們, 也都被盡數請去了觀禮與宴。

只是太子與太子妃都尚年幼, 這個婚禮再熱鬧也只能是個形式。

長公主也送了一份禮, 不是太顯眼,也不會太落了身份。

這日沖喜之後, 皇帝的精神果然好了不少, 衆人見狀也稍稍松了一口氣。可才過去沒幾日,皇帝卻忽然又不行了,待太醫再來看過, 都搖頭道無能為力。

衆人心知,此次怕是再沒辦法了。

嘉平二十九年, 三月十一日的晚上, 所有在京的皇室宗親被齊召聚于宮內, 跪守在皇帝殿外。

內室裏。

幼太子攜太子妃姜玲,與弋陽公主一起跪在離床榻不遠的地方,皇後坐在皇帝床沿邊,望着皇帝灰敗的臉色,低聲啜泣不止。

皇帝睜着眼, 眼中是一片不可分辨的渾濁,他直直地看向上空,像是在望着帳頂,又像是在望着什麽更遠的地方。

他喘着,聲音虛弱地喊道:“母妃,母妃……母妃救我……”

皇後聽見這聲音,連忙去握住皇帝的手,忍着哭聲道:“皇上別怕,我在這裏,我在這裏守着皇上呢,皇上不要怕……”

皇帝的眼瞳虛散着,卻還能聽見聲音,将頭挪向皇後那面,繼續大喘着氣,滿是恐懼地弱卻又怕人聽見一般,低着聲音不停地叫喊道:“母妃……趙琛他……他來找我了……他要我死……趙琛……母妃救我……”

皇後邊掉着眼淚,邊只聽見皇帝喊“趙琛”兩個字,便懵懵無知地道:“趙琛?皇上可是在叫端衍嗎?”

皇帝好像是聽懂了皇後說的端衍兩個字,霎時緊緊抓住皇後的手突然就松開了,人也跟着砸回去了床褥上,似乎是力竭了一般。

Advertisement

皇後卻以為自己是猜對了,便擦着眼淚,站起來道:“皇上別急,端衍就在外面候着呢,我這就去叫她進來。”

皇帝沒有動,仿佛是聽不見了一樣。

沒一會兒,皇後就将長公主叫了進來,她擦了擦眼淚,輕聲道:“端衍,你皇兄他想和你說說話,你去吧。”

長公主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床榻,點了下頭,道:“好,我知道了。”

皇後看長公主向床榻那邊走了過去,便起身拉着幼太子和弋陽公主走到了稍遠一些的地方,但是也并沒有出去。

長公主走到床榻邊,出聲叫道:“皇兄,你有話要和我說嗎?”

皇帝睜開眼,這回比先前清明了許多,但待他一看清長公主的臉後,眼瞳就因為恐懼而兀然放大了,喉間嗬嗬地想要發出聲音,卻只有斷斷續續的一兩個字音:“趙……趙琛……你,死……不要……”

長公主微翹了下嘴角,冷然無比,輕聲道:“哦,原來皇兄是想起我五哥來了嗎?”

“趙琛——我五哥的名字,原來皇兄還記得啊,我以為皇兄早就忘了呢。”

皇帝張大嘴,眼睛略向外凸出,額頭的筋絡暴起,臉色憋成醬紅色,道:“你……趙琛……琛……不是我,你自己……是你自己,你自己找死的……”

長公主冷笑了一聲,俯身下去看着皇帝,眼中是一片寒霜,她道:“到底是他自己死的,還是皇兄你殺了他,難道皇兄都已經忘記了嗎?”

“你和你母妃,害怕我五哥長成,害怕他日後一朝坐上你如今的這位置。”

“那匹馬,那個斷崖,二十七年前的那一切,當真都只是個意外嗎?”

皇帝聽見長公主的聲音,似乎又清醒了一點,看着長公主的臉,帶着驚懼的神色倉惶追問道:“你……端衍……你知道什麽了?你,你都知道了嗎?”

長公主微微一笑,笑裏卻毫無笑意,她道:“是,我都知道了。但也不過,只是些我早就該都知道的事情罷了。”

皇帝費盡全力地想要伸出手去抓長公主,他面具猙獰,暗沉沉的紫紅遮掩住臉上原來的灰白,道:“端衍,你與我立過誓的……你不能……絕不能!!”

長公主直起身,往後退了半步,她就居高臨下地看着皇帝,道:“不能?為什麽不能呢?”

“這個位置,本來就該是趙琛的。”

“我五哥是趙琛,我也是趙琛。既然如此,我拿回本就屬于我自己的東西,又有何不能呢?”

“你若是想來索命,我也等着。不過在你來之前,還是先将你的這條命還與我五哥再言其他吧。”

說罷,長公主就又向後退了一步,轉過身,重新換上一副憂心的神色,走過去叫皇後道:“皇嫂,皇兄他在叫你,你過去看看他吧。”

皇後聞言便連忙跑了過去,幼太子和弋陽公主也想跟過去,卻被長公主橫臂攔住了。

他兩人齊齊看向長公主,問道:“姑姑?”

長公主放下手,神色淡淡道:“皇兄與皇嫂恩愛一生,這個時候,還是讓皇嫂她單獨送皇兄一程吧。”

幼太子和弋陽公主聽長公主這樣說,便也就沒有再要過去,只站在原地,向着皇帝皇後的那方向看着。

而如今身為太子妃的姜玲卻是站在最後,低低地垂着頭,稍有些長的額發遮住了她的臉,什麽表情也看不清楚。

長公主瞥了一眼姜玲,翹了下一側的唇角,但是很快便放了回去。

榻邊,皇後緊握着皇帝手,哭着問道:“皇上,您可還有什麽話要交代于我的嗎?我都聽着,你說罷。”

皇帝狠狠地攥着皇後的手,将眼睛瞪得有些凸出,萬分艱難地吐字道:“你,趙琛!殺……殺了她!”

皇後聽清楚後,先是一怔,複才又問道:“皇上說……要,要殺了誰?”

“趙琛……端衍……殺,為延兒……為我江山……一定!殺了她!端衍……趙,趙……”最後一個字音再未能說盡,皇帝撒開皇後的手,整個人失了生息,如一棵被伐倒了的枯樹一般,落去床榻上,落去塵土裏,再不能立起來。

……

嘉平二十九年,三月十一,暮春之中,孝仁帝駕崩于明宣殿。

由端衍大長公主下令,禁閉宮闱封鎖城門,小斂之後,便宣召京中百官會集于宮中,于宗親之後行哭拜之禮。随後,謹遵先帝旨意,扶幼太子趙延登基繼位,新帝慈孝,特下明旨令不改年號,仍續嘉平。

新帝即位後,親送先帝梓宮安入陵寝,又扶先帝靈位送于太廟。

此後,京中派出特使,将先帝駕崩之訊傳達了各府州,舉國上下為先帝居喪二十七日。

期滿,脫除喪服,又擇了吉日四月初十,為新帝行正式的登基儀典。

儀典之上,衆臣隊列而站,肅立于下。

姜鳴平與徐知源奉衮冕進殿,經丞相取衮冕加于新帝。

新帝着成衮冕之後,再待經丞相與姜鳴平及徐知源三人歸入班隊中,就有宮人高聲唱道:“跪!”

“三叩首!山呼萬歲!——”

衆臣齊齊跪下,三叩首于地,再盡起身,躬身向着皇位上端坐着的卻将将才年滿十歲的新帝,高高呼聲叫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呼聲似乎要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卻又似乎只能在這一方天地裏盤桓到歇止。

但無論這邊是如何地正聲勢浩大着,那邊的府裏卻仍然是一派寧靜安和的光景,仿佛任誰也不能打攪了。

大長公主府。

經雅執着一顆黑子落下,看了一眼自己對面的大長公主,問道:“今天這樣的日子,殿下不去,可行嗎?”

大長公主淡淡挑了下眉梢,拈着白子落下,反問道:“為何不行?”

經雅跟着她又落下去一子後,才繼續道:“先帝駕崩,其他諸位王爺,除瑞王外,盡在封地不能回京,殿下您……”(請加君羊:壹壹零捌壹柒玖伍壹)

“啪——”

在一顆棋子落定的清脆之聲後,長公主截斷經雅的話,道:“我贏了。”

經雅垂下眼去看棋局,頓了一頓後,将手裏的那一枚棋子扔回去棋盒裏,嘆了口氣,道:“殿下棋藝超群,是我不敵。”

大長公主笑了一聲,擡手去點了下經雅的眉心,道:“分明是你不專心。”

經雅無奈地由着她點了那一下,又自己伸手去摸了摸被點到的地方,才放下來手,道:“殿下,喻瓊前兩日遞回來消息,說從京中到廬陵的一路已經全都清理過了,過幾天她就會再動身,向嘉州那邊去了。”

大長公主點了下頭,道:“好,我知道了。”

經雅邊去收拾棋局邊問道:“殿下可是準備要出行嗎?”資源整理:未知數

大長公主看着經雅,笑着說道:“是啊,最多再過半個月,或者再等那麽幾天,就該要動身走了。你呢,可想不想與我一同去呢?”

經雅也算是摸透了大長公主的性子,便只抿着唇角,看着她,微微笑了一下,看似乖順無比地回道:“我聽殿下的。”

大長公主果然是拿她沒辦法了,只好搖着頭嘆道:“你啊……”

作者有話要說: 小修了個時間~

另外關于長公主的名字問題:兩個字的官方名字就是趙琛沒錯啦,至于三個字的名字将會在今年十一月殿下的成年禮上公布,大家可以繼續留意追蹤喲~愛你們,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