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章節
而行。
順安皇帝向來寬宏仁慈,勤政愛民,很少殺人砍頭,這是即位以來最慘烈的一次刑戮,可見宮變事件惹動了皇老子的雷霆之怒,火燒九重天。
殺一百只雞,儆二、三只猴。
逼宮一案牽連甚廣,老皇帝事後清算,難得下了狠手清洗二皇子黨羽,殺的殺,貶的貶,流放的流放,統總數百人之多,朝野風聲鶴唳,與兩位皇子曾往來者要不縮頭縮腦裝鹌鹑,便是加入口誅筆伐的口水大軍,只差沒把他們的祖宗八代全罵進去,因為祖宗八代全是皇帝,罵了可能掉腦袋。
宋璋生母淑妃受其牽連,貶為嫔妃品級最低的才人,宋琥生母魏貴嫔參與謀劃,裏應外合,黜為奴籍宮婢,二女一并打入冷宮,母家魏氏一族涉嫌此次謀逆案,人證物證俱實,百口莫辯,落了個抄家滅門的下場。
不久之後,魏氏倆女同日于冷宮自缢。
可嘆深宮絕情多恨,昨日紅顏終成明日枯骨。
一個月以來,常可在官道上看見一車車拉去流放的男女老幼,一時間滿京城沸沸揚揚,茶餘飯後無不議論紛紛。
此外,另一個閑嗑牙的熱門話題,是賀家九子回京城了。
賀家兒郎個個皆為人中龍鳳,尤其排行為麽的賀容玖,百姓說賀九郎武功極好,長得也極好。
嗯,長得極好這點,才是百姓的談論重點。
都說人民大衆是膚淺的,看人看臉古今皆然,姑娘姊妹們莫不同聲一嘆:“郎俊甚好,奇貌者擾。”
翻譯成現代白話文:“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喂!)
提起賀容玖,當然得先說說賀家。
賀家二位老爺子原本是綠林好漢,在大紹北境占地立寨,成為土匪窩頭目。
俗言富不過三代,皇朝亦是如此,當年大紹不再是十八世德治帝的太平盛世,十九世太平帝尚能維持盛世基業,然而二十世長平帝時期由盛轉衰,外戚專橫,權臣亂政,中央及地方官員多有貪渎,橫征暴斂民脂民膏,百姓空竭苦不堪言,邊疆蠻夷觀之而蠢蠢欲動。
Advertisement
長平帝在位末年,天災人禍不斷,諸臨國與蠻夷再度侵地掠奪,導致二十一世貞武帝繼位後,窮兵黩武動費千萬計,四方伐夷征戰,卻勝少敗多,許多流匪與反賊趁火打劫,天下幾乎亂成一鍋粥,國勢幾乎一度傾如危巢。
彼時狼煙四起,烽火殃及萬民,流離失所者無數,不得已之下,攜家帶眷投靠賀家寨,寨民從成百上千,漸漸聚攏為成千上萬,坐擁一方草莽勢力,對朝廷來說無異于芒刺在背。
貞武帝欲派兵伐寨,然而兵疲馬困力不從心,加上邊防告急,只好采納大臣的意見轉為招安,順便充實國家兵員,一舉二得,雖然貞武帝比較想把賀家寨殺個雞犬不留。
賀大老爺當年意氣風發一呼百應,某些有心人慫恿他自立為王,或者幹脆起義奪取天下,他雖書讀不多,卻是個極有見地的人,深思熟慮後,決定接受朝廷招安,讓衆多寨民們不再飽受戰亂颠簸之苦。
朝廷的招安條件相當優沃,除了正名賀家寨為賀城,雖列屬朝廷管轄地,但享有部份自治權,并封賞高官厚祿,賀大老爺賜爵位為北安郡伯,職任天狼大郎将,二老爺為北忠縣伯,職任野騎中郎将。
山寨兄弟不計家眷共八萬餘人,分成二部編入兵馬匮乏的鎮北左右軍大營,賀大老爺入左軍,賀二老爺入右軍,二位賀老爺積極招兵買馬,汲汲經營數年,掌握了鎮北軍權,屢屢打退犯境的勾黎國,将最危急的北疆守得鐵桶相似,銅牆鐵壁滴水不漏。
貞武帝龍心大悅,再次大行封賞,晉封賀大老爺為北安侯兼天狼将軍,二老爺為北忠郡伯兼野騎将軍,并将鎮北左右軍合而為一,命名天狼軍,人們私下稱其為賀家軍。
當代民間童謠如是傳唱:“天上有天狼星,地上有天狼軍,打得阿離哭唧唧,阿官拍手笑嘻嘻。”
阿離暗指勾黎國,阿官則是皇帝。
貞武帝好大喜功,性格剛愎好鬥,時常禦駕親征,最後一次不顧衆将勸阻,自認骁勇善戰,親自帶領士兵沖鋒陷陣,幻想自己是橫掃千軍的蓋世英雄,享受浴血奮戰的快感。
然後,就挂在戰場上了,妥妥地被自個兒的愚蠢害死。
幸好當年的國勢已漸漸挽回,二十二世順安皇帝繼任,力求國泰民安,與諸臨國協議息戰止伐,并送出幾個妹妹去和親,勵精圖治,日夜勤政,大紹朝方有起色,盡管遠遠比不上德治盛世繁華,至少能讓人民休生養息,重拾安居樂業的生活,直至近年愈趨欣欣向榮,重現歌舞升平的榮景。
這其中不得不說賀家功不可沒,甚至可說是居功厥偉,天狼軍南征北伐,平叛亂,殺賊冦,出師必捷戰績赫赫,待天下大局穩定了,又鎮守國疆固若金湯。
賀家兒女無有纨褲,連女兒都巾帼不讓須眉,設立了女兵營。
然而賀家人生性不喜受拘束,第三代九個孫子并非全吃官家飯,除了賀大郎戰死沙場,賀五郎、賀七郎選擇混跡江湖,賀二郎留守賀城祖家,主掌宗家世族,賀四郎經商,負責管理賀家衆多産業。
出仕者有四子,賀三郎入朝為禦吏臺侍中郎,賀九郎跟随父親從軍,從九品副營尉做起,帶領七殺軍立功無數,三年即擢升為五品校尉。
此外,賀六郎為輕騎将軍,率兵鎮守西疆,賀八郎為京畿大營總教頭,賀家在文臣武官中皆有政治勢力,尤其是賀容玖的父親賀天樞獨領三十萬天狼軍,握有實際軍權,別更提賀老爺子為在朝元老,麾下将帥以他馬首是瞻,兵部尚書都得禮讓他三分。
賀家掌握軍政大權,勢力涵蓋大半個朝野,縱使非賀家一派,對其亦要退讓,順安皇帝自然對賀家心懷忌憚。
順安皇帝采取了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收攏與控制策略——聖旨親召賀大老爺的嫡女瑤光入宮,冊封四妃之一的德妃。
賀氏德妃與魏氏淑妃地位相等,協助皇後掌理六宮,前者武家出生,後者百年士族,皇帝的用意不言而喻,讓這兩家無論在前朝或後宮都能互相制衡。
賀大老爺成為皇帝岳父,晉封為北安公兼天狼大将軍,留京上殿議政,爵位世襲三代,其他賀家在朝子弟皆升一級,賀容玖的父親賀天樞晉封鎮北将軍,代父接掌天狼軍。
賀家成為皇親國戚,玉堂金門,權勢更加如日中天,人人都想巴結。
12
不過賀家兩位老爺子都深明兔死狗烹的道理,為避免太過樹大招風,二老爺早早告老還鄉,留大老爺繼續在京城護庇著兒孫們,誰知皇帝會不會一朝翻臉不認人,設計搞垮賀家,如同現在搞垮魏家一樣。
“皇上老早就想除去魏家了,利用親生兒子順勢搞掉這個三朝權貴,心夠狠,手夠辣,不愧是先帝生前最忌憚的兒子。”賀國公撫須淡然道,歲過古稀之年,早已看盡世態炎涼,無什好大驚小怪的了。
“外公,您說我現在應該怎麼做?”宋瑞問。
宮變事件過去一個月了,局勢大致穩定下來,然人心餘波蕩漾,今日朝廷休沐,宋瑞特地到國公府訪視老人家,企圖試探賀國公的想法和態度。
自從宋璋和宋琥中箭落馬後,他不由起了心計,如今剩三個皇位候選人,只要打敗宋瓏,踢開宋琅,那麼他就是最後的勝利者了。
他的第一步,當然是爭取外祖家的全力支持,賀家權傾朝野,自然勝算大增。
“該做啥就做啥,問我做麼?”賀國公不以為然。
“現在孫兒和大皇子共同掌朝,總得多想些未來的事,以免行差步錯。”宋瑞語意迂回的說道。
賀國公人精似兒的,哪會聽不出他的話中之意,不太耐煩他說話總是吞吞吐吐的,男子漢大丈夫當有話就說,開門見山的問他:
“你想當皇帝?”
“孫兒怎敢如此妄想。”宋瑞急忙否認,欲蓋彌彰。
賀國公哪會看不出他的心思,再問道:“可和你娘說過?”
宋瑞頓了下,曉得自己被看透了,只好坦白回答:“母親不甚贊同。”
“你娘是對的。”賀國公點點頭,對被迫入宮的女兒充滿愧疚,可對這個血統尊貴的外孫并不特別喜愛,他的性子樣貌都像那個善于虛與委蛇的皇帝,不太像豪邁直爽的賀家人。
“不瞞外公,孫兒也有成就大業之心,只願還我大紹盛世。”宋瑞态度義正嚴詞,話理冠冕堂皇。
“呵,話說得可真好聽。”賀國公讪然一笑,故作沉吟狀,說:“你想當太子、當皇帝的話,也不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