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仙君,你歷經磨難,今日終得道為仙,成為一方神官,望今後好好為天庭效力。”
天帝端坐于仙座上,對新晉飛升的帝君寄予厚望。一旁的仙界同僚已經迫不及待地圍過來攀談,恭喜聲不絕于耳。一名熱情的神官已經拉着帝君的手要帶他去參觀新分封給他的宮殿和人間轄區。
帝君忙止住身前人的腳步,拱手對着天帝行禮說道:“天帝厚愛,在下感激不盡,只是吾尚有牽挂在人間,還望天帝能将我遣返人境。”
一言既出,四下嘩然,這千百年來多少人間君主門派修士窮其一生都想要沾上一點仙氣,還從未見過有誰是得道之後不想做神仙的!天帝頗為困惑地捋了捋胡須,确認道:
“仙君此話何意,你自十八歲登基以來憂國憂民,一統了燕雲十六州,收複了琉球島,蒼州幹旱冀州水患無不盡心盡力,萬千百姓免于受苦殒命,實乃無上功德,因此本座才選中你做下一任神官。你可想好了,侍奉天庭便可永享壽命,長生不老,一身修為也将帶來無邊神力,從古自今從未有人不想要如此榮光。”
下首的帝君低下頭,恭敬地答道:“回禀天帝,在下幼子尚不足七歲,治國理政實在吃力,況且”帝君抿了抿唇,想到了那雙堅毅又柔情的眼,“況且,我的将軍為救我一命身受重傷,生死未蔔,我如又何能在天庭獨享榮光。還望天帝成全。”
“還望成全...”隋毅将紙上的字念出聲。
“你不許看!”趙筠一把趴在桌上用手臂遮住手稿,他寫這出戲本免不了要将帝君塑造成勤政愛民千古難遇的一代明君,這麽變着法地自己誇自己,臉皮薄如斯的趙筠自然是不好意思的。再加上他寫着寫着就不自覺地帶上了對隋毅的情,從一些語句裏總能窺見那麽一點君臣暧昧,因此他更加不好意思讓這人看到了。
隋毅也不為難他,大方地又站直了身子。無妨,畢竟他在嚴城的茶樓裏已經将故事聽上好幾回了。他打趣地說道:
“先生如今這出《同心緣》傳遍了神州南北,可比當年咱們看的《仙俠英雄》還要廣受歡迎呢。不能給自家人個優待,讓我先飽飽眼福?”
趙筠慌忙整理着手稿,聽他這麽一說,臉又兀自紅了。說起來他們已經成過親,可不就是一家人麽。家人這個詞語是多麽溫暖,除了父皇母後和昱兒,是隋毅填補了他心中多年的空白,讓他無論面對天大的艱難險阻,也能有信心去化解面對。
“對了,還有一件事,需要你幫忙。”
隋毅眼神示意他有什麽要求都盡管提,無需如此客氣。趙筠也就天馬行空地描繪了一番自己的設想。隋毅凝思半晌,颔首道:
“可以一試,商隊見識的奇人異事多,說不定可以找着你要的能人。”
蔣府書房,跳動的燈火映照着蔣勤皺緊的眉,那出《同心緣》果然如他所料隐藏着陰謀,只是醞釀到如今的态勢方才顯現出來。
百姓們已經開始在傳,說那戲中的帝君就是已經駕鶴歸西的先帝趙筠。因為最新的章回裏提到了燕雲十六州和琉球島,這不像之前那些編造的地名,這些确是景國真實的州郡和島嶼。再加上戲文裏講到的蒼州幹旱和冀州水患,以及十八歲登基的年輕帝王,一切都與趙筠的治國經歷相符。
Advertisement
“廢物!一群飯桶!”
蔣效羽一把推開書房門,将身後剛彙報完的手下揮退。眼神仍帶着兇光地投向書桌後的兒子,生氣地大聲喝道:
“都反了!反了!是不是西北在搞鬼!百姓如今都把趙筠當做神仙來看!他這是想要做什麽?你說,咱們該如何反擊?”
蔣勤沉默不語,對方下了頗大一盤棋,且布局已久,如今落入被動,他一時半會真沒想到什麽好的化解之法。
蔣效羽見他不說話,也不再同他商量,直接叫來心腹傳令下去:
“即刻起,京城所有茶樓戲園子一律不許再上這出戲,違令者收押!”
蔣相狠厲地磨了磨牙,妄圖用粗暴的辦法一把抓,讓這些不利傳言無法再散播。蔣勤心裏卻隐隐覺得不妥,景朝近幾任帝王都是寬松治國,從未搞過什麽文字獄愚民政策一類的,因此景朝民風開放,民衆都喜歡瞧熱鬧湊熱鬧,也對酷吏政治毫無認知和畏懼。強行壓制傳播,也難以收到期望的成效。
而據他推斷,趙筠接下來恐怕是想要上演一出峰回路轉,死而複生。
世人皆有前塵往事,可一旦結了仙緣,就得斷了身前身後事,做一位超脫俗世的神。像帝君這樣忘卻不了凡塵,心中存着牽挂的,天帝也知強留不住,任他拜別後在送仙臺毫無留戀地一躍而下。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等帝君回到将軍養傷的西北大營時,已是一別數月。大将軍上次除魔之鬥傷勢過重,如今在病榻上只殘存着一口氣,眼見着就要不行了。帝君散去自己一身修為渡給他,救活了命懸一線的将軍。
雲福樓的說書先生本是個安于現狀的小老百姓,許是英雄俠義的故事這輩子講得多了,竟然在此時也生出一種壯士般的意氣,不許他講書,他就把新的章回抄上個七八份悄悄散給癡愛這戲的鐵杆聽衆。這些得了臨本的聽衆再謄抄了傳給別人。一些印冊子的小作坊得了戲本,連夜用刻板一刷,嘩啦啦幾百份第二天就上了街。
故事就是這樣,越是不讓人說,就越是引人好奇。《同心緣》被禁之後,百姓的熱情絲毫不見減退,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趨勢。一圈人圍在一起嘀咕讨論,就連那之前沒聽沒看這戲的百姓也被引來,非要來湊上一耳朵,聽聽他們究竟在說些個什麽。
“是真的,我小姨子的婆婆的二舅家的表弟的老婆是張大人家的奶娘,她親耳聽見大人說先帝駕崩的時候确實是沒有見着陛下的遺體!你說這不是飛升了是什麽!”
“呀,我就說嘛,皇帝陛下那麽年輕怎麽可能突然就病逝呢,原來是飛升了吶,皇帝陛下真是重情重義,為了救将軍連神仙都不做了哩!”
“就是就是!”
不僅是京城,景朝其他各大城市之前都被這戲潮給席卷過,一時間百姓都在傳他們的先帝不是殡天而是飛升了!景朝本來就尚神,上至八十老妪下至三歲稚童,都對這神乎其神又與本國有着牽連的瑰麗神話故事充滿了興趣。
“哥哥,後來呢?”一個小童梳着布巾包着的丸子頭,眨着一雙大眼望向身旁講故事的鄰居家哥哥。
他們兩個半大小孩就這麽坐在院門口的門檻上,哥哥翻開膝上書冊的下一頁,繼續講道:
“帝君握着大将軍的手,對他說:‘咱們回京城。’”
作者有話要說: 實名提問筠筠太太,帝君給大将軍渡修為的時候具體是怎麽渡的?用手?用嘴?還是用什麽?(奸笑...h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