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下旨
皇帝從太後處出來,在宮裏走了一會兒,轉身往皇後那邊過去,皇後此時還沒睡覺,正跪在佛像前祈福,壓根不會想到皇上會半夜的時候到她這邊來,皇帝進來的時候宮人想要通報被皇帝攔住,皇帝掀開簾子進去。
皇後聽到身後有動靜,也沒多想:“扶我起來吧。”
皇帝默不作聲,走過去扶起皇後,感覺有點不對勁,皇後扭頭一看皇帝站在她身邊扶她起來,她低頭躲開皇帝的手,俯身道:“見過皇上。”
“平身吧。”
皇帝轉身坐下,皇後過去坐在皇帝身邊,伸手為他斟茶,皇帝拿起茶杯,晃了晃裏面淺綠色的茶水,沉默一會兒道:“皇後心裏是怨朕的吧。”
“臣妾不敢。”
“朕當這個皇帝轉眼已經過去十年,這十年來朕一直都在想朕為什麽要當這個皇帝,要是這個皇位還是皇兄的,大政是不是就不會落得今日這個樣子。”
“皇上多慮了。”
“朕沒有多慮,朕對不起皇兄,要不是朕,皇兄身後怎麽會這麽單薄,只有清河一個女兒,連個兒子都沒有,朕心裏很難受。”
皇帝今年将近四十,額角生出幾縷白發,皇後擡頭看他,目光落在他鬓角的位置,想到兩人年少夫妻,相互扶持走到了今天,皇帝對她的好,中間受的苦,就好像是上輩子的事情,在記憶裏慢慢的變得模糊,想到的除了皇帝對她的好,其他的都不怎麽記得了。
“皇上,這也不怨你,臣妾本來是罪人出生,當年先帝把臣妾賜給皇上做正妻委實配不上皇上,可是皇上卻沒有嫌棄臣妾,登基帝位的時候還排除萬難封臣妾為皇後。這麽多年來,臣妾心裏都是感激皇上的。”
皇帝牽過皇後的手:“漣兒。”
皇後低頭,望着她被皇帝牽着的手,唇角勾起一抹苦笑:“皇上,臣妾這輩子注定是要對不起雲太妃了。”
皇帝的手一僵,慢慢放開皇後的手:“朕想把福安嫁過去。”皇後擡頭,不确定的看他,“可是太後不答應,太後舍不得福安,想把鸾鳳嫁過去,朕舍不得鸾鳳,只能犧牲清河……朕對不起皇兄。”
皇帝痛苦的閉上眼睛,壓抑心裏的情緒,皇後低頭:“臣妾願意把鸾鳳嫁過去,只求清河能嫁一個好人家。”
“鸾鳳性格簡單,不是定國公的對手,她從小長在朕的膝下,朕舍不得把她嫁出去。皇後,就嫁清河吧,将來朕會好好補償她的。”
Advertisement
“可是清河……清河她……”皇後喃喃找不出理由,皇帝摟過皇後的肩膀,“清河是個聰明的孩子,一定會過得好的。”
皇後把頭放在皇帝的肩膀上,想到雲太妃死前的哭求,想到幼年時受的苦,想到雲太妃把她保護在身後的場面,終歸是回不去了,她們之間的姐妹情誼在那一瞬間已經斷絕了。
皇帝又道:“鸾鳳的婚事也有變故。”
皇後麻木的問:“什麽變故?”
“母後看中了淑妃娘家,想把福安嫁過去。”
“福安……”福安這個公主皇後對她沒什麽太大的感覺,過去的十多年裏福安一直都像個隐形人一樣的存在,除了因為她的緣故鸾鳳遭到了太後的訓斥引起了皇後的注意外,“那鸾鳳怎麽辦?”
“就惠妃那邊吧,惠妃在宮裏一向安分守己,她說的人選也不錯,就給她這個恩典吧。”
皇後點點頭:“臣妾知道了。”
“鸾鳳性子不好,當公主的時候不會有人說什麽,等嫁到別人家這性子是要壓制一下的,你到時候和鸾鳳好好說說,不要把公主的脾氣帶到婆家去。”
“嗯。”
次日上朝,皇帝忽然下旨要把剛剛守孝的清河大長公主下嫁給定國公盛昭,這聖旨一下,驚得朝堂內外言語不斷,盛昭手下一派紛紛出言反對,皇帝早已下定決心,況且聖旨以下斷沒有反悔的道理,唯有盛昭鎮定的站在大殿上一言不發,等朝臣吵完一通後他淡然跪下,領了皇帝的旨意。
盛昭如此順從,令他人百思不得其解,旨意盛昭已經接下,其他人有其他的想法也說不出口,只能往後徐徐圖之,要知道盛昭從來都不是什麽好對付的人。
下朝後,與盛昭有過節的官員都笑呵呵的向他道喜,言語中不乏諷刺的意味,等人全都散去,盛昭身邊的幕僚團團圍上來,張口預問盛昭心中有什麽樣的想法,盛昭擡手,阻止他們發問,帶頭走出宮門,幕僚無奈,跟在盛昭身後。
皇帝下旨盛昭尚娶清河大長公主的消息很快傳到女眷的耳中,盛太夫人聽到這則消息手中茶盞直接落地,不敢置信的問站在她面前的丫鬟此言是否屬實。
盛太夫人臉上的表情太過駭人,丫鬟年幼,吓得哆嗦一下身子頭低的更低,小聲道:“回太夫人,外面都傳遍了,今天早朝的時候聖上的确下了這道聖旨。”
“那昭哥兒可有說什麽?”
“國公爺沒說什麽。”
盛太夫人無力靠後,深感頭疼,擺手讓跪在她下首的丫鬟退出去。
王嬷嬷走到她的身後,按摩她的腦門,邊按邊勸道:“太夫人不用着急,國公在官場多年,這些年來多少人給他下絆子都沒有成功,不過是尚娶一個大長公主罷了,國公一定會有辦法的。”
“要是這樣就好了。”盛太夫人頭疼道,“怕就怕這清河大長公主真的嫁進來,雲太妃的死與我盛家有一半的關系,皇上哪個公主不下嫁,為什麽非要把清河大長公主嫁過來,裏面的意思不說也知道了。”
王嬷嬷的眼界不寬,盛太夫人這麽一說,她也有點着急:“皇上都把旨意給下下來了,我們斷沒有反悔的道理,除非清河大長公主現在不在了……”王嬷嬷說着趕緊閉上嘴巴,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盛太夫人,不想盛太夫人竟是眯起了眼睛,點頭道:“你說的有理,清河大長公主無論如何都不能娶進門,唯一的法子就是在嫁過來之前就不存在了。”
王嬷嬷陡然一驚,連忙道:“太夫人,此事萬萬不可啊,現今國公本來就身處風尖浪口上,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要是這事傳了出去,對國公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盛太夫人道:“那又能怎麽辦,總不能讓昭哥兒娶一個禍害回來的好。”
王嬷嬷道:“國公還沒有回來,太夫人就等一會兒,等國公回來了在商讨一下。”
盛太夫人之前着急的忘記了分寸,王嬷嬷這麽一說她反應過來,她還不知道昭哥兒的意思,她不過是個內宅婦人,眼界只能放在內宅,所以知道事後只能幹着急,不如再等等,看看昭哥兒是怎麽說的。
這邊剛安定,那邊段姨媽抹着淚進來,盛太夫人看見段姨媽那個樣子,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她是為了什麽來,她朝王嬷嬷使了個顏色,王嬷嬷過去扶着段姨媽坐下。
段姨媽坐下後哭着道:“太夫人,你說這事還能怎麽辦呢,我們可是說好了,等熙語及笄後就嫁過來,現在皇上要把大長公主嫁過來,我們家熙語可該怎麽辦,這門婚事大家可都是知道的啊。”
段姨媽哭得盛太夫人頭疼不已,這門婚事是她做的主,大多數人都知道這門婚事的存在,驸馬是不可以納妾的,盛昭要是娶了大長公主,這輩子就不能再有其他女人,那麽段熙語想要作為妾室嫁進門都不可能。
也不怪段姨媽着急,盛昭這麽好的女婿就這麽跑了,換誰都覺得抓心抓肝的難受。
盛太夫人無法,只得小心安慰,過了一會兒,段姨媽不哭了,對盛太夫人不好意思道:“太夫人,剛剛我丢人了。”
盛太夫人擺手:“沒事,這事你着急是自然地,說實話我也在着急啊。”
段姨媽嘆息:“我這輩子就這麽一個閨女,從小如珍如玉的捧在手心裏長大,一心想要她這輩子能找個好人家嫁了,不愁吃不愁穿,早早的嫁過門生個白胖小子,以後也就沒什麽可愁得。”
都是做過母親的人,盛太夫人也知道她心裏想法,她出言道:“我也知道你的想法,這是皇上下的旨,我一個內宅婦人也沒多大本事,只能等着昭哥兒回來想想法子,你盡管放心,熙語是我看中的孫媳婦,我斷沒有讓熙語吃虧的道理。”
段姨媽激動的跪在地上:“那我就先謝謝太夫人了。”
盛太夫人趕緊避開,叫王嬷嬷把段姨媽扶起來:“你也別這樣,将來我們可是親家。”
段姨媽順着王嬷嬷的力道起來,不好意思道:“我這不是高興的。”
盛昭直到晚上才回來,一進內宅就被盛太夫人叫過去。
盛太夫人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今天折騰一天,難免有點疲憊,盛昭一進來她就問盛昭心裏是怎麽想的,盛昭低頭,沉思一會兒簡略道:“皇上已經把旨直接下下來,之前一點預兆都沒有,抗旨肯定是不成的,只能把旨接下來。”
盛太夫人有點着急:“你的意思是要尚娶大長公主。”
盛昭不慌不忙:“祖母別急,清河大長公主我是必須要尚娶的,只是這怎麽尚娶還是另一個說法。”
“你尚娶大長公主,那你表妹怎麽辦,大家都知道她和你的這門婚事。”
“這就是另一個說法,在朝中孫子權利重大,想要一時從我手中卸去根本就是不可能,不然皇上也不會與我鬥法多年都以失敗告終。這皇家的虧是不能吃一點,只要讓了一點往後發生了什麽就不好說了,孫子身上本來就有婚約的事之前在朝堂上提起過一次。皇上忽然下這道聖旨其中漏洞不言而喻。”
“那你的意思是你不僅要尚主,還要娶你表妹?”
盛昭點頭:“對。”
盛太夫人眉頭皺在一處:“這怎麽可能。”
“這有可能,皇上一定會答應。”盛昭篤定。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