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小

玉衡大長公主從宮裏出來直奔清河的大長公主府,清河聽下人彙報說玉衡大長公主來找她微微一愣,轉念明白過來玉衡大長公主好端端的為什麽要來找她。

玉衡大長公主板着臉走過來,坐在主位上俯視站在她面前的清河:“轉眼間過去那麽多年,清河都已經這麽大了,而我這個做姑太太的都已經老了。”

清河溫婉的道:“姑太太一點都沒老。”

“清河,還記得小時候的事嗎。”

清河搖頭:“小時候的事情,清河大多數都不記得了。”

“你剛出生的時候我抱過你,你剛出生的時候很小,跟着小貓一樣,皺巴巴的,轉眼間懷裏的那個小孩子,都已經長得這麽大了,也到了嫁人的年紀。”玉衡大長公主無不懷念。

清河低頭:也不言語,玉衡大長公主沒得到清河回話,也不生氣,起身過去牽着清河的手坐在她的身邊:“清河,我知道雲太妃去世你心裏難過,可是你要知道雲太妃做的一切全都是為了你。可你現在做的,卻是把雲太妃的心血毀去。事到如今,說再多的話也沒什麽用了,我這個做姑太太的只能提醒你一下,盛昭不是易于紙杯,你嫁到盛家,就是盛家的人,你只有長在宮裏,那些陰私手段你也見識過不少,我只希望你能處處小心,不要義氣用事。”

“清河知道。”

“我不光要你知道,我希望你能夠用心去明白,盛昭不是好惹的,連你皇叔都要讓他幾分,你一個大長公主手中無權無勢拿什麽去和他鬥。清河,做事要三思而後行,你嫁過去先不要意氣用事,要用心去觀察,等那一日盛家掌握在你的手心裏,你再出了心中惡氣。”

清河明白玉衡大長公主是為她着想,她低頭:“是,清河明白。”

見狀,玉衡大長公主不着痕跡的松了口氣,她最怕的是清河說不通,還好她聽進了她的話:“清河,恨是不可能陪着一個人一輩子的,千萬不要被仇恨蒙蔽的雙眼,雙眼一旦被仇恨蒙蔽,很多事情就看的不清楚了。你是先帝唯一的血脈,姑太太希望你能過得好好地。”

“姑太太……”清河喃喃喊她,玉衡大長公主走過去扶起清河,摟在懷裏:“姑太太知道你心裏難受,可是為了報仇放棄自己的一輩子實在是不值得,現在已經沒有反悔的路了,姑太太只希望你能盡量過得好一點。”

“知道了姑太太。”

從清河那處出來,玉衡大長公主坐上馬車後掀開簾子回頭看了眼清河大長公主府的牌匾,不禁一聲深沉的嘆息,跟在她身邊的貼身老宮人問她:“大長公主怎麽了?”

“清河性子剛烈,我之前說的那些話不知道她聽進去了多少。”

“清河大長公主從小就聰明,既然她決定嫁給定國公必然是已經想好以後要過的日子,她一定會小心的。”

Advertisement

“希望吧。”

清河站在門口,下人回來禀報,說玉衡大長公主已經回去,清河點頭,轉身進屋,汪公公跟在她身邊,小心看她臉色,躊躇一會兒道:“大長公主,你真的想好該怎麽面對定國公了嗎?”

清河腳步一頓:“盛昭這個人位高權重多年,卻從來不曾做過什麽太大的惡事,頂多把持權利不肯放手,說到底也是為了自保。他娶本宮已經是注定的事,而且本宮可以肯定,只要本宮做的不過分,他是不會害本宮的。”

汪公公松了口氣:“看來大長公主已經有想法了。”

清河勾了勾唇角:“你什麽時候見本宮做沒有把握的事情。”

日子有條不紊的過去,清河與盛昭的婚事已經板上釘釘,無處可尋差處,只等着三年過後,清河孝期滿了,就嫁給盛昭,同時嫁過去的還有表妹段熙語,與清河同一日進門,這是歷朝歷代從來都沒有的事情。

因為清河下嫁盛昭,同時盛昭表妹進門這樁事在歷史上衆說紛纭,有人說段熙語是盛昭真愛,只是有了清河大長公主這個第三者的插足,使得兩人婚姻生活并不幸福,還有人說清河大長公主是歷史上最可憐的一個大長公主,被皇帝政治聯姻嫁給已經有了真愛的定國公盛昭。

只有偏邊野史有那麽幾個短暫的記載清河大長公主和定國公盛昭的一生。

總而言之,段熙語因為盛昭與清河的緣故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

段熙語要與清河一同嫁給盛昭,還是以平妻的身份,皇後自然是要見她一面,看看她是個什麽樣的角色。

段家母女接到宮裏皇後的旨意後面面相觑,心裏同時想的是大長公主養在皇後膝下,皇後對她寵愛有加,現在宣她們入宮,她們心中同時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皇後的旨意是不可能抗的,段氏母女再怎麽不情願還是跟着出來的公公進了宮。

盛太夫人身邊的大丫鬟青芽從袖中掏出一個青色鼓鼓的荷包塞在張公公的手中,指望他在宮裏能多照看照看段姨媽母女,張公公目不斜視的接過荷包随手塞在袖子裏,感覺到荷包的重量後他面不改色,帶着段姨媽母女離開。

馬車在宮門口停下,厚重的宮門打開,段姨媽母女沒有資格在宮裏做轎子,只得跟在張公公後面慢慢的往皇後宮中走去。

進宮前,張公公看在鼓鼓的荷包份上,很善心的提醒段姨媽母女在宮裏切不可東張西望,只需要盯着腳下的一畝三分地跟在他後面走就成。段姨媽母女心裏發虛,自然是很聽張公公的話,老老實實的跟在張公公後面,頭也不曾擡一下。

宮裏的夾道上很安靜,不時有一列列的宮女太監從他們身邊走過,連個聲音都沒有發出,整個場面靜悄悄的。随着這種沉靜的氣氛渲染,段姨媽母女心裏越發虛弱,深深覺得這皇宮實在是有點吓人。

走了一段路,在一處拐彎口,遇見麗嫔攆駕,麗嫔看到段姨媽母女,想到今日宮人來說皇後召見段姨媽母女之事。

張公公帶頭向麗嫔請安,并點名她的身份,段姨媽母女識趣跪下。麗嫔俯視跪在面前的段姨媽母女,目光落在段熙語的身上:“起來吧,這可是段氏母女?”

張公公是皇後身邊的人,宰相門前七品官,尋常宮妃也不敢得罪他,凡是總是給他幾分面子,故而張公公雖然是向麗嫔行禮,也沒有幾分恭敬的意思,不過麗嫔問話總是要說的。

“回麗嫔娘娘,她們的确是段氏母女。”

“哦……”麗嫔拉長音調,“能讓定國公看上的人,必然是個鐘靈俊秀的女子,擡起頭來讓我看看。”

段熙語猶猶豫豫的擡頭,低垂着眼睛,只看腳下,不曾擡頭看麗嫔一眼。

麗嫔看到段熙語長相,遺憾道:“可惜了,連清河大長公主一半容貌都比不上,想來也是有過人之處的。”

此話像把刀子,狠狠紮進段熙語的心口,她咬着下唇:“民女蒲柳之姿,自是比不上大長公主。”

“還是個有自知之明的。”

張公公聞言皺起了眉頭,麗嫔這話分明是在挑撥段熙語,對大長公主的印象變差。大長公主平日裏與她無冤無仇,更沒說過幾句話,她為何要這麽做;“娘娘,皇後娘娘還等着見段氏母女。”

麗嫔恍然道:“本宮差點給忘了,走吧。”

麗嫔攆駕走遠,張公公帶着段氏母女往皇後宮中過去。

皇後宮中等候多時,段姨媽母女進來牢牢按路上張公公跟她們說的規矩做事,皇後讓她們起來,讓段熙語到她跟前看看。

段熙語乖巧的走到皇後面前,皇後拉過段熙語的手看了看道:“模樣還沒張開,等張開了也是個美人胚子。”

段姨媽一邊笑道:“謝皇後娘娘誇獎。”

皇後又問段熙語:“你平日裏都會做些什麽?”

段熙語低頭看着自己被皇後拉着的手道:“平日裏随母親學習女紅,讀女戒。”

“這都是女兒該學的,女紅學好了将來嫁了人可以給丈夫做衣服。”皇後看到段熙語袖口的刺繡,是百合花的花樣,繡的精致:“這是你自己繡的。”

段熙語點頭:“是民女繡的。”

“繡的真漂亮,本宮的鸾鳳要是有你這一半的手藝就好了。”

段熙語趕忙道:“公主身邊伺候的人多,哪裏需要自己動手。”

“終歸自己做的東西才叫貼心。”

段熙語不知道該說什麽,偷偷回頭看段姨媽,段姨媽有心對她使個眼色,可一想到這是宮裏一點錯處都不能有,只得放下這個想法,只求段熙語此時的腦袋能夠清醒點,千萬不要給她犯錯。

皇後松開段熙語的手,揉了揉腦袋:“清河從小在本宮面前長大,性子直,認準了的事就一條路走到底拉都拉不回來。那日雲太妃病重垂危,清河擔心雲太妃騎馬在鬧市上狂奔,差點踩死一個小孩,若不是定國公及時出手,清河的錯處就無法諒解了。”

段姨媽母女聽得雲裏霧裏,隐約了解了什麽。

“女兒家的心思實在是難懂,清河心儀定國公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聽聞定國公與表妹定親,本宮擔心清河守孝的這三年裏段姑娘與定國公成親就提前下定這門婚事,免得清河此生有了遺憾。只是段姑娘與定國公原本大好姻緣中間插了一個清河就不怎麽完美了皇上和本宮思來想去決定讓兩人都是以正妻之禮同日進門,且不分大小。”

段姨媽趕忙道:“大長公主出身高貴當大也是理所應當。”

“畢竟清河是橫插進來的人,讓段姑娘當小顯得我們皇家欺負人,本宮今日宣你們入宮說的就是這事。”

出宮後,段姨媽母女坐在馬車中全都沉默不語,等進了定國公府,見過盛太夫人回到自己房中後,段熙語拿起桌上的茶盞就要砸出去,被段姨媽及時攔住。

“你動靜小一點。”段姨媽小聲的對段熙語道。

段熙語咬着下唇,壓抑着心底的火氣,對段姨媽道:“娘,皇後娘娘這是什麽意思。”

段姨媽從她手裏奪過茶盞:“還能什麽意思,以後你和大長公主一起進門,表面上是不分大小,但實際上你就是小。”

“皇後她自己都說大長公主是後插進來的,憑什麽。”

“就憑人家是皇家的大長公主。”

段姨媽的一句話說的段熙語沒了聲。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