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薨逝

清河這邊太平了,外面卻沒有太平,大皇子的死就像是一個導火索,令各地藩王蠢蠢欲動,皇帝膝下只剩下一個四皇子,還是個稚子,以後的事情誰還能說的清楚,在這種時候,皇帝要是沒能活到四皇子成年,四皇子年紀又小,到時候朝中大權定是要握在盛昭手上,在這種時候,這麽一大塊肥肉讓給別人,不管是誰都不會覺得甘心。

一時間皇帝應付的心力憔悴,後宮中也不太平,太後年歲越大,漸漸地不記事,很多事情經常性的忘記,太醫診脈只說太後年歲到了,沒有別的法子,只能養着。

太後平日最疼愛的莫過于福安,太後病重福安入宮服侍太後,太後呆愣愣的的躺在床上,轉頭看身邊福安,迷糊喊她:“姐姐。”

福安一愣,沒想到太後已經老到這種程度,竟然會喊她姐姐,福安撫摸自己的臉龐,這些年來她能得到太後喜愛,最主要的一點是她長得和太後的姐姐一模一樣,依仗着這張臉她在太後這邊混的如魚得水,太後對她頗多憐惜,什麽事都會順着她。

這些年來她對太後一直都是利用,她知道他只是太後心裏的一個影子,她喜歡的人并不是她,而是她的姐姐,她不過是她精神的寄托。可是此時,她看着太後垂垂老矣的臉,有種心酸的感覺,太後再怎麽強勢,也只是個普通的婦人,一輩子為了別人的兒子奮鬥,放棄了自己的兒子。

很多時候福安好奇,太後到底有沒有後悔過她對永昌帝做的一切。這個在深宮裏面幾乎生活了一輩子得婦人,旁人根本看不出她的腦海中想的到底是什麽。

她像是一個無欲無求的人,一輩子只為了一個人而活,她活着是為了完成身上的使命,使命完成了她的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在晚年的時候只能把目光寄托在福安身上,把福安當成她人生最後的寄托。

她看着太後的睡顏一陣晃神,嫁人這麽長時間,她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心想要驸馬出人頭地,她不如鸾鳳看得開,只安心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反倒是鬧得驸馬一家不和,現在她不用再糾結了,大政弄成現在這樣,要是盛昭在這個時候真的謀朝篡位,她這個做公主的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她放下心底的情緒,安撫太後,吩咐身邊宮人将熬好的藥端進來。

宮女端着苦澀的湯藥進來,福安從宮人手中接過藥碗,白色的瓷碗中黑漆漆的藥湯散發出苦澀的味道,太後頭上發絲白了大半,這段時間大病她看着比以往蒼老了不止十歲,臉上的皺紋很深,一道一道的畫滿了歲月的痕跡。而在不久之前,太後還是宮中最令人羨慕的人,她保養得宜,養尊處優,不管是誰都要讓着她,這樣的日子令人看不出實際的年紀。

白瓷做的勺子攪拌滾燙的湯藥,太後的目光落在福安的手上,又看福安的臉,她的目光又穿過福安望向殿外,她喃喃問:“恒昌怎麽沒來,哀家很久沒有見到他了。”

福安的手一頓,恒昌是永昌帝的名諱,永昌帝去世多年,太後在這個時候忽然提起永昌帝的名字,福安的手慢慢的停下來不知道該怎麽接話。

沒有人回答太後,太後還是問了一遍:“恒昌為什麽沒有來。”

福安心裏酸澀而太後的記憶停留在永昌帝還在的那段時間,她看到的是永昌帝用一臉失望的表情看她,不懂自己的親娘為什麽從來都不把他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反而對別人的兒子比對自己的兒子還要好。

永昌帝因為雲太妃小産之事生太後的氣,一連好幾個月都沒有去看太後,太後自持身份也不去找永昌帝,母子兩人之間本來就不多的感情陷入僵局,誰也不肯低頭和對方和好,最後永昌帝深恨太後将滇王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無視他的存在,就對滇王下手,把身為宮女的雲漣嫁給滇王作為嫡妻,害的滇王不能以聯姻方式借助妻族勢力。

她知道這件事後和永昌帝大吵一架,母子之間的關系降到了冰點,誰也不肯向對方低頭認輸。後來太後生病,她躺在病床上,沒有人來看她,滇王被勒令不許入宮,永昌帝當太後是想用這個法子想讓他低頭,他不相信太後是真的病了。

直到太後病好,都沒有人去看太後,太後生病期間,滇王一脈被打壓及慘,在這種情況下太後不得不低頭,不再過問皇帝宮中之事,雲太妃成功懷孕,生下了清河。就算這樣皇帝還是沒有來看過太後,甚至都不讓清河靠近太後,擔心太後傷了清河。

伺候太後的老宮女道:“皇上日理萬機,正忙着呢。”

她沒說是哪個皇帝,落到太後耳中她認為是誰就是誰了。福安心想,太後心裏想的更多的恐怕是永昌帝,以前的事她聽宮裏面的老人說起過。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福安覺得太後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是把別人的兒子當成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對待,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像是對待別人的兒子,想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

姐妹之情固然重要,難道自己的兒子就不重要了嗎,永昌帝最後對太後灰心,不願意去看太後都是她自找的。看着面前這個蒼老的老人,福安心裏閃過一絲憐憫,也不知道太後有沒有後悔過她曾經做過的事。

太後快要不行了的消息通過皇後的口傳到了皇帝耳中,朝中亂成一團,皇帝整日裏心力憔悴無力再多管後宮裏面的事,連帶着也沒有時間去見太後,直到臨死之前,太後都沒能見到她當成親生兒子養了一輩子的皇帝。

清河入宮站在太後的病床前,太後忽的睜開眼睛看清河那個方向,伸手想要抓清河,福安回頭拉了把清河,将她拉到太後面前,太後枯瘦的手緊緊握住清河的手臂,張了張口喉嚨間吐不出什麽聲音出來。

清河伸手撫摸她鬓角有點淩亂的白發,看着面前這個蒼老的面容,前半生對她所有的怨恨在此時此刻已經所剩無幾。終于在她沙啞的喉嚨中,她顫抖的喊出“清河”二字。

她的手一頓,眼睛有點發酸,這個人是她的親祖母,她卻從來都不把她當成親孫女看待,而她也不願意把面前這個冷血的人當成自己的祖母。從小到大,她一直避開她,不想靠近她,總是覺得她不安好心,肯定會像害她父皇那樣害她。

可是看着她現在這樣,清河心裏一點高興地情緒都沒有,她不惜傷害自己的孩子也要讓皇帝登上皇位,在臨死之前她愛護了一輩子的皇帝連看都沒有來看她一樣,只讓她一個人孤零零的躺在床上等着死亡的來臨,不知道此時的她心裏有沒有後悔過她曾經做過的一切。

太後只喊了一聲清河,下面的話再也說不出來,慢慢的閉上了眼睛,她的手從清河的胳膊上滑落,清河看着那只無力垂下的手臂心裏一點高興地情緒都沒有,同樣沒有悲傷的情緒,就好像面前剛剛死去的人和她沒有一點關系一般。

她眨了眨眼睛,露出幾分淚意,福安撲到太後床邊失聲痛哭,與清河相比,福安更像是太後的親孫女,而清河則是撿來的。

太後葬禮上,清河一身素缟跪在太後靈前默默地為她燒紙錢,福安也是紅着一身眼睛跪在清河身邊,手中紙錢一點一點的扔到火盆裏,擔心扔的多了,紙錢燒的不幹淨。

夜深人靜的時候,守靈的宮人全都退下,福安跪在清河身邊看着擡頭靈位,忽的開口與清河說話。她哭的太多,喉嚨有幾分沙啞:“我一直都在嫉妒,為什麽同樣是庶出的公主,你過得卻比我好。這是我想的最多的一個問題。當太後臨走前死死抓住你手的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你是太後唯一的親孫女,是先帝唯一的血脈,就算是庶出也比我高貴,而我又算什麽。”

清河對這個話題沒什麽想法:“你要是早點想開,也不會糾結這麽多年。”

靈堂上點了很多粗大的白色蠟燭,風吹了進來,蠟燭的燭火忽明忽暗,映襯的福安的臉色暗了不少:“鑽進了牛角尖的人,又怎麽可能輕易想開這些呢。我都很羨慕你,又很嫉妒你,因為你擁有了我無法擁有的一切,可是看着今時今日的你我忽然明白你也沒什麽值得讓人羨慕的地方,或許在我羨慕你的同時,你也在羨慕我。”

清河扔了一張紙錢:“其實你一直都是個聰明人。”

“呵,我一直都只看到別人的好,卻看不到自己的好,就算是撞了牆還是認為別人的東西都是好的,而我的東西都不過爾爾,不值得一提。”

“你現在已經想開了,不是嗎。”

她們兩人交集不多,曾經多數時候幾乎是敵對的關系,福安曾經沒少給她找麻煩,而在此時就算是聊天也聊不到什麽共同話題。

太後的死深深地刺激到了福安,太後對她的好不是假的,福安不是一個白眼狼,就算太後是因為她的長相對她這麽好也改變不了太後關心她這麽多年的事實,在這深宮裏面,她沒有親人,沒有人會對她好,對她噓寒問暖,只有太後才會。

“清河,其實太後她一直都後悔,她一直都很想親近你,可是她不知道該怎麽靠近你。”

對于這句話,清河沒有太多情緒,人已經沒了,不管說什麽都不能證實,就算證實了真假又怎麽樣,錯了就是錯了,更何況是這樣的一個錯誤,不是可以被輕易原諒的。

沒有得到清河回應,福安也沒覺得有什麽奇怪的,不管是誰,面對了這樣的事都無法去輕易原諒別人,太後這一輩子錯的實在是太多,錯的太離譜。作為母親她沒能好好地對待自己的孩子,作為祖母她不敢去面對自己的親孫女,只能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寄托在一個庶出公主的身上,成為她人生最後的寄托。

甚至在她臨死的時候,她都不能說出一句話,只能用沙啞的聲音無力的喊她一聲清河。除了太後自己,沒有人知道她那一聲清河裏面包含了多少感情,是否有她對她自己這一生所作所為的悔恨。

福安陷入沉默,她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她只能在心裏為太後惋惜。

主持完太後葬禮,皇後累的虛脫了了,之前她連受打擊,太後葬禮又是一通忙碌,整個人都沒有多少精氣神,皇後招清河入宮陪她,清河坐在她身邊陪着皇後。

她躺在床上轉頭看清河,笑了笑:“一轉眼已經過去了這麽多年,從本宮嫁給皇上的那一刻起,太後就不喜歡本宮,處處找本宮麻煩,她是婆婆,本宮只是一個媳婦,只能默默地忍着,不敢多說一句話,深怕她借着本宮多說出來的那句話找本宮麻煩。要說那個時候心裏不恨太後是不可能的,可是她不管做什麽事,都是為了皇上,本宮這個做媳婦的就算再不喜歡也不敢告訴自己的丈夫。”

清河低頭,給皇後掩了掩被子,皇後回想起很多年前的事:“本宮嫁給皇上一開始是為了姐姐,姐姐那樣信任本宮,最後本宮卻背叛了她。”

過去這麽多年,皇後第一次說起她背叛雲太妃的事,這是她曾經一直都不願意提及的話題。清河的手不自覺的緊緊握住,皇後沒有看清河,經過這次動蕩,她感覺到自己快要命不久矣,有些埋在心裏一輩子的話不在這個時候說出來的話,她怕她會和太後一樣,在臨死之前什麽都說不出來就這麽去了,她不想帶着遺憾離開人世。

她無法看清河,而是望着帳頂:“本宮也不想這樣,可是本宮要是不這樣做,本宮的丈夫就會沒了,本宮的孩子将會失去父親,卻忘記了本宮的背叛會讓姐姐失去了丈夫。”

“那時候就像是魔障了一樣,滿腦子裏想的都是自己的未來,苦日子過多了,就不想再繼續過下去,不想失去眼前的生活,不想自己一輩子孤零零的活着,就只能選擇了背叛。也活該報應,我當上了皇後,卻失去了自己的兒子,甚至在臨死之前都無法見到我唯一的女兒。”

皇後這時候只剩下濃濃的悲傷,這些年來她一直都在彌補她曾經犯下的過錯,她知道清河心裏在怨她,她努力的對清河好,對她甚至比對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好,她就是希望雲太妃和清河都能夠原諒她,可是後來,雲太妃沒了,在臨死之前求她給清河一個好的未來,她不想讓清河的婚姻裏面充滿了政治的因素,她答應了雲太妃,也努力的勸了皇帝,最後清河還是嫁給了盛昭,她甚至安慰自己,這是清河自己求來的婚事,她也沒有辦法。終歸,這些都只是她在自欺欺人罷了。

“清河,我知道,你心裏終歸是怨我的。本宮死了,當年的恩怨是不是就要結束了。清河你會原諒我嗎?”

她看她,目光中隐約帶着幾分希望,清河看着皇後的眼睛,緩緩的搖頭:“死去的人不會活過來,而活着的人不會回到過去,你要是想要別人原諒,就親自去和母妃說吧。”

她不會原諒皇後,以前不會,現在更不會,要不是皇後,他們一家又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永昌帝的死一直都是清河心裏一道跨不過去的傷口,她這一生明明是可以很幸福的,她的母親也會很快樂,不會在病床上一躺就躺了十多年,至死都沒能從床上起來過。

皇後的目光漸漸失去神采:“姐姐。”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沒什麽好說的,清河起身,離開皇後宮殿,她打算回定國公府,皇後不過是累着了。

殿中宮人全都站在門口,走到門口,清河聽到皇後嗚嗚的哭聲,與殿中沉悶不同,外面的天空格外的清晰透徹,她已經嫁出宮了,宮裏的一切與她再無任何關聯,後半生她不用再用枷鎖将自己緊緊拷住,她只需要過屬于自己的生活就好了,別人的鬥争與她無任何關系。

她會像雲太妃希望的那樣,簡簡單單,平平淡淡過完自己的一輩子,外面的事就由外面的人做好了,她只需要做好自己,假如大政有一日覆滅,她會堅持以大政公主的身份死去,為大政殉葬。

李美人抱着四皇子慢慢走來,兩人碰面李美人後退一步向清河行了半禮,清河輕輕福身,與李美人擦肩而過,兩人之間沒有做任何交流,就好像是普通的陌生人一樣。

大皇子沒了,四皇子被皇帝冊封為太子,只要将來不出意外,四皇子繼承皇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在整個皇宮裏,李玉兒成了真正的贏家,她依附皇後,不費吹灰之力,讓自己的兒子冊封太子,而死去的大皇子連太子的冊封都是死後加上來的。

清河走後,李玉兒站在原地久久沒動,她看着清河的背影整個人陷入沉默,原本她這一生應該青燈古佛過完,是清河的出現改變了她原來既定的命運。

也有人對她說過,當初要不是清河,康二也許不會出事,她也不會經歷後來的那些事。可是康二的那門婚事,對她來說就是一種侮辱,是家中內宅女眷争鬥中對她的一種羞辱,她一個五品官家嫡出的大小姐竟然要嫁給一個沒有官職的家奴,甚至對方都不把她放在眼中。

她這輩子最感謝的人是清河,要不是她,她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她的兒子也不會有機會被冊封為太子。

她唯一能夠回報清河的唯有幫助清河除掉曾經傷害過她的人,就如趙嫔。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