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逝水流年。
這一眨眼間,便是十年已過。
在皇宮的日子,對于魏貞貞而言,便是如此。
十年前,先有皇貴妃亡于宮中,後有元後病逝。魏貞貞成了一個看客,這之後的日子,于她依然如此。
乾元帝的身邊,佳人環繞。缺了哪一位,似乎依然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曾經獨寵後宮的高皇貴妃,或是母儀天下的元後,只成為了後來進宮佳麗們眼中的“曾經”。
天地一家春,是京城西邊燕山腳下的皇家園林中的一景,亦是一座不小的宮殿。
在後宮佳人們眼中,勉強還算得寵,有個皇帝寵愛女兒的令嫔。就是萬般幸運兒的在這一年暑夏裏,懷孕了。
從夏到秋,再到冬。
翻了來年,魏貞貞依然居了這一座“天地一家春”的行宮裏。
直到了第二年的春,魏貞貞在這座行宮裏,生下了皇十五子。
有女有子萬事足,魏貞貞突然間覺得,她蠻想一輩子賴在行宮裏,不在涉足于那座京都的皇宮中。
事實上,自然是不可能的。
在出了月子後,便是乾元帝為她準備的冊妃典禮。
從令嫔到令妃,魏貞貞發現,她一路行來,就是十一年呵。人生,能有幾個十一年?
“母妃,弟弟長得真好看?”
春已過,夏日的午後,和靜看着已經取名為永璐的弟弟,就是歡喜的贊了話。在這位公主的眼中,天下的男兒,自然是哪個都比不得她的親弟弟。
Advertisement
“男孩子,好看不好看,算不得事兒。”魏貞貞笑道:“将來……”
說到此,魏貞貞收斂了笑容,并不再語,似乎想到了些什麽。
“母妃,可是擔心弟弟,礙了別人的眼?”
和靜問話後,亦有所指。
魏貞貞搖頭,道:“你的弟弟出生太晚,争不了什麽,礙不了什麽。”
十一年,元後病逝十一年了。皇宮一直沒有皇子出身,是為何?
當然,是有後宮嫔妃懷上了,可是,沒生下來,自然是算不得數的。直到魏貞貞在行宮中,生下了皇十五子,才算是打破了某些流言匪語。
“是啊。”和靜點點頭。
争什麽?皇子争的自然是那把龍椅。
礙什麽?太晚出身的皇子,自然不可能礙了別人争龍椅的路呗。
只是,這一年的魏貞貞,下的結論太早了。
因為,整個後宮的嫔妃們,還有全天下的人,在算着皇子奪嫡時,就漏了一件事情。那便是龍椅上的主人,乾元帝的壽數。
這位帝王,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壽數太長了。
等到令妃所出的皇十五子長大,成家,有子。亦是娶妻時,乾元帝還是坐穩着他的帝王。
這樣一位長壽的帝王,熬死了他前面幾個某有能力的兒子。等着乾元帝垂垂老矣時,他發現,他年富力強,能力還算不差的皇子中,只剩下來皇十五子這麽一個兒子了。
那時,已經三十七年後了。
那一年,皇十五子亦有長孫,已經年滿三十七歲了。
在繁華過後,魏貞貞也沒有想到,她在她兒子的長孫出世時,還能于後宮中升了位份,被乾元帝立為皇貴妃。
同年,皇十五子被乾元帝立為太子。
次年,乾元帝退位,皇十五子登基,成為了這天下的新主人。
建元元年,新帝的年號。
被尊為太上皇後的魏貞貞,在某一日故地重游,于“天地一家春”觀賞湖景時。突然,心生感慨。
她,算是撿漏嗎?
熬掉了後宮裏,無數手段利害的佳人佳麗。那些美麗的,聰慧的,善良的,又或是心狠手辣的,歹毒的等等,不一而足……
“不管如何?這一路,我終于走進了人家贏家嗎?”
“不,只是求一個安寧,罷了。”
最後,魏貞貞喂了湖裏的魚兒,一些魚食。賞玩了片刻,随即離去。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添個尾巴,留個結局。偶突然發現,太久沒碼這文,完全寫不出來了。所以,偶就順手寫了一篇原本想好的收局。然後,努力弄新文《一城秋》。
說起來,本來新文一城秋想取名叫:她的兒子是皇帝。
後來想想,這名字太透內容了,就改了叫:一城秋。
不管如何,偶是準備對新文碼字了。如此,希望大家去新文瞄一眼,如果合意,收藏一下,也是讓偶歡心鼓舞的。拜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