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慶續二十八年七月,上海。

這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雖然是清晨,依然不見一絲涼意,潮濕悶熱的空氣将人團團包圍,薛慕再一次醒了,不是熱醒,而是生生疼醒的。

薛慕十歲喪母,父親薛緯把僅存的那點父愛給了妾生的小兒子薛兆,對她一向不管不問。誰料一個月前,薛緯新娶了柳氏做填房。也許是為了表現自己的賢惠,也許是怕薛慕無人管教以後難嫁人,柳氏竟然逼着她裹上了小腳。

薛慕已經十五歲了,骨骼早就發育成形,這個時候纏足,痛楚倍于幼時。她忍耐不住向父親哭訴,誰知薛緯對柳氏的新鮮勁兒還沒過去,早就被吹足了枕頭風,張口便怒斥道:“你母親這是為你好!這麽大了還不裹腳,以後誰肯娶你,難不成一輩子在家做老姑娘?當初你娘就是太寵你了,才養成你這驕縱的性子。”

薛家本是上海大族。祖父薛岳官至湖北布政使,到了薛緯這一代日漸沒落。薛慕生母唐氏也是江南大族出身,外祖唐光遠曾做過駐法大使。唐氏自幼随父親在法國生活,思想遠比囿于深宅大院的閨秀開明,所以薛慕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只可惜五年前,唐氏染上痨病身亡,從此薛慕的待遇一落千丈。

柳氏覺得薛慕纏足太晚了,為了保證效果,竟然将碎瓷片一并裹入布中,每□□着薛慕下床走路,只求雙腳快一點腐爛化膿瘦起來。

薛慕這兩天度日如年。白天一雙腳痛得厲害,但還被逼着走路,彷佛受刑。到了晚上更難熬,一雙腳放在被子裏蒸熱燠悶,簡直像炭火燒着一樣痛苦,半夜疼醒捱着腳哭是常有的事。只有将腳跟擱在床欄上,壓得神經發麻才好受一些。

薛慕自小堅強,但這兩天沒少流眼淚,這種痛不光是身體的痛,她覺得自己的心理也漸漸殘缺起來。她記得《新民報》曾論纏足之害:天下事良法每憚奉行,而謬俗每易相襲,以此殘忍酷烈輕薄猥賤之事,乃至波靡四域,流毒千年。纏足不知所自始也,要而論之,其必起于污君、獨夫、民賊、賤丈夫。

薛慕覺得這話說得痛快極了,她思前想後已是下定決心,眼看房內無人,翻箱倒櫃尋到一把剪刀,用力剪開縫得結結實實的裹腳布。

纏裹多日的雙足猛然解放,血液沖進腳掌,薛慕只覺得又麻又痛。她咬着牙慢慢撕掉裹腳布,上面早是一片血肉模糊,勉強掙紮下地,卻因站立不穩倒了下去。

薛慕的奶娘王氏在隔壁耳房安歇,一向睡得輕,聽到上房的動靜便趕過來,看見薛慕竟然将裹腳布解開,忙扶起她勸道:“姑娘這是做什麽?回頭讓太太看到,少不了又要吃苦頭。我給姑娘倒盆熱水泡泡腳,再重新裹上吧。”

薛慕搖搖頭問:“王媽,老爺出去了嗎?太太在做什麽?”

“老爺一大早出門吃茶去了,太太想必還未醒呢。”

薛慕略一沉吟:“王媽,我想出門一趟,下午就回來。你就跟太太說我去了舅舅家吧。”

王媽是薛慕生母唐氏從娘家找來的奶媽,自幼對薛慕忠心耿耿,這時忍不住替她擔憂:“姑娘究竟要幹什麽?不跟太太說一聲就出門,回頭又有一場官司好打。”

薛慕笑笑道:“前兩天我看《新民報》,說是務本女學要招生,今天就是考試的日子,我想去試試看。”

Advertisement

唐氏生前一向重視女兒教育,除了聘請一位老夫子教授國學外,還親自教習英文。便是唐氏去世這幾年,薛慕也未放松學習,她認為憑借自己水平,考取務本女學還是很有希望的。

王媽表示反對:“姑娘想要抛頭露面去學堂上學?這萬萬使不得。老爺太太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薛慕的意思十分堅決:“我自有主張,媽媽不用操心。”她看見王媽一臉不以為然,放緩了聲音道:“媽媽,家裏這樣的日子,我是一天也不想再過下去了,你就全當是救我了。”說完,忍不住掉下淚來。

王媽心軟了,嘆息一聲道:“也罷,姑娘自小便是有主見的,老這麽熬着,也實在不是辦法。如今趁着主子們沒起床,姑娘趕緊出去,家裏我來想辦法來應承。”

薛慕大喜,忍不住上前抱住王媽:“我就知道媽媽最疼我了。”

當下薛慕也顧不得腳下疼痛,匆匆洗漱過了,找了一件元寶領葛布繡栀子天竹短衫穿上,配上素色筒子褶裙。她攬鏡自顧,覺得精神也開始振奮起來。

王媽貼心地從廚房取出一個粢飯團遞給她:“姑娘湊合吃點填飽肚子,千萬早去早回。”

務本女校位于上海西南,薛慕出門叫了一輛皮蓬馬車向西直行,很快便來到了黃埔灘。馬車向南一拐,走了沒多久便停住,一座三層高的西洋小樓掩映在花木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務本女學了。

薛慕付給車夫一角銀幣,快走幾步來到門前,已經有三三兩兩的女學生由父兄引領着來考試。薛素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正打算進去,卻被門衛擋住:“這位小姐的父兄怎麽沒一起來?”

薛慕一愣,很快恢複了鎮定:“我沒有兄長,父親這兩天不在家,怕耽誤了考試,所以自己過來了,還望尊駕通融一二。”

門衛上下打量了薛慕一眼,一副公事公辦的口吻:“這可不行,若是沒有父兄相陪,我卻不好放小姐進去。入學必須征得父兄同意,否則日後鬧起來,學校難免會受牽連,我們也會說不清。”

即使上海與洋人通商日久,頗得風氣之先,但還是有許多守舊的士紳不願意女眷抛頭露面出外就學。門衛這種事情見多了,經驗老道,懷疑薛慕是背着家裏私自投考的,客氣地将她攔在門外。

薛慕真的有些慌了,眼看就要無功而返,卻見一位中年女子款款走來,柔聲對那門衛道:“這位小姐我是認識的,她是嘉興候補同知薛緯的女兒,考試馬上要開始了,先放她進去吧。”

門衛看到那中年女子,态度立即變得恭敬起來,忙賠笑道:“原本張先生發話,小的不敢不從。只是盤查來客是小的職責所在,這位小姐的父兄沒來,小的實在不敢放他進去。”

那中年女子笑道:“我與薛家是世交,薛大人實是有事出去了。還是讓她先去考試,萬一有什麽事情,我自會一力承擔,不會連累你的。”

話說到這份上,門衛只得放薛慕進去,總算有驚無險過了一關。

薛慕看那中年婦人,大約三十多歲年紀,身着天青色葛布長衫,架着金絲邊眼鏡,五官雖不突出,卻自有從容娴雅之态,她心下十分感激:“多謝先生,不知先生如何稱呼?”

那婦人微微一笑:“鄙人張滌新,表字拂塵。是務本女學師範科的教師。如若有緣,日後自會熟悉。”

薛慕忍不住好奇:“敢問張先生如何知曉我的家世?”

張滌新笑而不答,掏出懷表看了看:“考試時間馬上到了,你還是快過去吧。”等到薛慕反應過來,早已轉身離去。

考試地點在二樓教室,前來參加考試的女士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十幾歲的少女,也有一些年長的已婚女子。有專門的女教工上前搜身,防止夾帶小抄。

考試時間為兩個時辰。考卷很快發到每一個人手上,英文部分薛慕有基礎,迅速答完了。這場考試的重頭戲是策論,薛慕見那卷子上寫得是:“士習之邪正,視乎教育之得失。今者朝廷大興學堂,欲為選才之法,試論學堂施設之旨。”

這策論倒也有些意思,薛慕略一思索,便在紙上洋洋灑灑寫道:“學堂之設,其旨有三,一曰陶鑄國民之教育,二曰造就人才之教育,三曰振興實業之教育。國民不能自立,必立學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愛之心,自養之技能,必需之知識,蓋東西各國所同,日本則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鑄國民之教育也;法律,理財,外交諸專門,以備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設農,工,商,礦諸學,以期富國利民,此振興實業之教育也。”

薛慕答完後又認真檢查了一遍,自覺滿意,便率先交卷出場。時已向午,天色卻一片昏暗,夾雜着陣陣驚雷,今夏久違的一場雨終于落下,給沉悶燥熱的空氣帶來了幾分清涼的氣息。

薛慕早上急着出門,并沒有帶傘,懊惱之下只得快步跑向沿街的商鋪躲避,一不留神卻被一青年男子撞了個滿懷,随身攜帶的包裹也掉在地上。

作者:接檔文《汴京小廚娘》求收藏

鮮鲫銀絲脍,香芹碧澗羹。

炊羊下鹽豉,煮蟹釀香橙。

作為汴京城身價不菲的廚娘,薛盈的生活還是相當滋潤的,直到她受雇于參政知事李維。

李維:薛娘子手藝湊合脾氣太差,将來不知誰眼瞎娶了去。

薛盈:雖然家道中落,但我養活自己綽綽有餘,又有美食美酒相伴,瘋了才要嫁人受約束。

後來薛盈掙夠了錢,也受夠了李維自視甚高+超級挑剔,終于一腳将他踢開。

李維開始頻繁出入紫雲樓:薛娘子,來份新法鹌子羹。

薛盈:買完了,請回吧

李維:那來份洗手蟹,配上壽眉酒。

薛盈:今天沒進貨,快走吧。

垆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李維忽然臉紅了:我家裏材料齊全,不如你跟我回去做?

食用指南:

1.美食文,歡喜冤家打臉真香的故事,輕松向。

2.半架空宋,勿考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