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廚娘(7)

榮平也是大膽,心裏存了這個念頭,便總想試一試,這日做香菇肉片,特意多放了料,香菇肉厚,又吸水,腌制久了會比同鍋裏的肉鹹上好幾個度。

林缈夾了一朵香菇,甫一嘗眉頭便微微蹙起,擡起頭來正對上榮平亮晶晶的眼睛。

你這是……跟我杠上了?

林缈似乎終于意識到自己在被針對。難怪這幾天變着花樣炫技,原來是沖自己來的。

“我的飲食習慣自來如此,你做菜很好吃,是我嘗過的菜肴裏最好吃的,所以不需要這般較勁。”

他的語氣很溫和,讓人聽起來很舒坦。榮平被戳破小心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還是這麽要強啊,跟以前一樣。”

榮平聞言,微感詫異:“我們曾經見過面?”

林缈的眼神似乎有些意味深長,“其實我們算是熟人。”

這是最近流行的搭讪方式嗎?榮平不以為意,她平日裏對雞鴨魚肉等食材的興趣遠大于人類,此刻認真觀察才注意到他眼下有兩道淡淡的淤青,仿佛常年睡眠不足,她薄面微腮,唇色淡粉明顯是有些中氣不足的樣子。

身體底子這樣薄,那對飲食如此克制,倒也可以理解。

“我的身體長久受藥物刺激,腸胃單薄而味蕾麻木,種種習性異于常人,你無需過于在意。”

榮平長長的哦了一聲,這才算了卻一樁心事。

她留心觀察了林缈吃藥後抛棄的藥渣,發現裏頭藥物多為安神補氣,潤肺滋陰之類。但補氣滋陰并非定要吃藥不可,若是調養身體修複元氣,那藥補不如食補,藥療不如食療,換個思路便有許多方法可以尋。

榮平産生這個念頭的同時,腦海裏便自然而然浮現出一些醫藥知識,黃芪補氣生血固表,藥性溫和,托毒滋陰,黨參歸脾肺經,健脾益肺養血生津……

她從藥材店裏買來一些黨參和黃芪,在冷水中浸泡,泡到黨參和黃芪開始發散藥性,再加入糖和鹽,調勻了,往腌制好的雞肉中一倒。雞是她特意尋來的土雞,提前放油鹽腌制過,風味特佳。

Advertisement

林缈在書房待了一個夜晚,早晨出門看到榮平在那裏剝棗,深紅色的棗肉被她輕輕一撕,露出褐色的果肉,硬而皺巴的棗核随即裸呈在眼前。這原本該是極無趣的工作,她卻做的格外淡然而從容,仿佛仕女弄花,文人玩墨,自有無窮妙趣在其中,而她,自得其樂。

榮平剝了小半碗的棗子,往雞肉上一撒,這才蒸鍋放水,開火制備。

“榮姑娘這麽早就有如此雅興?”

榮平笑道:“我還是頭次聽說做飯雅呢。”

“意趣橫生,便是雅事。”

孟古爾剛睜開眼便逐香而來,剛要進廚房,卻看到林缈在那裏,肅然凜冽,不可接近,只得戀戀不舍的離開。

火焰升騰,火候漸佳,肉香味兒混合着藥的苦香一起散發出來,林缈微微閉了閉眼睛,輕輕吸了口氣。

“我聞到藥味兒,還以為是誰病了。”

“這裏除了您,倒沒見到第二個病人。”

榮平盛了一碗湯給林缈,卻被林缈拒絕,“我一般不吃肉,也不喝肉湯。”

“你當它是藥嘛。”

林缈聞言,用勺子輕輕攪拌碗裏顏色微微發黑的肉湯,藥香袅袅,誘人探尋。

榮平感慨:“我聽孟古爾說您過了戌時就絕不進食,每天吃的一兩饅頭二兩飯都是定例,就鹹菜如此,遇到山珍海味也不例外?我也算走過大江南北不少地方,卻還是頭次見到你這般自制力強的,人都道食色性也,進食的欲望本就是人生之初的本能,如此自律,當真了不起。”

“所以,讓我破了自己的例,違背了自己的規矩,你會很有成就感?”

“一半一半吧”。榮平眨眨眼:“你的肺腑和脾胃非常虛弱,所以經不起額外的負擔,你極力的克制也是無奈之舉,若是您能長長久久按我的方法來,身體可望健康。”

榮平話語非常誠摯,神态非常自然,雖說是關懷之語,口吻卻與閑聊無異——林缈認真的看着她,發現她的眼神跟看到漂亮的花或者鳥雀時并無區別,甚至還不如看到一瓣兒好蒜時有高光。

這就有意思了。

榮平倒是無所謂,她樂于挑戰精于思考,卻也點到為止,行止由心,對方心裏怎麽想就不在她考慮範圍內了。

眼瞧着林缈離開,孟古爾巴巴的探頭過來,擠眉弄眼:“榮姑娘,給我,給我我吃呀。”

榮平揮手:“大人壯如鐵塔,一點不虛,根本不需要補。”

孟古爾果斷搖頭:“不不,我虛呀,虛的很,晚上都睡不着覺,做夢還流口水……”

榮平哭笑不得,蒙古爾情真意摯:“榮老板極擅易牙,依我看一點都不輸于那京城第一神廚。”

榮平聞言,來了興致:“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廚藝也是各有千秋,怎麽還評了個天下第一出來?”

“是王家酒樓的掌勺陸源啊,年紀輕輕本事大,連續打敗了好幾家大廚,所做之菜,號稱陸氏珍馐,那是提前三天預約才能吃到。”

榮平聞言,細眉微皺。他陸源的廚藝本領盡是從榮家學去的,如今榮父去世,榮平遠走,就成了陸氏珍馐了?

林缈工作效率很高,交接完青州公事,便帶着小隊開拔。孟古爾眼巴巴看着榮平,忍痛問道:“榮老板,你離了青州城準備去哪裏?”

“回京城!”

孟古爾一聽,眼睛刷的就亮了。“真的?哎呀那恰好,恰好順路。”

榮平也笑了:“對,我也願跟軍爺一道,一起走,也多了防護。”

“那是,你放心,再沒有比我這裏更安全的地方哈哈哈!”

“這一路,我們又有口福了。”

原本還愁雲慘霧的衆人迅速又歡天喜地。他們特別主動的幫榮平收拾起行李,還幫她背上包裹,架上馬車,那車裏都是榮平走南闖北收拾的寶貝,俾縣的豆瓣兒,四川的花椒,黔區的折耳根,雲南的菌子醬……

車粼粼馬潇潇,輕車簡從抄近道。中午打尖,榮平扯開口袋,和好了面,放一邊饧着,瞧着是要烙餅子。孟古爾忙提醒她:“榮姑娘,我們沒有帶烙鍋,沒法烙燒餅。”

榮平一聽就笑了,看那清瑩瑩的水,水裏卧着圓胖胖滑溜溜鵝卵石,她今日便做個石頭馍。

“石頭能做馍嗎?”

“我去陝地的時候,見到那裏的百姓這麽做,好做好吃好儲存,大家一做就是一簸箕,餓了可以随時取用。我想人在旅途畢竟不便,飲食打尖也無定時,軍爺們食腸寬大容易餓,來不及做飯的時候就可以先墊墊。”

蒙古爾連連點頭,這姑娘未免太貼心了!這次青州真沒白來,遇到這麽個大寶貝。

大家手腳極快的埋起竈,榮平就淨手和面,大師傅在一邊留心觀看,發現榮平準備了面粉酥油鹽巴這些烙餅子常見材料,旁邊卻還擱着大料、花椒葉、和蔥。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其他人都驚嘆于榮平行雲流水的動作,大師傅卻在認真觀察和學習。

“榮姑娘,我看常人烙餅子都是放花椒,怎麽你放的是花椒葉呢?”

“花椒的性能花椒葉全都有,但春夏之季采集下來的新鮮花椒葉自有一股鮮活之氣,而且花椒葉子的香味兒比花椒還要濃,做肉食能定腥,做餅子可以讓芳香持久,便是久放也不會散味兒。屈原的文辭裏,有“播芳椒兮成堂”的句子,就是用的椒葉來點綴門戶,可使房屋經久留香。”

大師傅這才恍然大悟。

談笑間榮平已把石子燒燙,面胚放上,不一會兒第一爐石頭餅新鮮問世,它與一般燒餅相比,色澤黃亮而溫潤,凹凸有致,活潑有趣,輕輕一咬,鹹香酥軟的美味在舌尖上綻開,大家都顧不得燙,頃刻把第一爐搶了個精光。

“林公,這個給你……”

林缈原意晝夜兼程回京,奈何大家其樂融融,硬是把趕路走成了郊游,還興致勃勃捉魚逮野雞讓榮平做。他試圖抵制,可惜民心難為,在美食的力量面前,他的威望似乎不堪一擊,丈二的漢子撒嬌打滾讓他通融,那畫面實在不忍直視。

“這些沒出息的東西……”

林缈想笑,嘴角剛翹起卻又迅速撫平。

孟古爾卻偷偷對榮平咬耳朵:“榮姑娘你真了不起,林公素來飯點吃飯,不碰任何零嘴兒的,你是頭一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