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燒餅

“虞三月整天陰死了,”虞嘉月灌了一口水,倚在冰箱上跟她媽抱怨,“一到放學人全往外擠,我叫她快點兒,她收個書包都能收兩分鐘,下回我不等她了。”

虞三月洗了兩個蘋果,留一個在竈臺上:“早走早投胎啊。”說完叼着蘋果走了。

“哎你瞧瞧她!”虞嘉月指着雙胞姐姐的灑脫背影,“怎麽說話呢她!”

“我這渾身汗津津的,還不是因為她慢,和大部隊擠樓梯擠大門擠的,白眼兒狼。”

她媽聽了就笑,這姐妹兩人不是如出一轍麽,這個咒那個,那個罵這個的。她撈過姐姐留的蘋果往妹妹手裏一塞:“讓開點。”

虞嘉月挪移到一邊啃了一大口,嚼了一半又道:“媽你不知道,我當時都拽她了,她還花時間跟新來的聊天,切,人家沒理她。”

傅淮安抓了兩個關上冷藏室的門,随口和她搭話:“你們班還有新來的?”

這個班小升初的時候要求就高,篩了全年級篩出這麽三兩個班,打算中考後拿來打廣告。

“可不是,要我說肯定有來頭。”虞嘉月信誓旦旦。

“嘭”的一聲,有人關了門。

“能半路插到我們班的,應該是個有錢人,校長收一個學生手裏頭不知道撈了多少。”

傅淮安聽見她說這樣的話,神色複雜地看了她一眼。

父親把鑰匙扔在飯桌上,探頭進來:“什麽有錢人?”

虞嘉月就一邊吃着姐姐洗的蘋果一邊和他爸再吐槽一遍她姐,這才說到正題。

“叫什麽,我看我知不知道。”

見父親往沙發上一坐,虞嘉月也棄了媽媽回客廳。媽媽似乎總是嫌她小,不愛與她讨論這些話題,事實上她在父親鄰裏的耳濡目染下,這方面已經足夠和大人聊天了。

Advertisement

“叫什麽……鄭念初。”

“鄭風的閨女?”父親露出微妙的神情。

廚房傳來突兀的聲響。

教室裏人走得差不多了。

“你家在哪?”

被林聲問到這樣的問題鄭念初頓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她的思緒馬上追回到幾天前,在那個偌大的城市裏她一點一點長大的房子,不過幾日,已經相隔那麽遠了。而且,大概永遠也回不去了。

指甲摳着嶄新的課本封面,在邊緣出留下一道道清淺的痕跡。

突然,手裏的書被抽了出去。

林聲把下午要上的書一本本找出來,擺放整齊:“你的書包呢?”

鄭念初這才驚覺,她連書包都沒有帶。

兩個人一起下了樓,門口已經沒有擁擠的跡象了,往大門的方向基本上只剩下去外面買了午飯回來的學生。

鄭風的車停在對面,這次沒有開進來,見她出來,對她揮手。

林聲沒注意到,就聽身旁的人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謝謝。”

謝謝?謝什麽呢?她應了父親所說無微不至的照顧?黑色的頭繩?或者是其它?

待她回神,鄭念初已然加快了步子,離開她身邊了。

她紮起的頭發也那麽長,再加上走得穩,并不如何晃蕩,那可愛又秀氣的精靈耳朵在室外的陽光下越發透明。

目送她上了一輛黑色轎車,林聲也拐進了一旁的職工宿舍。

鄭風擰開鑰匙,發動機的嗡鳴蔓延到整個空間:“怎麽樣?”

他也不知道問什麽好,是問學校呢,還是問新同學新老師,又或者去問她這邊的教材與課程。

話少的鄭念初沒有多少話題,能和他聊起來的更是慘不忍睹得少。真要聊學習,他是一定兩眼一抹黑了。不是不會,是不能再像學生時代那樣和人空口讨論。

鄭念初摸不清他問的是什麽,也不想知道得那麽清楚,她自己本身就懶得回答。

“嗯。”

這就是答案了,無論他要問的到底是什麽,這就是全部問題的全部答案了。

鄭風沒法接。“嗯”這個字很多時候其實是不包含信息在內的。

他想了半晌,直到過了一個紅燈,他還是沒有想出其他可以聊的話題。

他要是問:班主任怎麽樣?大概得到的是同一個字眼。于是他近似于自言自語地告訴鄭念初,這邊到家有多遠,坐什麽車,步行的話那麽走,中午做了什麽菜。

也算是沉默的車廂裏一點聊勝于無的配樂。

就這樣,一場關于“嶄新”的談話就這樣被父女兩人糊弄過去了。

從學校到新的家不到三站路,從家到學校也是這樣。鄭念初為此專門起了個早要走着過去,熟悉熟悉路和附近的各種店鋪。

到校門口時間還早,小攤販擠在路邊,來往的成年人比光顧的學生還要多。各式各樣的小吃一一擺在眼前,包子,豆漿,煎餅,油條,雞蛋灌餅……

這些人為了賺點錢,比絞盡腦汁讓孩子吃飯的父母都能想點子,只要你早上吃得下,這邊什麽都有賣的。

鄭念初書包裏裝了面包和牛奶,早上她還自己煎了幾個速凍餃子。但和眼前這些比起來,一切都太單薄了。

“念初。”

林聲不知道從哪裏突然冒出來,站在她旁邊。

今天一開口就叫她念初,她還是不太習慣。林老師是帶有善意的,好似他們之間有些什麽她不知道的淵源,看在這未知淵源的份上,她接受對方這麽叫她。

可是林聲呢?她們之間甚至沒有建立起足夠的好感,對方也明顯不是看在她的家境上對她巴結,怎麽就一口一個念初好像她們已經很熟的樣子了呢?

可即使鄭念初再不能理解,她也不會大聲地告訴對方:請你不要在這樣叫我了,我們好像不熟。

“兩個燒餅。”

林聲的聲音傳入她的耳朵。在她想七想八的時候,林聲待在原地沒有走開,和她旁邊的攤主談論起來。

之前,她沒有發現身邊就有一個小吃攤。她的目光放在其它看起來就熱鬧的食物上,九月裏冒着滾滾熱氣的皮蛋瘦肉粥和它旁邊的青菜粥,被放入的紅燒肉碎和雞胸肉碎差點擠破了皮的麥面卷餅,以及攤主輕輕掰成兩半的金黃色的薄脆。

身邊這個小攤香味不濃,就是芝麻和高溫烘烤澱粉的味道。

鄭念初本來想走開的,但她也不知道該往哪個小攤前去,又很想看看這個在讓人眼花缭亂的早餐堆裏獨得林聲恩寵的燒餅是怎麽個事物。

而且,林聲正盯着她笑:“你早上吃飯了嗎?”

這個問題很簡單,鄭念初回答:“嗯。”

“那太好了。”

鄭念初就很莫名其妙,怎麽個好法?她不是很好奇,但就是有點想知道。

攤主遞了燒餅過來,裝在兩個紙袋子裏。林聲接過來給了鄭念初一個。

鄭念初有點懵。

她這還沒有生出拒絕還是接受的最終選項,林聲就已經往前走了兩步,轉過頭來跟她說話:“光吃這個不夠的,你要是沒有吃,我就帶你去那邊喝粥。”

這樣的動作,鄭念初看得懂,于是她攥着裝着滾燙燒餅的紙袋跟了上去。

林聲繼續道:“青菜粥最好喝,是皮蛋瘦肉粥的稀釋版,如果你喜歡米酒,酒釀圓子也很好。”

走了幾步,她們打開紙袋,把燒餅從底下擠上來一部分。

鄭念初這才看清燒餅的模樣。它一點都不軟,直挺挺得像個站崗的軍人,想必是烘烤得酥脆,才有這樣的效果。但從上看下去,它又十分單薄,只十幾張紙厚。餅面黃亮,撒着不多的芝麻,透着光隐約能看到裏面塗抹着的稀少的餡料。

咬開一口,果然,和她想的一樣脆,又因為不是炸的,是抹了油烤的,這種酥脆比起剛出鍋的油條少了幾分油膩。一絲絲甜味混雜在主流的鹹香中,也分不清是澱粉的甜,還是梅菜肉末裏放了糖。

鄭念初想,她記住這個味道了,對于這個學校,這個城市的第一種味道。

“下次我們可以約好,我帶你來這裏吃早餐。”

鄭念初是很喜歡的,有人帶着她吃新鮮的東西,不用想都知道和手上這個燒餅一樣有保證。

但她同時又知道,“下次”的時間點,很可能是遙遙無期,甚至一輩子都不會發生。

她點了點頭,還一句“謝謝”。

這天中午父親有事不回家,這是昨天她偶爾聽到的。這樣的情況屬于尋常,他無論中午或者晚上都有很多的飯要吃,有酒要喝。到了新的地方,也許還會有更多的新朋友,和如林老師一樣的“老朋友”需要聚一聚。

電梯到了家門口,她掏書包,掏出一串舊鑰匙。

她望着這串鑰匙發了會兒呆。

這是以前的家的鑰匙。能打開面前這間房子的金屬,她目前還沒有。父親忘記給她了。

她敲門。

沒有人應。

她咚咚咚敲得很響,對面的門都打開了,一看是個小姑娘,放下戒心問她:“是不是沒人呀?”

“可能吧。”

她收好鑰匙,背起書包,在對面阿姨的目光下,重新走進電梯。

她沿着漸漸熟悉的路往學校走,她記得門口有賣燒餅的,很薄,很香,如果教室門還沒有鎖,她可以在裏頭待到上課。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會兒。

但是,早上的攤販們已經不見了。

不是都不見了,賣紅燒肉碎卷餅的老太太還在,雞蛋灌餅的夫妻也在,青菜粥和燒餅卻都不見了。

她站在刷新過的新地圖上迷茫着,這些東西裏她又該吃什麽好呢。

“念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