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複仇(上)

我站在秦王的身後, 覺得無法欣賞到他的表情着實有些遺憾, 不過, 看到公子就夠了。

他仍騎在馬上,俊美的臉上無甚表情, 雖只在腰上配着一柄長劍, 卻自有一股睥睨之氣,教人移不開眼睛。

心終于放下來, 我忽然有了被人撐了腰的感覺,湧起一股雀躍的沖動, 恨不得馬上跑到公子的身邊去抱着他的腿說“公子秦王欺負奴婢公子定要為奴婢做主嗚嗚嗚嗚嗚”……

但我到底還是有理智,耐着性子,跟着秦王和一衆将士在皇帝的銮駕前跪下, 向皇帝山呼萬歲。

不得不說,秦王是個了不得的主帥。

銮駕來到之時,城門的守衛們已經伏拜在地, 而秦王的兵馬卻無動于衷。等到秦王下跪的時候, 那些人才齊刷刷地跟着他伏拜在地,包括後面的無數軍士, 綿延一地。當萬歲之聲整齊而響亮,驟然而起,似驚雷炸開一般震耳欲聾。

待山呼過後,周圍驟然歸于寂靜。

回響的餘音之中, 一群被驚起的麻雀從附近的屋頂上飛起, 倉皇撲騰翅膀的聲音, 清晰可聞。

好一會,宮門前一點響動也沒有,甚至沒有人咳嗽。

我想,這秦王,雖然是他在跪着皇帝,但他麾下的兵馬卻像是在跪着他。

即便如此,看着大局定下,我心中也終是松了口氣。

我苦心經營,就算将宮內的近侍和宮外的百官都騙了,而他甚是不曾進宮來看一眼,就拆穿了我的把戲。

所以這樣的人,不能靠騙。

我跟随豫章王從太極殿回來之後,蔡允元告訴我,皇帝雖還未醒來,但已經有了些醒轉之兆,大概就是今日之內的事。我原本打算讓豫章王繼續假扮皇帝,待得皇帝醒了再行那偷龍轉鳳之事,這樣便可神不知鬼不覺。然而秦王仍然沒有給我這樣的機會,我只得跟他對賭,而籌碼則是皇帝醒轉的時機。

幸好蔡允元那醫術确實可靠,我贏了。

看着秦王那跪得即為端莊講究的姿勢,我有一種大仇得報的感覺,仿佛他跪的不是皇帝,而是我。

“臣奉太後诏令入京平亂,憂恐聖上安危,夙夜無眠。”只聽秦王的聲音仍舊一派氣定神閑,向皇帝伏拜道,“聖上無恙,臣喜不自勝,歡欣涕零。”

“哦?”皇帝的目光掃過他身後的軍士,神色毫無波瀾。

他沒有答禮,淡淡道:“朕久卧宮中,亦常思念遼東衆卿。不想朝會上久候衆卿不見,卿卻将豫章王召走。”他停了停,看着秦王,目光深深,“朕甚想到府上看看,卿可有何事不可與朕商議,卻這般看重豫章王?”

這話語雖說得含糊,但質問之意已是明了。我聽着,知道公子必是已經将前後之事告知了皇帝。

“禀陛下。”秦王答道,“臣得诏之後,星夜趕至雒陽,方入城中即得知亂事,前往平定。臣奔波整夜,回府中得知朝會之事時,已是天明。臣思及陛下龍體新愈,唯恐叨擾,然事關重大,故而請豫章王出宮商議。”

我甚為佩服秦王的定力和臉皮。

這般明擺的逼宮之事,在他口中也能理直氣壯變成赤膽忠誠用心良苦,讓我這個旁人都聽得臉紅。

不過在五萬大軍面前,皇帝就算有意問罪也不會撕破臉。

果然,他沒有質問下去,卻是露出和色。

他微微擡了擡手。

杜良即拿着一份诏書,大聲宣讀。

那是一份嘉獎的诏令,說的是秦王及遼東将士護駕有功,賜酒食犒勞,自秦王以下将官,賞賜金銀玉帛,令秦王率部往雒陽外三十裏駐紮,不日返回遼東。

秦王并無旁話,再拜謝恩。身後将士亦随之跪謝,再度發出震耳欲聾之聲,幾乎将屋頂掀翻。

皇帝不多言,在衆人的山呼之聲中,擺駕回宮。

我正跟在秦王身後,仍伏跪在地,直到皇帝的銮駕和侍從進了宮門,才站起來。

不過那宮門前,仍有不曾離開的。

我忽而望見公子騎馬走了過來,怔了怔。

只見他下了馬,走到秦王面前來,徑自一禮:“拜見殿下。”

秦王看着他,神色已經恢複了平和。

“元初。”他微笑,“別來無恙。”

“在下甚好。”公子道,說罷,他看了看我,道:“在下的侍婢雲霓生,如殿下之已經赴約,在下來将她接回。”

這話雖然聽着像是在征詢秦王之意,但那語氣中全然沒有等秦王應許的意思。

秦王有些詫色,公子則看着他,目光明亮,對視不避。

我心中一喜,也不管秦王答應不答應,即刻走到公子的身邊。

“公子……”我聲音出來,忽然覺得它挼甜甜軟軟的,像在撒嬌。

公子看着我,眉間似有些疲憊,卻滿是溫和之色。

淡淡的陽光照在那眉間,分出細膩的影子,像映着美玉,剔透無暇。

大約是陽光變得曬了,我微微眯起眼睛,只覺面上一陣灼熱。看着公子唇邊露出的笑意,我也笑起來,只覺心中好像烘着火,又像灌了蜜糖,滿足而溫暖。

“回去吧。”公子道。

我颔首:“嗯。”

話才落下,公子忽而一把将我抱起。天旋地轉,未等我回過神來,已經到了馬背上。

我忙攀住馬的辔頭,堪堪坐穩,公子也踩着馬镫,一跨而上。

那馬鞍很大,坐下兩人全無障礙。我的脊背貼着公子的胸膛,只聽他低低叱了一聲,嗓音低低振響,一股熱氣拂在了我的耳後。

馬兒跑起來,他的雙臂将我箍在中間,甚是穩當。

我呆呆的,目光無意識地掠過秦王和旁邊各色人等的面容,只覺臉上全是隆冬寒風也帶不在的燒熱,而滿心滿腦,都被身後那人寬闊溫暖的胸膛,以及幾乎躍出喉嚨的心跳聲而占據……

我跟随公子在皇宮的宮道上走過許多次,但從未像現在這次這樣,盼望過這宮道再長一些。但讓我失望的是,沒多久,我就望見了太極宮。心裏不禁埋怨起當初修建宮室的工匠,他們怎麽這般懶,将宮道再修長十裏幾十裏不好嗎?

路上,也經過了好些宮中的衛士以及宮人內侍,那些人看着我們,都露出錯愕的神色。

我心裏得意洋洋,卻又突然後悔起來。

可恨我現在穿的是一身男子的衣裳。我這個大笨蛋,為什麽想不開,不在出來之前換一身宮婢的?或者當初被長公主塞來這宮裏的時候,索性将沈沖送的那身穿上。

我肖想着那身衣裙的模樣,要是此時我穿着它……

心中一片光明。要是此時我穿着它,我定然就是這太極宮中上數八百年下數八百年首屈一指豔壓群芳風流無雙的尤物!

我被公子摟在懷中,衣袂飄飄,嫣然淺笑,教那些總對公子圖謀不軌的宮人、閨秀或者什麽南陽公主都好好看一看,什麽才叫絕代風華,讓她們心碎一地,早早絕了那想入非非的幻念……

“你笑甚?”公子忽而在背後道。

我窘然,忙把神色收起,道:“我不曾笑。”

公子卻笑了一聲,低低的,帶着氣息,撩人入魂。

我只覺酥了半邊,卻又覺得不能在他面前失了矜持,強裝鎮定,反問道:“公子笑甚?”

“我也不曾笑。”公子即刻道。

他說得雖堅決,語氣卻很輕,似乎有什麽觸在耳根上,癢癢的。

太極宮前,仍舊站着許多侍衛。公子攜着我一路疾馳,才到宮門,便看到了桓瓖。

他看上去比先前我離開時神氣多了,與幾個侍衛說着話,似正在發號施令。未幾,他看到公子和我,面上露出訝色。

“我說方才聖上回來,怎不見你跟随在側。”他走過來,瞥了瞥我,神色變得意味深長,“原來還有要事”

最後那兩個字他說得頗為暧昧,我也瞥着他,裝作聽不懂。公子則未理會,神色自若:“聖上入內了?”

“剛剛換了步攆入內。”桓瓖答道,“長公主、淮陰侯及我父親他們都跟了進去,方才長公主還問起你。”

公子聽着,一愣,面色卻是詫異,倏而冷下。

“我母親他們來了?”他問。

“當然要來。”桓瓖道:“這般大善之事,怎得缺席?”

公子冷冷一笑,卻道:“逸之呢?”

桓瓖道:“不曾見他。”

公子沉吟,忽而看向我,道:“霓生,随我回府。“

我和桓瓖皆是詫異。

桓瓖道:“你回府做甚,此番護駕,你是功臣,聖上定然還要論功行賞。”

“功臣?”公子道,“功臣是他們,不是我。”說罷,他示意我上馬。

我在這太極宮中待到現在,其實甚為困倦,能回桓府去睡一覺,自然是正好。不過,我也覺得桓瓖的話有理,對公子道:“公子不若留下。”

“不必。”公子淡淡道,“上馬。”

我無奈,只得重新坐到馬上。公子仍舊翻身而上,在我身後握住缰繩。

“可聖上和長公主若是問起你,我如何回答?”桓瓖無奈道。

“便說我還有事要做。”公子頗有些意味深長,說罷,打一下馬,離開了宮前。

雖然我對能夠重新被公子圈在懷中招搖過市十分滿意,但馬兒走起來時,我仍忍不住道:“子泉公子所言并非全無道理,公子怎突然又置起氣來?”

“并非置氣。”公子淡淡道,“霓生,我确有要事。”

“何事?”我問。

“眼下聖上康複,若要穩住朝野,最重要的是何事?”

我一愣,想了想:“儲君?”

“正是。”公子聲音平靜,“逸之仍無消息,便是太子妃還未找到。霓生,我等須盡快将太子妃與皇太孫迎回才是。”

我聽着這話,恍然了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