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表白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調查報告來看,日本的母子家庭高達120多萬家。所謂母子家庭,就是未滿20歲的子女在沒有父親,只同母親生活在一起的家庭。而在這120多萬個家庭裏,離婚家庭約占80%,父親死亡家庭約占12%,剩下的不足7%的家庭就是金恩熙這種,未婚母親家庭。
算上年終獎金,金恩熙的年薪有390多萬日元,在日本的職業女性中收入出于前20%的精英水平,甚至和全日本有職業者的人均收入相比,她也算是高收入者。
可是按整個家庭收入來看,她的收入遠不及平均家庭收入,就算加上母子家庭可以從政府獲得的優厚福利,也只能算作‘生活艱苦’的家庭。
一個人撫養孩子,要兼顧家計、家務和工作,把人劈成三分都不夠。好在金恩熙從高中開始練就了一手把24小時當作48小時用的好本領——她的手帳。
她的工作從早上8:30開始,理論上下午17:30下班。但在她所在的這種男多女少的科技型會社,要保住自己的飯碗和地位,自覺加班已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中午12:30到1:30是午休時間,基本上只夠悠閑地吃個午飯,路上的散步就算是休息放松了。
開學之後學校會提供午餐,Colin就在學校吃;暑寒春假,她早上會準備好Colin的午餐便當。但是今天,一來家裏沒有儲備糧,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二來金道振初來乍到,她總要盡下地主之誼。所以盡管時間很緊湊,她還是在午休開始之後趕回了家中。
剛一走進玄關,恩熙就感覺今天家中的氣氛很不尋常。Colin和金道振都站在門口擺出迎接儀仗,笑得一個比一個熱情谄媚。
家裏多了一個人,看來大家都有點不太适應。她是一直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激烈徘徊;Colin似乎是在新誕生的競争機制中努力凸顯自己,争奪關注;而金道振也許,是被突然獲得的稚齡兒子拉低了智商或是情商,那火熱而專注的視線,讓他看起來特別像一只急求主人表揚的萌狗。
她都想入非非些什麽東西啊,看來自己真是有點不正常了。
金恩熙問:“都這樣看着我幹什麽,你們有發短信讓我稍什麽東西回來嗎?”作勢要去拿手機查看。
金道振最先反應過來:“沒有啦。你工作這麽繁忙,我都沒想到你中午會回來。幸好午餐我多準備了一點。”
“你準備了午餐?!”金恩熙特別驚喜。
Colin終于插上嘴:“不要太過期待,他只是在超市買了速食蓋澆飯,午餐準備工作只有,打開微波爐,放進蓋澆飯,關上微波爐,設定時間,叮——完成。”
“那樣也有一、二、三、四,四個步驟好吧。”金道振再次不爽這個一直致力于扯他後腿的兒子。
一回家就可以開飯,看來下午可以按時回到單位了,金恩熙如是想到。一家人各懷喜悅,在餐桌前共進午餐。
Advertisement
Colin告訴恩熙上午和Danny一起去超市采購了,還買了她愛吃的三文魚。金道振連忙補充,錢是他付的而且東西也是他提回來。Colin就說金道振連日語都不會說,都是Danny在負責溝通。
金恩熙饒有興致地看着父子兩打嘴仗,在他們息戰後問Colin下午有什麽安排。Colin回答:“下午優和一真會來找我,主要就是商量下學期領路安排還有始業式相關的準備工作。”
Colin已經是五年級生了,他們這片區的小學生上學都是成群結隊,由高年級的學長帶領。自從今年四月開學起,Colin和他的同學山本優與前田一真就負責帶隊工作。
每天早上七點一刻在小區廣場上排隊點人數,要是有沒按時到的,還會上門去詢問。一路上眼光六路耳聽八方,唯恐有人掉隊或是遇到困難。他們三人兩個打頭,一個殿後,整個過程保持冷面無私,确實有幾分學長的威嚴。
金道振默默記下Colin說的話,還在心裏揣測具體是什麽情況,就見恩熙收拾了餐具,準備去上班。
他連忙穿上外套,說要送送恩熙。兩人交代Colin中午在家休息休息,等同學過來後,記得招待他們吃零食喝水,就相繼出了家門。
雖然已是秋季,但道路兩旁的梧桐樹葉還是綠油油的。天空蔚藍澄澈,浩渺無垠;天際白雲舒卷綿延,澄明自在。
金恩熙穿着米色連衣裙,右肩背着包,兩手握在包帶上;金道振穿着藍灰色短袖T恤,灰色休閑長褲,手插在褲兜裏,走在恩熙左側。
正是中午,路上幾乎沒有行人,特別的安靜,兩人緩緩地漫步,誰也沒說話。
走了一陣,金道振說:“雖然還只相處一個上午,就像你昨晚說的,Colin真的是一個聰明的小孩,能說會道,很有邏輯,也……蠻孝順的。”只不過孝順對象不是他,金道振對自己的話适當進行了一點美化。
金道振初步分析了他新了解到的信息,已經不如來之前那麽自信。所以他急着各種刷好感,刷身為媽媽的金恩熙的好感,首當其沖就是無條件地誇獎她的兒子。
金恩熙笑了:“恩,不過有時候也有點調皮,因為像我。”
金道振說:“說不定是像我。”金恩熙看了他一眼,又重新看向前方。
金道振繼續說道:“我知道現在說有點晚了,但是你真得把孩子教得很好。說實話,我到現在還不知道我該做些什麽,怎麽當爸爸。所以,一方面特別佩服你,你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一方面也覺得很對不起,這漫長的歲月讓你一個人獨自承擔。”
金恩熙漸漸地看向金道振,她發現自己像以前一樣,可以看懂他細微的表情,可以聽懂他的言外之音,她感受到了金道振由衷地為自己不曾盡過父親的責任而感到愧疚,同時也為這個身份的轉變而感到惶恐不安。
金恩熙不希望看見金道振這樣。她選擇生下Colin,并傾盡自己的青春撫養他長大,是出于她自己心中的愛。
這份愛最初是源自她對金道振的愛,但早就脫離出來,變成了對兒子純粹的愛。她從不希望會因為自己這個選擇給誰帶來麻煩或是不幸。
她對金道振解釋:“你真的完全不必這麽想。啊,一定是Colin對你說了什麽吧。他就是太懂事了,總是認為媽媽特別辛苦。他不知道,照顧他給了我多大的樂趣和動力。”
“如果說我這些年有過辛苦的時光,那絕對不是因為Colin,更不是你的錯。應該是我身為一個留學的工科女生避免不了的辛苦,你也是工科生,應該很清楚工科女生的處境吧。我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罷了。”
金恩熙看着金道振不以為然的表情,繼續說道:“沒有看見過的事情,人們總會想得特別嚴重。你知道日本有一百二十多萬單親媽媽家庭嗎,大家都是這麽生活,生活得也很幸福。我從來沒有因為Colin而辛苦過,也不希望你會因為他而變得辛苦。”
“我們的情況就和那些離婚家庭差不多,如果你想Colin的話可以過來看他,也可以把他接回韓國去陪你幾天。我們還和以前那樣生活,不會有什麽影響。”
兩人走進了電車站,金道振一直沒有回應,金恩熙買了電車票。她認為自己該說的都說了,已經充分表明了立場,而金道振也許還需要時間來思考和接受。
金恩熙準備進站坐車,忽然聽到一直沉默的金道振說:“像以前那樣生活,不會有什麽影響,你能做到嗎?”
能做到嗎?這個問題金恩熙早已私下想過許多遍。為什麽不能做到,在金道振知道Colin的存在之前,她就是這樣生活,每天都在控制對他的思念。
吃着飯,會突然想起他;在公園散步,會突然想起他;看電影,會突然想起他;看着長得越來越像他的Colin,對他的思念就會越來越深。
數千次想過,當初要是告訴了金道振,她的生活會是什麽樣,會不會變得更幸福,還是會……每一次她的結論都是,不可以這樣去假設。
人們做出的每個決定,都是當下他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換言之,就是會讓他最幸福的選擇。所以當初她做的那個決定,已經是能讓她最幸福的選擇。她留住了Colin,這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而現在金道振知道了Colin的存在,事情又會有什麽不同呢?他們畢竟已經分開了十年,早已時過境遷。即使今後她仍然要費力地淡忘自己的感情,那也是應該由她來承擔的事情,與金道振無關。她寧願在金道振的意識中,自己只是他的初戀,而不是作為誰的媽媽而存在。
耳邊有電車的呼嘯聲,人群的腳步聲,夾雜着檢票閘機的嘀鳴聲,還有心底讓她無法忽視的各種聲音,金恩熙依然面不改色地說:“可以,我可以做到,你也要這樣做。”
“如果我說,我做不到;如果我說,希望你們能和我一起生活,你要怎麽辦?”金道振如是回答。
金恩熙若無其事的面具随着他的每個字一寸寸碎裂。
又有電車進站了,金恩熙表情有些慌亂,心裏更是一團亂麻。車站裏太吵了,她完全無法思考。她只是本能地想先離開金道振的視線,找個安靜地地方仔細思考一下。
她說:“電車來了,快遲到了,我先走了,以後再聊。”說着就匆匆檢票過了閘機。
金道振叫住她:“等一下,我陪你一起去。”
金恩熙回頭答複他:“不用了,你還沒買票。而且你也不會日語,到那邊之後你自己單獨回來又是麻煩。我先走了,你回去吧。”
金道振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目送金恩熙落荒而逃,等金恩熙搭乘的電車駛離,他也往回走去。
回家路上經過一家書店,金道振進去買了本《實用日語會話》。金道振堅定地握住書脊,心中默默想到,到日本來他所有的失誤都是因為不會日語。掌握一門外語,真是刻不容緩!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