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李森遭退親 兩家度年關
兩人剛到村口, 就看着在跺着腳蹦的歡實的小石頭。還沒等他倆招呼, 小石頭就看着他們尖聲的叫道:“大哥, 夜哥, 你們怎麽才回來!老趙家的過來毀親了!”
李森聽了臉色一白,被凍得發紅的臉瞬時看不到血色。
看着僵在那裏的李森, 夏夜連忙跳下爬犁,拽過來李石頭問道:“怎麽了?沒頭沒腦的, 什麽毀親?”
李森這時整個人都蔫了, 夏夜回頭一看, 趕忙拉了小石頭上爬犁:“石頭上來,咱趕緊家去, 森哥, 俺來趕吧!”
說着把李森拽到了爬犁上,他坐到了李森的位置。
一看石頭倆人坐穩當了,夏夜整個人一甩馬鞭, 幾分鐘幾人就回到了李麗秋家。
“石頭,你安頓好馬, 俺和森哥先去看看!”夏夜說着把缰繩塞給了石頭, 然後拽着蔫頭巴腦的李森進了屋子裏。
就聽一個尖刻的婦人聲傳來:“這大山去了, 俺們也挺傷心的!本來說好了年前下定,年後成親,可是這大山一走,怎麽也得等一年,俺家大丫可等不了, 算命的可說了俺家大丫今年是嫁的好年景,要是拖晚了,會害着家裏的。現在大山不在了,為着兩家好這事就算了吧!”
那婦人說完看麗秋娘光在那邊咳嗽,不吭聲,立馬翻臉:“怎麽着?你家不是要賴着俺家閨女吧?!俺家的大丫可是十裏八鄉的好姑娘,可不敢讓你家拖累了,咱們也好聚好散,再說兩家定親一沒落實,二也沒宣出去,俺家姑娘也不适合你家森子那樣的老實蛋子,就發發好心放過俺家姑娘吧!”
那邊麗秋娘自從李大山走就身體不好,本身她也不是那種潑婦型的。聽着婦人的言語氣的直咳嗽,兩個閨女在旁邊陪着抹淚,哥哥的親事哪裏容的妹妹摻和,要不是為了家裏的名聲,李麗春暗恨得咬牙。
木讷的李森到門口聽了個正着,整個眼睛通紅,沖到婦人面前:“趙大娘,你家閨女俺高攀不起,退親吧!”
夏夜一驚,老實人的脾氣一上來簡直是不能控制的,哪裏這樣莽撞的!
麗秋娘子聽着了連忙在旁邊喊着:“森子!!”
李森抱着頭蹲在了地上,一聲不吭,時不時的打下自己的腦袋。
那個趙大娘看着正主同意退親了,很是得意,“那成,以後別提和俺家定過親的事,別壞俺家閨女的名聲!”說着就腰一扭就要出了李家堂屋。
“慢着!”夏夜叫住了趙大娘。
Advertisement
“當時定親的禮金呢?既然退了親了就把禮金退回來,難道是想賴一家算一家麽?拿閨女騙錢嗎?”夏夜質問道,他記得李大山走前還和他說過給了五十塊定金錢,對方姑娘長的漂亮,配他家憨蛋子可惜了雲雲。可眼瞅着退親了,李森幾人也沒想起要定金的事,夏夜只能站出來。
趙大娘一愣:“呸!哪個騙錢了!給你!”趙大娘肉疼的掏出早準備好五十塊錢拍回到堂屋的桌子上,剛才還以為自己能夠留下來,誰知道被拆穿出來。
“錢給了,別到處瞎嘞嘞!敗壞姑娘家的名聲!”想着鎮裏副鎮長家給的200塊彩禮錢,趙大娘內心跟長了毛似的,趕緊趁着定親的消息沒傳過來,早了早好,幸虧李大山出事才沒傳出來,要不自家閨女也當不了城裏人。趙大娘邊想着邊一扭一扭的走出了李家門。
麗秋娘泣不成聲,“森子,這是你爹在世時給你定的親,你怎麽能給退了呢!?”
李森只是更用力的拍打着自己的腦袋,沒有言語,夏夜拽住李森自虐的行為,對着麗秋娘說:“嬸子,退就退吧!俺森子哥這麽好的大小夥還能沒人賞識!到時娶的嫂子更好!”
“咳咳。。。”麗秋娘無奈,捂着胸口咳嗽了幾下,自從李大山離開,,這是有人看着了眉眼高低來踩他們家了,幸好沒給麗春定親。
看着麗秋娘的樣子,夏夜一臉擔憂,趕忙問道:“嬸子,怎麽咳嗽那麽厲害,拿的藥和止咳糖漿還有吧?要不去縣醫院看看?”
麗秋娘咳得擺擺手,那邊李麗秋邊給麗秋娘拍着後背,邊回着:“都喝着呢!這不是被氣狠了,估計娘又上火了!”
夏夜點點頭,看着李森,然後蹲下來拍拍李森肩膀:“森哥,想開些,咱倆多給家賺些錢就好了!還小着呢!”
那邊李麗秋看着蹲在地上的夏夜,眼神閃了閃,一抹愁思掠過。
李森親事被退後,很是沉默消沉了一段時間。麗秋娘本來因為生病的身子,更是弱了,好在是假期,孩子們都能幫襯些,家務也都被麗春姐妹做了,小石頭也越來越懂事。
隆冬臘月,年關将至,夏夜和李森去縣城裏送完年前的最後一次山貨就回轉了屯子裏,在縣百貨大樓買了糖果、罐頭、豬肉,偷偷摸摸的給小白買了朵大紅花送到空間裏,把小白樂的直跳踢踏舞!
中間順路去了趟鎮上,将知青三女的包裹取回來。因為都是剛到村子沒滿一年,幾個知青都沒有探親假,家裏人如果還惦記的就會寄些東西過來,而三女的家人都惦念着她們,東西寄了不少,心疼父母的三女也拜托了夏夜順便寄些幾只野物幹肉過去。
夏夜眼睫毛打着霜的進了屋子,腳上的厚毛棉烏拉表面已經硬殼了,裹得的厚厚的毛皮大衣外面的雪也厚實的鋪滿大衣表面,夏母拿着雞毛撣子在門簾後給彈着,嘴裏不斷的數落着:“這大下雪的天,山路都封了,幹嘛要急急慌慌的去縣裏。”
夏夜用手搓着凍僵的臉,一絲嫣紅挂在臉頰上,口裏說着:“咱們兩家因着喪事都不貼春聯,但是年總要過好的,家裏俺看着缸裏就剩下些玉米面了,白面剩的不多了,總的弄些白面,俺去鎮上了面坊打了些細糧,可以包餃子!而且前段時間套的野物也吃不了,換成其他糧物總比放在手裏放心些,而且油也沒多少了,都得去準備一些才是!可是趕着了,南方運來了些海魚,還有買了些凍梨!俺都放門外呢!等下送下屋去!”
夏夜這次去了趟鎮上的加工作坊打了一百斤白面,麗秋家和自家各五十斤,屯裏磨糧這個時候就有點晚了。就那手工磨坊,靠着屯裏中央地帶,誰用也避不開人。而去富地大雪封山,夏母總是不放心夏夜自己去,所以只得挪了自己屋子地窖存的麥子去鎮上磨了一些,在拿出些空間存的總能好應付個好年。
這日來到了臘八,夏母可勁的折騰廚房,把有的每樣谷物都拿出一些做成了臘八粥,吃的時候放上夏夜拿出來的紅糖。這時紅糖可是稀罕物,誰家串門子走親戚,帶上幾兩是特給面。顯然夏夜不缺,他還給家裏直接拿出來五斤,蘋果、西瓜等水果其實空間儲藏室裏也不少,但在這個不應季的時候,即使家裏不來人,他也不敢張揚,畢竟幾個女知青還在呢!事出反常必有妖,他把所有的一切控制在世人能接受的程度。
幾女的家人寄來的東西有毛線、有各種錢票!幾女除了留有一些自己備用急需的,幾乎都交給了能夠外出的夏夜!所以對于家裏的白面等細糧,只以為花錢買的,至于數量,幾個不去做飯的姑娘,都是夏母拿出什麽做什麽,也是不經心的。
過了臘八,年就不遠了,于是,屯子裏會時不時聽到在水泡上滑爬犁的孩子們唱起了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過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打發了竈王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到了三十就挂門神!”
這是夏夜過來這個時空的第一個年,她盡自己的能力豐富着自己的飲食!凡是供銷科有的,家裏都有一份,現在食用油,也改為了空間的豆油和花生油,她給家裏和麗秋家都給預備了五斤,炸年貨等都是夠的。因着富地産出有黃豆,所以夏夜并着李森就拉起了夏家的大磨,磨起了豆漿,煮好了就放到暖水壺中。為這夏夜還每家多買了三暖水瓶,可是把兩家母親心疼的夠嗆!這幾日每天都能喝些白白的豆漿,放點紅糖進去,即使吃着有點拉嗓子的苞米面餅子,一泡也美味了很多,吃着香甜可口了,兩家的身體都要好很多。
二十五號兩家人一起合做了整整四板豆腐,一家兩板,都各一半凍豆腐,一半白豆腐,因着不缺油,夏母許諾今年炸年貨。
在28日那天,早早的夏母和李家母女四個女人就忙活在廚間,炸了夏夜從購銷社買回的四條草魚,炸了豆腐丸子(和着豬肉餡做的),富地挖出的蓮藕和着肉餡的耦合子,富地湖水裏撈出來的小柳根和着面炸的金黃酥脆,瘦瘦的野豬肉切條和着雞蛋白面炸成了酥肉,肉疼的夏母拿出了三斤白面和着礬發好了炸了油條,馓子等儲藏起來容易的,夠兩家能初一到初五溜着吃,而知青三女,夏夜李森李石頭,在屋子外面幫着送柴,時不時的偷嘴一口,其他幾人偷着嘴了雖沒像李石頭那樣蹦跳着,但也感到喜氣洋洋的。等全部炸完涼好,一部分挂在了下屋的梁上的筐裏,一部分放在背筐裏嚴實的用布蓋住被李家母女三人帶回去,之所以選擇在夏夜家炸也就是因為四鄰不接,油煙味屯子裏其他人都聞不到。也不知李森他們家裏怎麽留的黃小米,居然可以夠折騰着和着粘玉米面做了兩蓋簾的粘豆包,蒸熟了後,都放在屋子外面凍着,這會夏夜正和李森,拿着斧頭在砍着這些豆包底,一個個豆包被雪覆蓋,然後被冰粘住的那叫一個實誠,夏夜兩人不停的砍着,因着表面覆蓋了雪,不知道的以為在拿斧子砍鵝蛋。三十上家裏都喜氣洋洋的準備着年夜飯,大雪封路,外面的人已經進不來,屯裏的人也出不去,魚肉有條件的都是要上的。而屯子裏靠山靠水比之別地,物資要豐盛很多。而夏家此時雞鴨魚蛋青菜都有,讓三個城市來的閨女也是看花了眼,這夥食在這年月城裏也不見的一起見過。還有這地方特色的溜肉段,豆腐幹青,都被夏母做的那麽好吃,夏夜特意拿出了的山果酒可是讓幾個女孩放肆的喝了酒飽。明顯的都是喝高了,一個賽一個的活躍,要給夏母表演節目,唱的歌曲都跑了音了,但是還很歡樂,就連夏母居然也被勾起了興致一起唱了歌。直到夜了,酒勁上來了,夏夜抱着幾女放置到夏母的炕上,自己向着對面隔間的炕上都安置了不提。
初一這一天,北方會宗族大拜年,那時沒有成家的族裏男子要給族裏的老人磕頭問安,即使再不喜歡,夏夜也只得跟着夏天一幾個堂兄弟天還蒙蒙黑就開始了磕頭。夏夜去的第一站是夏母要求去的老夏家,爺奶家,即使分了家了,在傳統節日裏還是要盡的孝要盡的,要不唾沫星子淹死人。顯然夏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受到人身攻擊,二十八那天一炸完年貨,就讓夏夜去送了只野兔和一瓶白幹當年禮。所以大年初一,即使再不喜歡這個孫子,也可能依舊懼着這個孫子,夏老太也沒在這天叫罵,畢竟晦氣是一年的。夏夜規規矩矩的和幾個堂兄弟一起上前磕了頭,都得了個紅包,夏夜不用看也知道自己是最薄的。然後這夏家三代子弟,在夏家大伯等兄弟的引領下一一去給長輩拜年。先去族老夏三爺爺那裏,磕了頭,然後就等着夏家族人在這裏聚集,然後一家家按着輩分大小的拜年說着吉祥話。這時女人是不能去的,只能在家等着。據說這規矩傳自孔孟之鄉,說闖關東那時大多是活不下去的山東河南等一代活不下去的村裏人,把風俗帶了過來,具體也沒人去糾結。比較小的娃子一圈下來,兜裏就揣了些炒黃豆,一些糖塊,等到家的時候就和比自己大些的哥哥姐姐一起分着吃,這天光景好些的會包些餃子,可能白菜多肉少,或者本來就是白菜餡點着油,這是好的。不好的也會拿些白菜就着豆幹豆腐包一頓餃子,或者趁着年囫囵一頓幹飯。
一年的飯食只有過年的這幾天油水大,即使有剩的,也會留着下頓加些玉米面等煮了。
三女也帶着些禮物拜訪了村裏的書記等幹部,以及有名望的人家,夏夜看着很是感慨,什麽時節都是禮多人不怪!
作者有話要說: 夜娃子要慢慢成長起來了,人生總會有些坎坷讓孩子長大。請大家期待夜娃子的成長吧!
再次感謝ADONG的手榴彈,謝謝各位小天使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多多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