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生氣?我只是為楊家不值。”魏夭夭仰頭望着滿樹錦簇桃花:“他……他們是很好的人, 不該被你戲弄陷害。”
“戲弄?”楚莞無辜地咬咬唇,訝異道:“夭夭, 你不該聽那些京城流言……”
“流言?”魏夭夭輕笑一聲:“你們楊家的事情我若想知道, 不必通過流言。”
魏丞手眼通天, 國公府中自然有他安插的眼線, 想必是自己在嫁妝上做的小手腳已被魏夭夭察覺。
楚莞睫毛微顫,輕聲道:“夭夭你也知道, 我是表姑娘,在京城無憑無依,也不像你一樣有父母愛護保全, 不多要些嫁妝,日後有個好歹我能怎麽辦呢?”
她擺出可憐的模樣, 魏夭夭卻仍冷冷望向她:“楊蕖匆匆嫁人, 是因為上元節的事情遮掩不住了吧?”
楚莞霍然擡頭,微含戒備地望向她。國公府中的事宜,魏家人究竟知道多少?
“我記得那一天, 我們本和阿芙走在一起, 是你走到半途突然說錢袋丢失,讓我們陪你回去找。”
楚莞聞言委屈道:“是, 當日是我大意, 丢了錢袋,倒讓阿芙落單,但這也是我的錯麽?”
“可我們剛和阿芙分開,燈謎攤子的老板已遣人把錢袋送來。我們本要回去找阿芙, 你卻說你的錢袋不是被送來的那個。”
“衆人和你不熟,自然不曉得,我卻記得,你錢袋上繡的是桃花,和那人手中的一樣。”
“我當時疑惑,眼前明明是你的錢袋,你為何還執意要讓我們再陪你去尋?但我只當你是久不曾出門,還想在長街上多看看逛逛罷了,等阿芙的事情一出,我前後仔細想想才明白。”魏夭夭在桃花樹下轉身,靜靜注視楚莞:“還有那次太後壽誕,也是你想害阿芙吧。”
楚莞并未惱羞成怒,她眉眼平和,嘴角甚至還噙有笑意,似乎在縱容好友對她的诋毀一般,任憑誰見了她這個樣子,都不會聯想到這女孩兒是個詭計多端的人。
“楚叔叔是光風霁月的人,卻敗給了你母親,又敗給了你。”魏夭夭撇過頭:“楚莞,從今日起我們不再是朋友。”
“夭夭,你若真是我的好友,怎麽會口口聲聲在幫阿芙呢?”
楚莞笑吟吟道:“你也不必擺出一臉義正嚴辭,其實你為了誰,你心裏自然清楚。”
Advertisement
春日的桃花格外燦爛,落在魏夭夭眸中,似是藏了另一番驚心動魄的春光。
楚莞一步步走近魏夭夭:“你小心翼翼,以為和我交上好友,就能接近他了,結果發現我對他來說不過是個寄人籬下的表妹,就開始換人?這次呢,想憑借護着楊芙讓他對你另眼相看麽?”
魏夭夭耳染紅霞,眸色卻寒徹:“楚莞,你住口!”
“聽說是你給魏丞求情他才免于受刑?我倒是很想知道,如果魏丞知曉他最寵愛的女兒喜歡上了政敵的兒子,該作何感想呢?”
魏夭夭一言不發,雙眸卻迅速暗淡。
“如果你妄想憑這些小事讓他對你心動,那你就錯了。你是魏家的女兒,他的目光怎麽可能落在你身上?”
言罷,楚莞對茫然的魏夭夭展顏一笑,依然如往昔般去牽她的手,聲音柔和道:“夭夭,我們一起去赴宴吧。”
恰在此時,忽然聽見一陣紛亂急促的腳步傳來,嬌縱嚣張的女子聲音随即傳來:“哪個是楚莞?”
楚莞擡頭,只見一名身着宮裝的華服女子站在禦花園的柏樹下,如畫眉眼間滿是雪意,衆女眷把她圍攏在中間,聽她發話,忙伸手指向楚莞。
那女子掃了她一眼,神情滿是倨傲:“你就是那個賤人的女兒?”
楚莞愣了愣,一時說不出話,只上前低垂眸子行了個禮:“楚莞給安寧郡主請安。”
安寧郡主生母自缢,和楚莞的母親有極大幹系,衆女眷心裏竊喜,圍在周遭一臉看好戲的模樣。
但郡主只是驕矜地擡了擡下巴:“你随我去見太後,娘娘要見你。”
楚莞不知是福是禍,只能溫順地跟在郡主後頭觐見太後。
門裏笑語陣陣,楚莞聽李夫人笑道:“要不說廬陵王有眼光,像阿芙這般可人兒的女孩,要是我見了也不肯松手。”
太後也笑道:“還是楊夫人教導有方,琴昭和阿芙都是好孩子,我看這又是一門好姻緣。”
原來楊芙和老太太都在,楚莞心中一緊,轉而看安寧郡主,她正眸色沉沉,似是有幾分失神。
察覺到楚莞的眼神,安寧忙調整好情緒,對着屋內甜甜禀道:“娘娘,楚莞到了。”
一時間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楚莞身上,楚莞走到中間盈盈拜下,許久未曾聽聞太後叫起,正疑惑間,忽聽太後沉沉問道:“阿莞,此事本該由長輩告知你,但我想着你今日既然來了,就由哀家來說吧,你和懷王的婚事到此為止,莫在繼續。”
楚莞如遭雷擊,怔怔直起上身,半晌才道:“太後娘娘,這是為何?”
“他以為納妃是小事兒?這才幾年的時光已納了五六個,真以為什麽阿貓阿狗都能當皇家婦呢?他今年要娶正經的懷王妃,妻妾有別,我看不宜讓你在此時進門!”
楚莞淚盈于睫,慌亂地喃喃道:“可是聖旨已經批下了啊,而且,而且是殿下親自對我說…… 說要讓我進府的……”
太後的理由分明是借口,即使今年懷王妃進府,府中已有那麽多的側妃,再多她一個又如何?
“阿莞進府後會和姐妹好好相處,也會好好侍奉王妃……”楚莞跪伏在地上:“請太後三思。”
“哪有什麽聖旨,只是聖上拿朱筆批了個紅罷了。”太後淡然道:“哀家已和聖上說明此事,這是後宮事,聖上也依本宮之言讓宗人府終止此事。”
難道她夢寐以求的尊榮就要在這幾句輕飄飄的話語中化為灰燼?
楚莞低聲啜泣:“太後,雖然婚書尚且沒有下達,但京城都知曉阿莞已是殿下的人,如今出爾反爾,讓阿莞怎麽做人?請太後三思,垂憐阿莞。”
上一世,懷王一心想讓楚莞當正妃,那楚莞定是高攀,皇家反對也在清理之中。誰曾想這一世,竟連這到手的側妃也是一場空。
楊芙倚在榻上,淡淡地看了安寧郡主一眼。
這婚事不成,說起來還是因為安王和這位郡主的緣故,楚莞生母搬弄是非間接導致安王妃羞憤自殺,即使多年過去,對安王來說仍是一個邁不過去的坎,他們在江南也就罷了,日後若在京城久居,定不願時常看到楚莞。
而楚莞若成了懷王側妃勢必要常常進出宮禁,以親戚相稱,若在此時納了楚莞,這不是明擺着給安王添堵麽?
所以太後和皇帝才都不願應允這門婚事。
果然太後只垂首掃了眼跪地飲泣的楚莞:“你一個姑娘家,先起來說話。”
楚莞聞言站起身,仍舊哀聲道:“請太後恩允。”
“你這是非懷王不嫁了?”太後神情轉厲,沉聲道:“要不然你一個閨中女孩,怎麽連名譽都不要,苦苦哀求要嫁他!”
這話極重,是在懷疑楚莞和懷王有私下往來。
“太後息怒。”在此情形下,楊老太太為了國公府名聲,也要站出來說話:“阿莞是個實心眼兒的孩子,想是覺得既應承下了婚事,便不好更易。此事既已作罷,老身日後再緩緩開導他。”
楊老太太出面替楚莞遮掩,她就是再滿腹委屈,也只能低聲應是。
太後瞧了瞧低垂雙眸的楚莞:“既合了生辰,也難免你心中委屈。說到底,還是你們有緣無份,你日後也不要再有什麽想法。”
這話明明白白斷了楚莞嫁入皇家的心,她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淚珠順着精致的臉蛋滑落。
“你也不必擔心之後的婚嫁。”太後緩緩擡頭,指名道:“寧忠侯夫人,聽說你家的江硯公子曾和楚莞在詩會上詩歌互答,極為默契,哀家準備把楚莞嫁與他,也是郎才女貌,極般配的一對兒。”
轉瞬之間,鴛鴦譜上的主角已經換人,但既然太後發話說這是“極般配的一對兒”,寧忠侯夫人除了跪地謝恩,自然無話可說。
楚莞如墜夢中,她的終身大事在片刻之內便已被決定,這是太後指婚,斷然不可更改……
若說以往,江硯也算良配,可偏偏那日雨中,她說了那麽多的昏話……楚莞悔不當初,卻又無可奈何。
開宴後,主角自然是安寧郡主,她和楊芙分坐在太後兩側,說了不少笑話,可楚莞食不知味,只想趕緊回府。
用完宴,衆女三兩成群的沿着游廊走出。落日餘晖恰灑在宮闕上,蒼茫壯闊。
一個高大的身影立在階下,遠遠望去,說不盡的疏朗挺括。
楊芙雙眼驟然一亮,正要加快腳步。
忽聽身旁的安寧郡主旁若無人般喊了聲:“阿璋。”便拔足朝那男子歡快地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