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惑難解

(正文中讓人最難以理解的就是張正的聯合主張,各種存在似乎都過得挺好,他非要成了一個大雜燴似的組織。有了這一節就順理成章了。)

時間是張正開始參悟閉口禪的第五年。地點是康德故居外一條林間小路。

張正随着專門僞造文物的文物販子孟烮周游了歐洲。孟烮騙了一大筆錢之後回國了,他卻留了下來,專程來康德故裏參觀。

漫步在林間小路上,張正浮想聯翩。頭頂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這兩個讓康德也感到神秘異常的存在,張正同樣不理解。他想,神話之中的天庭是否真的存在呢?會在哪個星球上呢?依靠自己的神通能夠到達那裏嗎?同情、道德觀念是怎樣出現在人的腦袋裏的呢?

這樣想下去不會有任何結果的,必須找到一個立足點,然後發動理性思考一點點推進。張正轉身從小路盡頭往回走去。

首先,假如,不,用不着“假如”,可以确定,世上确實存在傳說中的妖怪和神仙。我就是一個妖怪。妖怪是怎樣出現的呢?是和人一樣進化而來的吧?人的進化是通過遺傳和變異出現的,妖怪的進化則是通過修煉實現的。人要是也進行修煉就可能成為神仙。其他事物變成妖怪和人變成神仙的過程在原理上應該是一致的。

妖怪和神仙對原來的族類的感情都變得非常淡薄,至少我這個妖怪是這樣的。根據這一點進行推斷,人的道德律并不是人一出生就決定好了的。人受教育的過程是不同于修真的一種修煉過程,我們修煉之後擁有了更長的壽命和更大的力量,人類受教育之後擁有了社會地位、權力和財富。這裏的教育不應單指學校教育,歐洲文藝複興與啓蒙運動的過程中有許多自學成才的偉大人物,他們受到的是好的書本的教育。

張正停住腳步,将自己思路扯回到“道德律”這個問題上,然後轉身向路的另一端走去。

人類受到的教育要求人類要熱愛全人類,但全人類是一個遠離人類日常生活的概念,每個人的感情都只能投射在有限的人群內。人類經常發動戰争,于是有人說人類要比食人族還要野蠻的多,至少食人族不會為了食物以外的目的吃人。這句話用了兩套邏輯,模糊了問題的實質。發動戰争是為了占有更多的資源和更大的生存空間,某種意義上可以視之為一種對進化的需求。食人族若是沒了食物他們會自相殘殺,最後會只剩下一個人,然後他們就滅種滅族了。人類若是遇到了大的災難,他們會放棄恩怨聯合在一起,為共同生存而奮鬥,必要的時候會犧牲自己的性命來保證族群的安全。也就是說,人類的道德觀念在真實生活中是可以劃分為幾個層次的,血緣關系的親族是一個層次,各種組織是一個層次,民族是一個層次,人類又是一個層次。兼愛與博愛大多數的時候都只能是一種情感,寬恕敵人一定會在敵人認錯的前提下進行,這是否算是博愛呢?寬容,理性的妥協而已。

基因,奇妙的生命密碼,人的進化就是由它控制的嗎?那麽,人的道德律對人類的進化的作用是什麽呢?單個人類的進化程度反映在他對社會的貢獻上面,整個人類的進化程度反映在它所形成的使所有個人的力量整合為促進人類進步力量的道德律上面。廣義的道德包括法律,法律的标尺要比道德低許多,不違背法律的人并不能算做道德高尚的人。同時,道德絕對不是一個虛無的概念,在整體上它是粘和各個層次人類的一種“制度”約束,在個體上它是主體處理人際關系的法則。基因對道德律的控制非常微妙,它決定了每個人的先天性格,懦弱、英勇、善良、兇殘,它又設置了某種按鈕,社會文化所形成的道德氛圍一旦觸發這個按鈕,個人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将珊瑚、螞蟻、蜜蜂等群居動物的個體看作“人”,基因在道德律上的作用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了。

張正又轉了個身。

個人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什麽?并不是所謂的獻身于公共事業。首要的是直指本心發掘個人的潛在力量。基因設定的每個人的欲求組合都不一樣的,但一般都與人類發展成正向關系。那個叫馬克思的大胡子說的很好,充分實現每個人的自我價值,這是個人道德的最高境界。直指本心之後調動可資利用的一切資源為自己服務,為實現自我的價值服務,這就是個人道德的最高境界。“可資利用的一切資源”自然是包含在社會道德範疇內的,而社會道德也是為個人實現自我價值服務的。天生殺人狂可能并不存在,即便存在,一種可能是基因被污染,一種可能是人類的基因中潛藏了毀滅人類的因子。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需要真的英雄來避免來挽救了。

張正為自己的思想成果感到驕傲。

每個妖怪的存在目的都是和全人類的存在目的一致的,神仙也是這樣。社會的進步應該指的是能夠使人類長存于世的社會整體存在。環境保護組織的出現就是對社會退步的一個糾正。因為妖怪和神仙和整個人類是一個層次的存在,他們的道德觀念裏自然視人類為草芥,是這樣嗎?顯然不是。至少,神仙不應該視人類危難為兒戲,那樣神仙也會絕種。妖怪們至少不敢随意傷害人類,因為會有厲害的天劫懲罰。

張正擡頭看了看天,灰蒙蒙的天空沒有星光。

天劫,這是一種什麽樣的存在?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生靈操縱着嗎?

啊!張正有些氣憤地斷喝一聲。看人類社會的種種如此透徹,對自身至關重要的問題卻大惑不解!

他望了望康德故居,猛然想起康德提出的星雲如何形成的理論。對啊,人類的個體雖然非常的弱小,但他們的進化要放到整體來看!人類對于自然的奧秘的探索不正和妖怪以及神仙的追索是一致的嗎?

想到這裏他感到自己的臉有些發燙。這是非常奇怪的,作為一只僵屍,他雖然不像吸血鬼那樣陰冷,至少體溫要低于正常人許多,臉上發燙的事情從未出現過。難道這是一種啓示?自己這種反應是興奮的表現,興奮是人類與其它低等生物才有的情緒,那麽,我應該向他們學習一些什麽嗎?

看看人類的科學吧!自己能夠想明白上面的道理不正是因為人類的科學達到了某種程度而自己恰好站到一個略高的位置進行思考嗎?沒有人類的科學,自己是沒辦法弄明白這些的。慣性、摩擦力、引力、相互作用力,人的日常生活若是沒有了這幾種存在簡直不可想象。但人類為何到了近幾百年才發現這些?這和道德律的進步有關。人類關于個體與整體的關系的認識最初是一致的,但到了近代,西方首先改進了這種關系!哈,這又和什麽有關呢?秩序!

張正越想越興奮!熵增定律,相對論,量子理論,這些都是何等的神妙啊!

熵增定律,無序狀态是一直增加的,這一熱力學定律號稱宇宙第一定律。但有序和無序的劃分是存在困難的,在達到終極以前它們永遠是相對概念。漩渦、湍流是無序的嗎?從酒瓶裏倒酒,傾斜的角度大了會有咕嘟聲,這是無序的,慢慢倒出來,細水長流,這是有序的。但真的無序嗎?這就牽涉到了複雜科學,在那裏,這種無序的産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所以可以說是有序。混沌和虛無都是科學定義難以達到的概念。

偶然和必然,若是偶然事件的背後都有必然的存在,那麽,這是不是違背了熵增定律呢?因為必然是有序,偶然是無序,所有偶然的背後都存在必然的話,熵的增加跑到哪裏去了呢?這又牽涉到系統學。如果馬克思的說法成立,那麽,宇宙之外還必須存在一個專門堆積無序的存在。

無序向有序轉變需要消耗能量,消耗一種“力”,這會産生更大的無序并擴散到宇宙中去,擴散到宇宙之外去。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理論的可取之處在于,你和宇宙同化之後,你保持有序的時間會大大延長!妖怪和神仙的修行用科學的觀點進行分析就是他們掌握了使負熵增加的辦法。

我使負熵增加的方法是什麽呢?張正着實苦惱這個問題,修行方法竟然是不能用文字表述出來的!所有的表述都只是近似。

相對論談到了空間彎曲,那也是傳說中修行的某種境界啊!量子理論中著名的薛定谔的貓和意識存在有關系,如果偶然背後存在必然,一定要有一個超級的意識注視着這一切。

張正感到腦袋疼得受不了,這些問題還真不是正常人能想明白的,不想了!

他轉了個身。“回去休息吧。”他一邊想着一邊向住處走去。也許可以和人類進行合作。也許與修真一起研究使負熵增加的方法會有意外收獲。也許應該告訴中國人自己發現的關于道德律的問題,中國人太愛內鬥了,這難道是基因的問題嗎?他搖了搖頭,我這個妖怪對這些有什麽好關心的呢?雖然我生活在中國,我也不能主動去向他們講述這些道理吧?不過,借助人類科技的發展來發現天劫的秘密也許可能成功。讓人類知道我們的存在他們就會明白道德律的問題,這等于用一種“力”打破了舊有系統造成無序然後形成新的系統。進化的正确途徑是什麽呢?人類好像已經開始通過科技力量追求長生,似乎我們在這方面進行可以合作呢。

正是有了這次的思考,當王磊拉張正入夥的時候,張正表現出了似乎不正常的熱情。新的作用力的出現會使系統變得不穩定,但只要有強大的意識就可以使其變得更加穩定。開放的大腦,開放的精神對于社會的進步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剛開始的時候許多事情張正沒有處理好,但那是一個帶有必然性的過程。

關于終極進化的旅程就此拉開序幕!

老三論與新三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簡稱SCI,即老三論;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突變論,簡稱DSC,即新三論。對社會思想影響很大。

寫文章是一個由無序向有序轉變的過程 大家看了文章後有感觸,那是系統在進行調整。實現自我價值,創造有序和諧社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