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為君婦
回到家中,母親照舊張羅了幾門親事給我,父親正要找個借口幫我推拒,我坐下認真地對二人說道:“父親,您可還記得和諸葛家的婚約?”父親點點頭。
母親倒是很少聽我提起哪家的男子,這次倒是新奇,于是便讓我繼續說下去。
我便将自己和諸葛亮一起外出游歷的經過告訴了父親和母親,從初次相見時的隐瞞身份,到日後漸漸地熟悉,到諸葛亮不知我身份時對婚約的處理考量,再到他知曉我身份後相救,承諾與我攜手此生。父親聽罷點點頭,眸中神色贊許,母親也點點頭,欣慰地看着我。
“這諸葛亮既然能得到夫君的賞識,家世人品自然是絕好,現下雖說窮了些,但日後必有過人之處。我只是怕英兒嫁過去受苦”母親對父親說道。
父親便安慰母親,說只我這一個女兒,大不了多給些嫁妝。況且,孔明沒了父母,我也免于婆媳矛盾雲雲。母親這才松口。
“只是不知道,這位諸葛公子何時上門求娶呢?”母親接着問。
“這也是女兒想求父親的一件事,也算是我對之前隐瞞身份的道歉。”我望向父親,“我希望父親去隆中,将女兒嫁給他。”
母親聽罷便反對道:“這成何體統?我們英兒哪點配不上他,為什麽要我們上門求嫁?是不是那個諸葛亮讓你這樣做的?”
父親打斷了母親的話,說道:“我知道諸葛家小子不是這樣的人,既然說了要娶你,就一定上門。是你自己要還他欺瞞的賠禮吧?”
我點點頭。
“上次随着父親去諸葛家,見了諸葛亮的二姐,她說鄉裏一直傳言說諸葛家是攀附權貴世家,将大姐嫁給了蒯家,又想把二姐嫁給龐家。但其實不是這樣的,諸葛家二姐真的很喜歡龐家哥哥,可是因為這些傳言,她把婚事一拖再拖。我想着我們黃家也是沔南的大戶,若是再讓他上門求娶,豈不是坐實了諸葛家攀附權貴的污名?不如父親去求嫁,這不僅可以推動諸葛家和龐家的婚事,也保全了諸葛家的名聲,算是最好的道歉了。”我将自己所想如實相告。
父親贊許地點點頭,說道“該當如此。當年在泰山郡,諸葛家也是名門望族,只是諸葛兄弟薄命,在亂世被害,而今小英求嫁,也合我的意思。”
母親聽完刮刮我的鼻頭,笑着嘆息道:“這女兒還沒嫁出去呢,就已經開始事事為夫家考慮了,若是嫁出去了,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麽想念呢!唉,就這樣吧!爹和娘能為你做的,也只有這麽多了。”
我想到自己不日就将離開黃家灣,到隆中,便不能時時見到父母,不禁悲從心來,抱住母親哽咽道:“母親。”父親看到我二人都哭了起來,自己背過身去,過了一會兒才轉身來勸住我和母親。
此後三月,我一直在家中,或是和母親聊天,或是和莊子裏的百姓聊天。七月,襄陽城裏傳出笑談:沔南名士黃承彥向諸葛孔明提親道,“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面,才堪相配。”孔明許焉。時人以為笑樂,鄕裏的孩子還編了歌謠:“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七月末,諸葛家的二娘子亦被龐家迎娶,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喜帖遞到府上,我作為諸葛家未過門的媳婦便不能去赴宴了。
父親和母親出門赴宴,我在家中為自己繡着婚服。
Advertisement
因為諸葛家的長子諸葛瑾和繼母在吳中居住,所以婚前的六禮先由龐德公和父親行了納采和問名禮,待到九月諸葛瑾回隆中之後,才依次行完了納吉、納征、請期三禮,婚期便定在了建安七年的四月,草長莺飛,櫻花漫天的時節,也是我和他初見的時節。
四月十五,一早便起來梳妝打扮,母親細細囑咐了我為人婦的很多事,而後師父也笑吟吟地來了,說道:“徒兒,到底還是嫁出去了。若是受了欺負,可一定要告訴為師啊!為師幫你收拾諸葛亮那小子!”
我穿着喜服,向師父行了禮,師父笑吟吟扶我起來,道:“也不知三日前給諸葛小子提的要求做到沒有?”
我好奇道:“師父又怎麽為難他了?”
師父笑道:“我只是說,想娶我的徒兒,不能用馬牛這類走獸迎親,亦不能用馬車或人力,亦不能讓你走過去,讓他想個法子把你迎娶回家。”我笑道:“師父真真是難為他!你能造出來也是耗費了三年的時間,你指望他三日造出來這種機括,真是癡人說夢啊!”
“哎,若不讓他娶你的路坎坷些,他怎麽會珍惜呀!”師父搖搖頭,笑着去前廳找父親去了。
待到梳妝完畢,諸葛亮倒真的騎着一個木制的坐騎來了,似牛似馬,速度倒是不差。
他把我抱上木坐騎上,笑道:“夫人,亮這木牛流馬,你可還滿意?”
我隔着卻扇向師父看去,師父大笑道:“滿意滿意,快帶着我徒兒去拜堂吧,別誤了吉時。”
于是他牽着我的坐騎,我倆笑着對視了一眼,接着便拉起我帶到諸葛家的書籍、機括和父母備的嫁妝,去向隆中。
到達隆中,仆婢安置好嫁妝,諸葛家的姐弟們備好酒席,已經是黃昏吉時了。
諸葛亮的大姐為贊者,徐庶為侍者,伴着我和諸葛亮一起走進喜堂,主持婚禮的正是龐德公,老者身着直裾,手捧卷軸,朗聲吟誦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馬家的小子阿良被請來彈着《桃夭》古曲,曲聲和贊詞聲中,諸葛亮笑着看向我,眼中滿是溫柔和笑意。
接着便是沃盥禮,均兒捧着盆,諸葛亮取過手巾,幫我把手也輕輕擦幹。
然後我二人相對而坐、同牢而食、合卺酒飲罷,諸葛亮溫柔地把我發髻上的紅纓解下,我拿去卻扇,他執起我的手,清聲道:“月英,吾妻。”堂中賓客掌聲雷動,接着我二人又行了結發禮,他珍重地放好紅繩系起的頭發,扶起我,面對我承諾到:“天地為證,親友為鑒,亮此生只娶月英一人,攜手白頭,死生不棄,患難相随。”
“天地為證,親友為鑒,月英此生無論貧富,誓與夫君攜手白頭,死生不棄,患難相從。”我看着他的雙眸,亦承諾道。
父親欣慰地點點頭,母親亦是流下淚來。
接着龐德公又主持着我二人拜了天地,拜了師父,拜了高堂,拜了夫妻,而後在一片起哄聲和祝福聲裏,諸葛亮抱起我,将我送到了卧房。
這一夜,他眼角眉梢都是笑意。聽說這夜過後的襄陽城裏,都傳說諸葛新婦清麗秀雅,夫妻恩愛,許一生一世之諾。而言行從來謙謙君子的諸葛亮在堂內和賓客宴飲,和徐庶舞劍,取琴與馬良合奏,甚是風流得意。
待到諸葛亮送走賓客回到屋中,卻沒有醉意,只是臉色紅潤,笑着看向我。
我取出在家中做好的白羽扇給他,說道:“夫君,此扇是我在家中所制,願我如此扇,常伴君側。”
他接過扇子,拿在手上細細端詳了許久,笑道:“阿月的羽扇亮很是喜歡,亮也備了禮物給阿月。”說着拿出了一對兒精美的龍鳳珮,将鳳凰的玉珮為我挂在腰間,又拿出了之前的小弩,笑道:“這弩亮改造了一下,而今已經可以十連發了。”
我驚喜地接過弩,試了一下,果然更為稱手。接着我又問他要了今日坐騎的制作圖紙,讨論着做了幾處改進。
我将圖紙放好,看見諸葛亮站在窗前,輕輕走過去,站在他的身邊,窗戶正對着的是諸葛家的後院,院裏竟遍植櫻花樹。今日月圓,月色明亮,櫻花在月色下紛紛揚揚地落下,好像下了一場大雪一樣。
“十五歲在櫻花林裏見你,我便在後院種滿了櫻花。”他柔聲說道。
“我記得,那日在櫻花樹下見你,一襲青衫,風姿卓絕。”我看着他,恍然間看到了那日樹下的少年。
“亮卻不想,夫人世家女兒,甘為村婦。”他揚起了嘴角。
我認真看着他說:“我知道你不會甘在隆中終老的。”他看向我,我接着說,“從我聽到你的琴聲時就知道。”
“亂世路漫漫,夫人到時……”他話音未完,我接道:“月英到時,生死相從,傾心相助。”
他摟過我的肩膀,我輕輕靠在他的胸口,他忽然笑道:“夫人要不要同亮一起去看櫻花雪?”
我笑着出了屋子跑着到後院去,他在身後追着,我躲在一棵櫻花樹後,正找不見他,他卻在身後一把抱住了我,我二人追着跑着,累了就一起癱倒在地上,看着星空和月亮。我指着天上最亮的星對他說:“你看,那是北辰星。”
“那是天上最亮的星,指引着無數人方向。”
“我相信夫君會是這世間的一顆北辰星。”
于是我二人聊起荊州舊事,江東風月,而後沉默在這春風裏,他眼神亮亮的看着我。而後将我一把抱起,走回卧房。
春宵一刻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