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兩個小世子上學去了,整個庭院一下就靜了下來,只聽得到鳥雀的啁啾啼鳴,翅膀撲閃,細細的爪足勾上窗楞,豆子大小、烏靈靈的眼睛和晏良對視,歪着小小的腦袋瞧着,晏良笑了笑,雀兒膽子大了些,低頭又伸進來,晏良伸食指輕輕刮了刮雀背上灰藍色的翎羽,光潔溫熱。

此前下人們忙忙碌碌的聲音也停歇了,像是知道不能打攪他,挨個都退出了院子。

晏良打了個哈欠,開始翻看起昨晚才看了一半的《國士策問》。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歷屆考題罷了,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現在大家都看了起來,看看歷年的前輩們都是怎麽回答那些刁鑽問題的,晏良覺得還挺有趣。

去年是秣陵淮氏的長孫淮晔奪得首魁,晏良看他這最後的策問,沒有什麽出人意料的地方,倒顯得四平八穩,中規中矩。

不過還是高出二三名好多。

國士選拔分成三輪。

第一輪是經史子集的抽檢闡釋,雖說是基本功夫的考察,但也看各個學子的功底。越平常,越細微之處,才顯真本事。僅這一輪,就能篩掉近半。

第二輪才是真正的關卡。

國監學宗裏的前輩會輪番給你出題,回答完一個人,就直接面對着下一個人的問題。來回反複三次,很多人在第一次的車輪戰裏就直接敗下陣,能堅持到結束的,說是鳳毛麟角也不為過了。

到了第三輪,就是天子策問,畢竟所謂“國士”,歸根結底也是為帝君服務的。

最後的前三甲排名就看這三輪的綜合水平,高者為魁,依次類推。

等到晏良看得差不多,兩兄弟也背好了早課,回來用早膳了。旭日東升,熏風暖熱,劉轼跑得快,臉上滿是汗,脆生生的小嗓子:“景貞哥哥快起床啦!太陽曬屁股咯!”晏良握着手裏的書卷敲了敲自己額頭,兄弟倆的性格有必要這麽大嗎……

劉顯慢吞吞地跟在後面走着,嘴裏念念叨叨,看來還在溫習課業。

劉轼顯然就屬于一下課就忘的那類學生。

早膳大家是一起用的。

Advertisement

只要不背書,劉轼心情好,胃口也好,小盤子的甜脆瓜都進了肚子,薏仁小米粥,棗泥酥酪,吃起來一點也不含糊。

晏良笑眯眯看着,視線移到一旁的哥哥身上,就見劉顯皺着眉頭看着盤子裏的一小塊玉米粉糕,筷子夾了好多次,都快把粉糕夾碎了。

往往這個時候一旁的下人早就該上來伺候了,但是劉顯不是很喜歡,他身後伺候的人一早就知趣地退下了。

晏良促狹心起,也不幫人家,眼睜睜看着劉顯握着筷子把完完整整一塊的糕點夾成渣。劉顯停頓了幾秒,将筷子又伸向旁邊另一方完整的……

晏良撫額,為了挽救粉糕,他直接把那個完整的夾到了劉顯的碗裏,“吃吧”。

劉顯一愣,擡頭看了看晏良,發現原來剛剛自己的暗中較勁到被一旁的大哥哥看去了,不禁臉紅,埋頭就和劉轼一樣吃了起來,安安靜靜。

劉轼嘻嘻哈哈,“大哥今天被老師訓啦!”

劉顯年紀小,威嚴卻不小,眼睛一瞪,劉轼的聲音就矮了下來。

“哦?子嘉怎麽了?”晏良放下筷子,有點八卦。

“沒什麽。”

“……”

他才幾歲!就把劉大将軍的模樣學個十成十!晏良一噎,一時間飯桌上難得的安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