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二步
在聖賢祠的登名禮完成後,童冉仔仔細細準備了一份申請吏員的文書。
這種文書有點像工作時寫的年終總結,核心主旨就是我很厲害、很有用、為國為民做了很多事,主要內容是對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誇誇其談一番。
比如一些富家子弟會在冬天設粥棚以提升正氣,在文書裏便是“學生心懷天下蒼生,不忍黎民百姓受凍挨餓,在大雪天親自到城外派發熱粥與棉被,只盼有一日我大成再無一人挨餓受凍,學生死而無憾。”
現實可能是,大雪天裏他家的家丁在城外搭個棚子,棚子上挂一個某某家某某公子設的粥棚,然後讓貧民在寒風中排隊,公子在一旁的暖榻上裹着貂皮等領好粥的貧民來磕頭謝恩。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操作的,楚鈞小時候就親自送過米面柴火去孤寡老人家裏,也正因為他肯親力親為,同樣走修身養性與樂善好施之途,他的修養速度比其他人快了不止一星半點。
童冉寫文書的時候找了幾篇範本,最後實在受不了那肉麻的調調,扔掉範本,一五一十歷數了一下自己這一個多月來的作為。
他一個多月增長了人家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輩子的正氣,這些作為看起來簡單,細究之下卻是影響面超級廣泛而深遠的。
光是一個月從零到黃階下品,就足夠令人重視了。
童冉寫完,很是滿意,親自交到了指定的地點,由府衙的吏員轉交知府。
朝廷對于官員的任命是由吏部負責,而地方上吏員的任命,則由當地父母官負責。
交了文書後,童冉便投身到了已經在籌備階段的冉恒印刷坊。
本來印刷坊的名字打算直接用範氏的,但是他們的投資人一致認為童冉是技術提供者,沒有童冉就沒有這個廠,所以童冉的名字也要加上。
範童印刷坊不好聽,讨論許久,最後便取了範恒與童冉的名字,叫冉恒。
這名字挺好的,大家都很滿意,童冉一開始有些不習慣,聽多了也麻木了,只有小老虎持之以恒得恨這個名字。
楚鈞也說不上來為什麽,就是有一種他的小侍從怎麽跟別人跑了的感覺,怎麽看這個名字怎麽不爽。
童冉拎住小老虎的後頸,把它從寫着“冉恒印刷坊”的匾額上弄下來。
Advertisement
“崽崽,不準搗亂,讓蒼掌櫃他們把匾挂上去。”童冉道。
“嗚哇哇哇哇!”
小老虎又一通叫,可惜童冉鐵石心腸,就是不理,蒼平松了一口氣,指揮工人扶起匾額,把它挂了上去。
童冉颠颠小老虎道:“你好像長大了,沉了不少。”
小老虎在生氣,扭過頭不理他。
童冉知道他的老虎氣性大,但誰知道它會那麽喜歡那塊匾額啊,一見到就往上爬,拉都拉不走。
童冉摸摸它的腦袋道:“乖啊,以後哥哥自己建作坊,弄兩塊匾,一塊挂起來,一塊給你玩。”
小老虎:“嗚哇哇哇哇哇!”朕才不要玩匾,朕沒那麽幼稚!
哄完小老虎,童冉又帶它去了裏面刻活字的作坊。
現在還在摸索階段,裏面只有一位老師傅帶着學徒做第一批活字樣本,昨天童冉示範了一遍刻字與燒膠泥,也不知今天進展如何。
那位老師傅姓齊,之前是雕版印刷坊裏刻雕版的,很有一手功夫,手下帶的徒弟的也個個出色。他走兢兢業業、授人以漁之途,如今已經黃階中品了。
童冉進門時,齊師傅正在刻活字,旁邊準備膠泥的徒弟們見了童冉,都紛紛問好。
齊師傅卻仿佛沒有聽到,勾着脖子,一心一意刻他的字。
昨天童冉來教活字的制法時,還帶了一本字帖,這字帖是他這段日子所寫,裏面涵蓋了幾乎所有常用字,而字體則是現代最通行的宋體。
宋體并非宋代時的字體,而是明代雕版印刷盛行後,為了提高雕刻效率而創造出來的字體,只是假托了古人名義而已。
這種字體方方正正,非常便于雕刻和排版。
不過,齊師傅似乎不太喜歡這種字體,他現在刻的還是他之前一直用的金體。
“童先生來了,瞧瞧老夫雕的這金體反文。”齊師傅仿佛才注意到童冉來,開口招呼,“老夫這金體脫胎于當今聖上的禦筆,你瞧是不是如游龍出海,別有韻味?”
小老虎一聽,耳朵抖抖,硬湊了過去。
童冉抱着它,它一往前傾,童冉也只好跟着上前。
所謂金體,其實就是鈞體,只是為了避楚鈞名諱才以偏旁稱呼而已。楚鈞身為國君,常常會為一些地方題字,所以他的字如何樣子,倒也不是秘密。
民間的人迷信身份高的,貧戶比不過富戶,富戶比不過士族,普通士族比不過五大姓,五大姓比不過真龍天子,所以真龍天子楚鈞的字,當然是最好的。
平心而論,楚鈞年紀尚輕,他的字好歸好,但要跟真正的書法聖手相比,還是遜色許多。
楚鈞當然也清楚這些,但是聽到人誇獎自己,還是得意得很。這齊師傅挺有眼光。
童冉拿起一個金體活字,仔細端詳了一番,又拿起一旁還沒有刻字的膠泥模塊和小刀。
“齊師傅刀工卓絕,出神入化,不是一般的雕刻師傅可比拟的。”童冉道。
這話齊師傅聽了舒心,甚至附和着點了點頭。
然而童冉緊接着話鋒一轉:“可是齊師傅可知道,我們做印刷坊不是經營工藝品,印刷坊要的是貨物量大,且價廉物美。如果我們全部用金體,所需的雕字師傅個個都得有齊師傅的手藝,且先不論有沒有這麽多,就算有,那工錢也是一筆天價數字。我們打開門做生意的,所有成本最後都會攤派到客人頭上,如果我們做的東西又便宜又好,客人便受益,反之則大部分人買不起。”
童冉說話不快,但一字緊随着一字,堅定妥帖,齊師傅連一點空隙都找不到。
他這會兒停下,齊師傅終于找到了機會。
齊師傅道:“工人的事你不用擔心,我的徒兒們個個身懷絕技,我們師徒幾個便可全部做完。”
童冉又道:“那又需要多少時間呢?刻一個金體的時間可以刻三個宋體,這意味着宋體活字只需金體三分之一的價錢。齊師傅可知,如果只為讓士族有書讀,當下的抄書坊也便足夠了。我們做印刷坊,不僅要讓士族有書讀,還要讓每一個普通百姓都能買得起書,讀得起書。齊師傅以為這只關乎字體的美醜嗎?不,這影響的是大成每一個子民的未來。”
童冉的話音落下,同時,一個剛剛刻好的宋體活字也被放到了臺面上。
它的旁邊,還立着另外兩個宋體活字,和一個金體活字。三比一的比例,觸目驚心。
他竟然在說話的短短時間裏,刻了四個活字?
齊師傅的徒弟們不敢說話,但用眼神飛快地交流了一下,無不是嘆服得五體投地。
就算是他們師父,也不可能短短幾句話的時間裏,刻出四個膠泥活字啊!
齊師傅盯着那幾個童冉雕出來的活字久久出神,沉默了片刻後才道:“童先生深明大義,心懷天下,是老朽糊塗了。”
童冉拱手道:“有齊師傅在我們冉恒印刷坊裏壓陣,相信我們的印刷品一定價廉物美,一鳴驚人。”
齊師傅一把年紀的人了,被童冉說了一番大道理後,又戴了一頂高帽子,激動得差一點湧出熱淚,當下就立了軍令狀,表示會帶着徒弟們積極工作,刻宋體,讓印刷坊能早日投入生産。
童冉滿意地笑了。
從印刷坊裏出來,童冉精神一松,只覺得整個人要散架了。
昨天他一宿沒睡,拼命練怎麽刻那個難寫得要死的金體活字。剛剛那幾個除了最後一個宋體是他現場刻的,其他都是早就準備好了的,他不過是趁其他人聽他說話時,偷偷換了而已。
不過,剛才那番話卻是他臨場發揮的,這麽一番說道,連他自己都要被說服了,這活字印刷坊還真是個利國利民的絕頂主意。
只可惜上升到黃階後,正氣的增長不像從前那般容易,雖然随着《西游記》的傳播和印刷坊的籌備,一直在漲,但凝聚正氣之種後上一個品階和凝聚之前增長一段正之念所需的正氣不可同日而語,難怪那麽多人五年十年才上一品了。
童冉回去的時候正想着這事,沒注意周圍。
向達不知什麽時候來了,喊了他一聲,把童冉吓得夠嗆。
向達額頭上有汗,還氣喘籲籲的,像是跑過。
他拉着童冉進他房間,關上門後道:“童冉,我剛剛見過盧府的管家。你記不記得上一回我跟你說盧府招幕僚的事情?盧管家之前問過我,我就說了你不感興趣,但那話好像是得罪盧知府了,盧管家給我透了個風,若是你不去服軟,你這申請吏員的文書怕是不好過。”
童冉聽了,微微皺眉。
這盧知府好霸道,不去給他當幕僚也能記仇。
向達卻以為他是生自己的氣,連忙道:“實在是我不好,要不我去跟盧管家再說說,向他賠個禮,就說上次是我擅自替你回答了,其實你是願意的。”
向達也是急了,說完就要走,卻被童冉拉住。
童冉道:“向師傅,你沒有說錯,不必着急。”
向達:“怎麽能不急,這可是關乎你一輩子的大事啊!”
童冉:“事到如今,急也沒用,不如想想還有其他什麽辦法。”
“你是不是有什麽辦法了?”向達問,他這才想起童冉認識不少人,像那個範子常好像就挺有人脈,也許能幫一把也說不定。
童冉沒說話。
說實在的,這事情他一時半會兒也沒主意,都說民不與官鬥,他認識的都是些商人而非官員,這事情就算人家肯幫忙,也難使出力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