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中午的時候,景浩然趁着今天是休沐日,揣着三個包子就去了澄王府,李嘯玄正面無人色的躺在床上。

景浩然非常讨打的當着他面慢悠悠的把三個包子拿出來,讓下人拿去熱一熱,下人看到那三個包子,立刻變了臉。在他們看來,那包子說不定是哪個對頭用來害郡王爺的。

可是景浩然端了碗酪喝着,露出個十分滿足的笑容道,“嗯,真的非常好吃啊,這蒸餅我可是一早上都在回味它的味道哪。”

李嘯玄躺在床上,磨着牙看着他道,“有多好吃?與萬花樓的落櫻比,如何?”落櫻可是萬花樓的招牌,最值錢的是她胸前堪比蒸餅的兇器,秒殺任何男人于無形。

景浩然尴尬一笑,抽了抽面皮道,“食色性也嘛。”

雖然被譽為京城第一佳公子,與李嘯玄英俊逼人的外表和內在的霸道和為人處世偏于冷酷比起來,景浩然溫文爾雅,風流潇灑,又加官居高位,家室顯赫,且單身,這一切的條件都讓景浩然成為了京城少女争相追逐的對象。

當然,迷戀李嘯玄的也不少,但都被他的冷酷凍在了安全距離之外。

李嘯玄不說話,景浩然也不言語,包子被熱好了端上來了,仆人很擔心景浩然會再讓李嘯玄吃,站在一邊不肯走,景浩然明白他的意思,拿起一個就往自己嘴裏塞。

“哎,景侍郎——這——”

景浩然不理他,捧着熱乎乎的包子吃得香,那味道真的是異常鮮美。

李嘯玄挑眉,仔細看着他的表情,覺得他能把包子吃成這種表情實在是很不容易,“不好吃不用勉強。”李嘯玄昨天也吃過那包子,味道只能說普通,他不覺得一晚上這包子就能有什麽變化。

景浩然不答,只是把包子往他面前湊了湊,鼻端傳來的鮮香味讓李嘯玄覺得很詫異,包子的皮看上去很松軟有彈性,裏面的菜餡兒也碧綠鮮亮,還有古怪的兩樣東西,都是被切成丁的,一種規則,一種不規則。

他聞着包子的香味,覺得仿佛和昨天的真有天差地別的變化,也許就是昨天的包子被熱太多次了的關系,此時身體本能的反應讓他咽了口口水。

“想吃麽?”景浩然很無良的指了指面前剩下的兩個包子。

仿佛昨天晚上害得他上吐下瀉的包子又在腸胃裏作怪了,可是李嘯玄想到是某個小娘子的手藝,再看看景浩然這毫不做作的吃相,他打算冒險一試。

王府的下人很擔憂地看着李嘯玄伸向包子的手道,“郡王爺,您不能啊。”

Advertisement

“我看上去像不能的麽?”李嘯玄擡眉反問。

下人知道勸不住,只能繼續用那種憂國憂民的眼神看着那包子,景浩然一個包子下肚,很滿足,再看李嘯玄,他盯着包子看了半天,聞了聞,湊上去咬了一口。

香菇的香味,青菜在肉湯中燒制出來的美味,加上豆腐幹偶爾冒出來的彈性口感,和着包子皮上的松軟感受,這包子果然不同凡響,與一般路上別人随便賣的蒸餅迥然不同,雖然只是很普通的吃食,卻被烹饪出了不一樣的味道,讓李嘯玄的味蕾一下子被各種觸感包裹住了,一時沒有回神。

“郡王爺?”仆人被李嘯玄的樣子弄得手足無措,這包子果然是禍害,他狠狠地盯着那包子看,覺得它就像一個會把人吃掉的怪獸。

“好吃。”半晌,李嘯玄才回神,沒想到王素素不僅人古靈精怪,手法更古靈精怪,居然能把一個普通的蒸餅做得跟一道菜一樣美味,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有點意思了。”一個包子就讓李嘯玄重獲新生,內心有一個想法在逐漸成型,他勾着嘴微笑,仿佛很期待心裏頭這個計劃的實施。

景浩然拍拍他的肩膀道,“沒想到你那小娘子真有點意思。”

李嘯玄給了他一個白眼道,“當然,你也不想是誰看上的。”

“你就自吹吧。”景浩然吐槽。

李嘯玄淡淡道,“也不知道誰的眼光太差,看上了萬花樓的落櫻,結果被詐了200兩金子。”

萬花樓的事情是景浩然有生以來最大的恥辱,本來以為那個胸比蒸餅大的女人真的如她看上去一般單純,誰知道那女人居然問他要了題字之後轉身就威脅他要去禦史臺告他行事風流不檢點。結果景浩然被框了200兩金子,回頭那落櫻自己贖了身,跟一個滿臉麻子的男人跑了。從此以後,景浩然看到撒着芝麻的饣追(dui)餅就繞道,因為那總讓他想到某麻子把臉埋在圓滾滾雪白白的胸上。

趁着景浩然回憶丢臉舊事,李嘯玄把剩下的一個包子抓到了手上,唔,小娘子的手很靈巧,這包子的手感……嗯,果然妙不可言。

王素素的包子自從被景浩然伯樂識包之後,就變得非常暢銷,每天都有仰慕景浩然的姑娘從四面八方湧來找她買包子,價格再高也買,一只包子從5文錢漲到了7文也依然不能磨滅她們吃包子的熱情,這讓王素素不得不感嘆偶像的力量果然強大。

後來,吃過王素素包子的人都覺得這包子好吃,雖然不是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的美食,可是每天看到那麽多人排隊買,就覺得好像不買上一個是吃虧似的。

長安的茶餘飯後熱題榜換成了王氏包子,很多人都開始研究那裏面黑乎乎的東西究竟是什麽,是什麽增加了王氏包子的美味,還有不少賣蒸餅的來王素素家學習請教。

長安的官不少,經過口口相傳,大家都知道了王氏包子,于是王氏包子在王公貴族之中也成了一種時尚。

想當年,景浩然的風流美名剛開始流傳的時候,他喜歡把頭發往後用金鑲玉帶束發成了流行,而如今,他去小巷買王氏包子又成為了風尚。這讓王素素覺得,想紅就是要制造話題啊,怪不得那麽多店鋪都要做廣告,酒香還怕巷子深呢,這不就是名人效應增加産品的附加價值麽?

後來不少王公子弟家裏也都來買包子,每天她背着一籃子包子去青龍坊的蛛兒街上賣,總是一售而空。

雖然王素素從包子上三天就賺回了自己的房租,但是她從來不是一個容易被這些蠅頭小利滿足的人。

當年在外企的時候,仗着自己會兩門外語,她一個從來沒有做過業務的敢去開拓海外市場,而且成績一直十分卓越,讓不少與她同一批進公司卻安于現狀的同事非常嫉妒。

而現在,就算她只能在這裏賣包子,她也不僅僅只是想着每天把這些包子賣完,而更多的是在想怎麽讓自己能夠賣出更多的包子,開拓更大的産業鏈。

她問賣竹器的老頭定制的竹制蒸籠已經做好了,她拿到手看到成品,對老頭的手藝非常佩服,随着她包子越來越好賣,她對于工具的需要也迫切了起來,當下又付了50文,再定做了5個。

這兩天她賣了包子就在長安城的廊坊街市上閑逛,發現有不少賣行竈的,就是那種可以随身攜帶在路上燒柴點火的竈頭,這對她來說是個好消息,也就代表她可以準備多一些的食材,現場烹饪,也不用怕包子會冷掉。

去了鐵鋪買行竈,特地定做了一個上面附帶了鍋子,直徑足夠放蒸籠的,她的蒸籠別人從來沒見過,這也讓她在人群中更加好認了起來。

長安城人紛紛以吃過王氏包子為榮,到後來,別人都不知道為什麽王氏包子會紅,只知道它好吃,而且很多人吃,自己也不能不吃,每天300個的量顯然不能滿足全長安人。

而在這之前,王素素想着被逐出家門的事情也過去幾天了,風頭算是過了,該想個辦法把藏在王府地道中的錢財取出來了。

如今也賺了些錢,不是沒有想過去贖回那塊玉佩,可是想到那個人已經不在了,就算留着玉佩又有什麽用呢?所以最終,她只是保留了那張典當契。

這天天剛蒙蒙亮,王素素就挑着移動的火竈,把包子一直從東市賣到了宰相府附近。到宰相府的時候,她突然看到一個下人等在門前,她連忙低頭,卻感覺到宰相府的那個下人正向他這邊走。

王素素正想邁步離開,卻聽那人低沉着聲音道,“快點送。”随後就見一串錢被丢在她的擔子上,那人随便拿了兩個包子就匆匆忙忙走了。

雖然覺得疑惑,可是王素素卻腳步不停地離開了,等走了一段路才發現不妥,她找了個僻靜的地方,拿起那串錢的時候,忽然一把明晃晃的飛到就像她射來。就在她被吓得魂不附體的時候,一眨眼的功夫,那枚飛到就被打飛了出去,随後她就聽到金屬碰撞的聲音和打鬥聲。

她害怕地挑起擔子就要走,卻被一個蒙面人攔住了去路,蒙面人對她伸出手道,“把你手上的東西給我。”

王素素知道一定是因為自己剛才在王府門口遇到的那個奇怪的人才給她帶來了災禍,更明白這一串錢是燙手山芋,就算丢掉也後患無窮,可是她沒有選擇,把錢往蒙面人手上一塞,挑着擔子奔出巷子大喊,“我把東西都給那個蒙面人了,跟我沒關系,我什麽都不知道,別殺我,別殺我。”等她喊了兩遍後,迅速挑着擔子就往西市奔逃。

同類推薦